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年度重点任务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2024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清单二季度进展表

发布日期: 2024- 07- 02 信息来源: 办公室 字体:[ ]

任务序号任务内容主责单位2024年二季度工作进展
11高水平筹办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关村论坛、北京文化论坛、金融街论坛,深化多层次多领域对内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提升招商引资质量效益,巩固扩大办会成果。市委宣传部,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商务局,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市贸促会,西城区政府,海淀区政府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继续由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以“创新: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为主题,共举办论坛会议、技术交易、成果发布、前沿大赛、配套活动5大板块128场活动,其中平行论坛60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开幕式、发表致辞并巡视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常设展。102个国家和地区的2.3万名嘉宾参与各板块活动。近200所国内外高校、225家创投机构、百余家独角兽企业、上万家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深度参与。5月8日下午,尹力书记主持召开十三届市委常委会第113次会议,听取了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筹办工作情况汇报,指出今年中关村论坛各方面的反应积极热烈,值得充分肯定。截至6月底,共举办常态化系列活动60场。
21落实北京与雄安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加快雄安新区至大兴国际机场快线(R1线)等重点工程建设,推动政务服务同城化,深化“三校一院”办学办医合作,共同建好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市京津冀协同办,市教委,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卫生健康委,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市重大项目办1.深化落实《关于印发推进雄安新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行动方案重点任务分工的通知》,推动中发展集团落实与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改革发展局签订《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运营合作备忘录》。
2.深化园区产业定位目标,围绕“疏解”和“创新”,聚焦空天信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促进核心产品产业化,推动京津冀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服务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融合。
3.加强园区服务体系建设,推动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集成服务中心建设,中心管理体系已经建立,入驻服务机构已增加至29家,服务领域涵盖项目申报、金融、知识产权、人力资源等多板块。联合河北省检察院雄安新区分院设立科技园检察护企服务站,零距离、一站式解决企业法律咨询需求。
4.积极开展产业对接和企业交流对接。推动开展千企雄安行、英“雄”汇等系列对接活动,2024年1-6月份依托“千企雄安行”系列活动,累计对接企业2496家。举办2024中关村论坛雄安空天产业创新论坛,对3项政策成果、5项平台成果、2项技术成果、8项需求进行发布,还进行了雄安科创基金首批拟投项目签约、雄安中关村科技园空天产业意向入园企业代表签约等活动。截止6月底,雄安中关村科技园有96家企业,其中来自北京的企业58家。
25高水平经营运河商务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和金融商务,全力推进全球财富管理中心、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中心建设,进一步吸引高端总部机构和优质企业入驻,抓好中关村通州园、网安园建设,加快形成符合城市副中心功能定位的产业集群。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城市副中心管委会,通州区政府
1.通州园:会同通州园编制年度重点任务、重点项目、重点指标“三张清单”,包括40个重点任务、31个重点项目、14个重点指标。支持通州园持续聚集高端资源,2024年1-5月,园区238家重点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15.8亿元,同比增长9.2%,总收入377.8亿元,同比增长14.3%。园区创新服务水平不断提升,黑马数字孪生孵化器作为国内首个数字孪生孵化器,面向元宇宙、数字孪生、人工智能领域优秀项目,构建以孵化与加速为一体的工作体系,加速孵化数字孪生企业。
2.网安园:支持重点项目建设,网络安全领军人才培育基地项目主体结构封顶,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研究院项目主体结构施工加快推进。

29支持京津冀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围绕基础软硬件、先进通信、脑科学、生物制药等前沿优势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推进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加快打造技术研发、产业培育、人才培养“三位一体”协同创新体系。市京津冀协同办,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1.加强产学研合作,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先进通信领域,推动中关村泛联院联合天津飞腾等合作伙伴成立6G通感算智融合创新平台,共同研发基于飞腾最新CPU的通算硬件原型,集成适配国产openEuler操作系统,开发实时内核软件并启动集成测试;围绕生物制药领域,依托市医药健康统筹联席会机制,协同推进细胞与基因治疗、创新药和疫苗、重大诊疗器械及核心零部件、高端仪器设备与试剂及合成生物制造等5个技术群,新型基因编辑和载体递送技术等11个攻关方向及20余项攻关任务。举办京津廊科技研发平台研讨交流暨“把脉问诊”促提升活动,组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天津大学、驭势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等京津科技研发平台负责同志围绕研发平台硬件建设、实验室人才引进与培养、企业科技研发平台管理及产学研融合发展等方面与津冀创新主体开展经验交流。
2.推进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完善顶层设计,三地联合印发《京津冀三省市协同推进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提质增效行动方案》,加快组建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战略指导委员会,推动组建专项工作组,健全协调保障机制。加强在津冀布局,推动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能源低碳创新中心于5月8日在天津揭牌,聚焦国家能源安全与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联合天津创新资源开展合作研究,共同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核心问题。打造“三位一体”协同创新体系,依托国内外一流大学设立15个前沿实验室,主动布局研发引领未来的前沿技术,多渠道广泛挖掘各创新主体有颠覆性潜力的项目。培养高水平项目专员27人,组建专职工程技术团队达到153人,首批港科大联合培养博士生(2022级)顺利抵京开展专业实践,已参与中心项目科研及转化相关工作。
30引导支持三地创新主体共建成果孵化与中试基地,建立健全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供需对接清单,完善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制,组织科技成果供需对接活动,支持概念验证、中试平台为三地创新主体提供服务。市京津冀协同办,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1.完善成果转化服务机制:会同津冀科技部门联合制发《关于加强协同联动 推进京津冀重点产业链图谱转化应用的工作方案(2024年)》。推动落实《关于开展京津冀三地间技术交易数据共享的合作协议》《京津冀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信息联合发布与交易服务合作协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协同推动京津冀高精尖重点产业发展工作方案(2024年)》、技术经理人培养等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领域合作协议和工作方案,进一步促进三地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协同。
2.推动三地孵化服务机构建设:邀请天津、河北9家京外孵化机构参加第二届全球标杆孵化器论坛,并调研走访飞镖生物医药孵化器、黑马数字孪生孵化器,进行深度对接交流,共同探讨合作路径。支持北京创业孵育协会对接河北省三河市科工局,梳理三河市产业支持政策,面向北京地区创业孵化机构及硬科技在孵企业组织协调产业落地需求,初步形成近10家北京市重点孵化机构及硬科技在孵企业产业落地需求清单。
3.支持概念验证、中试平台为三地创新主体提供服务:推动北斗终端应用技术试验验证平台、传染病防治创新技术概念验证平台、高端医疗装备与器械概念验证平台等3家平台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能力,各平台启动概念验证项目征集工作,已征集入库项目70项,开展概念验证项目11项,形成工程样机4项。持续支持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中国技术交易所等在京技术转移机构在天津、石家庄、固安等地区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合作,与天津大学等机构联合开展科技成果评价等服务。
4.组织科技成果供需对接活动:聚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材料等重点领域梳理在京高校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科技成果,会同天津、河北两地科技管理部门组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技成果供需对接活动。截至目前,推动京津冀三地科技部门共同举办中关村“火花”活动7场,推介和发布科技成果120项。持续推进京津冀三地科技成果信息共享和需求汇集,目前提供北京科技成果达100项,汇集津冀技术需求共83项(其中天津技术需求35项,河北技术需求48项),已于2024中关村论坛期间联合发布。
31加快“六链五群”产业布局,扎实推进产业链图谱落地实施,统筹建立链长制,“一链一策”开展产业链延伸和协同配套,创新链主企业和领军企业协同服务机制,建立“龙头企业+产业基金+项目”的产业发展模式。市京津冀协同办,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围绕京津冀区域“五群六链”,推动产业创新要素开放共享、企业加强重点产业场景示范应用、重点产业园区联动发展,2024年度京津冀基础研究合作专项围绕京津冀“六链五群”中的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领域部署了14个指南方向,共接收项目申请289项,较去年增加27项,增长10%,目前项目正在评审中。推动美团未来城市复杂场景自动配送技术创新中心在河北唐山建设自动驾驶、自动配送实车仿真测试场地并启动技术测试。                                                                            
