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编号966-2019-J011
项目名称高速铁路行车调度动态预警和优化调整技术及应用
候选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交通大学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北京华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候选人张 琦 董海荣 马建军 李浥东 乐逸祥 袁志明 王洪伟 吕宜生 张 涛 陈 峰
项目简介    高速铁路是国家重大战略工程,行车调度系统是高速铁路运输组织的核心装备。我国高速铁路路网复杂、速度高、密度大、跨线列车多、场景多样,传统的调度系统难以适应我国复杂路网下高铁 “建得好”且“用得好”的迫切需求,其中高效动态预警和可靠运行调整一直是高速铁路行车调度系统的“卡脖子”技术。项目组经过近10年的联合攻关,突破了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动态预警和优化调整技术瓶颈,建立了智能调度系统技术标准和安全保障体系,研发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铁行车调度成套技术装备,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技术成就,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为“高铁走出去”、“交通强国”等多项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提供了技术保障。主要创新成果有: (1)创新性设计了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大数据管理系统;提出了高速铁路网列车运行与安全数据知识图谱技术;突破了大规模路网状态推演的行车调度动态预警技术,实现了工程化应用,是该领域的重大技术突破。 (2)创新了基于数据驱动的高速铁路系统扰动辨识与度量技术;突破了区域内高速铁路列车运行智能调整技术;创新了跨区域协同的列车运行计划智能调整方法,并自主研制了列车运行智能优化调整系统和设备,实现扰动下的列车运行计划优化控制和智能调整,填补行业空白。 (3)设计了面向高速铁路行车调度动态预警和优化调整安全包络的层次化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弹性理论的高速铁路综合安全状态评估技术,实现多阶段精细化的优化调度策略实时量化评估,完善了高速铁路行车调度智能调整技术体系。 (4)研制了完整的高速铁路行车调度成套技术装备;创新性地构建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体系,制定了成套设备配置和工程化实施标准,保障列车高速度、高密度和高效率的安全运行,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该项目依托国家铁路智能运输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的上百名跨学科人员组成的高效协同项目组(主要完成人中包括国家万人计划1人,詹天佑奖3人,火车头奖1人)。获专利21项、软著16项,发表论文125篇,其中SCI/EI检索56篇,出版行业规范4项。 项目研究成果已在我国高速铁路广泛应用,涵盖300多个车站、6000多套设备、1.1万公里高铁运营里程,占全国铁路市场份额的32%,推广应用价值显著。近三年项目新增销售总额约为5.55亿元,项目利润总额约1.66亿元;项目对形成北京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统筹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和促进北京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积极作用。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