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2024中关村论坛(已归档)>五大板块>论坛会议
北京大模型应用向核心场景挺进

发布日期: 2024- 04- 30 信息来源: 北京晚报 字体:[ ]

4月27日,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未来人工智能先锋论坛”上,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现场发布《北京市人工智能大模型行业应用分析报告》显示,北京市目前已备案上线大模型51款,全国第一。大模型应用正从边缘场景向核心场景挺进,在产业升级和金融领域的落地应用步伐最快。

人工智能大模型是指通过在海量数据基础上依托强大算力资源进行训练后能完成大量不同下游任务的模型。大模型兴起于2023年初,经过过去一年的发展,行业应用开始出现井喷式增长。北京积极布局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要素。报告显示,截至目前,全市人工智能相关企业约2200家,约占全国四成;2023年人工智能产业核心产值突破2500亿元。

经过过去一年的高速发展,大模型在政务、金融、产业升级等各个领域均有落地应用。大模型在政务领域,以政务问答、文件生成等场景为主;在金融领域,以智能客服、售前助理等场景为主;在产业升级领域,以知识问答、代码补全等场景为主;在医疗领域,以医疗文书生成、智能医药问答等场景为主;在文化教育领域,以内容润色、内容纠错等场景为主;在智慧城市领域,以公共安全监测、城市运行报告生成等场景为主。

报告认为,上述场景大多为所属领域的边缘场景,不涉及生产、运营的核心环节,也不面向公众或外部客户使用,仅面向内部员工使用。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信息科技处处长韩健表示,2024年,得益于大模型在边缘场景价值的成功验证及其技术演进,大模型在深耕边缘场景的同时开始向核心区挺进。

大模型在各个领域均有落地应用,其中在产业升级和金融领域的落地步伐最快。2023年公开招投标统计数据显示,产业升级相关大模型项目招标金额最多,占比高达32.5%,金融占比紧随其后,占比为28.2%。

报告还梳理了现阶段大模型应用的多方面挑战。报告表示,不论是公共算力还是企业自建算力,尚无法完全满足大模型企业对于智能算力的需求。随着大模型应用落地更深更广,算力紧张情况预计仍将延续。另一方面,当前大模型落地的各类应用大多处于“可用”阶段,仍需要需求方和技术企业协同发力,让大模型从“可用”迈向“好用”。(记者 孙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