32着力打造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加快建设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工业互联网协同示范区、生命健康产业集群,推动自动驾驶商用车试点跨区域场景连通,合力打造集成电路、网络安全、生物医药、电力装备、安全应急装备等具有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市京津冀协同办,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1.推动印发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协同推动京津冀高精尖重点产业发展工作方案(2024年)》。
2.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围绕氢能及燃料电池应用组织科技攻关,以液氢重卡为牵引,推动北汽福田等龙头企业牵头联合亿华通、天海工业等开展燃料电池发动机、车载液氢储气系统等关键零部件匹配集成以及样件试制,并开展两轮车载液氢瓶液氢介质试验,推动开展车载液氢储气系统、燃料电池发动机等关键零部件性能改善及整车初步搭载调试。
3.打造集成电路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北京致真精仪公司研发的晶圆级磁光克尔测试设备在超弦研究院完成验证测试,后续将导入产线应用;推动北京珂阳公司研发的自动化软件在北方集创中心产线实现90%以上设备适配,目前已进入预验收阶段,推动与天津华海清科、廊坊新奥燃气、石家庄诚志永华等企业推广CIM方案和咨询服务等业务。跟进北方集创中心、燕东微电子、赛微电子等集成电路制造企业以及制造业相关装备企业课题进展,通过支持校企联合承担课题,促进制造企业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院所的交流合作。
4.打造生物医药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签订共建京津冀·沧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合作框架协议。通过批准生产场地转移或注册上市,推动原料药在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落地投产。
5.促进高端装备成果精准对接,京津张科技成果直通车系列活动(高端装备制造专场)举办聚焦市内先进装备制造领域企业需求,搭建高等院校高水平科技成果与高质量科技企业的精准对接。
33唱好京津“双城记”,落实京津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和专项合作协议,抓好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宝坻中关村科技城、京津合作示范区等合作园区建设,建成天津南港LNG应急储备项目,增开北京—天津港集装箱铁路班列,促进北京空港、陆港与天津海港联动发展。市京津冀协同办,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城市管理委,市商务局,市国资委,北京海关1.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滨海中关村园区新增注册企业 430 家,其中新增北京企业 78 家,新增注册资本金 43.99 亿元,挂牌以来园区累计注册企业 5420 家,累计注册资本 2459.48亿元。在北京举办主题为“协同创新 智启未来”的 2024 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第三届滨海中关村协同创新发展交流会,推动滨海中关村成果转化中心正式揭牌。
2.宝坻中关村科技城:宝坻科技城6月新增完成5家企业签约,累计完成签约179家;2024年新增市场主体92家,累计1618家;高质量发展的区级政策实施细则基本编制完成;中燃森创项目取得联合验收意见书、规划验收合格证以及不动产权证,实现“竣工即首登”,成为宝坻区首个“竣工即首登”的工业项目。
42加强有组织科研,深化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设,全面做好北京高校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项目实施,推动高校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市教委,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1.市领导高位调度,靳伟副市长5月10日召开北京办公室“一处七办”工作会议,专题调度2024年科技创新中心建设226项重点任务进展情况,其中高校主责的28项重点任务进展顺利。
2.高精尖创新中心相关工作,市教委前期按领域征求过我委意见,后续加快布局落实。
3.结合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推动产教融合,截至目前支持的16家技术创新中心牵头企业已与50余家高校签订合作协议,与70余家企业开展协同攻关。
43落实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完善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统筹协调机制,推动北京办公室部级成员单位扩员,优化“一处七办”工作机制,强化资源整合力度和组织调度能力。以统筹促落实,细化分解关于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各项任务。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1.《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于3月1日正式实施,在市政府常务会前开展条例学习。面向中央和本市的高校、院所、企业等创新主体及政府部门,已开展30余场集中宣讲解读活动。已印发实施《北京市贯彻落实<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的工作方案》,形成2024年重点任务清单。已印发实施《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贯彻落实〈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委内分工方案》。
2.强化资源整合力度和组织调度能力。一是进一步完善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统筹协调机制,新增30个部委作为指导部门,共同推动落实2024年226个重点任务实施,其中部委作为指导部门的重点任务占50%。二是召开
部市共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现场推进会议,参与部委数量增至31家,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部委2024年重点工作和市级单位分工。三是积极对接中央科技办出台《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总体方案》,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推进工作机制。
3.在中央科技办统筹下,协调34个国家部委细化形成76项重点任务。市委市政府、科技部、相关国家部委主要领导定期会商工作,围绕落实《实施意见》重大任务,形成央地工作合力。为全面落实好《实施意见》,部市部署实施2024年度226项重点任务,带动科创中心建设全局。市政府第74次常务会议、“一处七办”专题调度实施情况,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确保各项任务有序推进。
46落实支持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实施办法,开展新型研发机构第三方评估,举办国际基础科学大会等高水平活动,推动产出更多原创科研成果。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怀柔区政府

1.关于新型研发机构第三方评估。初步完成量子院综合评估报告,完成北生所评估方案,初步形成数学院、通研院阶段性评估方案,初步形成智源院、纳米能源所综合评估方案。
2.关于举办国际基础科学大会工作。2024年7月14日,2024国际基础科学大会开幕式及颁奖典礼在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举办,会议主题为“聚焦基础科学,引领人类未来”,重点围绕数学、理论物理、理论计算机与信息科学领域展开学术研讨和交流。
3.关于原创科研成果。经2024年中关村论坛发布,量子院研发比特数达590个的大规模量子云算力集群;脑科学所研发“北脑二号”智能脑机接口系统,综合指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通研院研发首个由价值与因果驱动的AGI系统原型-“通通”;纳米所推动纳米能源所开发出具有高介电常数、薄厚度、低漏电流和低表面粗糙度的摩擦电聚合物,实现高电荷密度和能量密度输出的接触-分离式摩擦纳米发电机;北生所团队揭示了真核生物焦亡蛋白GSDM非酶切依赖的全新激活机制,相关成果发表在Science;干细胞院团队首次揭示人类胚胎尾端组织中心调控原肠运动、利用代谢组学技术揭示灵长类多组织器官妊娠期代谢重编程,两项成果均发表在Cell。


47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实施创新联合体组建工作指引,支持组建一批领军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研究制定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指引,布局建设新型共性技术平台,助力解决跨行业跨领域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市教委,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1.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实施创新联合体组建工作指引。摸底调研10家企业参与组建创新联合体的情况,并凝练了建设目标和攻关任务。共组织召开创新联合体政策宣讲会2场,包括1场《北京市创新联合体组建工作指引》政策宣讲和1场产学研政策助航活动。截止目前,共支持组建27家领军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双创处)
2.围绕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印发实施《北京市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工作指引》,面向分园和企业广泛宣传结合精准推送,提升平台政策触达率。对在建共性技术平台加强服务和管理,目前已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集成电路等产业领域,重点支持光场、工业芯片等一批共性技术平台建设,累计带动研发经费投入3.34亿元,服务企业500余家次。积极挖掘潜在共性技术平台,会同相关领域处室和所在分园,围绕商业航天、先进制造等领域的共性技术平台开展深入调研和组织凝练工作。(园区处)
49积极创建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优化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机制,深化数据知识产权试点工作,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推动高校院所知识产权转移转化,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运用效益、保护效果、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市教委,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市知识产权局,海淀区政府1.面向高新技术企业和我市8家新型研发机构转发《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关于组织本市相关企业参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相关工作的通知》。
2.4月7日参加在京高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存量专利盘活工作推进会,按照牵头单位整体部署,积极做好配合。
3.与市知产局沟通修改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工作方案。
