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 介绍2024中关村论坛有关情况 |
|||
|
|||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谢应君: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2024中关村论坛即将开幕,今天我们邀请到科技部副部长陈家昌先生,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于英杰先生,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司长陈克龙先生,请他们为大家介绍2024中关村论坛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下面,我们先请陈家昌先生介绍情况。 科技部副部长 陈家昌: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经国务院批准,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将于4月25日至29日在北京举办。首先我向大家介绍一下论坛总体情况。 中关村论坛创办于2007年,以“创新与发展”为永久主题,已成功举办14届,是我国以开放姿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交流平台。习近平主席十分关心中关村论坛,三次向论坛致贺词贺信,指出中关村论坛是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对办好中关村论坛,推动科技创新更好造福各国人民提出了殷切期望。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世界经济复苏面临诸多不确定性,迫切需要世界各国加强科技交流与合作,让科技更好服务全球经济发展、造福人类。 今年,中关村论坛由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和北京市共同主办;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知识产权局等部委支持举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科技园及创新区域协会等国际组织也给予了大力支持。今年论坛以“创新: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为主题,设置了论坛会议、技术交易、成果发布、前沿大赛、配套活动5大板块,将举办近120场活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150余家外国政府部门和国际组织机构等受邀参会,上百位顶尖专家、上千名演讲嘉宾将围绕科技创新引领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可持续发展等议题,共话开放创新,共谋发展机遇,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贡献智慧和力量。 总体来看,今年论坛有三个特点:一是突出前沿探索。聚焦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新材料等科技前沿领域举办系列会议活动,发布一批最新重大科技成果,展现对培育新质生产力、促进全球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二是突出成果共享。聚焦碳达峰碳中和、医疗健康、清洁能源等民生科技领域,通过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中关村国际科技前沿大赛等活动,为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项科技成果搭建交易共享平台。三是突出开放合作。既有政府间科技合作对话,又广泛邀请国际科技组织、科学家、创新型企业、投资人参与,链接全球智慧,搭建交流平台,为全球科技合作注入新的活力。 各位朋友,距离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还有8天,我们期待与各界嘉宾相聚北京,广泛交流、增进共识,把本届论坛办成一届精彩纷呈、卓有成效的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盛会。 借此机会,感谢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科技工作和中关村论坛的关心支持,诚挚欢迎大家到会采访和报道!谢谢大家! 谢应君: 现在请于英杰先生介绍。 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 于英杰: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发布会,我也代表北京市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对中关村论坛和北京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刚才陈家昌副部长已经把今年中关村论坛年会的总体安排给大家作了介绍,下面我把一些具体的情况再给大家介绍一下。 一是4月25日上午,将举办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式暨全体会议,邀请国家领导人、国际科技组织负责人、驻华使节、有关部委和省区市代表团负责人、中外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负责人出席,并邀请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顶尖科学家和知名企业家围绕年度主题发表演讲。 二是国家部委、国际组织、京津冀等省市共举办60场平行论坛。围绕科技前沿,将举办基础研究、人工智能、空间科学等论坛;围绕新质生产力,将举办未来产业、工程科技、国企发现与发明、超高清视听等论坛;围绕开放生态,将举办京津冀、京港京澳、中欧产业合作、全球标杆孵化器等论坛;围绕科技人才,将举办科技女性、国际青年、留学人员等创新论坛;围绕科技治理,将举办知识产权保护、科技与法治、数据安全治理等论坛。此外,在4月27日—29日期间,还将在石景山区首钢园举办第八届中国科幻大会,这个大会也是中关村论坛的平行论坛之一,围绕科幻技术、科幻创作和产业培育,组织论坛会议、科幻电影周等18场精彩活动。 三是技术交易大会。今年进一步突出全球性、前沿性、实效性,将举办30场活动,包括英国、意大利、韩国等6个重点国别对接会、4场国家级科技成果转化“首秀”会、8场高精尖产品“首发”会,汇聚英、法、德、日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0多个创新项目,推出百项新技术新产品榜单和百项国际技术交易项目榜单,持续打造“全球买、全球卖”的技术交易盛会。 四是成果发布。这个每年也是论坛的重头戏之一,在年会开幕式、平行论坛和相关板块继续设置重大成果发布环节。4月29日下午,还将举办专场发布活动,面向全球发布一批重大原创成果、重磅创新政策、最新研究报告,持续打造全球前沿科技和未来产业的“风向标”。 五是前沿大赛。本届大赛设置了境内外8大赛区,按照“全球邀约、同场竞技”的原则,共征集来自75个国家和地区的3100多个参赛项目,涵盖量子信息、光子计算、元宇宙等众多细分赛道,目前这些细分赛道的比赛正在进行中。在论坛年会期间将举办总决赛,并建立“接续服务、助推成长”机制,为参赛企业提供投融资、空间落地、市场对接等全方位的服务。 除了这5个大的板块之外,还将举办“城事”创新节、硬科技嘉年华、企业主题专场等20多场配套活动,向公众传播科学精神,为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等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打造链接全球智慧的“会客厅”。 总之,我们将全力做好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的组织筹办和服务保障工作。借这个机会,也诚挚邀请各位媒体朋友届时能够到会采访。