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编号I10-2019-J004
项目名称复杂性冠心病外科治疗的创新技术建立及推广应用
候选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候选人顾承雄 于 洋 李京倖 黄信生 高铭鑫 刘长城 李 波 杨俊峰 刘 锐 韦 华
项目简介    冠心病已成为我国死亡及其增长率最高的疾病,年死亡人数近百万。本项目历时22年,潜心研究复杂性冠心病外科治疗的多种技术难点,取得多项自主创新成果,如下: 创新点1:首创非体外循环下 “顺行”序贯式桥血管吻合技术,为复杂性冠心病外科治疗创建了新技术 本团队首次创建先做桥血管与升主动脉的近端吻合、然后依次完成桥血管与冠脉靶血管之间远端口吻合的“顺行”序贯式搭桥技术,解决传统“逆行”序贯式搭桥术存在心肌缺血时间长的问题。 创新点2:首创合并严重升主动脉钙化的桥血管近端吻合新技术 冠心病患者伴随严重升主动脉钙化,常规吻合术后脑卒中发生率达12%。我们首次建立近端吻合水囊封堵法和无钳缝合法的新技术,使此类患者冠脉搭桥成功率达100%,脑卒中发生率0%。 创新点3:首次建立了弥漫性冠脉病变的桥血管末端吻合新技术 我们建立弥漫性冠脉病变桥血管末端吻合新技术,包括选择性心中静脉旁路移植术和末端吻合口保护装置,治疗患者300余例,围术期生存率达99%,五年生存率达90%。该技术已编入欧洲心血管病外科专著,全球发行5000册。 创新点4:首次创建非体外循环下室壁瘤的外科治疗新技术 传统手术治疗心肌梗死后室壁瘤,会引发心肌损伤。且室壁瘤引发室性心律失常尚无有效外科治疗措施。我们创建非体外循环下室壁瘤外科治疗的三项新技术,非体外循环下室壁瘤“三明治”成形术、瘤内血栓清除术和室性心律失常的电生理消融术,共治疗患者500余例,围术期治愈率达98%。 创新点5:率先创建冠心病合并功能性瓣膜返流的非体外循环下成形新技术 冠心病合并中度主动脉瓣反流,传统外科治疗需要借助体外循环辅助同时进行两种手术,损伤大,并发症多。我们创建非体外循环下主动脉瓣膜成形新技术,成功率达100%,术后无并发症。 创新点6:成功自主研发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辅助新装置 我们针对冠心病外科手术中技术难点进行相关器械研发,获得专利31项。其中改进后的心表稳定器已生产成品,每年向国内外销售约3000套,同时出口印度和马来西亚等国家。 本项目共发表论文82篇,其中SCI21篇,总他引214次。主编著作3部。获得国家专利31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培训各地心脏外科领军医生30余名,一线心脏外科医生400余名,培养教授、博导及心血管外科骨干等40余名。创新技术已推广至全国128家三甲医院,累计治疗患者3万余例,极大提高了我国冠心病外科诊疗水平。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