50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和首都标准化战略,办好标准化与科技创新发展国际论坛,高标准开展第四届市政府质量管理奖评选活动,引导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质量管理、打造首都质量管理品牌标杆。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市场监管局配合市市场监管局,成功举办标准化与科技创新发展国际论坛。做好市贯彻质量强国战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首都标准化委员会成员单位工作。
51实施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加快建设国际孵化服务网络。研究制定新阶段“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北京行动计划和国际化提升行动计划,大力引进国际科技组织和外资研发中心。扩大与世界重点创新国家及城市的交流合作,营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科协
1.关于科技企业孵化器方面。落实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会同经开区、通州区认定中关村水木医疗七星孵化器、北京城市副中心黑马数字孪生孵化器2家引领类标杆孵化器。举办第二届全球标杆孵化器论坛,邀请P4精准医疗加速器、北京新生巢创新中心等国内外孵化器一流行业专家进行主旨演讲和圆桌对话。签订《史太白中国总部及国际协同创新中心建设项目》合同及任务书。
2.关于引进国际科技组织和外资研发中心工作。完成第五批北京市外资研发中心认定工作,新增43家北京市外资研发中心,创单次申请量最高。截至目前共认定149家北京市外资研发中心;推动重点外资研发中心在京落地,一是完成德国史太白技术转移中心在京设立中国总部,目前已完成注册,二是推动P4英国精准医疗加速器在京落地,目前已完成注册。初步形成“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北京行动计划内容初稿。调整优化国际化提升行动计划内容,组织召开专家座谈会进行修改完善。完成《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提升国际化发展水平支持资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一步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3.扩大与世界重点创新国家及城市的交流合作方面。加强重点国家合作,营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一是组织22家科技企业赴塞尔维亚参加第66届国际工艺和技术成果博览会;组织12家科技企业组成中关村科技园区展团赴港参加2024年香港国际创科展;组织8家企业参加澳门科技总会组织的BEYOND国际科技创新博览会;组织10家企业赴意大利参加2024年中意创新合作周15年成果展。二是完成国际科技园区2025年世界大会整体活动框架研究和场地踏勘。三是推进北京国际学术交流季、中意创新合作周等国际会议、活动的组织,抓紧完成相关政府采购工作;四是依托中关村论坛国家级平台,组织8场平行论坛,1场海外系列活动。组织了中英、中意、中德、中芬、中日、中韩等6个重点国别技术对接活动。

52推动“科技馆之城”建设,构建社会化协同科普新格局,提升社会化动员能力、全媒体传播能力,为首都科技创新发展和提升社会文明风尚厚植公民科学素质基础。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科协充分发挥我市科普基地重要科普资源作用,动员和组织科普基地对接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校。目前已组织80余家科普基地开展进校园、学校进科普基地活动,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助力“双减”政策落地实施。
53落实关于支持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开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先行先试改革的若干措施,进一步提升24项改革措施实效,争取压茬推出新的试点政策。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1.推动各区加快承接改革措施,先后赴西城、昌平等各区深入开展调研督导,联合海淀区召开改革工作交流会,向其他区介绍海淀经验;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向各区解读相关配套政策,服务创新主体超过16000人次;按月梳理各区改革推广工作进展,及时组织凝炼典型做法和案例。
2.加强改革总结与督察,总结形成先行先试改革措施向示范区全域推广工作阶段性进展情况报告,经科技体制改革专项小组2024年第一次全体会议审议。起草形成《北京市落实〈关于支持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开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先行先试改革的若干措施〉工作方案》督察报告,经市委深改委第九次会议审议。
3.推动重点难点措施落实推广。推动“国有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落地实施,我委与市国资委、市财政局联合印发国企研发准备金制度试点方案,24项改革措施全部落地;推动正在核心区试点实施的改革措施加快向示范区全域推广,目前“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全域推广政策已于近期印发实施,上市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分期纳税试点税收政策推广至全国。
4.组织开展先行先试改革总结工作。联合工信部规划司系统梳理相关国家部门、市级部门和各区以及委内处室落实推广先行先试改革措施情况,并起草形成先行先试改革推广工作总结报告征求意见稿,目前正在征求市级部门和各区意见,拟于近期报市政府。积极与国家科技评估中心对接沟通,加快推进先行先试改革第三方评估工作。
5.推动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方案印发实施,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我市于4月9日联合印发了《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方案(2024—2027年》,同时在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上进行了宣传发布。
54统筹中关村“一区多园”发展,强化部市协同,制定示范区空间规模和布局调整方案,推进中关村示范区新一轮空间布局优化调整。“一园一方案”推进分园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园区考核评价,探索建立摘牌退出等淘汰机制。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
1.中关村“一区多园”发展方面。推进实施分园三年提升发展行动方案,开展2023年度重点工作落实情况监测评价,围绕上年度监测评价发现的短板弱项,部署实施2024年重点任务、重点项目、重点指标“三张清单”,包括323个重点任务、205个重点项目、14个重点指标。
2.空间规模和布局调整方面。“两上两下”形成中关村示范区空间范围和布局优化调整方案。与工信部、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委对接,积极争取支持。
3.分园改革方面。推动各区制定实施分园改革提升“一园一方案”,推进分园体制机制改革。结合机构改革,推动分园重设内设机构,各分园管理机构中产业促进、招商引资、企业服务等核心职能实现全覆盖。会同市委组织部连续第二年举办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专题研讨班,累计培训158人次,进一步提升了园区干部履职能力。会同各区、经开区积极配合做好市人大对中关村分园改革提升发展监督工作,配合市人大组织召开监督工作启动会、专家调研座谈会,协调安排专题调研组赴昌平园、朝阳园等分园实地调研座谈。
4.园区考核评价方面。基于第34次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的《中关村示范区分园创新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修订版)》,结合相关单位提供的数据以及专业机构发布的市场化数据,开展完成了分园综合评价的测算,形成2024年度评价结果和工作建议。2024年5月28日,“2024年度中关村示范区分园创新发展综合评价结果”经第68次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按照会议要求,以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名义,向各区政府、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通报年度评价结果和工作建议。
55加强市区联动,引导中关村各分园提高主导产业集聚度,积极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等领域特色产业园建设。创新“市级项目+产业基金”等形式,吸引更多龙头企业落地园区。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
1.持续跟踪高品质园区建设项目进展和绩效情况,每周监测任务完成情况,完成17家园区的中期督导,目前正在进行11家园区的项目审计和验收评估,同步开展新项目凝练,围绕园区主导产业,建设专业服务平台,提供园区服务能力。
2.会同中关村各分园梳理了40多个园区项目,重点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等领域遴选发展基础好、建设方向明确的园区,共同凝练园区建设项目和考核指标。目前已调研和凝练了延庆无人机产业园、中粮达瑞兴产业园、四季慧谷网络安全产业园、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内容。
3.围绕各分园主导产业,市区联合布局培育了首批23家中关村特色产业园,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12家,医药健康领域9家。
56出台促进“三城一区”联动发展若干措施,健全统筹联动与融合发展机制,完善重大事项协调推进机制,以重大科技攻关为牵引,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进一步完善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的联动体系。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海淀区政府,顺义区政府,昌平区政府,怀柔区政府,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1.健全统筹联动与融合发展机制方面。2024年3月印发《关于推动“三城一区”统筹联动与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建立了“三城一区”联席会议机制和轮值机制,截至目前,已召开2次联席会议,重点解决“三城一区”联动和创新发展过程中关于交通联动、科技成果转化等实际问题。
2.关于完善重大事项协调推进机制方面。一是先后2次召集“三城一区”有关单位与市交通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委进行详细对接,切实协调推动“三城一区”在轨道交通、地面公交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二是举办推进“三城一区”建设专题研讨班,市区两级政府科技管理部门、特色产业园区、科技型社会组织等学员参训。截至目前已分别在海淀区、怀柔区、昌平区和经开区成功举办4期。三是持续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我委支持“三城一区”科技项目占全委资金总额50%以上。
3.关于应用研究到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的联动体系方面。积极组织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高校向“三城一区”推介具备落地转化条件的前沿颠覆性技术项目,进一步完善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的联动体系。1-6月,“一区”承接“三城”成果转化项目共计167项,同比增长22.8%。