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谢应君: 下面欢迎大家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北京广播电视台记者: 中关村论坛是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对外交流的重要平台载体,请问国家对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总体定位是怎样的?下一步有何工作部署? 陈家昌: 非常感谢记者的提问,您的提问是关于国家的大战略问题。建设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是科技强国建设的战略支点,是国家区域创新体系布局的重中之重。党的二十大对此作出了专门部署。 早在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视察时就提出,中关村要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为支持北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国家有关部门支持北京市布局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组织实施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吸引集聚高端科技人才,开展改革政策先行先试,构建良好开放创新环境,辐射带动京津冀等区域协同发展,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实践对全国科技改革发展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支持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迈上新台阶。一是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充分发挥北京科教资源富集优势,全面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提出更多原创基础理论,掌握更多底层技术原理,持续产出重大原创成果,勇当全球科技创新的“引领者”。二是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及成果应用,积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争做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排头兵”。三是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统筹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构建高效协同的战略科技力量体系,支持北京在人才引育、项目管理、经费使用、成果转化、科技金融等方面大胆探索,成为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四是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支持北京建设国际科技组织,构筑全球技术转移网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研究和制定,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环境,打造国际高水平科技人才的“集聚地”。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这几年北京市提出要努力打造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请介绍一下我们打算如何从中国的硅谷到世界的中关村这样的飞跃,下一步还会有什么新的进一步的举措?谢谢。 于英杰: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中关村是中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2013年9月,十八届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第一次走出中南海,就到了中关村。习近平总书记三次向中关村论坛致贺,都提出中关村要建设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这也在新时期为我们做好中关村的相关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经过40多年的发展,中关村已经形成了“一区多园”的发展格局,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7万余家。我们也做了一个不完全统计,2023年中关村规模以上企业总收入预计能够达到8.6万亿元,占全国178家高新区的1/6。应该说,中关村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新路子,为在全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一是中关村始终做服务国家战略的“先行者”。以重大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为主攻方向,涌现出新一代量子计算云平台、新一代256核区块链专用加速芯片、全球首枚成功入轨液氧甲烷运载火箭等一批重大成果,已成为中国自主创新的主阵地。在历年来“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中关村基本都占一半。 二是中关村始终做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1+6”“新四条”“新新四条”等重大改革举措,都已先后向全国复制推广。新一轮先行先试24条改革措施全面落地,部市出台配套政策50余项,极大激发了创新创业的活力,已成为中国最具活力、最具影响力的创业中心。 三是中关村始终做高质量发展的“策源地”。近年来,市里先后出台人工智能、商业航天等系列政策措施,率先开辟量子、6G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加快建设中关村合成生物制造等产业集聚区,支持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形成了一批具有技术主导权的产业集群,已成为高科技企业的出发地。 下一步,我们将在科技部、工信部等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发挥北京教育、科技、人才优势,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抓创新策源。加大原创性引领性科技创新,率先实现基础前沿领域领先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加快完善创新生态体系,在前期基础上,压茬推出新的中关村先行先试改革政策。 二是抓产业提升。围绕人工智能、医药健康等领域,加强企业主导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培育世界一流的创新型企业,高质量建设科技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特色产业园区等平台,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持续布局未来产业,不断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三是抓开放合作。推进雄安中关村科技园等共建园区的建设,办好京津冀国家高新区联盟,助力京津冀协同创新。进一步加强与国际科技园区的交流合作,筹办好国际科技园区协会2025年世界大会,这个会议明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营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开放创新生态,支持国际组织、外资研发机构、科技服务机构等创新资源在中关村集聚发展,打造全球创新网络的关键枢纽。 我们希望,通过系统谋划、统筹推进、重点突破,在各方的支持下,早日把中关村全面建成世界领先科技园区。谢谢。 