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已归档)>学习资料
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就没有干不成的事儿

发布日期: 2022- 06- 16 信息来源: 北京日报 字体:[ ]

办好首都的事情,关键在党。在大战大考面前、在改革发展一线、在市民群众身边……处处飘扬的是鲜艳的党旗,闪现的是共产党员的身影。

冬奥成功举办背后有“北京力量”、接诉即办改革书写基层治理“北京经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跑出“北京加速度”……实践证明,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就没有干不成的事儿。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市委坚决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党的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抓基础、补短板、强弱项,持续提升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和水平,为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大战大考面前党员站出来顶上去冲在前

北京作为首都,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责任重大。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一个个共产党员站出来、顶上去、冲在前,有人白衣执甲逆行奔赴疫情“震中”;有人在实验室“安家”,不舍昼夜与病毒“赛跑”流调溯源;有人扎根社区,为居民的事跑上跑下却成了孩子“手机里的爸爸”……

在困难面前豁得出、关键时刻冲得上,全市7164个社区(村)党组织、2074个临时党支部、19.3万名下沉干部、43.3万名在职党员、40万名卫生健康系统党员干部职工,与基层群众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并肩战斗,坚决筑牢首都疫情防控防线。

基层党组织组织能力强不强,抓重大任务落实是试金石,也是磨刀石。

市委始终牢记“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的要求,持续加强政治思想建设,教育引导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大战大考中经受考验、发挥作用、彰显价值。

从“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到“一起向未来”,跨越14年,北京作为唯一的“双奥之城”闪耀世界。

七年精心筹备、两千多个日夜坚守,无数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拼搏奋斗成为成功办奥的坚强后盾。

在冬奥筹办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北京冬奥村成立临时党委,下设11个临时党支部,为各项工作推进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在曾经“无路可走”的延庆区小海陀山上,北京冬奥组委延庆运行中心党支部全体党员连续40多天冒着零下30℃的严寒,为场馆选址“打前站”……

把党支部建在制造车间、建在施工项目上、建在主创团队、建在游行队伍中,本市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倾力服务保障党中央交办的重大任务,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建党100周年庆祝大会、冬奥盛会等成功举办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条热线驱动超大城市基层治理

拿到崭新的房产证,海淀居民马大姐激动不已,这一刻她等了10多年。“我心里的石头落地了。”马大姐握着工作人员的手连连道谢。

像马大姐一样吃了“定心丸”的市民还有很多。去年,北京为约16.8万套房屋解决了不动产登记难题。这得益于北京接诉即办改革进入第3个年头后的又一大创新——建立“每月一题”工作机制,主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从平谷区的“一声哨响”,到吹哨报到、接诉即办,再到“每月一题”主动治理、出台接诉即办工作条例,一条“一拨就灵”的12345热线架起政府与市民的连心桥,也驱动着北京基层治理机制不断完善,奏响了“主动治理、未诉先办”的新乐章。

把改革精神贯穿始终,北京交出了人民至上的“北京答卷”。据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接诉即办改革推进3年来,全市共受理群众来电反映3134万件,派单办理1301万件,诉求解决率、满意率从53%、65%分别提升至89%、92%。

坚持党建引领,垃圾分类和物业管理这两件“关键小事”逐步破题。

在平谷区滨河街道承平园社区党总支书记王玉荣管理的怡馨家园,桶前值守和准确投放率双过90%,小区2021年至今仅有1件垃圾分类12345诉求。

王玉荣道出秘籍,“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党员作表率,激发居民自治活力,家家户户都参与。”社区通过创新工作方法实现规定时段不断岗、桶前值守不断人、值守在岗必履职,打通了垃圾分类“最后一米”。

以关键小事为抓手,北京在改革中探索,通过完善制度推动基层治理大提升,2020年结合社区在疫情防控中形成的经验成果,针对基层治理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从深化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共享、夯实治理基础、破解治理难题、强化治理保障五个方面提出社区治理“二十条”。

社区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治理效能稳步提升。据介绍,全市2627个“三无”小区实现清零,81个超大社区完成拆分,社区社会组织总数达5万家,完成智慧平安小区前端建设6411个,社区(村)公共卫生委员会、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乱村”变“靓村”

过去是远近闻名的穷村、乱村,现在是“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美丽乡村市级模范村”,通州区永乐店镇老槐庄村的改变得益于党建引领。

66岁的马凤海是土生土长的老槐庄村人,既是参与者、见证者,也是受益者。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嫁人不嫁老槐庄”成了当地人熟知的顺口溜。“因为穷,没钱修路,别村自行车都是骑着走,我们村的自行车是扛着走。”马凤海说。

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村党支部重新建立起来,发挥主心骨作用,推动社区化治理,按照居住街道划分53个管理区域,条条街道都有党员或村民当街长。

马凤海这个老党员当上了街长。哪家门前没收拾干净,谁家两口子又拌嘴了,哪里临时需要帮忙搭把手……街坊有需求,都能找街长帮忙。

村容大变样、日子和谐了,村党支部又带着大伙儿奔小康,以“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模式成立食用菌种植基地,用小蘑菇撑起村民的“致富伞”。

