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编号J02-2019-J006
项目名称设施蔬菜重要害虫配备式天敌增效控害技术研究与应用
候选单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
北京市密云区植保植检站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山东省寿光蔬菜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潍坊学院
候选人王 甦 王少丽 郭晓军 李 姝 肖 达 刘佰明 张桂娟 张 宁 张 帆 李建成
项目简介    本项目成果属于农业科学中的植物保护领域。北京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引领着全国高效集约型农业的发展方向,绿色生态已成为首都安全健康运转的重要支撑。北京设施栽培是蔬菜主要生产模式,但特定生态环境有利于多种害虫(粉虱、蚜虫等)的发生为害,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天敌昆虫是环境友好型植保技术,可以显著减少化学杀虫剂过量使用后害虫高抗药性,农药高残留等问题。但天敌昆虫生产与应用中存在天敌昆虫品种需求量广且大、成本高、田间定殖率低及可持续控害能力弱、天敌昆虫产品在运输中品质下降等问题。本项目系统研究了天敌昆虫生产释放和增效控害关键技术并进行大面积示范应用,取得了如下创新与突破: 1.创建配备式天敌工厂的技术模式 优选设施蔬菜主要害虫优势天敌并建立资源库(东亚小花蝽、浅黄恩蚜小蜂等),首创了设施蔬菜生产企业的配备式天敌工厂技术模式。研制出微胶囊人工饲料等新型替代饲料和米蛾卵自动收集机等多种天敌昆虫的新型饲养以及收集、包装和储存装置,不断优化了天敌昆虫的人工繁殖方法和技术,实现多种天敌昆虫全年配备式高效生产。 2.创新了天敌昆虫二次扩繁及生态增效技术 率先提出了天敌昆虫二次扩繁、以棚养棚策略。在初发害虫棚中少量释放天敌,扩繁回收和助迁等技术,实现了天敌循环再利用,减少了其投入成本。同时以全生产期害虫群落整体为对象,集成创新了3种天敌昆虫协同释放应用技术体系。研发了针对不同生产时期和空间布局的功能景观生态生物防治技术,形成以天敌昆虫为主的生态促增保护利用新体系。 3.集成与应用以天敌昆虫为主的设施蔬菜害虫防治新模式 阐明京津冀鲁地区设施蔬菜主要害虫种类及发生为害特点,针对不同生产组织类型,集成定制式生产的“配备式天敌工厂”和天敌减量增效的“二次扩繁、以棚养棚”技术,联合绿色杀虫剂与生态景观增效调控技术,分别形成了适用的设施蔬菜害虫绿色防控新模式,并在京津冀鲁地区开展示范推广应用。 本项目发表论文100篇(SCI 收录41 篇),获授权专利20件(发明专利8件),制定农业部行业标准3个,企业标准6个。本项目通过免费提供微胶囊化人工饲料及米蛾繁育天敌技术,免费建立配备式天敌工厂等技术支持,累计推广应用面积2.54万亩次,增收6229万元,累计释放天敌昆虫超过11亿头,全面推进了天敌昆虫生物防治在设施蔬菜上的规模化应用,同时积极宣传天敌昆虫生物防治等知识,提升公众食品安全知识水平, 推动首都绿色农业发展,社会生态效益显著。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