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张继红在《前线》杂志2025年第1期发表署名文章《深耕改革创新“试验田”》,全文如下:
2021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1中关村论坛视频致贺,宣布支持中关村开展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同年1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支持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开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先行先试改革的若干措施》,在中关村示范区核心区率先探索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目前,24项改革措施全部落地,累计出台50余项配套政策,有效发挥了试点突破和压力测试作用。
做强创新主体,塑造形成创新优势
从改革开放之初的“电子一条街”,到成为中国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始终坚持改革创新,已然是我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
开展基础研究税收政策试点,允许企业出资与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开展基础研究的支出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截至2024年9月,北京市共有50余家企业受益,累计加计扣除额超16亿元,有效激发了企业开展基础研究的积极性。在试点政策的引导下,一些企业从基础研究的“局外人”转变为“出题人”。2023年,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出资300万元,参与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昌平创新联合基金,在“骨与关节”领域吸引了一批高水平科研团队积极响应基金项目需求,为基础难题提出攻关路线。
试点开展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改革。采取“零门槛费+里程碑支付+收入提成”或“延期支付许可费”等方式授权中小微企业先行使用高校院所科技成果,目前已许可使用超200项,最大程度降低企业技术创新的成本和风险,提高了科技成果转化效率。首都师范大学的发明专利“阶梯加热红外热波技术测量厚度的方法”,通过先使用后付费方式许可给北京维泰凯信新技术有限公司使用,为企业承接科技成果提供了新路径。
打通央地政策适用瓶颈,试点在京中央高校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等适用《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25家中央单位积极按照北京市政策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制度,合力为创新者赋权、对转化者利好,有效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主动性。
集聚创新要素,持续提升配置效率
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创新需求在哪里,改革就跟进到哪里。中关村发挥改革“试验田”作用,就是要进一步打通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
推行外国人来华工作、居留许可“两证联办”,将办结时限压减至5个工作日,服务范围由持A类工作许可证外籍人才拓展至B、C类,时限短、效率高。
探索与国际接轨的人才评价机制,发布首个国际职业资格认可目录,认可149项“含金量高”的境外职业资格、职业认证,在国际商务会展领域和云计算工程师领域实现互认,实现了职业资格从单边认可到双向互认“0到1”的突破。
率先开展上市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个人所得税分期纳税试点,对企业授予个人的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和股权奖励,可自股票期权行权、限制性股票解禁或取得股权奖励之日起,在3年内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进一步放大股权激励作用的效应,激励人才与企业共同发展。
引导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率先设立社保基金中关村自主创新专项基金,首期规模50亿,存续期限超过10年,进一步拓宽长期资本支持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渠道。目前,专项基金已为人工智能、医疗健康、数字经济等领域科创企业提供长期资金支持。
加大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推动完善更加适合科技创新企业特点的挂牌、发行上市标准。例如,推出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19条举措,加快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截至2024年11月,北京证券交易所共有上市公司259家,是开市时的3倍多,总市值超6800亿元,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超一半。
优化创新机制,加速释放创新活力
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改革必须全面部署,并坚定不移推进。打通机制堵点,破解转化难题,中关村深入开展先行先试改革,加快打造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和创新高地。
推动全国首个以研发创新为特色的北京中关村综合保税区获批建设运行,首创构建了“电子围网+智能通道+电子围栏”和“综保区数智监管辅助平台”的“3+1”监管体系,大幅度提升通关便利化。
开展数据跨境流动安全管理试点,全国首个数据出境安全评估项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外中心和阿姆斯特丹大学医学中心普通外科作为全球牵头中心发起的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首个通过订立标准合同实现个人信息合规出境案例(北京德亿信数据有限公司与香港诺华诚信有限公司签订的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落地北京,率先实现民航、汽车、教育、医药、人工智能等行业领域数据合规出境。
支持领军企业牵头组建27个创新联合体,面向产业需求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基础前沿技术联合攻关,形成需求牵引、市场反哺的闭环。例如,支持小米集团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院所等创新主体共同组建3C智能制造创新联合体,围绕国家战略需求,联合开展核心技术攻关,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
开展职务科技成果管理试点,探索建立了职务科技成果资产单列管理制度及成果转化尽职免责制度等新模式,进一步消除科研人员“不愿转、不敢转”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