像老槐庄这样的“蝶变”故事在京华大地并不鲜见。市委坚决扛起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建强战斗堡垒、锻造过硬队伍,持续提升农村党的建设质量,以组织振兴、人才振兴助力全面乡村振兴。

一头夯实基层治理力量,选优配强本地领导班子,本市去年圆满完成乡镇领导班子换届选举和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乡镇班子结构持续优化、整体功能不断增强,“两委”班子年龄、学历实现“一降一升”,换届后村、社区干部平均年龄分别较上届下降5岁、4岁;大专以上学历村、社区干部分别较上届提高9.4个、5.8个百分点。

另一头为村级集体经济壮大引来有力“外援”,已有6批2074名机关、企事业单位优秀干部担任第一书记,实现集体经济薄弱村、软弱涣散村等全覆盖,实施334个党建项目,开发引进1084个富民项目,带动一大批村民增收致富。同时以首批8个红色试点村党组织为枢纽盘活高校、国企、非公企业等帮扶资源,带动8600余名农村人口受益,辐射带动周边43个村实现整体提升。

集中攻坚重点难点各领域基层党建全面进步

日前,《北京国有企业党支部(党总支)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工作指引(试行)》出台,对党支部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方式提出具体细化措施,让不同类型党支部“对号入座”参与重大问题决策。

这一全国率先的创新,是本市加强国企党建的诸多探索之一。让国企党建强起来,全市具备条件的国有独资、全资和绝对控股企业全部完成党建入章,一级企业全部落实党委书记、董事长“一肩挑”并稳步向二、三级企业延伸,党委、董事会、经理层的权责边界及议事程序进一步规范。

抓党建、聚人心、促改革,全市机关党建水平在守正创新中不断提升,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汇聚机关党组织和党员智慧力量。

市科委系统谋划“十四五”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战略行动计划,狠抓体制机制改革,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牵头推进“科创30条”落地。

在回龙观、天通苑地区,32家市属单位的1.1万余名党员干部落实“双报到”工作要求,主动回到社区,解决了道路交通、医疗养老等一大批民生难题,实现了教育党员和服务基层的双赢。

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本市不断推动机关党建融入中心任务、融入业务工作、融入队伍建设、融入基层治理。

坚持党的领导是最可靠的主心骨,在高校,党的政治建设100项任务落地见效,实施思政课改革创新十大工程,党建之力筑牢思政之基。

思政课咨询平台、数字化教学平台、大学生思想动态调查分析平台……在中国人民大学,校党委大力建设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搭建6大资源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打造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共建共享,形成思政“金课”的“人大模式”。

公立医院严格执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全市印发公立医院党委讨论决定事项清单,明确党委会会议和院长办公会议议事内容和程序,凡属重大问题都由党委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党委领导地位有效确立。

一个支部一个支部提升,一个阵地一个阵地巩固。把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作为重要任务,市委集中攻坚党建重点难点和薄弱环节,推动国企、机关、学校、公立医院等各领域基层党建提质增效,促进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

“双向奔赴”小哥成了城市治理新力量

快递小哥、外卖员、网约车司机……每日奔忙在街头的小哥们,已经成为北京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新力量。

经济社会活动发展到哪里,党的组织就覆盖到哪里,党的工作就跟进到哪里。

为了让城市“新居民”更有归属感,一座座爱心食堂、小哥驿站出现在街头巷尾,流动党支部建在这里,饮水机、微波炉、充电线、医药用品等暖心服务在这里免费提供,丰富的文化活动在这里开展。

“有了组织,心里踏实。”“能喝杯热水、吃上热饭,特温暖。”贴心关爱收获了小哥们的称赞。

本市以405个党群服务中心为主阵地,9000余家户外劳动者驿站等社会化资源为补充,建立综合性服务平台,形成“三有一化”工作体系,开展各类暖心活动覆盖13.3万人次。聚焦解决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问题,构建党员问需、党组织集需、行业属地解需的工作闭环,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有6400余条、近八成诉求得到解决。

感受到温暖的小哥们,也竭尽所能积极参与街乡共治。在昌平区,越来越多新就业群体流动党员找到了党组织,不少快递员、外卖员提交入党申请书。在今年4月份以来的疫情防控中,封控区内的小哥就地转为志愿者,全市近2000名新就业群体参与到封(管)控区闭环运转之中,为居民提供“小区门口”到“家门口”的配送服务。

“双向奔赴”之下,小哥成了城市治理新力量。新就业群体中越来越多人成为交通文明遵守员、问题隐患报告员、文明实践宣传员、社区防控守护员、群众服务代办员,有效补给社区力量,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有4.5万人次参加志愿服务,累计服务时长达7.4万小时。

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是全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缩影。在“三城一区”、中央商务区等园区楼宇商圈,在律师、会计师、税务师等重点行业,在互联网、物流快递等新兴业态,“两新”组织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不断凸显,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彰显,党建引领行业治理的品牌示范效应开始显现,党建强、发展强已经成为全市“两新”组织从业人员的共同心声。立足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任务,在市委“两新”工委领导下,一条符合首都超大城市特点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新路径越走越宽。

凝心聚力再出发,砥砺奋进新征程。踏上新的赶考之路,全市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将矢志践行初心使命,保持永远在路上的奋斗姿态,不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用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首都高质量发展。(记者 武红利)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