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编号C08-2019-J002
项目名称南水北调来水水质水生态风险应对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候选单位清华大学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
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南水北调水质监测中心
候选人刘书明 吴佳鹏 郭敏丽 刘一宏 饶凯锋 赵红磊 杨 蓉 靖立玲 刘 苗 马翔宇
项目简介     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来水的水质和水生态安全是工程发挥供水效益的前提,也是南水北调保障工作的重点。 本项目以保障南水北调来水水质与水生态安全为目标,经过7年的研究,构建了南水北调河北段风险源地图,提出了水质监测站网布设方案,形成了理化指标、生态指标和生物毒性指标相结合的监测方案,构建了实验室、自动站、应急监测车互补的水质监测系统。在此基础上,分析比较了京石应急供水水源和北京市本地水源水质特性,建立了外调水和本地水的水质水量响应关系,形成了京外一次调配和京内二次调配相结合的北京市南水北调水质水量联合调配总体方案。 本项目针对南水北调来水可能引起的水生生物不适应、水生态失衡、水生态重构等问题,研究了水生态风险评估方法和应对关键技术,识别出南水北调北京地表受水区主要水生态风险的类型和区域,开发出密云水库水生生物群落稳态构建技术,明确了影响密云水库水生态安全的调控因子阈值,为全面、有效保障调水生态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本项目针对调水初期的浮游藻类增殖和水华风险,开展了藻类精细化模型模拟与分析,评估了北京受水区水华风险,揭示了南水北调沿线藻类时空变化规律,阐明了影响南水北调北京受水区水华的关键因子,阐明了长距离输水水质及藻类生长对受水区水厂处理工艺的影响,提出了藻类所引起次生水质问题的最佳处理技术组合,形成了干渠抑藻和水厂强化去除相结合的藻类应对技术。 项目成果有效支撑了北京南水北调水入京后的水质和水生态安全,为南水北调中线其他省市、乃至全国类似的调水工程管理提供了示范和参照,对保障供水水质和水生态安全、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