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编号 | D10-2019-J001 |
项目名称 | 炉排式垃圾焚烧炉用耐火材料技术集成与产业化制备 |
候选单位 | 通达耐火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候选人 | 高长贺 占华生 王峰裕 李智丰 刘淑焕 张秀华 王晓琳 赵 燕 郑 华 金利鹏 |
项目简介 | 保护环境,势在必行。中国是一个垃圾生产大国,在2004年中国就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垃圾制造大国。德中环境与能源促进中心的报告显示,中国目前全国生活垃圾年产量为4亿吨左右,并以大约每年8%的速度递增。一直以来,中国处理城市垃圾的方法是以填埋为主。在2010年,导演王久良拍了一部 《垃圾围城》 震惊世界。这部纪录片展示了光鲜亮丽的北京被周围大大小小的垃圾场包围,它们组成了北京的“七环”,与此同时,土地、水资源的污染情况触目惊心。
发达国家城市垃圾处理的发展历程表明垃圾焚烧技术是解决垃圾围城问题的有效途径。机械炉排炉是当前和今后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首选焚烧设备。目前,我国在运行的生活垃圾焚烧厂数量已经达到418座,还有167座正在建设。耐火材料是焚烧设备内衬材料,其性能直接影响设备稳定运行。为此调研垃圾焚烧炉耐火材料设计选型、损毁机理以及开展关键部位耐火材料设计优化和产品开发工作,对于确保焚烧炉安全高效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项目针对炉排式垃圾焚烧炉炉墙稳定性以及耐材损毁问题,开展炉墙结构创新、关键部位用高性能耐火材料研发、湿法喷涂工艺研发以及技术集成等相关工作,推动我国垃圾焚烧技术向稳定、成熟化发展。首先,项目利用中低品位铝矾土制备了均质刚玉-莫来石原料,开发出适用于焚烧炉抗磨损、抗附着、耐侵蚀系列产品,形成了焚烧炉废碳化硅砖再利用技术,实现了低值矿物资源和工业固废的高值化利用;其次,优化了焚烧炉用耐火砖砖型,实现十几种焚烧炉耐火砖型交互使用,有效解决了砖型复杂和差异带来的制造、建设、维修等难题,提高了生产和安装效率。最后,创新设计开发了焚烧炉炉墙双层拉固的风冷耐火砖和不定形耐火材料两种炉墙结构,提高了炉墙的高温稳定性,创新集成了重型炉墙和水冷炉墙焚烧炉用耐火材料成套技术,实现了焚烧炉安全、稳定、长寿化运行。
该项目获得授权国家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另有4项专利申请受理。项目开发的焚烧炉耐火材料集成技术已推广应用于绿色动力环保、三峰环境、北控环境、首创环保等典型环保企业,为国内近百家垃圾焚烧发电厂提供耐材服务,为焚烧炉年处理生活垃圾3300万吨提供了保障。近三年该项目成果共实现销售收入2.1亿元,利润近4300万元。作为北京企业,为海淀、门头沟、大兴、通州、怀柔、顺义等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顺利运行保驾护航,确保了首都近15000吨/日生活垃圾焚烧无害化处理,为北京市建设成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提供保障。
|
关 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