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编号 | I65-2019-J003 |
项目名称 | 面向物联网大数据的智能服务平台关键技术及应用 |
候选单位 | 北方工业大学 北京易华录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北京华夏星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候选人 | 韩燕波 赵卓峰 赵 阳 丁治明 马 礼 丁维龙 刘 晨 房 俊 杨冬菊 孙建宏 |
项目简介 | 物联网大数据相关的自主产权平台、工具和应用框架是我国当前短缺的核心软件,而这些不只是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5G新型应用的基石,也是北京市规划发展的多个高精尖产业的基础,关系到北京市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成效。物联网大数据变化快且频度各异,随时间变化价值会衰减且关联关系会变化,其动态集成、流批数据融合、全生命周期管理、跨域共享和有效利用、众多工具软件集成都是共性痛点问题,造成应用开发难、更新难、互通性差、运维成本高、“信息孤岛”现象加剧。
项目候选单位经多年联合攻关,共建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研发了物联网大数据智能服务平台DeCloud,填补了空白,开辟了利用服务提升价值密度和可控性、利用服务共享实现数据共享、利用服务库不断学习业务模式、利用服务超链实现主动式事件路由和联动、以及基于λ演算实现去中心化应用动态加载的创新路线,取得以下突破:
(1)研发了物联网大数据智能服务平台DeCloud,设计了实体、数据和服务三元一体的集成框架,提出了去中心化、可定制易扩展的流批混合处理体系结构,在物联网大数据高适应性动态集成、可控共享和一体化软件集成方面取得突破。
(2)提出了主动式数据服务模型和探索式服务组合技术,在核心抽象和构造方法上取得突破,解决了物联网大数据集成和共享上面临的基本抽象不统一、集成逻辑不确定等难题,成量级提升了数据价值密度,降低了管理复杂性。
(3)突破了基于微批的流批统一处理模型、基于内外存替换的中间结果缓存、阶段化流水线任务调度、自适应可用性保障等物联网大数据实时处理技术,解决了去中心化架构下流批混合计算的处理模型一致性、海量中间结果更新、跨应用负载均衡等难题,实现千万级流数据上千亿次级计算规模的毫秒级响应。
(4)研发了行业服务库并提出了基于此的物联网大数据集成应用开发框架及实施方法,解决了数据接入动态部署和扩展、高效存储访问、不确定性分析等难题,在保质前提下提升了领域应用可“拷贝”和易“编程”能力。
项目获得发明专利19项,软著21项;发表SCI论文60篇,发表国内早期的流数据实时处理论文并被计算机学报评为2011-2015年度三篇最优论文之一;对推动自主知识产权核心软件以及相关产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沿两条线开展的应用推广取得了显著效益:1)在知识产权转让基础上形成星云系列产品,在电力领域取得直接经济效益1030.19万元;2)通过多年企业委托攻关,联合推出易华录智能交通ATMS5产品,取得直接经济效益1.63亿元。 |
关 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