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编号 | I53-2019-J001 |
项目名称 | 复杂油气藏地球物理智能反演技术及工业化应用成效 |
候选单位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 华北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 |
候选人 | 黄捍东 姜振学 唐有彩 束青林 王 超 李海涛 朱之锦 崔 刚 王优杰 成 锁 |
项目简介 |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将“复杂地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利用”列为重点领域中的优先主题,复杂油气藏资源潜力大,寻找复杂油气藏成为油气增储上产主攻方向。复杂油气藏形成过程和分布规律复杂,隐蔽性强,常规地质和地球物理方法难以发现。因此,研究复杂油气藏勘探新方法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意义特别重大。
复杂油气藏勘探面临埋藏深、厚度薄、裂缝发育不明确、油气分布不落实、探井成功率低等等挑战。该项目在国家973计划“中国西部叠合盆地深部油气复合成藏机制与富集规律”(2011CB201104)课题和油田科研项目支持下,持续20年攻关,获得3项重大创新:
1.首创了智能化波形混沌反演技术。创立了超薄层反演灵敏度方程,揭示了波形混沌反演分辨率和稳定性的数学关系,率先实现储层高精度反演的智能化控制。解决了薄层河道砂岩、砂砾岩扇体和碳酸盐岩礁、滩储层成像精度低、预测性差、多解性强的世界性难题,反演精度由常规的厚度15m提高到3m,取得了复杂油气藏储层研究的重大创新。
2.首创了宽角度自适应叠前反演油气检测技术。基于Knott方程和稀疏贝叶斯理论,首次建立了宽角度自适应叠前反演方程,拓宽了地震角度道集,避免了近似公式带来的误差。提高了纵横波、密度及油气参数的反演精度,打破了制约复杂油气藏定量预测的瓶颈。油气检测符合率由常规的65%提高到92.5%,推动了地震油气检测技术的发展,显著提升了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3.发明了智能化地震裂缝网络精细表征技术。以边缘检测、地震属性为启发因子,卷积神经网络深度学习为成像算法,首创高精度智能化地震裂缝网络检测方法,克服了传统方法小断层和微裂缝成像模糊的缺点,解决了致密砂岩、页岩、碳酸盐岩等复杂储层裂缝预测难的问题,实现了断距小于5m裂缝网络的精细表征。
综合三项技术形成了高效、实用的复杂油气藏地球物理智能反演软件,在胜利、华北、塔里木、湛江等油田推广,获工业油气流探井93口,2010-2018累计新增探明地质储量天然气564.9亿立方米、石油870万吨。2016-2018年胜利、华北等油田直接经济效益达48.96亿元,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3件,专著2部,软件著作权1件,论文358篇,SCI收录97篇(被SCI期刊引873次,他引545次),EI收录130篇。获石油化工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9项,是地球物理反演与油气检测技术的重大创新,在我国复杂油气勘探和油田增储上产中发挥了特别重要作用。 |
关 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