58加快怀柔科学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建设应用和开放合作,推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协同创新,构建科技创新生态体系。依托大科学装置,聚焦原始创新颠覆性技术赋能头部企业、链主等创新企业融合发展。抓好怀柔高端科学仪器装备产业集聚区和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建设,推动人类器官生理病理模拟装置等5个“十四五”项目开工建设,高标准办好国际会议。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怀柔区政府1.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应用和开放合作方面。一是研究设立怀柔科学城专项资金,聚焦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与设施平台建设单位建立工作机制,推动开展跨设施、跨学科重大科研任务攻关,目前已经形成专项事前绩效评估材料。二是推动怀柔实验室与清洁能源材料测试诊断与研发平台、材料基因组研发平台、中科院纳米能源所等平台和单位共同开展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灵活运行、大规模可再生能源高效开发等重大任务攻关。三是中科院空间中心国际子午圈国际大科学计划进展顺利,依托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II期6月份正式通过工程工艺验收。已与13家境外机构或国际组织签署合作协议。总部大楼正式启用,国际空间环境服务组织中国区域警报中心,中国-巴西空间天气联合实验室和中俄空间天气联合中心入驻。四是与设施平台运行单位建立机制,摸清大设施建设运行进展,梳理设施平台承接的项目情况和需求。
2.抓好怀柔高端科学仪器装备产业集聚区建设。助力中科磁控(北京)仪器核心技术攻关,开展高场无液氦超导磁体、梯度等部件研制研制,无液氦超导磁共振装备方案设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进程。已开展高场无液氦超导磁体、梯度等部件研制研制,无液氦超导磁共振系统方案设计定型。
3.抓好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建设。举办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平行论坛“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放共享论坛暨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大成果发布会”,国内外知名科学家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围绕共享科学基础设施、实验室和设备、基础科学研究等展开交流。发布了怀柔科学中心重大成果。组织了3场专题研讨会,以及现场参观调研。
59提升未来科学城技术创新能力和体制机制环境,优化“两谷一园”创新布局,“生命谷”加快三期开发建设;“能源谷”加快“一企一策”盘活用好央企存量资源,持续推动央企“三率”提升,加大能源创新企业培育引入力度;沙河高教园区实施校城融合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规划建设未来大学科技园,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市教委,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国资委,昌平区政府1.围绕“生命谷”、“能源谷”建设。加快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三期建设,发挥未来科学城“生命谷”、“能源谷”联动优势,建设生物制造产业创新示范区,启动北京市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集聚区和合成生物制造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一是印发《北京市加快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2024-2026年)》,做强海淀区、大兴区、昌平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医药健康产业主导区,推进昌平区打造创新提速新引擎。二是积极推动“能源谷”科技创新,推动入驻的低碳院围绕CO2捕集技术,开展关键吸附材料放大技术研究;围绕CO2利用技术,初步形成CO2制甲醇关键催化剂及成套工艺。
2.围绕沙河高教园区建设,会同市教委、昌平区编制未来大学科技园建设发展规划,与市教委、昌平区及10所高校签订共建协议。对未来通信产业园项目和未来大学科技园建设开展中期督导,组织凝练空天产业园项目建设内容。
60推动创新型产业集群示范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顺义区)承接更多科技成果落地。支持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为主攻方向,做强做优四大主导产业,着力解决关键装备零部件的“卡脖子”技术难题。支持顺义区深化拓展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发展,提升产业配套和专业服务水平,强化与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协同联动发展。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顺义区政府,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1.支持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方面。与经开区对接,调研蓝箭航天、中科宇航、星河动力等火箭相关企业,梳理企业在共性研发测试方面需求,推进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方案编制工作,支持经开区小米机器人公司开发面向3C制造场景通用型人形机器人,初步完成样机组装工作。持续对“三城”落向“一区”的科技成果数据进行监测分析。支持经开区集成电路企业致真精仪研发的晶圆级磁光克尔测试设备在超弦研究院完成验证测试,后续将导入产线应用;珂阳自动化软件已在北方集创中心产线实现90%以上设备适配,目前已进入预验收阶段。印发《北京市加快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2024-2026年)》,推进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药械智造新地标。规划打造1+3产业发展空间,在“一核两翼”基础上,增加长子营综保区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初步形成“点面结合”的立体化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格局。
2.支持顺义区方面。针对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组织了2024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北京(国际)第三代半导体创新发展论坛;推动顺义区特思迪、晶格领域、中博芯等第三代半导体优势企业技术攻关与产品落地,加速泰科天润碳化硅流片线建设。
3.承接更多科技成果落地方面。
持续对“三城”落向“一区”的科技成果数据进行监测分析。1-5月“三城”落地“一区”技术合同320项,成交额24.5亿元。
61实施北京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方案,建立健全全市人才工作统筹调度机制,综合运用以才引才、以业引才、市场引才、联合引才等方式,“一人一策”加快引进重点领域顶尖人才。打造“联系北京”品牌,绘制全球高端人才地图。市人才局,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1.配合市人才局抽调人员到北京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方案专班工作。
2.研究制定北京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方案委内落实工作方案,并将任务分解到委内22个处室、中心;梳理1-5月工作进展,形成专项工作报告。
3.持续完善科技人才信息追踪系统,已初步完成人工智能领域关键核心人才信息梳理,打通产业链、技术链、人才链。
62实施战略科学家特殊引才计划,建立大师和战略科学家快速发现、快速引进、快速落地机制。实施关键核心技术人才“百人工程”,出台专项支持保障政策,建立特事特办、特殊调配和特殊激励机制。市人才局,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做好战略科学家特殊引才计划,一是会同材制处、双新中心研究引进一名国际知名硅光专家,已形成初步承接方案。二是持续实施海外人才来京试聘试岗项目,引进7位海外人才,给予经费补贴支持。三是根据科技部、中组部等部委印发的专项试点工作方案要求,在科技部科技人才司指导下,我委修订了专项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已经我委2024年第11次党组会审定同意。
63支持共建产教融合基地、新型研发中心等产学联动平台,深化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试点,建强卓越工程师后备力量,大力培养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推广与清华大学校地共建技术转移学院模式,培养500名左右科技成果转化骨干人才。深化“朱雀计划”,重点引进兼具产业和科研机构项目管理经验的优秀人才。市人才局,市教委,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科协1.持续实施朱雀计划。朱雀计划委内工作机制文件已经我委2024年第4次行政办公会审定通过,已正式印发。持续开展朱雀人才招聘工作,组织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量子信息、机器人、商业航天等领域科技项目经理人初试、复试,上半年新录用4人。组织朱雀人才交流活动4场,挖掘潜在转化项目;邀请领域专家讨论硅光研究院建设方向;组织召开互联网3.0技术研讨会。
2.持续实施工程硕博士项目。开展2022届工程硕博士学生入企摸底工作,目前,24家单位的82名学生已入企,其中硕士70人,博士12人。根据中组部批复的2023届中关村科技园区工程硕博士招生指标情况,对接联系19家企业,开展2023年114名工程硕士入企筹备工作。
64在市级人才工程、人才计划设立团队项目,向在京中央单位开放,重点支持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研究制定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管理办法,加大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培养资助力度,遴选支持50个以上企业人才团队。市人才局,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科协1.根据《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管理办法》,研究制定《首都高端领军人才聚集培养工程》,正在征求市人才工作局意见。
2.启动实施2024年度科技新星计划申报评审,目前申报工作已结束,拟选拔150名创新新星、10名创业新星、95个交叉合作课题。
3.组织18场“星光璀璨  筑梦北京”科技人才交流活动,包括3场科技人才跨地交流活动,邀请39位相关领域的战略科学家、行业大咖、科技领军人才作为主讲嘉宾,520余名科技人才和科技管理人员参加了相关活动。
65高标准办好HICOOL全球创业者峰会暨创业大赛,举办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论坛,高质量推进“海创城”和高品质人才社区建设,采取“政府资金引导、市场资金主投”模式,运用市场化手段,为人才创新创业赋能。市人才局,市教委,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财政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委配合市人才局,谋划HICOOL全球创业者峰会暨创业大赛,已就相关方案组织工作开展研究讨论。支持标杆孵化器北京海高创新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连续举办四届HICOOL全球创业者峰会暨创业大赛,通过多维度和国际化的创业服务体系,帮助优质创业人才在北京落地和发展。
