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全球前列”“六个创新倍增”!这场新闻发布会干货满满 |
|||
|
|||
9月30日,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迎接新中国成立75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专场,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主要负责同志,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经开区、海淀区相关负责同志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张继红介绍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了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擘画了首都创新发展宏伟蓝图。我们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系列重要论述和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聚精会神抓好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科技强国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战略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4年总书记到北京视察工作并提出首都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以来,北京科技事业取得重要进展和丰硕成果。 十年经过的砥砺奋进 北京步入“五个全球前列” 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发布的《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报告显示,北京2017年以来连续蝉联全球榜首;2023年北京高被引科学家数量达到411人次,位居全球创新城市首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4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榜单显示,北京排名全球第三;施普林格·自然集团、清华大学共同发布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报告显示,北京连续两年排名全球第三;近几年北京R&D经费投入强度一直保持在6%以上,位居全球创新城市前列,其中基础研究经费比重16%左右,接近创新先进国家水平。 十年经过的砥砺奋进 北京步入“六个创新倍增”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四倍多,从2014年的48件提高到2023年的262件;年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一倍多,从2014年的3136亿元提高到2023年的8536亿元,约占全国13.9%,位居全国第一;每日新设科技型企业数量增长一倍多,从2014年日均146家提高到2023年日均337家,平均每5分钟就诞生1家科技型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一倍多,从2014年的1.04万家提高到2023年的2.83万家;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一倍多,从2014年的4738亿元提高到2023年的11859亿元;中关村示范区企业总收入增长一倍多,从2014年的3.6万亿元提高到2023年的8.7万亿元。 十年来,北京胸怀“国之大者”,坚持“五子联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注重把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作为“五子之首”,充分发挥“三城一区”主平台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主阵地的作用,以增强原始创新策源能力为根本,以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为主线,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加快建设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引领和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 主要进展和成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完善创新顶层设计,细化落实发展蓝图。去年5月,科技部、北京市等12家单位联合印发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 加快推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工作方案》。今年1月,中央科技委印发了《关于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细化76项重点任务,30多个中央部委协同支持北京科技事业发展。今年3月,《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正式颁布实施,实现了以良法善治护航科技创新。在相关国家部委支持下,北京市连续8年部署实施1757项科创中心建设年度重点任务,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久久为功抓创新,辐射和带动了工作全局。 第二,打造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高标准建设和运行在京国家实验室,服务全国重点实验室高质量发展,支持清华大学与昌平区共建南口全国重点实验室基地,目前,在京全国重点实验室有77家,约占全国总数的28%。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布局建设9家新型研发机构,涌现出新一代量子计算云平台、智能脑机接口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发挥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国家科研机构创新功能,近三年来,累计支持20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承担1400余项北京市重大科技项目。出台了北京市创新联合体组建工作指引、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工作指引,支持领军企业牵头组建了27个创新联合体,协同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加快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依托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37个重大设施平台,20个已经进入科研状态。 第三,布局重大科技任务,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大力深化基础研究,聚焦前沿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等4大基础研究领域,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等7个应用基础研究领域,以及若干学科交叉领域,从源头和底层解决一批重大科技问题,探索催生颠覆性创新。完善“市-区-企业”设立自然科学联合基金机制,强化基础研究问题导向,将企业的具体需求转化为科学问题,累计设立11支联合基金,总规模6.65亿元,企业参与数量和出资额均位居全国省级基金首位。针对国家和北京市战略急需,组织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高端科学仪器等领域,开展9大方面攻坚行动,探索“企业出题、政府搭台、揭榜挂帅”的新型科研组织方式,着力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目前,在智能计算芯片、无液氦稀释制冷机等方面已取得重要突破,高质量的科技源头供给能力持续增强。 第四,建强主平台主阵地,打造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北京市联合印发《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方案》,部署并实施50项重大任务。注重“一园一方案”深化中关村分园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分园议事协调机制,逐步形成适合区情、运转有效的分园运营管理模式。提升中关村“一区多园”发展质量,打造东升科技园、朝阳互联网3.0产业基地等23家特色产业园区。构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支持与服务体系,重点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独角兽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发展壮大。坚持多措并举促进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创新型产业集群示范区“三城一区”发展,印发促进联动发展的若干措施,2023年“一区”承接“三城”科技成果转化超过270项,同比增长13%;“三城一区”所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万亿元,约占全市经济总量四成。 第五,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在医药健康领域,印发第三轮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前瞻布局细胞与基因治疗、AI医疗等技术路线,2023年医药健康产业规模接近9800亿元,为迈向万亿级产业集群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布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促进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等政策,着力打造全栈国产化技术创新体系,相关企业超过2200家,占全国总数的近四成;备案上线大模型82款,约占全国的45%,数量居全国第一;核心产值突破2680亿元。