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目录(只填已授权知识产权支撑材料,按重要程度排序,限10个) | |||||||
序号 | 知识产权类别 | 授权项目名称 | 国(区)别 | 授权号 | 授权公告日 | 发明人 | 权利人 |
1 |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 朗缪尔探针数据反演软件V1.0 | 中国 | 2019SRBJ0125 | 2019-02-27 |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 |
2 |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 等离子体分析仪数据反演软件V1.0 | 中国 | 2019SRBJ0181 | 2019-04-16 |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 |
3 |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 朗缪尔探针FPGA软件V1.0 | 中国 | 2018SRBJ0230 | 2018-01-29 |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 |
4 |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 等离子体分析仪FPGA软件V1.0 | 中国 | 2018SRBJ0231 | 2018-01-29 |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
知识产权目录(标准) | |||
序号 | 标准名称 | 类别 | 标准号/备案号 |
知识产权目录(论文) | ||||||||||||
序号 | 论文(专著)名称 | 刊名/出版社 | 发表时间 | 通讯作者 | 第一作者 | 论文全部作者 | SCI他引次数 | 他引总次数 | 年卷期页码 | 是否国内完成 | ||
1 | The technology of space plasma in-situ measurement on the China Seismo-Electromagnetic Satellite | SCIENCE CHINA Technological Sciences | 2018-12-12 | 刘超 | 刘超 | 刘超,关燚炳,郑香脂,张爱兵,PIERO Diego,孙越强 | 0 | 0 | 2018, 61:1-8 | 是 | ||
2 | 电磁监测试验卫星朗缪尔探针电离层探测技术 | 物理学报 | 2016-09-20 | 刘超 | 刘超 | 刘超,关燚炳,张爱兵,郑香脂,孙越强 | 0 | 0 | 2016,65(18):189401(1-8) | 是 | ||
3 | 电磁监测试验卫星阻滞势分析器探测技术 | 物理学报 | 2017-04-05 | 郑香脂 | 郑香脂 | 郑香脂,张爱兵,关燚炳,刘超,王文静, 田峥,孔令高,孙越强 | 0 | 0 | 2017,66(7):079401(1-10) | 是 | ||
4 | 电磁监测试验卫星离子漂移计探测技术 | 物理学报 | 2017-10-20 | 郑香脂 | 郑香脂 | 郑香脂,张爱兵,关燚炳,刘超,孙越强,王文静, 田峥,孔令高, 丁建京 | 0 | 0 | 2017,66(20):209401(1-9) | 是 | ||
5 | 天基朗缪尔探针传感器设计与仿真 | 空间科学学报 | 2012-09-10 | 关燚炳 | 关燚炳 | 关燚炳,王世金,刘超 | 0 | 0 | 2012,32(5):750-756 | 是 | ||
6 | An automatic gain linear micro-current measurement circuit applied in Langmuir probe | ICCAASM2010 | 2010-11-04 | 刘超 | 刘超 | 刘超 | 1 | 1 | ICCASM 2010),V4-385:387 | 是 |
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的行业批准文件目录(不超过10个) | |||||
序号 | 批准文件名称 | 产品名称 | 批准单位 | 批准时间 | 申请单位 |
应用情况支撑材料目录(限10个) | |||||||
序号 | 候选单位 | 支撑材料种类 | 名称 | 应用方 | 应用时间 | 应用情况和规模 | |
1 |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 验收报告 | ZH-1卫星朗缪尔探针正样产品验收评审报告 | 航天东方红卫星公司 | 2016-11-17 | 朗缪尔探针完成了产品交付前的全部工作,产品技术状态明确,研制过程质量受控,文件资料齐全,测试数据有效,功能、性能指标符合总体技术要求。验收组同意通过验收评审,可以交付总体。 | |
2 |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 验收报告 | 等离子体分析仪正样产品验收评审报告 | 航天东方红卫星公司 | 2016-11-17 | 等离子体分析仪完成了产品交付前的全部工作,产品技术状态明确,研制过程质量受控,文件资料齐全,测试数据有效,功能、性能指标符合总体技术要求。验收组同意通过验收评审,可以交付总体。 | |
3 |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 应用情况说明 | 应用证明-航天东方红卫星公司 | 航天东方红卫星公司 | 2016-11-17 | 载荷交付后,顺利完成了各项地面测试;在轨开机以来,载荷工程参数正常,科学数据连续稳定,成功获取了我国首个全球原位电离层分布图,填补了我国这两项载荷技术的空白。中国地震局将在后续卫星上上继续配置该载荷。 | |
4 |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 应用情况说明 | 应用证明-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卫星地震应用中心) | 2018-02-06 | 这两个载荷是国内首次获得了大量第一手电离层基础研究数据,国内外多次6级以上地震均发疑似现响应现象,在我国地震与电离层关系研究、地震前兆研究以及将来灾难预警研究等应用中具有一定社会经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