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高危非致残性脑血管病不再“高危” |
||
|
||
非致残性脑血管病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轻型卒中。我们研究中发现非致残性脑血管病比例逐年攀升,已超过脑血管病构成比的50%,而其中轻型卒中早期复发或进展为致残性脑血管病比例高达10%,属高危状态,亟待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复发,从而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大约1/3的卒中患者在发病前都曾经有过一次或多次“小卒中发作”的情况,我们称之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TIA可以在卒中前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时发作,其主要是由脑内血液供应的暂时性中断引起的,症状突然出现,持续一段较短的时间,通常从几分钟到几小时不等,一般在24小时内完全恢复,而且没有任何遗留症状。比方说,如果你曾经有过突然的短暂的视力丧失、一侧肢体麻木无力或者面部歪斜、言语不清,说明你可能发生过TIA。 由于TIA是暂时性的,并且很快会恢复正常,因此非常容易被人们忽视或者以为没什么问题。我国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病人数高达2390万,而其中高达78%为高危不稳定状态,易复发或进展为致残性脑血管病,亟需实施有效手段阻止其发生,但这部分患者的知晓率仅3.1%,规范治疗率仅4.1%,处于被严重忽视的状态。忽视TIA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导致TIA的原因还继续存在,并且可能会不断加重。TIA也经常是发生卒中的早期先兆征象。 轻型卒中:轻型卒中一般指症状轻微、非致残性卒中。轻型卒中虽然临床症状轻微,但风险很高。事实上,轻型卒中患者只要发生过一次,就如同在体内埋下了隐患,患者随时处于复发的风险中。据统计,轻型卒中患者1年累计复发率为16%,即每6个患者中就有1人复发,且一旦卒中再次复发,可能会出现更加严重的、不可恢复的残疾甚至是死亡。轻型卒中由于临床症状轻,起病可能隐匿,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因而容易错过最佳的防控机会,而演变为严重的致残性卒中。 基于上述发现,非致残性脑血管病的两个类型均具有发病早期不易引起重视,但是高危、不稳定和易复发或进展的风险。早期发现卒中症状,把握黄金救治时间非常重要。简单的“FAST”原则可以帮助患者和家属快速识别卒中:Face,即微笑测试,让患者笑一笑,看患者有无面部不对称,嘴是否歪了等;Arms,即举手测试,让患者闭眼,双手平举10秒钟,看是否能举起;Speech,让患者复述一句话,能否流利表达;Time,即时间就是生命,家属发现上述症状,说明患者有80%~90%罹患卒中的几率,应该让患者保持侧卧位,并立即拨打120,将患者送往医院。 既然非致残性脑血管病人群数量庞大,复发或进展为致残性脑血管病风险高,我们应该如何准确识别其高危状态、高效预测其复发进展的风险呢? 我们研究中发现如果患者合并了:①发病时间小于24 小时的高危短暂性脑缺血发作(ABCD2≥4分)和轻型缺血性卒中;②存在急性多发性脑梗死;③颅内或颅外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50%;④血中分子标志物升高(Lp-PLA2、sCD40L、hs-CRP和GA等),其脑血管病复发、进展的风险大大增加,是明确的“高危状态”,将这一类型称之为“高危非致残性脑血管病”。 对于该类疾病如何及时治疗,逆转其“高危状态”尤为重要。我们的研究开创了短程、早期、优化且中低剂量配伍的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重抗血小板(简称双抗)”治疗新技术,使90天复发风险在不增加出血的前提下降低32%。具体的说,我们提出的“双抗”治疗为早期、短程应用,21天后即停用氯吡格雷而单用阿司匹林,配合常规使用的强化他汀降脂、稳定斑块治疗,脑保护,改善循环等治疗,大大降低了患者的卒中复发风险,并且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提高了生活质量。 尽管优化的“双抗”治疗方案已使高危非致残性脑血管病患者复发风险降低32%,但在实践中仍有约8.2%的患者发生了早期复发。针对此部分患者,项目组采用药物基因组学技术,发现氯吡格雷在人体内代谢与CYP2C19基因的表型显著相关:表型为正常代谢者,氯吡格雷可良好发挥作用,“双抗”治疗获益可额外增加20%,而表型变异为慢代谢/中间代谢型者,则存在氯吡格雷“抵抗”,其“双抗”治疗的效果则显著降低;而在国人中上述慢代谢/中间代谢型比例高达52%,具有不同于西方人种的亚洲特色。这些研究结果为高危非致残性脑血管病患者个体化治疗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循证医学证据。 此外,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戒酒、戒烟、减肥,养成从容的性格,适量运动,低脂饮食,这都是预防卒中的关键。从幼年开始,适当控制高胆固醇及高糖食品的摄入,多吃蔬菜与水果;养成不偏食、不过量的饮食习惯;积极参加多种体育活动,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对人的一生都极为有益。 该项研究的主要对象为患有高危非致残性脑血管病的华裔人群,因不同种族之间药物代谢基因型方面可能存在差异,故该研究成果是否在非华裔人群中仍可获得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需深入研究进一步证实。该研究证实了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抗”治疗对高危患者的效果,那么是否其他抗血小板药物(如替格瑞洛)、抗凝药物(如达比加群、利伐沙班)、溶栓药物(如阿替普酶、替奈普酶)等对高危非致残性脑血管病患者也有一定治疗效果,尚需新的研究证据支持,该研究结果公布后,后续引领的SOCRATES、DATAS I/II、TEMPO I/II等研究录取展开,上述实验研究结果可能会对脑血管病带来更加有效的治疗手段。另外,我国目前在高危非致残性脑血管病药物基因组学研究方面位于世界领先水平,未来应深入开展基于药物基因组学干预策略研究。总的来说,非致残性脑血管病是脑血管病防控最后一道防线,对于其治疗的研究任重而道远,同时把卒中‘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的理念传达给更多公众,通过公共和医护人员对共同努力,才能让高危非致残性脑血管病不再“高危”。
获奖项目:高危非致残性脑血管病及其防控关键技术与应用 主要完成人:王拥军,赵性泉,王伊龙,刘丽萍,缪中荣,王春雪,高培毅,王春娟,贾茜,荆京 主要完成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