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编号 | I03-2019-J004 |
项目名称 | 遥感大数据高质量智能快速处理与分析的新技术及应用 |
候选单位 |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候选人 | 张立强 王宇翔 唐 宏 沈均平 肖志强 刘 君 廖通逵 蔡 琳 赵 博 葛慧斌 |
项目简介 | 近几年,我国每年新增10余颗高分辨率遥感卫星(2017年新增19颗, 2018年陡增到40颗)。与遥感数据获取能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遥感信息处理能力低下,无法满足多源异构遥感数据的协同处理要求,遥感数据利用率低。迫切需要发展新技术与方法,准确高效的分析遥感数据,以满足国家重大应用需求。
在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863计划等项目支持下,研究团队历时十余年,在遥感大数据智能处理和分析上,突破了多项核心技术。主要创新有:
(1)突破了地理对象多尺度特征描述、大场景地理信息高效准确提取、缺失地理结构的修复与重建等关键技术,解决了复杂大场景下“同谱异物、异物同谱,同形异物、异物同形”地理对象特征描述难、地物结构和空间关系表达难、数据缺失建模难的问题,为大场景高分辨率遥感图像高质量智能化解译奠定了技术基础。
(2)构建了复杂场景目标定位、探测与分类一体化处理的技术框架。设计了面向不同处理任务、不同计算环境的强泛化能力的深度强化学习模型,攻克了网络模型的自动调参、网络修剪、权重量化和共享及权重熵编码等制约遥感大数据快速处理的技术瓶颈,实现了网络模型解算与计算机硬件的紧密结合,与同类最新技术相比,在同等条件下,本项目对复杂环境中目标识别效率提升了20-45倍,识别精度提高了12%以上。
(3)研发了天空地一体的遥感监测智能服务平台,建立了从数据输入到处理分析结果自动输出的流程,解决了复杂目标识别模型较高的复杂度与存储空间受限之间的矛盾,在不损失模型精度和执行效率的前提下,使之易于部署实施,攻克了多源遥感数据的从快速获取到处理、分析和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建成了集卫星遥感-低空遥感-地面移动遥感监测大数据实时处理系统,显著提升了多源遥感数据高质量处理和分析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在本领域顶级国际期刊如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等上发表SCI论文121篇,ESI高被引论文6篇;论文被Science、Nature、PNAS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他引;授权发明专利29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80项;研究成果广泛应用在了减灾、环保、农业、海洋等领域,为资源三号、资源一号02C等遥感卫星工程提供了咨询设计服务,为环境卫星、海洋卫星等工程提供了数据标准编制服务,遥感图像处理基础软件平台PIE于2017年入选中央国家机关软件协议供货清单,是遥感类唯一入选的产品,近三年创造直接经济效益7亿多元,取得了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为遥感和空间信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关 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