66促进人才合理流动,鼓励有意愿的科研人员带技术、带产品、带团队创业,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到企业创新平台兼职,鼓励拥有实践经验的企业家、企业科研人员到高校、科研院所担任兼职教师或兼职研究员。市人才局,市教委,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助力科学家创业,推动重大科技成果公司化。组织北大、清华聚焦医药健康、前沿信息技术方向开设2个特训班,80余人参加特训。截至6月底,课程过半,累计共邀请38位专家学者授课,其中校内师资18人、校外师资20人。学员对特训班的授课内容、师资和组织保障等方面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67完善人才落户、住房等支持政策,更大力度保障各类科技企业引进优秀高校毕业生。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丰富多元人才评价方式,以信任为前提赋予战略科学家充分的人财物自主权和技术路线决定权。依托部市合作机制,争取授权一批人才出入境、用汇便利化支持政策。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市人才局,市教委,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公安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委,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1.配合市人才局做好人才引进落户工作,梳理并形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量子信息、6G、商业航天、关键新材料、科技服务业以及未来产业等重点产业领域创新主体清单。
2.会同市人才局、市人社局、海外学人中心、朝阳区人社局、亦庄区行政审批局有关同志组成调研小组,赴上海市开展外国专家引进、服务、海外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建设等相关情况的调研学习工作,研究我市建设外籍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的方案。                          
3.正在开展重点区调研,研究向朝阳、海淀、昌平、怀柔等重点区域下放外国人来华许可审批权的方案。
68全面落实北京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推动北京“数据二十条”加快实施。推动北京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建设走深走实,开展数据资产入表、数据跨境便利化服务、数据司法保护等综合改革试点。在自动驾驶、医疗和大模型训练领域探索沙盒监管机制。市委网信办,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通州区政府,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1.支持智源院联合京能数产发布北京人工智能数据运营平台,依托北京人工智能数据运营平台实现数据的汇聚管理、处理加工,并提供多种模态的数据标注支持,支持多种数据汇聚和使用形式,不断扩充数据规模,为大模型行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2.支持智源院在牵头建设大规模高质量大模型语料库,目前对外开放了600多GB高质量数据集,形成“贡献-共享”数据流通方案。
3.围绕版权数据与北京广播电视台、海淀区教委、北京广播电视台、海淀区融媒体中心、国家图书馆、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等进行对接。
70推动智能和超级算力中心、数据训练基地、国家区块链枢纽节点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形成数据产业集聚。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1.算力中心方面。会同海淀区推动北京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建设,已实现3500P先进算力上线点亮,面向本市创新主体提供普惠算力。
2.国家区块链枢纽节点方面。详细梳理分布式数据流通技术平台需求,推动微芯院完成分布式隐私计算服务体系设计、链融合管控技术功能体系设计、融合链的隐私计算基础技术支撑体系设计。
74促进平台经济有序竞争、创新发展,鼓励平台企业牵头建设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等,加大研发投入,开辟更多新领域新赛道。市委网信办,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交通委,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广电局围绕技术创新中心方面。支持美团、京东、快手等平台企业牵头建设的技术创新中心。一是美团未来城市复杂场景自动配送技术创新中心在顺义区新开顺平路站点启动自动配送服务;二是京东未来数智化供应链技术创新中心三维成像系统、三维视觉感知技术应用于智能视觉分拣机器人产品,解决了仓储物流场景中商品拣选、分拣等环节面临的商品数量大、类别多、摆放形式复杂等挑战,助力京东物流的库存周转天数降低至30天;三是快手未来高新视频智能技术创新中心进一步推动智能视频处理芯片的落地应用,以快手为应用示范点,上线交付20000+颗SL200芯片。
76持续开展6G通信、量子科技、算法、生物与信息技术融合、互联网3.0、空天信息等领域技术攻关,支持人工智能大模型、“长安链”等迭代升级,构建自主可控技术体系,抢占数字技术制高点。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1.6G通信方面。支持中关村泛联院联合中国移动、联想、中信科移动、vivo研发6G超大规模MIMO云化无线网络原型验证系统并在中关村论坛发布,该系统由6G云化无线网络异构硬件基带云平台、超大规模MIMO AAU、6G终端验证平台三大核心组件构成。
2.量子科技方面。制备出大规模超导量子芯片,组建完成大规模量子云算力集群,可用物理比特数达到590个以上,平均两比特门保真度达到97%以上,其中保真度最高的芯片达到了99%,综合指标进入国际前列;完成QKD样机物理层系统搭建和测试,包括激光器模块、IQ调制器模块和单光子探测器模块等光学模块,电源、主板和FPGA模块等电学模块,各模块性能均满足要求。
3.算法创新方面。面向百川智能,紫东太初,智谱,月之暗面,零一万物等大模型优势企业开展广泛调研,形成相关报告与课题征集指南,通过课题定向征集,专家评审,凝练拟支持课题。
4.互联网3.0方面。加强与朝阳等重点区的沟通对接,围绕虚拟现实、数字人、3D渲染等方向,先后调研超图、艾迪普、云舶科技、航天智造、易智星云等一批领域重点企业,了解产业发展现状,组织凝练2024年领域关键技术重点攻关方向。
5.空天信息方面。与海淀区共同举办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空天信息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平行论坛,并在大会上发布《2024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商业航天领域联合基金项目指南》,凝练、组织2024年商业航天领域领域关键技术重点攻关项目。
6.人工智能大模型方面。支持智源院发布FlagOpen2.0大模型技术开源体系,持续完善模型、数据、系统、评测等版图布局,重点发布支持异构算力集群的大模型“操作系统”FlagOS。支持智源院发布全原子生物计算模型OpenComplex2。
7.长安链方面。支持微芯院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已完成面向信任增强的子链卷叠技术的算法设计、完成新型跨链协议设计、构建1套涵盖事前、事中和事后3个阶段的监管处理规则集。
8.AI医疗。本年度重点聚焦AI辅助诊疗和数字疗法等产品研发,采用市区联动方式,由各区推荐优势企业重点品种,同时搭建数据应用,上市评价等共性平台,为产业提供全链条服务。目前,正在组织凝练10项左右课题。
9.脑机接口。“北脑一号”在有线版完成全链路联通的基础上,正在开展无线全植入微系统的研发和工程集成,目前已完成原型机开发,正在开展工程样机的开发和临床前安全性、有效性的检测与动物试验验证。“北脑二号”有线版成功研发了高通量柔性微丝电极。
77提升人工智能底层技术和基础底座自主可控能力,谋划新的标杆工程,用好算力券等支持举措,开展大模型创新算法及关键技术研究。推动人工智能模型对标国际先进水平,保持人工智能研发应用领先水平。市委网信办,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1.支持智源研究院持续开展技术创新工作。发布智源大模型系列模型,涵盖语言、视觉、多模态、具身智能、生物计算等基础大模型领域,包括全球首个低碳单体稠密万亿语言模型Tele-FLM-1T、全球下载量最高的高性能中英文语义向量模型BGE系列、采用智源自研多模态自回归技术路径的原生多模态世界模型Emu3、全原子生物计算模型OpenComplex2等。
2.推动人工智能模型研发。通过调研智谱、百川、月之暗面、紫东太初、零一万物等大模型企业,凝练形成大模型技术研发及优化征集指南,通过课题定向征集,专家评审,凝练拟支持课题。
78加快大模型在政务、医疗、教育、工业、生活服务等领域应用。市委网信办,市教委,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1.完成政务、医疗、金融、产业升级、文化体育、智慧城市等6大领域复赛题目选择,积极对接试点企业,组织形成15项题目方向和训练测试数据集,开放高质量行业数据上万条,并根据大赛情况,编制并发布我市行业大模型创新应用白皮书和行业应用分析报告,系统分析了大赛企业解决方案亮点、行业应用特点、挑战等。
2.在中关村论坛上启动应用场景联合研发平台征集,面向教育、医疗、金融、文化等领域,鼓励行业用户牵头建设,通过整合行业资源和高质量数据、开放行业场景需求、构建联合研发环境,与大模型优势技术企业及团队开展联合研发,推动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及产业落地。共征集到300余项申请,已完成研发平台的专家评审。
3.完成政务、医疗、金融、产业升级、文化体育、智慧城市等6大领域复赛题目选择,积极对接试点企业,组织形成15项题目方向和训练测试数据集,组织完成6场复赛发布。
85落实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扩大智能算力供给规模,出台更多标杆企业发展扶持政策。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1.政策出台方面。今年4月,联合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加快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引领发展的若干措施》,围绕智能算力供给等方面提出具体举措。
2.算力供给方面。会同海淀区推动北京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建设,目前已实现3500P先进算力上线点亮,正在开展算力集群调试优化。
93加快推进内外贸一体化试点,推动外贸保稳提质。服务支持企业“走出去”,帮助“双自主”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自贸试验区内外贸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重点服务对象开拓海外市场。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市贸促会支持企业“走出去”。一是组织22家科技企业赴塞尔维亚参加第66届国际工艺和技术成果博览会,展会期间,我委联合塞尔维亚共和国科学、技术发展和创新部,中关村发展集团和BIO4 D.O.O. BELGRADE公司共同签署四方谅解备忘录,推动中关村科技园区与BIO4生命科学园在生物医学、生物技术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二是组织12家人工智能大模型、智能机器人、商业航天、应用芯片及网络安全等科技前沿领域领军企业组成“中关村科技园区”展团参加2024香港国际创科展,接待了超过3000名观众,对接各类机构、企业共计720余家,初步对接意向客户200余家;三是组织驭势科技、中科搏锐等8家人工智能、大健康等领域企业参展第四届BEYOND国际科技创新博览会,对接巴西、葡萄牙、芬兰、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企业、孵化器等创新机构,拓宽国际合作渠道;四是组织10家企业赴意大利参加2024年中意创新合作周15年成果展,持续深化中意科技交流合作。四是完成《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提升国际化发展水平支持资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一步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对企业出海、技术应用等进行资金支持。
106不断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深入开展清理拖欠企业账款专项行动,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着力破除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制度障碍。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市工商联按照《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国令第728号)、《关于开展2023年度逾期尚未支付中小企业款项信息公示工作的函》等相关文件要求,开展所属预算事业单位2023年度拖欠中小企业款项自查事宜。目前未发现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情况,后续将配合市清欠专班,做好相关工作。
