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编号F04-2019-J001
项目名称超大城市燃气管网风险监测与管控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候选单位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候选人韩金丽 白永强 王 松 胡燕祝 李夏喜 李胜国 谢昱姝 王庆余 邢琳琳 吕良海 汪 彤 王嵩梅 张晓峰 王 角 胡 宇
项目简介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飞速发展和能源革命有力推进,燃气系统已经成为超大城市能源生命线的主动脉。国内超大城市面临着燃气管网规模巨大、结构复杂、管控困难、事故频发的巨大压力和挑战,因而国家安全和燃气行业发展都对提升燃气管网风险管控水平提出了迫切需求。项目组率先在国内开展了《超大城市燃气管网风险监测与管控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研究,历时10年,针对超大城市燃气管网所面临的“数据粗泛”、“评估散浅”、“管控孤缺”等技术难题,形成了系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主要创新点包括: 1、本项目提出了超大城市燃气管网信息融合、多源耦合、动态建模等理论方法,首次建立了超大城市燃气管网数据融合、评估融合、管控融合的“三融六核”技术体系,实现了监测数据与风险要素间的有效映射,解决了超大城市燃气管网风险监测与管控中数据粗泛的问题,满足了对数据精准度的需求。 2、形成了超大城市燃气管网动态风险评估方法,构建了超大城市燃气管网复杂系统失效场景衍生聚变的综合风险评估模型,构建了异源异构数据实时监测的燃气管线动态风险耦合预警模型,提出了井、线、网梯次递进的燃气管网失效风险分析技术,解决了超大城市燃气管网风险评估缺乏有效性、完整性的难题。 3、在超大城市中首次应用了自主研发的燃气管网风险管控平台,实现了超大城市燃气管网从事件预防到风险管控质的转变,使北京市的燃气事故率由2005年的12.3次/千公里降低到2018年的5.1次/千公里。建立了最小控压单元风险管控方法,提出了针对性强、覆盖面全的成套应急决策关键技术,提高了应急响应速度。 本成果历时近10年,获得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共获授权发明专利25项,实用新型专利79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论文69篇,专著3项,制定国家/行业/地方标准10部。 本项目经院士专家团队评价,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超大城市燃气系统多因素耦合、动态风险预测技术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具有巨大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目前已在北京、深圳、上海、重庆等7个超大城市10余万公里燃气管道上得到推广应用,为我国大城市病的解决提供了助力。近三年直接经济效益超52亿元。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