封面新闻记者: 中关村是我国第一家国家高新区,请问在支持中关村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哪些具体部署?谢谢。 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司长 陈克龙: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高新区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不断以新技术培育新产业、引领产业升级。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高新区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高水平科技创新成果持续涌现,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加速提升。2023年,全国178家国家高新区实现园区生产总值18万亿元,占全国GDP比重约14%;实现工业增加值9.2万亿元,占全国比重约23%。178家国家高新区集聚了全国约30%的高新技术企业、40%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0%的科创板上市企业。 中关村是我国第一家国家高新区,也是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高新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关村要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我们将会同科技部等相关部门,与北京市一道,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履行指导国家高新区等科技园区建设的职责,强化工作联动,引导资源汇聚,支持中关村在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方面走在前、做表率,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 一是着力打造全球领先的创新策源地。支持中关村深入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聚焦重点领域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攻关。支持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在中关村布局建设。 二是着力培育世界一流企业。支持中关村完善科技创新企业分类培育机制,培育一批链主企业、科技领军企业及世界一流企业。强化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创新能力,提升企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三是着力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支持中关村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万亿级产业集群、医药健康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前瞻布局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产业。深化京津冀国家高新区联盟建设,发挥中关村的协同引领作用。 四是着力营造开放创新生态。支持中关村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打造全球领先的创新服务体系,支持建设国际科技合作网络平台、国际合作特色园区。办好中关村论坛等系列高端活动,营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谢谢! 新京报记者: 再过几天,中关村论坛就要开幕了,大家都特别期待,能否详细介绍一下今年的论坛都有哪些亮点和特色?谢谢。 于英杰: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也看得出各位记者对中关村论坛确实非常关注。刚才已经把论坛的总体情况、具体安排作了介绍。本届论坛年会筹办以来,我们始终坚持高端定位,强化国家级、国际化,突出全方位、专业性,进一步提高论坛的影响力和引领力,在亮点特色方面,主要体现在“四个更加”: 一是更加开放。19家国际组织、国外政府部门主承办17场平行论坛,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举办科学十年国际论坛,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将举办全球科技集群创新等两场平行论坛,预计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的外籍嘉宾参会,其中外籍致辞嘉宾占比超过50%。前沿大赛首次设立北美洲、欧洲、亚洲、港澳台四个境外赛区,国际项目占比也超过了40%。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下,今年还将为有需求的外籍嘉宾提供口岸签证和便利换汇等服务。 二是更趋前沿。除了前沿大赛以外,在平行论坛、成果发布和技术交易这些板块和环节中,进一步围绕6G、脑机接口、区块链、合成生物制造等科技前沿领域开展思想碰撞和科技交流。另外,考虑到大家对人工智能非常关注,我们也特别在今年4月27日,把它作为本届论坛年会的人工智能主题日,将主办1场主题论坛、4场专题论坛和7场特色论坛,都是围绕大模型、具身智能、可信AI等国内外前沿热点话题,5位诺奖和图灵奖得主在内的百余位大咖将参会,还将发布一批重磅成果,助推北京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和产业高地建设。 三是更重实效。充分发挥中关村论坛国家级平台作用,以“会”为媒,把引才、聚智、兴产贯穿到论坛年会的全流程、各板块。通过投资北京大会、创投国际合作、独角兽企业等论坛和技术交易、前沿大赛等平台,首发首秀一批技术产品,集中签约一批重大项目,转化落地一批创新成果。 四是更好体验。进一步强化科技办会,推出包括无感通行会议导航系统、内嵌AI大模型人形仿生机器人、可现场体验的AIGC产品等,并对元宇宙直播会场进行全面升级,为参会嘉宾和公众带来全新的科技体验。 此外,20余所高校参与论坛的志愿服务,志愿者将成为年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当然,我说的再多、介绍再多,也不如大家到现场体会,再次邀请各位媒体朋友,能够到中关村年会上体验今年的亮点和特色。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科技日报记者: 我们注意到,2024中关村论坛首次在刚建成的永久会址举办,并开设了50余场平行论坛。请问科技部主办的有哪些?能否简单介绍一下?谢谢。 陈家昌: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中关村论坛是一个国家级论坛,历年来有关部委都给予了大力支持。今年19个部委和北京市共同举办24场平行论坛,其中科技部牵头主办7场,这7场有我们的特色。刚才于书记介绍了总体亮点,我从科技部主办论坛的角度给大家讲一讲。 7个论坛都非常有特色,包括科学十年国际论坛、全球科技集群创新论坛、全球健康与发展论坛、未来人工智能先锋论坛、全球科技女性创新论坛、全球科技创新高端智库论坛、科学与外交国际论坛。这7场论坛总括起来有三个特点:一是国际参与度高。刚才于书记已经介绍了这个特点,国际组织跟我们一起办。二是主题覆盖面广。除了前沿科技,还包括科技智库、科技外交、可持续发展等内容,是相当丰富和精彩的。三是紧扣时代脉搏。比方说,在全球健康与发展论坛上,诺贝尔奖获得者巴里·马歇尔先生将围绕创新和好奇驱动的研究作主旨演讲。科学发展到现在,基础研究非常重要,好奇心驱动的研究是大家非常关心的,把基础研究和应用连接起来,这个议题非常好。再有像菲尔兹奖获得者丘成桐先生,将在全球科技女性创新论坛上,以“女性与科学发展”为主题作报告,这个也是国际比较关注的。科技部在科技计划管理方面,对女性科学家参与国家项目在政策上、措施上予以积极鼓励。再有,在未来人工智能先锋论坛上,我们请到图灵奖获奖者约瑟夫·斯发基斯和姚期智先生,分享人工智能大模型前沿方向的最新进展和未来趋势。