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看北京|点亮星座,这是北京科技人的宇宙浪漫 |
|||
|
|||
把种子送进太空培育,把药物送进太空优化,把机器人送进太空“修卫星”…… 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探索星空的梦不断迭代,从“遥不可及”到“触手可及”。 跟随“新质生产力看北京”——卫星网络集中采访,我们一起来探索星空。 千锤百炼造卫星 在无垠的宇宙中,卫星作为穿越星空的信使,承担着地球与太空之间信息桥梁的重任。而一颗卫星出炉需要经历多少锻造工序? 这个布满“钉子”的房间,不是抽象的装置艺术,而是被称作“微波暗室”的试验场所,专门用来做电磁相关测试。这些尖锥状的“钉子”是吸波材料。借助蜂窝状吸波材料和其独特的棱锥造型,可以弱化并吸收散射到墙面的测试电磁波,避免测试电磁波二次反射向待测对象而构成杂波干扰。微纳星空副总经理张又升介绍,卫星天线的测试方案通常在这样的微波暗室进行。就像是为天线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与验证,确保卫星天线在轨期间能准确无误地传输信号。 眼前这个大罐子是热真空实验设施,被张又升形象地比作太上老君的炼丹炉,而卫星就像孙悟空,需要被送入“炼丹炉”进行一番锻造。这个设施是为了模拟卫星在太空运行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真空以及高低温剧烈变化的情况,确保卫星在这种恶劣环境的运行过程中不会发生损害。如果在测试过程中发现异常可以快速找出原因,然后进行不断的优化改良,直到最后通过各种指标。 除了以上测试,还需要经历振动等层层测试,一颗卫星才能“闪亮登场”。坐落在北京昌平的微纳星空先进装备实验室里,技术人员正在进行这样的卫星测试实验以及研发制造。“我们正在研发的这款2吨级别的商业遥感卫星,预计2026年完成发射。”微纳星空副总裁周鑫介绍。 微纳星空是国内最早一批以卫星制造业务为核心的高端卫星制造企业,也是目前国内极少数可研发2吨级别的商业卫星制造公司。截至今年9月,公司已成功发射25颗卫星,涉及窄带低功耗通信、宽带互联网卫星通信、中高分辨率光学遥感、高光谱红外遥感、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和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等多个领域。 “放风筝的人” 在商业航天测运控企业航天驭星的卫星测控指挥中心,大屏幕上不断闪烁,显示着正在进行的卫星数据接收。通过从浩瀚太空中传来的信号数据,一颗颗卫星就这样与万里之外的地球保持着联系。航天驭星布局的卫星地面站网,可以让星地数据交互间隔时间从过去的8个小时以上,直接缩短到1个小时以内,极大地提高了卫星数据获取的实时性。 “卫星和火箭运营商就像放风筝的人,测运控系统就如同手里的那根线,保证风筝不失联。”航天驭星副总裁曹梦说。在商业航天产业链中,卫星测运控是重要一环,影响着卫星发射后能否成功执行任务。如果没有这根风筝线,风筝要么飞跑,要么坠地。随着卫星发射数量增加,对测运控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航天驭星正是这样应运而生的商业航天测运控企业。他们致力于建设全球化的商业航天基础设施,为全球航天用户提供火箭发射测控、卫星测运控、载荷数据接收、遥感卫星定标、空间碰撞预警、航天数字化应用、航天科普推广等服务。目前,公司已建成了包含60余套地面站在内的全球化的卫星地面站网和综合定标场,在国内商业航天测运控领域处于领先位置。 曹梦还透露,公司旗下子公司三垣航天预计将在明年二季度发射在轨操作试验系列任务的首发星——西垣0号卫星,目标是完成基于柔性机械臂的在轨操作试验,未来5年将有望实现把机器人送进太空“修卫星”。 航天驭星正用坚实的技术创新和全球化布局,将“让卫星更好用、让卫星更易用”的愿景一步步变为现实。 厚积薄发,驰骋星河 当前,商业航天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北京积极落实中央相关要求,将发展商业航天融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北京的教育、科技、人才优势,加快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支持和加强商业航天领域技术创新,加快打造商业航天产业高地。 航天驭星为全国一半以上商业卫星提供在轨运管服务,银河航天构建起我国首个低轨宽带通信试验星座——“小蜘蛛网”,中科星图联合空天院集成国内首款遥感垂域大模型“空天·灵眸”,可在线完成分钟级天临空地海多圈层信息精准智能分析计算……在卫星网络方面,北京已形成全国卫星制造产业链最全的聚集区,整星研制能力全国领先。目前,北京已聚集商业航天领域企业超300家。北京的商业航天,涵盖了运载火箭、卫星制造、地面站及终端设备、卫星应用服务全产业链,产业链条国内最全,初步形成了“南箭北星”的格局。 下一步,北京将布局开展有组织的科技攻关,开展重大共性技术平台共建共享,深化“南箭北星”产业空间布局,协同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商业航天创新发展高地。 下一期,《新质生产力看北京》将与您分享在“新型储能”相关领域的最新探索!敬请期待!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