同时,发布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围绕未来信息等6大领域,布局了6G通信、合成生物制造、新材料等20个新领域新赛道。目前,全市已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服务业两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医药健康、集成电路等8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第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创新创业生态。落实中央深改委工作部署和要求,深化中关村先行先试改革,推动国有企业研发准备金、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等24项改革措施全面落地,部市出台50余项配套政策,充分释放了创新主体活力。国务院批复设立以研发创新为主要特色的中关村综合保税区。人民银行等9部委支持建设中关村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设立50亿元规模中关村自主创新专项基金。市政府设立了人工智能、医药健康等8支产业投资基金,达到千亿级规模,带动了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促进了一大批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加快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依托国家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平台吸引集聚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担重任,目前,近80%的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由45岁以下青年人才承担。 第七,推进科技开放创新,提升北京创新位势。办好中关村论坛,升级为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2024论坛年会吸引102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宾参与,促成300余个项目签约。成功举办两届国际基础科学大会,为国内外学者搭建基础科学前沿交流的平台。支持办好HICOOL全球创业者峰会、世界机器人大会等活动,成功申办国际科技园区协会2025年世界大会。出台支持外资研发中心在京发展的16条措施,吸引和集聚优质国际创新资源,约90%的外资研发中心分布在高精尖产业领域。推动京津冀协同创新,建立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专题工作组机制,共同开展基础研究,推动创新资源开放共享和科技成果转化,围绕“六链五群”产业协同开展工作,北京输出到天津、河北地区的技术合同逐年上升,2023年实现748亿元,同比增长109%。重点推动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建设发展,去年8月挂牌运营以来,已有107家企业注册入驻园区。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完善科技创新统筹协调机制,强化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进一步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奋力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 新闻发布会上,张继红还回答了北京日报记者提出的问题。 问:围绕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在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答: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强调,“要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从2023年总书记在地方考察时提出“新质生产力”以来,对新质生产力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做好科技创新工作、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们将进一步深刻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统筹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发展未来产业,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 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注重从原始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发展三方面入手,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一是大力深化基础研究,增强原始创新的策源能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基础研究,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好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刚才我也提到,北京市全面加强基础研究,系统布局了重点领域攻关,也取得了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我们注重培育高价值原始创新,面对人工智能浪潮,支持创新主体研发人工智能光芯片,创新深度计算范式,为人工智能大模型提供了新的训练路径。我们注重推动颠覆性技术创新,探索新的技术路线,争取实现“换道超车”,面对集成电路卡点难点问题,支持创新主体攻关碳基集成电路,制备出高性能碳纳米管,并于近期成功研发了首个碳纳米管张量处理器芯片,可实现高能效的卷积神经网络计算。这些重大创新成果有力策源了新质生产力。为激发基础研究活力,我们开展了一些探索。比如,率先试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可享受100%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在中关村先行先试后已向全国推广;率先实现市自然科学基金所有项目经费实行“包干制+负面清单”管理,赋予科学家更大的经费使用自主权;率先探索和建立“市-区-企业”设立自然科学联合基金机制,把企业的技术需求转变为科学问题,“让企业出题、让科学家答题”。 二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把科技转变为现实生产力。我们注重抓改革、定政策。《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首创了赋权条款,让科研人员拥有更多成果转化自主权,并享受相关收益。围绕深入推进中关村先行先试改革,先后推出允许在京中央科研单位适用《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等政策,多维度促进成果转化。我们注重抓资本、增活力。刚才也提到,市政府设立了人工智能、医药健康等8支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带动社会资金形成耐心资本,投向硬科技领域,既支持“从0到1”的创新,也支持“从1到10”的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目前,已投资43个项目,投入金额44.21亿元。在基金支持下,一批科技型企业绽放出创新的活力,比如生数科技发布了视频大模型Vidu,这是继OpenAI发布Sora大模型以来,全球第二也是国内第一的优质视频大模型。我们注重抓平台、建生态。通过创建技术创新中心、支持标杆型孵化器发展、搭建概念验证平台等方式,服务创新主体发展。现阶段,全市共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有7个、标杆孵化器25家、概念验证平台22家,营造了良好创新生态。 三是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紧扣国家战略需求和北京重点发展领域,强化技术突破和引领,形成了一批标志性产品,带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当前,科技创新在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机器人、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等各行业各领域发挥的引领作用应该说越来越突显,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比如,在合成生物制造领域,近期,我们出台了加快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和若干措施,统筹推进底层技术突破、产业基础构建、区域发展生态等工作,在高效菌株构建、基因编辑、生物合成设计、关键生产工艺等方面强化突破,抢占未来技术制高点。目前,北京聚集了80多家合成生物制造相关企业,数量也居于全国之首。再比如,在商业航天领域,狠抓“星”“箭”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优化提升北京“南箭北星”的产业布局。其中,“箭”的领域,在可重复使用火箭、液氧甲烷发动机系统等方面比肩国际领先水平,去年7月“朱雀二号”液氧甲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成为世界上首次成功将载荷送入预定轨道的液氧甲烷火箭。“星”的领域,在低成本整星研制能力、卫星信号高质量传输等方面走在了国际前列,今年5月,银河航天开始在泰国开展低轨卫星互联网宽带通信网络试验验证,这是我国低轨宽带卫星互联网的首次海外应用探索和实践。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持续加强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不断提高高质量发展的硬实力,进一步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