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区介绍 |
||
|
||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介绍 中关村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区、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已成为我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30余年来,中关村示范区的建设和发展得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4次对中关村作出重要指示。2013年9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在中关村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中关村已经成为中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面向未来,要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2019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向中关村论坛致贺信指出:中关村正努力打造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和创新高地。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向中关村论坛视频致贺指出:中关村论坛是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支持中关村开展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向中关村论致贺信强调:持续推进中关村先行先试改革,进一步加快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在前沿技术创新、高精尖产业发展方面奋力走在前列。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为中关村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发展历程 中关村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电子一条街,经历了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中关村科技园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三个发展阶段。园区空间从海淀核心区扩展到一区三园、五园、十园,最终形成了“一区多园”发展格局。 (一)中关村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电子一条街(1983年1月——1988年4月) 1980年10月23日,此前曾两次到美国硅谷参考的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春先与6名科技人员一起,在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的支持下,成立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这一举动拉开了科技人员面向市场、自主创业的序幕。1984年前后,中关村地区有了一批“下海”经商的科技人员,他们通过创办民营科技企业的方式,探索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途径。到1987年,以“两通两海”(即四通公司、信通公司、科海公司、京海公司)为代表的近百家科技企业聚集在自白石桥起沿白颐路(今中关村大街)向北至成府路和中关村路至海淀路一带、东至学院路,形成大写的英文字母“F”型地区,被人们称为“电子一条街”。 (二)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时期(1988年-1999年) 1988年5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简称《北京试验区暂行条例》)。《北京试验区暂行条例》规定:“以中关村地区为中心,在北京市海淀区划出100平方公里左右的区域,建立外向型、开放型的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 1994年,经国家科委批准,第一次调整了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的政策区域范围,将丰台区和昌平区各5平方公里的区域纳入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政策区域范围,分别命名为丰台园、昌平园。同时相应调减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范围内不可开发的用地,政策区域范围100平方公里总面积保持不变。至此,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形成了“一区三园”的空间格局。 1999年1月,经国家科委批准,第二次调整了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政策区域范围,将朝阳区的酒仙桥地区的电子城10.5平方公里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7平方公里的区域纳入试验区政策区域范围,分别命名为电子城科技园和亦庄科技园。同时再次调减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内不可开发的用地,政策区域范围100平方公里的总面积保持不变。至此,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形成了“一区五园”的空间格局,包括海淀园、丰台园、昌平园、电子城和亦庄园。 (三)中关村科技园区时期(1999年-2009年) 1999年5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和科学技术部向国务院报送了《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请示》。6月5日,国务院作出《关于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有关问题的批复》,原则同意以上《请示》中关于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意见和关于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发展规划。当年8月,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更名为中关村科技园区。 2001年,经科学技术部批准,第三次调整了中关村科技园区政策区域范围,2002年至2003年,在第三次调整政策区域范围的基础上新命名了位于西城区的德胜园和位于朝阳区的健翔园,100平方公里政策区域范围保持不变。中关村科技园区形成了“一区七园”的空间格局。 2006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第五批通过审核的20家国家级开发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在公告之列。调整后的中关村科技园区总面积为232.52平方公里,包括海淀园、丰台园、昌平园、德胜园、雍和园、电子城(含健翔园)、亦庄园、通州园、石景山园、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等,形成了“一区十园”的空间格局。 (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时期(2009年—) 2009年,中关村成为我国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北京市人民政府向国务院报送《关于审批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送审稿)的请示》(发改高技〔2010〕2778号)。2011年,国务院印发《关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的批复》(国函〔2011〕12号),提出“关于示范区适当调整空间规模和布局事宜,请有关部门按程序研究报批”。 为落实国务院批复精神,2012年,科技部、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向国务院报送《关于调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空间规模和布局的请示》(国科发〔2012〕251号)。同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同意调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空间规模和布局的批复》(国函〔2012〕168号),中关村示范区空间规模扩展为488平方公里、164个区块(192个地块),形成了包括海淀园、昌平园、顺义园、大兴-亦庄园、房山园、通州园、东城园、西城园、朝阳园、丰台园、石景山园、门头沟园、平谷园、怀柔园、密云园、延庆园等“一区多园”发展格局。 探索实践 30余年来,中关村始终牢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初心使命,做实做好“高”和“新”两篇文章,着力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方面奋力走在前列。 (一)着力发挥中关村改革试验田作用,不断深化体制机制创新 国家层面先后支持中关村开展了“1+6”“新四条”“新新四条”、两轮人才特区政策、财税政策等80多项改革措施,率先落地公司型创投机构企业所得税、技术转让所得税优惠政策试点,已有30多项政策复制推广到全国。实施中关村先行先试改革24条措施,国家和市级部门已累计出台配套政策50余项,正在示范区全域推广。 (二)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不断夯实新型工业化科技底座 发挥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和新型研发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以及科技型企业等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引领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迈出新步伐。实施基础研究领先行动,聚焦前沿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从创新源头和技术底层深入开展重大科学问题研究,涌现出新一代量子计算云平台、国际首个视觉通用分割模型SegGPT、国内首个自主可控软硬件技术体系“长安链”等一批世界级重大原创成果。 (三)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提升高精尖产业发展能级 持续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医药健康产业“双引擎”,培育形成1个万亿级产业集群、9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人工智能大模型数量占全国备案上线数近四成,大数据、信息安全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实施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聚焦未来信息、未来健康、未来制造、未来能源、未来材料、未来空间等领域,前瞻布局细胞与基因治疗、人形机器人、6G、商业航天等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 (四)着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不断培育世界级创新型企业 完善涵盖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独角兽、隐形冠军、科技领军企业等各类企业的全链条全周期政策支持和服务体系。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三大工程”,发布“独角兽十条”政策,出台创新联合体组建工作指引,精准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全力构建“大企业强、独角兽企业多、中小企业活”的创新企业矩阵。小米牵头组建的3C智能制造技术创新中心成为首家国家级创新联合体。 (五)着力促进产业联动升级,不断深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支持和指导下,成立京津冀国家高新区联盟,在氢能、生物医药、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共同培育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等合作园区建设,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中关村论坛、京津冀供应链产业链大会、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等平台作用,进一步深化跨区域协同创新与产业联动。 未来规划 2024年4月25日,工信部、科技部和北京市联合印发《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方案(2024-2027年)》,从打造全球领先的原始创新策源地、建设世界高水平人才集聚地等五个方面部署了新时期中关村发展的重点任务。明确到2027年,中关村初步建成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力争在生命科学等领域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在颠覆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打造高水平人才集聚地,人才梯队体系较为完备,成为全球向往的创业乐土;成为初创企业孕育地、全球领先的创新型企业栖息地,在重点领域持续涌现世界一流企业;基本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智能装备、绿色智慧能源4个具有技术主导权的世界级产业集群,推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超前布局引领世界发展的未来产业;成为国际创业投资机构集聚区,创业投资基金规模世界领先;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全面形成,打造产业高度集聚、开放创新活跃、机制高效有力、基础设施完善、环境清新优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园区,成为世界科技园区发展的重要标杆。展望2035年,全面建成世界领先科技园区,中关村的影响力、竞争力、引领力全球领先,为建成科技强国、制造强国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支撑。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