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编号D12-2019-J002
项目名称高混杂建筑废弃物全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
候选单位首钢环境产业有限公司
北京首钢资源综合利用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市道路工程质量监督站
上海山美环保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候选人马刚平 梁 勇 杨婷婷 张福强 霍文营 张金喜 杨安民 李兴海 张元凯 刘慧慧
项目简介    建筑废弃物是我国产生量最大的城市固废,北京2018年产生量高达1.83亿吨,严重危害首都生态环境。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首都疏解整治促提升、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迫切需求。但由于我国建筑废弃物源头不分类、高混杂、多砖瓦,导致分选难、稳定性差,处理效率低、专业装备缺乏,产品利用难、附加值低,整体资源化率不足5%,因此攻克高混杂建筑废弃物全资源化利用技术势在必行。 2011年以来,依托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北京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科技创新及科研平台类项目、北京交通行业科技项目,通过多学科、全产业链协同创新,本项目在高混杂建筑废弃物高效处理工艺、关键处理装备、全组分多元化应用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实现了产业化应用,建成投产了北京市正式规划的第一个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示范项目,创新点如下: 1.高混杂建筑废弃物离散控制及精细分选处理技术:建立了基于再生骨料性能预测的建筑废弃物原料评价模型,以精准分类控制离散性与提升稳定性;提出了四级分类、三段处理、多元利用的技术路线,研发了厂站式及原位式处理设施的标准化设计方法与规模化生产技术,节约电耗30%以上。 2.基于各组分漂浮性能差异的水力高效浮选装备及成套系统:针对加气混凝土砌块、木块等传统方法难分选的轻物质,揭示了粒径分布、吸水率、漂浮时间之间的影响规律,首次研发了水力高效浮选装备,并构建了配套的沥水及水循环系统,除杂率95%以上,填补了该领域空白。 3.高混杂建筑废弃物全组分多元化及功能性再生材料应用技术:构建了全组分资源化利用产品体系;研发了全再生细石、透水混凝土,再生骨料替代率100%;研发了再生现浇、装配式预制混凝土应用技术,提升了强度等级;研发了再生流动化回填材料,开辟了低强度再生细料利用新途径;发挥砖瓦类材料特性,研发了人工类卵石、重金属稳定剂,实现了园林绿化与环境修复材料突破。 本项目获专利8项、论文24篇,成果纳入3项标准,经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鉴定认为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新首钢园区、金隅集团建成3个示范项目,并推广至江浙沪等17省市43个项目,总处理能力3200万吨/年;再生产品用于冬奥工程、长安街西延等300余项工程,实现了常态化应用。近3年直接经济效益1.2亿元、节约天然砂石7100万吨,为保障城市副中心建设、服务首钢老工业区开发、提升首都建筑废弃物资源化技术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综合效益显著,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