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科创动态>深化改革
加快完善制度,持续加大投入,成果不断涌现

发布日期: 2021- 11- 30 信息来源: 北京日报 字体:[ ]

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近年来,市国资委坚持将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快完善创新制度,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强化协同创新发展,促进数字化转型,加快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坚持改革引领 科技创新结硕果

近年来,市管企业坚持创新引领,聚焦国有经济发展定位,不断强化创新意识、加快创新发展步伐,以全方位创新促改革,以系统性创新谋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是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十三五”以来,市管企业获得科技奖项近700项,国家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百余项。市管企业16项科技成果入围2020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其中,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占比20%;技术进步一等奖5项,占比26.3%。

二是关键核心技术加快突破。“十三五”以来,市管企业承担各类科技项目70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近400项。北方华创在北京纳米非美逻辑产线建设中攻克多项“卡脖子”技术,刻蚀机等集成电路设备首次实现与国外设备同步验证;首钢朗泽自主研发气体生物固碳集成技术,有望摆脱对传统蛋白饲料源进口依赖;北控京仪集成电路专用高速晶圆倒片装备填补国产设备空白。

三是创新平台加快布局。目前,市管企业建有创新载体555个,其中国家级载体94个。北汽集团牵头组建国内首个汽车行业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工集团建设我国唯一的污染场地安全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金隅固废资源化利用与节能建材国家重点实验室承担国家及省部级重大项目100余项,荣获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励30余项。

紧抓关键“四招”聚焦创新添“四力”

健全政策体系,创新制度激发创新活力;建立科技投入硬约束机制,提升创新发展实力;力促产学研协同创新,构筑开放创新生态;加快数字化转型,打造一批数字经济标杆企业。这四个方面,是北京国企聚焦创新紧紧抓住的关键“四招”。

(一)完善创新制度,充分激发企业创新动力

一是健全创新政策体系。发布推动市属国有企业加快科技创新大力发展高精尖产业的若干措施,提出组建创新产业投资公司、建立研发投入准备金制度等15条具体措施,努力打通创新链条“梗阻”,极大限度激发企业创新内生动力。

二是加快完善市场化机制。京东方、北方华创等科技型企业加快市场化改革,完善公司治理、市场化激励、加强党的建设改革举措,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40家企业开展了员工持股、科技型企业股权、分红激励改革,科技人才吸引力与凝聚力不断增强。组建北京创新产业投资公司,探索团队持股、项目奖惩和跟投等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推动国有创投企业市场化运作。

三是加大创新考核力度。全面实施创新考核,将研发投入、科技成果产出纳入企业负责人任期经营业绩,并将大产业集团考核权重提升至20%。在年度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中实施研发投入视同利润考核机制,充分发挥考核激励效能。

(二)强化科技投入,提升企业创新发展实力

一是加快重点项目落地见效。编制国有经济“十四五”规划,建立科技创新、高精尖产业、数字化转型重点项目库,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强化项目跟踪调度,推动重点项目加速落地见效。燕东微电子建成国内首条基于成套国产装备集成电路8英寸生产线,正在加快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建设。天海工业成为国内首家完成氢燃料商用车用70MPa大容积Ⅲ型瓶国标取证的企业。

二是完善创新投入增长机制。建立市管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打造研发投入硬约束机制,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截至2020年,市管企业研发费用投入突破400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速达到18%。

(三)推进开放创新,汇聚企业创新发展合力

一是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着力构筑开放创新生态,推动市管企业强化与高校院所、中关村企业、中央企业协同创新。“十三五”以来,市管企业开展各类创新合作项目千余项,累计投入资金超过400亿元。首钢集团与北京科技大学研发的“冶金球烧工艺烟气脱硫除尘一体化装备”,填补国内领域空白。京能集团与润阳能源开展的风电场进口风机叶片国产化替代,打破进口品牌厂商技术垄断,节约采购成本60%以上。

二是促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扩大场景有效供给,19个项目入选全市重点应用场景项目清单并对全社会进行了发布,占全市发布项目的近三分之一。筹办央企·京企应用场景发布会,集中梳理了中央企业和市管企业百项应用场景项目,加快落实“揭榜挂帅”机制,促进供需精准对接。积极采购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超过5亿元,促进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

(四)加快数字化转型,塑造企业创新发展助力

一是着力构筑数字化转型生态。坚持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并重,出台市管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的实施意见,全面对标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任务,着力打造“四个一批”,加快国有经济数字化转型步伐。以中关村数字经济产业联盟为平台,着力构筑数字化转型开放创新发展生态圈,推动市管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

二是推动企业数字化迈出坚实步伐。推出一批数字经济标杆企业,福田康明斯入选2020全球先进制造业“灯塔工厂”榜单;北方华创成为国内覆盖领域广泛、产品种类众多、建设规模较大、综合实力强劲的半导体装备旗舰平台。打造一批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全力推动燕东微电子、京投京车等数字化赋能智造标杆工厂建设。布局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北汽工业互联网、京东方工业互联网等特色互联网平台建设。成立一批智慧平台公司,京投公司组建智慧城市科技发展平台公司,打造智慧城市运营商;金控集团成立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打造国内领先的数据交易基础设施和国际重要数据跨境流用通枢纽;京能集团、北控集团联合央企组建能源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打造能源数字产业园。

瞄准五大方向 重点发力促转型

科技创新,时不我待。未来,北京国企如何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北京市国资委介绍,将从创新政策引导、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发展高精尖产业、提升协同创新水平、推进数字化转型五大方面重点发力。

(一)深化政策举措引导,充分激发企业创新动力活力。深入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推进以科技创新型企业为重点的市场化改革,打造一批国有科技型企业改革样板和自主创新尖兵。深入落实预算支持、业绩考核、薪酬分配、长效激励等一揽子支持创新政策,加快形成要素聚集、活力迸发、效率提升的创新体系。

(二)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大力提升科技创新攻关能力。持续加大创新投入力度,强化资本投资运作,加强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调度,集中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打造更多优质创新平台,提速高质量发展步伐。大力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加快构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

(三)强化国资布局优化,大力发展高精尖产业。在做强做优优势产业基础上,着重将短板产业作为未来布局重点,引导增量投资向高精尖产业领域聚焦,释放更多资本和空间投向高精尖领域。大力实施补链强链扩链,有针对性引进缺失链条、补强薄弱链条,增强产业发展整体实力和韧性。

(四)深度整合各类创新资源,提高多方协同创新水平。精准对接高校院所、央企和中关村企业,在技术研发、产业链配套、平台搭建等方面形成长效机制。深化与央企协同创新,争取一批重大合作项目落地北京。强化研发能力互补、股权投资合作、产业生态打造,促进大中小企业融合发展。聚焦“五新”领域,创造更大范围应用场景,促进科技成果在京落地转化。

(五)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提升国有经济效益质量。将数字化转型作为重要战略纳入企业“十四五”规划,明确数字化转型时间表、路线图。聚焦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着力打造一批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和重点示范项目,促进市管企业全面转型发展。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