111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推广数字消费新场景。培育建设智慧商店、智慧街区、智慧商圈。促进线上消费恢复发展,提升直播电商业态对线上消费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保税+消费”新模式。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商务局,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1.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推广数字消费新场景。支持在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研发和应用低成本、国产化路侧边缘计算节点(MEC)设备,单个路口节省成本超13万元;有序推进路侧智能相机、数据无线传输科技攻关,已制定榜单,预计单路口节省成本超17万元。培育建设智慧街区、智慧商圈,支持新石器公司研发无人驾驶配送车,截至6月底在自动驾驶示范区运行车辆221辆。
2.推广数字消费新场景建设。发挥全市应用场景联席会作用,会同市商务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等有关单位,牵头编制全市2024年科技新场景工作要点,制定“推进数字消费新场景建设”相关工作任务,统筹推进相关工作落实。
3.培育建设智慧街区、智慧商圈。一是支持在前门地区开展全感知数实融合文化科技消费示范场景,目前已经确定动捕方案,定制并测试了6-DoF运动平台等关键硬件设备。二是支持互联网3.0、8K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攻关,促进新型消费产品研发和沉浸式消费体验。
118大力优化投资结构,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规模,加快建设机器人产业园、生物医药标准厂房等一批科技含量高、示范带动性强的科技创新产业项目,拓展新型储能、高端显示、智能终端等新投资增长点。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房山区政府,昌平区政府,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1.机器人产业方面。以小米龙头企业为牵引,支持经开区小米机器人公司开发面向3C制造场景通用型人形机器人,以人形机器人整机带动核心零部件发展,支撑经开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建设,引导机器人产业在北京经开区等承载区集聚。
2.生物医药标准厂房方面。持续推动临空经济区再生产业园、生命谷国际精准医学产业园项目竣工及预招商工作。2024年4月18日,再生医学园项目完成全部主体结构封顶。
121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研究完善本市工作机制,形成一批试点示范项目,鼓励支持民间投资更多投向制造业、软件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等重点产业,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
1.加强产业投资方面。一是人工智能基金已投决通过12个项目,投资决策金额13.55亿元,已完成出资12.3亿元,带动其他社会资本出资约51亿元。二是医药健康基金已投决17个项目,投资决策金额15.3亿元,已完成出资14亿元,带动社会资本出资24亿元。三是会同北京国管完成商业航天与低空经济基金、新材料基金的设立,正在制定基金投资指引和项目管理办法,将持续推动基金完成年度投资目标,并进一步做好被投企业服务。
2.做好科技服务业工作方面。一是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会同各区召开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调度会。二是持续跟踪服务市重点工程项目,进一步梳理更新科技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储备项目库,在库项目183个,预计可支撑全年目标投资额实现。2024年1至4月科技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70亿元,达到全年目标46.6%。预计全年投资额达到123亿元。
123加快推进集成电路重大项目,增强装备研发生产能力,在光电集成、芯粒技术等领域实现更大突破。深化拓展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发展。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1.光电子方面。完成薄膜铌酸锂4寸工艺开发以及薄膜铌酸锂调制器仿真、流片与测试;完成优化微腔光梳设计以及光梳模块封装设计和流片,整体模块输出功率达到11.5dB,提升2dB;实现极紫外高次谐波激光输出,实现13.5-50nm调谐范围;完成极紫外单色仪搭建,实现≥30%传输效率。
2.芯粒技术方面。跟进兆易创新、东方晶源、华大九天等芯粒课题进展;调研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半导体所等优势科研院所,以及光子算数等优势企业,梳理企业及科研院所在光电集成领域的研究内容及发展规划,形成颠覆性技术征集指南,并完成指南征集以及会议评审工作。
3.第三代半导体方面。开展液相法生长立方SiC单晶工艺研究,初步制备2英寸、4英寸立方SiC单晶;采用MOCVD与PVD结合的工艺,初步制备Si基AlN以及AlScN外延;初步确定低银钎焊浆料组分并进行了氮化硅陶瓷覆铜板的钎焊,抗剥离强度≥16N/mm。持续推动特思迪半导体、晶格领域、中博芯、漠石科技等技术优势企业开展产品攻关,推动特思迪设备在天科合达等龙头材料企业应用,同时,推动晶格领域、漠石科技顺义中试线建设及投产。
124发挥临床研究质量和效能优势,加强原创新药和高端医疗器械研发,发挥药品医疗器械创新服务站作用,争取创新药品和医疗器械加速审评政策试点,完善创新药进医院流程。加强布局细胞基因治疗、合成生物制造等前沿新兴领域,推进形成集群化发展态势。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1.加强原创新药和高端医疗器械研发布局。依托海淀区、大兴区、昌平区、经开区,采用“区推荐、市把关”的工作机制,已向四个区发布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和细胞基因治疗品种征集储备通知,各优势产业区已根据通知要求的拟支持范围、研究目标及阶段、申报主体要求等内容,推荐CGT创新品种32个、创新药品种65个、医疗器械品种71个。目前,正在分批次组织专家论证。
2.加强布局合成生物制造领域方面。《北京市加快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已通过5月22日市医药健康统筹联席会审议,正在对相关具体措施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后续进行合法性审查,拟联合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印发。
126推进关键原材料、核心器件制造等上游产业集群和智能终端等下游产业贯通,推动超高清视频全产业链优化升级。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广电局支持中科院理化所开展8K超高清显示控制芯片研发,已完成封装与验证,并实现8K超高清激光显示整机研制、测试与应用。
127促进新能源、新材料、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进无人驾驶航空示范区建设,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延庆区政府1.新能源方面。一是以液氢重卡为牵引,推动本市氢能产业整体提升,组织北汽福田牵头,联合天海工业、亿华通等开展车载液氢储气系统、燃料电池发动机等关键零部件性能改善及整车初步搭载调;二是围绕叠层钙钛矿光伏电池,组织曜能科技完成钝化材料的优化、改善大面积钙钛矿薄膜成膜均匀性,M6单片电池组件第三方认证效率达到25.45%,加快了产业化进程。
2.新材料方面。举办未来材料产业发展专题研讨班。北京新材料产业投资基金已通过市领导审议,并于6月20日完成注册。同时,与房山、顺义等区紧密对接,推动成果转化团队及企业落地,助力房山区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顺义区第三代半导体产业聚集发展。
3.商业航天方面。一是印发《北京市加快商业航天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8年)》,建立商业航天创新发展统筹联席会议工作机制,统筹督导总体工作,明确100项重点任务,协调推进我市商业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积极会同海淀区、经开区、丰台区等区,围绕各自产业特色,进一步深化“南箭北星”产业空间格局,促进特色产业聚集。
4.低空经济方面。与延庆区对接,联合发布《关于促进中关村延庆园无人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并组织召开2024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高精尖新技术产品首发会——低空经济与商业航天专场活动,促进低空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5.无人驾驶航空示范区建设方面。深入调研中关村延庆园共性技术平台等产业创新要素,与延庆区对接,发布《关于促进中关村延庆园无人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
6.量子方面。完成量子领域技术创新和产业培育的行动方案(2024-2026年)方案起草、意见征集、专家论证、报法规处开展合法性审查,形成行动方案报审稿。组织量子院完成了中关村量子信息未来产业联盟组建方案的编制工作,并开展相关筹建工作。
7.生命科学方面。印发《北京市加快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2024-2026年)》,布局数字医疗、细胞与基因治疗、合成生物制造等新兴产业发展。制定了《北京市高质量建设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集群实施方案(2024-2026年)》和《北京市加快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
128抓好市级两业融合示范园区和试点企业培育建设,支持一批专业化“一站式”产业服务平台、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和园区配套建设项目,挖掘和培育两业融合新业态,持续优化两业融合发展环境。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国资委1.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和园区配套建设方面。一是积极与经开区开展对接,围绕商业航天领域企业共性需求谋划建设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市区联动设立“北京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创新中心”,围绕蓝箭航天、中科宇航、星河动力等火箭企业在共性研发测试方面需求,推动建设共享试验、关键部件共享智能制造能力等平台。二是开展共性技术平台年度验收和延续性支持论证工作,与海淀区共同举办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空天信息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平行论坛,并在大会上发布《2024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商业航天领域联合基金项目指南》。三是督导服务延续平台年度工作,围绕商业航天、先进衍射光学元件微纳制造和动物模型开展共性平台组织凝练工作。
2.两业融合方面。一是与延庆区共同主办低空经济与商业航天高精尖技术产品首发专场(中关村论坛)、无人机产业发展座谈会等活动,宣讲政策内容,推介创新成果,听取重点企业代表建议,与延庆区及相关部门协同推进行动方案任务的落实,推动延庆无人机特色产业园的建设。二是跟踪中关村壹号、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亦庄机器人产业园、中关村(房山园)智能应急装备产业园等园区项目进展,每周监测任务完成情况,完成中期督导。会同各区调研了科技服务业重点企业258家,摸清企业年度经营情况,发展趋势,营收预测等,为遴选重点支持企业打下基础。修订科技服务业专项政策,拟支持一批科技服务业重点企业,扩大在京科技服务供给,为制造业提供更多科技服务,支撑两业融合发展。
