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编号R13-2019-J011
项目名称基于膜法的火电厂废水零排放技术研究及应用
候选单位北京朗新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国电汉川发电有限公司
候选人徐志清 赵 焰 徐 峰 陈 雪 黄建新 万勇刚 丁伟平 祖坤勇 腾东玉 陈文婷
项目简介     随着环保要求尤其是火电厂废水排放指标和循环利用要求的不断提高,火电厂废水零排放及资源化回用得到了重视。本项目首次提出了全膜法零排放工艺,针对火电厂废水处理的整体解决方案开展研究,研发了全膜法火电厂废水零排放技术路线和各工艺段的核心技术及装备,有效解决了传统工艺实际运行中存在的影响锅炉效率、水回收率低、副产物为杂盐、固废无法回用等问题,实现了废水零排放和资源化利用。主要技术科技内容如下: 1.创建了基于膜法的全厂废水零排放技术理论,开发了“三个系统+七个核心技术单元+一个智能管理平台”的“MMZLD系统”(Module-Membrane Zero Liquid Discharge System),研发了包括预处理、分盐、浓缩技术在内的成套工艺技术及装备,解决了火电厂废水零排放处理技术中淡水回应率低、污染物相转移至杂盐固废产生二次污染的难题。 2.首创了全自动干粉加药装备耦合管式膜技术工艺,发明了全自动干粉加药技术,研发了集加药、沉淀、过滤于一体的一段式预处理系统,代替了传统的湿法加药、混凝、澄清、砂滤、超滤五段处理过程,实现了药剂的精准投加,以及无堵塞无渗漏的输送和废水硬度的高效去除,减少了占地面积,提高了预处理效率。 3.研发了特种纳滤膜分盐及两级新型反渗透膜协同浓缩系统,设计、优化了具有抗污堵的专用膜组件,同时实现了水中一、二价盐离子-Cl-、Na+和Ca2+、SO42-的分离及其富集,膜产淡水达到电厂锅炉补给水标准,副产氯化钠纯度优于《GB/T5462-2003工业盐》精制工业盐一级标准,副产石膏达到回用标准,实现了废水、废固资源化利用。 4.构建了全厂水资源梯级利用最优化模型,研发了全厂废水零排放的智能水务管理技术,对零排放系统进行在线监测和智能优化,实现全厂废水梯级利用和膜系统的智能化全生命周期管理,膜寿命平均延长20%以上,运维成本降低50%。 依托成果建成的国电汉川电厂废水零排放工程,是国内首个百万机组废水零排放工程,已稳定运行两年多,直接运行费用32元/吨水,2018年减少外排污水量536 t/h,减少外排固废(以杂盐为主)量1.3t/h,实现了废水零排放和废水废固的资源化回用。研究成果还推广应用至国电邯郸、魏桥邹平等12个电厂,项目完成单位3年累计产生经济效益近10亿元。研究成果为火电厂提供了技术性、经济性优势明显的解决方案,为行业内膜法零排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促进了电力行业的科技进步,被人民网、中国能源报、国资委官网等称为“电厂废水零排放技术的引领者”。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