【新华网】11人154项成果获2019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发布日期:2020-09-10 信息来源:新华网

9月10日,2019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举行。会上颁发了北京市科学技术奖首届人物奖,并为154项获奖项目颁奖。

2019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首次设立突出贡献中关村奖、杰出青年中关村奖、国际合作中关村奖。薛其坤和胡伟武2人摘得北京科学技术最高奖桂冠——突出贡献中关村奖。文再文、江颖、郭玉国、卫彦、徐烨烽、陈鹏6人荣获杰出青年中关村奖。3人荣获国际合作中关村奖。

突出贡献中关村奖旨在奖励在科学研究中取得重大发现,推动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或者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中取得重大突破,创造巨大经济社会效益或生态环境效益的个人。

实验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在世界上首次实验实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是近十年国际凝聚态物理领域的重要发现之一,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的学术影响。薛其坤还在钛酸锶衬底上的单层铁硒薄膜中观察到了远超体相材料的超导转变温度,在高温超导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另一位突出贡献中关村奖获奖者胡伟武是著名的计算机领域专家,任龙芯中科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是我国第一颗通用处理器龙芯的总设计师。

杰出青年中关村奖旨在奖励具有引领未来科技发展巨大潜力的青年科学家。首届杰出青年中关村奖涌现了各个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后起之秀、青年才俊,他们在各自领域已崭露头角。

杰出青年中关村奖获得者北京大学研究员文再文,解决了复合函数优化和流形优化中几个重要算法设计和理论分析难题,发展了随机半光滑牛顿法和正则化牛顿法,成果成功应用于机器学习与数据科学中,推动了运筹学和相关应用数学领域的发展。另一位获奖者北京北方华创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射频工程中心总经理陈鹏,带领团队开发的射频等离子系统成功应用于国产刻蚀和PVD设备,并实现量产,相关设备已进入我国主要集成电路生产企业,打破了国外垄断。

2019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首次分设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共154项成果获奖。这些获奖成果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为北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积蓄了新动能。

在自然科学奖领域,由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吴克辉研究员主持完成的“硅烯的发现与物性研究”项目取得的成果有望推动下一代电子器件产业的良性发展。北京大学焦宁教授主持完成的“基于含氮化合物构建的氮化反应”项目成果在医药、农药、衣物纺织品、光电材料等精细化学品高效合成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由清华大学程功教授主持完成的“蚊媒病毒感染与传播机制研究”项目成果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疫苗设计思路,为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的防控提供了重要手段。

在科学技术进步奖领域,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王大巍教授级高工主持完成的“面向移动应用的高分辨率柔性可弯折AMOLED显示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领先的柔性可弯折AMOLED显示技术。

由北京理工大学王涌天教授主持完成的“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头戴显示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北京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成果研制了超轻薄、大视场和真三维VR、AR头戴显示器系列产品,在航空航天、医疗、文体等领域的100余家单位推广应用,相关产品在国际中高端市场占有率约为70%。

据了解,近年来,北京努力打造原始创新高地,实现了多项“第一”,探索出大量“首创”,重大成果不断涌现,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另外,2019年,面向产业的获奖项目中,企业主持完成的项目有56项,占比40.3%,作为前三完成单位的项目有85项,占比61.2%,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凸显。

转载链接地址:http://www.xinhuanet.com/tech/2020-09/10/c_1126477051.htm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