133大力发展科技金融,服务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各项任务,助力“三城一区”主平台和中关村示范区主阵地建设,加大重点产业金融支持,努力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扎实推进中关村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鼓励社会资本设立创业投资基金。支持北京基金小镇安全发展。支持北京金融安全产业园发展。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北京证监局,房山区政府1.积极开展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报送工作。我委推荐并由市发改委认可和上报国家发改委的项目共144个,总投资1141.1亿元,申请国债资金211.31亿元。其中纳入“重点争取国债项目”有14个,纳入“进一步力争争取项目”15个。我委向科技部共推荐符合“两重”要求的高质量项目22个,总投资680亿元,申请国债资金108.4亿元。除量子信息领域项目外,其他项目的单项总投资均在10亿元以上,单项国债申请额度均在1.5亿元以上。
2.积极推动北京科技企业申请科技创新再贷款相关工作。向科技部组织报送我市两批合计4.49万家科技企业数据,并由科技部完成了创新积分评分。其中首批为2.85万家国高新企业经打分后,有2600家符合科技部标准,企业清单已推送至21家银行,正在推进后续的贷款发放及再贷款申请工作;第二批1.64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正在等待科技部有关打分结果。
3.市级政府投资基金建设方面。已完成管理机构组建,并分别形成制度文件,开展项目征集工作。截至目前,人工智能基金已投决通过12个项目,投资决策金额13.55亿元,已完成出资12.3亿元,带动其他社会资本出资约51亿元。医药健康基金已投决17个项目,投资决策金额15.3亿元,已完成出资14亿元,带动社会资本出资24亿元。已经会同北京国管完成商业航天与低空经济基金、新材料基金的设立,制定基金投资指引和项目库管理办法,将持续推动基金完成年度投资目标,并做好被投企业服务。
158改造提升老旧厂房40个,推动低效产业园区、老旧低效楼宇提质增效,启动隆福寺文化街区、中关村西区、方庄街道等一批区域更新项目。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委(首规委办),市住房城乡建设委1.印发实施《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低效产业园区更新建设导则(试行)》,进一步明确低效产业园区概念界定和更新导向,指导低效产业园区向高品质科技园区转型,加快推进实施。
2.开展2024年度支持改造提升存量空间资金项目支持,完成项目征集、评审及公示等工作,拟支持5个园区改造提升项目。
190强化京西地区高质量转型发展,加快首钢怡和、王平矿文化旅游度假酒店等重大项目建设,推动京西独立工矿区改造提升,促进科幻、互联网3.0等产业发展,做亮门头沟“小院有戏”文化品牌。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国资委,门头沟区政府1.围绕京西地区高质量转型发展方面。会同石景山园组织专家调研光场、3D云渲染引擎生态共性技术平台,推动平台支撑互联网3.0产业发展。持续推动门头沟京西智谷项目进展,指导园区开展项目结项和评估验收。
2.促进科幻、互联网3.0等产业发展方面。一是推动踪门头沟京西智谷项目进展情况,指导园区准备项目结项和评估验收,积极对接光场共性技术平台、3D云渲染引擎生态共性技术平台并开展服务指导工作。二是在石景山区首钢园成功举办2024第八届中国科幻大会。举办论坛会议、产业促进和科幻电影周等4个板块共18场活动,5000余名相关人士深度参与。三是发布《北京市科幻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总结北京市近年来科幻产业发展情况,推进科幻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建设以石景山首钢园为核心的“一核多点”科幻产业格局。
210抓好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强化绿色技术创新驱动,攻关氢能、储能、低浓度二氧化碳捕集与利用等关键技术,扩大氢能源应用场景。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城市管理委1.氢能方面。围绕液氢重卡研制,推动开展液氢整车集成及控制,液氢储供系统与大功率燃料电池发动机匹配集成、液氢加注等技术开发,完成液氢介质条件下气密试验、静态蒸发率、压力维持试验、质量储氢密度试验和火烧试验。
2.储能方面。围绕储能安全推动开展热失控分级早期预警与联合防控系统验证。
3.低浓度二氧化碳捕集与利用方面。围绕CO
2捕集技术,开展关键吸附材料放大技术研究;围绕CO2利用技术,初步形成CO2制甲醇关键催化剂及成套工艺。
266提升“企安安”系统使用效能,优化企业自查和部门检查清单,建设完善医疗机构安全管理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实验室危化品隐患排查治理等支撑功能,切实提高隐患排查整改质效。市教委,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卫生健康委,市应急局督导全部企业科技研发机构及时全面做好安全自查检查,并将相关情况及时上传“企安安”系统;做好节假日期间,各单位的安全提醒工作;各单位均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会同相关区对10家研发机构、8家新型研发机构开展实地安全检查并做好现场督导。
279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当好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把对党忠诚体现到履职尽责全过程、各方面。各部门,各区政府,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1.采取召开委党组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等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等。
2.制定印发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清单、基层党组织书记意识形态工作职责清单、基层党组织宣传委员意识形态工作职责清单。
3.召开了2024年委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党建)工作会议。
4.向市纪委监委上报巡视集中整改情况报告、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考核暨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情况反馈意见整改报告。
5.围绕“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主题交流研讨。
280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抓好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常态化制度建设意见落地落实,把主题教育期间行之有效的好做法以制度形式固化下来,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各部门,各区政府,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1.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主题教育总结报告和关于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的意见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2.通过召开委党组会、理论中心组学习会等传达学习中央和全市主题教育总结会议精神。
3.围绕“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主题交流研讨。
281切实抓好中央巡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经济责任审计问题的整改,高质量做好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迎检准备工作。市生态环境局,市审计局,各部门,各区政府,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1.完成经济责任审计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反馈问题整改。             
2.完成中央巡视反馈问题整改。
3.完成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
4.完成国务院督查反馈问题整改。
5.完成审计署京津冀特派办关于北京市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情况审计工作。
282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把政府行为全面纳入法治轨道,不断提升行政效率和公信力。各部门,各区政府,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1.印发实施《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细化明确年度法治重点任务和责任部门。
2.印发实施《2024年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要点重要内容,持续推动各处室、各直属事业单位采取各种方式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已组织开展了2场行政办公会会前学法活动。
3.委党组审议通过《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报告》,并报市委、市政府、科技部。党政主要负责人认真对照《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梳理报告年度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情况。
283依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自觉接受市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市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市政协提案。各部门,各区政府,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1.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承办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361件,交2023年增长31%。已完成2024年建议提案的分派工作,经委行政班公会研究后,按照市里统一部署扎实办理工作。截至6月30日已完成主办件、会办件办理工作,剩余7个党派件按要求9月30日前完成。
2.配合市人大常委会相关部门、市司法局开展《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修改)、《北京市自然基金管理办法》(修改)调研论证等工作。
288严格按照党中央和市委部署要求,稳步推进政府系统机构改革任务落实,优化调整职责体系和机构设置,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市委编办,各部门,各区政府1.已将划出职责、编制数和转隶人员等,以转隶函形式分别提供给市农业农村局、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卫健委等四家单位,机构改革任务顺利完成;
2.市委科技委正式组建,组织召开第一次会议。
289深入践行“四下基层”工作制度,认真开展“四不两直”调研、蹲点式调研、解剖麻雀式调研,主动听民意、纾民困、解民忧。各部门,各区政府,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截至目前,委领导围绕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国家实验室建设、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营造一流创新生态、安全生产等重点问题,深入创新主体开展调查研究、检查50余次。
