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已归档)>历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000年-2023年)
谷超豪(2009年度)

发布日期: 2024- 06- 21 字体:[ ]

 

谷超豪院士

  谷超豪,男,1926年5月出生于浙江温州,194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1959年获前苏联莫斯科大学物理-数学科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复旦大学副校长、中国科技大学校长。现为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名誉所长。
  谷超豪是著名的数学家,在当今核心数学前沿最活跃的三个分支――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和数学物理及其交汇点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谷超豪早期从事微分几何的研究,是苏步青教授所领导的中国微分几何学派的中坚,在一般空间微分几何学的研究中取得了系统和重要的研究成果。他的博士论文《无限连续变换拟群》被认为是继20世纪伟大几何学家E.嘉当之后,第一个对这一领域做出的重要推进。
  上世纪50年代后期,谷超豪敏锐地注意到与高速飞行器设计相关的数学理论研究既是国防建设的需要,也是数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他将主要精力转向偏微分方程的研究,为解决超音速空气动力学中的若干重要数学问题做出了先驱性的工作,所提出的方法和技巧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重要途径。
  在混合型方程研究中,他首先发展了K.O.弗里得里斯所提出的正对称方程组的高阶可微分解的理论,并将其应用于多个自变数的混合型方程,发现了一系列重要的新现象,深刻地揭示了混合型方程的本质,把多元混合型方程的理论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杨振宁和R.米尔斯提出的规范场理论是物理学中一项极为重要的成果。1974年,谷超豪在与杨振宁合作时,他最早得到经典规范场初始值问题解的存在性,对经典规范场的数学理论做出了突出贡献。后来谷超豪又给出了所有可能的球对称的规范场的表示;首次将纤维丛上的和乐群的理论应用于闭环路位相因子的研究,揭示了规范场的数学本质,并应邀在著名数学物理杂志《物理报告》上发表专辑。
  刻划规范场及基本粒子的 -模型是闵科夫斯基空间到黎曼流形的调和映照。1980年,谷超豪用独特的微分几何的技巧,证明了1+1维调和映照整体解的存在性。揭示了:若1+1维 -模型在某一时刻没有奇性,则在过去和未来均不会有奇性。他的这一突破性的工作引发了众多国际顶尖数学家的关注和后续研究,形成被国际学术界称为“波映照”的研究方向。
  谷超豪发表数学论文130篇(其中独立发表100篇),在国际著名出版社Springer合作出版专著两部。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2项和何梁何利基金科技成就奖。在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国际数学家联盟主席帕利斯教授把谷超豪列为培育中国现代数学之树的极少数数学家之一。
  谷超豪一贯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在教书育人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几十年来,他为我国培养了一批数学人才,其中有3位先后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