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编号H01-2019-J003
项目名称婴幼儿早期发育的机理及营养干预新技术的建立和推广应用
候选单位首都儿科研究所
候选人吴建新 李 辉 戴耀华 王 理 刘 卓 宗心南 张 勤 王 芳 王建华 张 霆
项目简介    我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中由于营养不良造成死亡率占30%,营养改善是“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内容。项目组立足我国国情就当前婴幼儿发育存在的问题,经十六年潜心研究,取得了创新成果如下: 创新点一 率先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叶酸代谢紊乱会发生DNA甲基化修饰异常并引发胚胎发育障碍。叶酸代谢紊乱引起包括基因组、长散在重复序列等甲基化修饰紊乱,干扰胚胎正常发育,文章发表在国际营养学顶级杂志,单篇被Science等杂志他引73次。美国出生缺陷杂志(Birth Defects)副总编Richard Finnell同期发表述评称“国际上悬而未决的表观调控在出生缺陷中的作用问题首次被证实”。 创新点二 首次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叶酸代谢紊乱也造成组蛋白化学修饰失衡引起胚胎神经发育异常。在动物及人胚神经组织中的研究发现叶酸失衡引起组蛋白甲基化修饰、乙酰化修饰及同型半胱氨酸修饰等发生失衡改变,引起无脑儿、心脏发育异常等多系统疾病。 创新点三 率先研究发现畸形胎儿组织中存在叶酸代谢紊乱。通过对30例畸形组织标本和126例外周血样本的检测,发现叶酸降低和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存在在神经管畸形组织中,确认发育异常胚胎中叶酸营养失衡的现象。 创新点四 完成了4次涉及50万儿童(0~6岁)的身高体重和健康状况的调查。自1975起直接牵头每十年一次的全国九省市儿童的体格发育调查,发现30年间儿童身高体重持续增长,城区身高增长2.7cm(1岁组)~5.2cm(6岁组)、体重增长0.8kg(1岁组)~3.1kg(6岁组),被世界卫生组织官方杂志全面报道。卫健委以此调查结果制定儿童生长发育的行业标准,用于各级妇幼机构作为儿童营养评价的重要基础指标。 创新点五 创建中国模式的贯穿婴幼期发育全程的母乳喂养和离乳期辅食添加的新技术。形成贯穿婴幼期发育全程的喂养链,率先建立婴幼儿纯母乳喂养促进新技术,建立离乳期辅食添加的科普示范新体系,完善了包括母乳喂养内容的疾病综合管理(IMCI)措施,改善30余个县市试点地区的万余名婴幼儿营养状况。 本项目组共发表SCI文章76篇,他引581次,核心期刊55篇,影响因子258,SCI和核心期刊他引共2108次。国际大会发言10次,国内大会发言90次,举办国家及市级学习班15次,直接培训专业人才1200人。培养研究生60人。主编专著6部,共发行15000册。体格发育评价标准被确定为国家参照标准,并被《儿科学》、《实用儿科学》等教材采用。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