290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准确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改进方式方法,切实提高群众工作水平。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真心拜人民为师、虚心向人民学习,注重从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中总结经验、汲取智慧,使各项政策举措更接地气、更得民心。各部门,各区政府,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1.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党建)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任务;
2.委党组制定印发《2024年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建工作要点》。
291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敢于对标最佳、争创一流,提升专业素养、拓宽国际视野,增强对新生事物、前沿领域的敏锐性和理解力,着力打造一支与新时代首都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公务员队伍。各部门,各区政府,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1.编制印发2024年全委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并组织召开全委教育培训工作部署会;
2.组织举办科技大讲堂五期讲座;
3.组织举办“未来材料产业”和“三城一区建设”专题培训班;
4.开展干部队伍分析研判,形成分析报告;
5.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干部统筹工作的方案》;
6.编制新入委干部办理入职工作指引,安排新入职公务员分批次报到。
292强化担当作为,增强向前一步的责任意识,充分发扬斗争精神,面对矛盾不逃避、遇到困难不退缩,以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局面。各部门,各区政府,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1.编制印发2023年度绩效考核工作方案,并组织完成确定各处室、直属单位2023年绩效考评成绩。完成2023年度绩效考核评价及事业单位领导班子、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工作,确定考核等次。
2.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党建)工作会议,总结工作、部署任务;
3.委党组制定印发《2024年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建工作要点》,明确形势任务、工作要求。
293始终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勇于打破思维定式,善用改革的办法解难题、谋出路,提高创造性执行效能。各部门,各区政府,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1.组织召开科技体制专项小组2024年第一次全体会议;印发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专项小组2024年工作要点,部署27项重点任务、10项会议议题计划、2项督察计划;启动科技体制改革督察工作,制定2024年科技体制改革督察工作实施方案;7月,组织召开科技体制改革工作推进会,专题研究重点改革任务进展情况。目前,各项任务有序推进。
2.已将划出职责、编制数和转隶人员等,以转隶函形式分别提供给市农业农村局、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卫健委等四家单位,机构改革任务顺利完成。
3.市委科技委正式组建,组织召开第一次会议。
294完善争先创优工作机制,优化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用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突出量化要求、过程管理和结果导向,健全奖惩分明的激励约束机制,努力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市政府办公厅,各部门,各区政府,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编制了《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重点任务2024年工作方案》,分别经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后,正式印发各相关单位执行。督促各单位按照职责分工明确工作目标和季度工作计划,并按照计划贯彻落实。
295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加强统筹调度,建立项目化、清单化的管理工作机制和政策实施效果评估机制,推动形成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各部门,各区政府,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1.细化市政府工作报告分工,明确责任部门,形成清单化的管理工作机制,定期调度相关任务进展
2.编制印发2024年工作计划,与市政府工作报告相关内容加强衔接,形成项目化、清单化的重点工作清单,定期形成任务进展评估报告,督促二季度工作计划涉及各项任务按照季度目标落实落细。
296认真落实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精神,始终保持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层层压紧压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坚持党建和业务工作两手抓、两促进,纵深推进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各部门,各区政府,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1.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党建)工作会议,总结工作、部署任务。
2.区分委党组、党组主要负责人、党组成员和其他委领导班子成员,制定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任务安排。
3.向市纪委监委上报巡视集中整改情况报告、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考核暨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情况反馈意见整改报告。
4.委党组与驻委纪检监察组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专题会商会,就“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工作开展会商。
5.研究、制定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落实“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工作任务清单3个和考核清单3个。
297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纠“四风”与树新风并举,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巩固拓展精文简会和基层减负成果,贯彻执行中央关于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若干意见,严格落实规范社区和村级组织工作事务等一系列政策举措,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市政府办公厅,各部门,各区政府,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1.落实《关于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推动各级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的通知》要求开展自查整改。
2.认真组织学习《关于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 坚决防范和纠治“新形象工程”的通知》精神,抓好自查整改。
3.元旦、春节、清明、五一、端午节假日期间,开展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节前提醒和监督检查。
4.于第二季度修订出台我委《因公出国(境)管理办法(试行)》,并做好落实。
5.严格执行我委第二季度因公出访计划,服务保障赴塞尔维亚、意大利与赴香港等4批次因公出国(境)团组,按要求严格做好出访人员政治审查报备与行前教育工作,严明外事纪律、保密规定,提高政治敏感性。
6.严格做好发文管理,把好流程关、内容关、文字关,严控发文数量和质量。
7.做好办公会与党组(扩大)会的分级授权,涉及“三重一大”的事项直接由党组会进行研究,不再将办公会作为前置程序,减少“为了上会而上会”的环节,加快议题流转速度,提高办事效率。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主要目标,少讲过程性工作,多讲解决方法。能合并的会议合并召开,能以文件形式部署工作或现场办公解决的不再开会,充分发好办公室统筹协调的职能作用。
298坚持政府过紧日子,推进绩效管理和预算管理深度融合,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压缩非重点非刚性支出,把有限的资金花在发展急需处、民生关切上。市财政局,各部门,各区政府,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1.对标全市预算执行要求,统筹推进全委预算执行,二季度预算执行进度顺利达标。
2.推进绩效管理和预算管理深度融合,开展2023年度财政预算项目支出绩效自评162个,实现应评尽评;开展2023年重点项目支出事后绩效评价;正在结合2024年项目预算执行开展项目支出绩效运行监控。
3.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从严控制差旅、“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制定机关年度差旅计划,按照勤俭节约、保障必须的原则从严控制出差人数和天数,合理安排交通方式,严禁无实质内容无明确公务目的的差旅支出;对每辆公务用车每月支出实施定额管理,确保2024年公务用车支出总额不超过2023年;厉行节约,严控出访团组规模,优选经济合理路线,规范因公出访。
302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用制度刚性防止权力任性,深化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严格干部教育管理监督,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各部门,各区政府,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1.制定《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政府购买服务及委托外包自查清理工作方案》,督促各处室和直属事业单位将委托外包纳入廉政风险点排查整治,进行了抽查。
2.会同纪检监察组对3家驻点单位反馈意见,督促按照“清单化”台账管理原则,逐条逐项抓整改落实。
3.举办“廉政讲堂”,邀请委领导开讲“廉政第一课”,邀请市直机关纪检监察工委领导开展第二讲。在委系统党组织书记例会上通报违纪党员处分决定,做深入剖析,就“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如何正确履职尽责提出要求。以案为鉴敲警钟,将警示教育课堂搬到庭审现场,组织处室、直属单位25名“一把手”赴西城区人民法院旁听庭审。
4.完成政商“旋转门”、“逃逸式辞职”问题专项整治;
5.完成个人有关事项集中填报工作,开展重点查核和随机抽查35人次。                                  
6.已将2023年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测评结果反馈各直属事业单位,要求认真对照分析,做好结果运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