人工智能发展路径和方向上还有许多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大家都比较关注,欢迎各位媒体、各位朋友多报道。谢谢! 中国新闻社记者: 近两届中关村论坛,工业和信息化部都是主办单位之一,请问本届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要推动哪些工作,有哪些亮点?谢谢。 陈克龙: 谢谢您的提问。高水平举办中关村论坛,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我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中关村论坛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2023中关村论坛贺信精神,发挥工信特色和优势,与科技部、北京市等加强协同,共同推动中关村论坛成为北京科技创新发展的“名片”。在本届论坛上,我部将围绕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重点开展三方面工作: 一是高标准办好平行论坛。围绕全球关注度高、创新活跃领域,设置6场平行论坛,分别是“未来产业创新发展论坛”“脑机接口创新发展与应用论坛”“高端仪器创新发展论坛”“智能制造创新发展论坛”“氢能产业科技创新发展论坛”和“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发展论坛”。我们将积极邀请国内外院士、专家和全球知名企业参与,分享业界在脑机接口、氢能等前沿领域的最新研究发现、技术突破和创新应用,着力提升论坛国际化高端化水平。 二是高水平展示产业科技创新成果。围绕论坛主题,邀请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元宇宙、脑机接口等领域的优秀企业参会,以平行论坛为平台,向世界展示产业科技创新重大成果。同时,在本次论坛上,相关机构将发布一批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技术白皮书、知识产权报告等最新研究成果。 三是高效率推动科技成果对接落地。以国际技术交易大会为契机,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小巨人”企业将在技术交易大会进行成果发布,并与投融资机构交流对接,推动更多创新成果在京落地,全力支撑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在论坛举办期间,我部在加强部市协同、精心组织论坛等工作的同时,也将认真做好论坛期间网络、无线电等安全保障工作,为高质量办好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作出积极贡献。也请各位媒体朋友关注上述活动。谢谢。 谢应君: 最后一个问题。 海报新闻记者: 我们知道北京近年来在着力加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请问这方面的工作我们取得了哪些进展和成效?谢谢。 于英杰: 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中央赋予北京的光荣使命和重大责任,也是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进展和成效,突出体现在“六个创新跃升”和“五个全球前列”。“六个创新跃升”包括: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4倍多,技术合同成交额、国高新企业、每日新设科技型企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中关村总收入这五个指标都实现了翻番。“五个全球前列”包括:2017年以来一直稳居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榜单的全球首位;高被引科学家数量达到411人次,在全球创新城市中排名第一;独角兽企业数量114家,在全球排第三;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自然集团、清华大学发布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中,均位居全球前列。 具体成效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取得新进展。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创新优势,布局国家实验室体系和9家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推进怀柔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目前,16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平台都已进入科研状态。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组建24个创新联合体,打造7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涌现出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二是高精尖产业发展形成新动能。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形成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科技服务业两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医药健康等8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布局了商业航天、量子技术、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 三是主平台主阵地建设迈出新步伐。全力推进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这是我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阵地。出台分园高质量发展、特色产业园、大学科技园等“1+3”政策措施,2023年中关村规上企业预计实现总收入8.6万亿元。统筹推进“三城一区”联动发展,这是我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平台。2023年“一区”承接三大科学城成果转化项目超过了270项。 四是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实现新突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已经从今年3月1日开始正式施行,出台了外资研发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独角兽企业等支持政策,中关村24项重大改革措施全面落地,中关村综合保税区通过了封关预验收,中关村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提速建设,社保中关村专项基金初见成效。围绕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新设了4支百亿级政府直投产业基金,不断打造一流创新创业生态。 下一步,我们将锚定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的目标,深入落实新时期加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全力推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谢谢。 谢应君: 感谢各位发布人的介绍,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参与,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里,再见!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