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北京经开区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发展,专注“硬科技”,重点打造了一批高精尖产业,持续优化升级科技创新公共服务环境,引聚、培育了一大批行业领域翘楚。在北京经开区全方位服务过程中,一批批企业结出硕果……

新产品  首款国产关节手术机器人在经开区量产下线

4月2日,和华膝关节手术机器人首台量产机在北京和华瑞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华外科)经开区生产基地正式下线。从今年1月25日斩获中国首张国产关节手术机器人注册证,到如今开启规模化量产并同步推向市场,和华外科交出了一份厚重而提气的时代答卷。

“这是和华外科的‘成人礼’,也将由此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和华外科CEO张长勇说。这些年,依托经开区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所带来的双重产业聚集效应,和华外科一边精进技术,一边扩充产线。如今,和华外科已建立年产150台的生产线,未来还将扩充无菌车间,以满足耗材的生产需求,为精益化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

新成绩 4家企业入选“科创中国”新锐企业榜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中国科协)公布2021“科创中国”系列榜单,北京经开区4家企业入选其新锐企业榜,分别是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德诺杰亿(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赛纳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新石器慧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去年6月,经开区正式入选中国科协“科创中国”试点园区,成为北京市第二家“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园区)。自去年10月起,经开区按照中国科协的要求,组织2021“科创中国”系列榜单的申报和推荐工作。

“围绕经开区制定的‘123’目标,即明确高质量高标准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三城一区’主平台的1个区域发展目标,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2个重点产业支持方向,以及数字经济、商业航天、生物医药3个产业培育方向,我们借助中国科协和经开区科协的组织和资源优势,从资金、政策、机构等方面不断推进试点工作。”经开区科技创新局有关负责人说。自“科创中国”试点园区获批以来,经开区不仅制订试点园区建设方案,整合科协组织体系内部资源,而且不断合作拓展外部平台资源。

在此期间,经开区科协陆续与昭衍生物、金风科技、康龙化成等多家区内企业对接服务需求,并实地走访汇龙森科技园、锋创科技园、天骥智谷等多个产业园区。截至目前,经开区科协已收到联络员报名信息158个,线上组织入驻量达117家,科技成果发布276个,入驻专家352名,发布创新需求65个,为经开区的企业成长和产业发展加速助力。

目前,经开区正面向区内企业征集技术、服务、人才等创新需求,进一步推广经开区“科创中国”平台的使用。科技创新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实施智汇亦庄、科技引领、转化加速、科创范式、科创文化等“五大工程”,复制推广“园区+科创中国平台+企业”模式,深入推动“科创中国”试点园区建设,持续扩大“科创中国”平台影响力,促进区域内资源共享,切实做好产学研供需高效精准对接工作。

北京经开区企业上榜2021年度智能制造优秀场景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公布了2021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和优秀场景名单。其中,北京经开区企业京东物流入选2021年度智能制造优秀场景。

此次京东物流入选的具体场景为仓储配送——智能仓储。亚洲一号是京东物流自建的亚洲范围内建筑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现代化智能物流园区,通过立体存储、拣选、包装、分拣等环节大规模应用自动化设备、机器人、智能管理系统,来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以北京亚洲一号物流园区为代表,京东物流在全国布局了43座亚洲一号,形成了有力支撑智能制造产业链仓储物流的运营网络和技术能力。

经开区企业助力电竞显示器更上一层楼

日前,北京经开区企业京东方MLED事业部联合艾德蒙海外股份有限公司(AOC)推出首款34英寸玻璃基Mini LED电竞显示器。

据悉,该显示器采用全球首创的AM玻璃基技术,搭载独立IC控制各自分区的AM驱动方案,可实现超高分区精准控光,使得亮部和暗部细节更明显,画面表现更细腻。AM驱动方案不仅在根源上解决屏闪问题,提高了画面稳定性和流畅度,还支持G-sync & Free-sync,能够驾驭超高画质的大型游戏,让画面无撕裂、卡顿、延迟等问题,为用户带来更佳体验。此外,该显示器具有玻璃基热膨胀系数低、耐热冲击力强等特点,进一步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近年来,京东方加大研发力度,以技术创新赋能各个应用场景,带动新型显示产业发展。未来,京东方将以更前瞻的技术、产品和服务,为全球用户带来超高清“视”界。

国产替代加速崛起 电子液泵为氢能汽车保驾护航

1月,对最新研发的大功率电子液泵产品LQY-P240持续进行测试;2月,自主研发的电子液泵亮相北京冬奥会;3月,大流量电子液泵实现批量生产……自2016年成立以来,北京艾尔航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京艾尔)攻克传热、电磁兼容、冷启动等多项技术难题,成为国内最早一批靠自主创新实现电子液泵国产化替代的企业,在行业内占有率超过70%。

“随着氢燃料汽车订单总量增加,客户对电子液泵的需求加大,今年一季度,公司生产销售任务饱和,业绩实现‘开门红’,销售额超300万元,同比增长20%。”据北京艾尔副总经理胡凤波介绍,今年北京冬奥会期间,搭载着北京艾尔电子液泵的600多辆氢燃料电池汽车参与到交通服务保障工作中,并出色完成任务。

作为国内主要的燃料电池用电子液泵提供商,北京艾尔最新研发的大功率电子液泵产品LQY-P240,不仅功率大、流量高、体积小、散热好,而且适用于300KW大流量燃料电池系统。

对于未来发展规划,胡凤波表示,北京艾尔将继续立足于氢能汽车行业,不断优化和升级产品,扩大生产能力和经营规模,助力氢能产业发展。

新进展 经开区企业打造矿山场景典范

3月29日,北京经开区企业北京踏歌智行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踏歌智行)与烟台艾睿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艾睿光电)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就红外热像仪在矿用车无人驾驶领域的应用展开合作,共同打造智慧矿山场景典范。

根据协议内容,踏歌智行与艾睿光电将结合各自优势及资源,针对IR-Pilot车载红外热像仪在矿用车无人驾驶方向的应用,包含科学研发、技术创新、市场推广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为双方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专长服务;共同提升矿用车无人驾驶解决方案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矿区无人驾驶的安全性赋能助力并实现双方发展。

基于此次合作,双方将充分利用各自在矿用车无人驾驶技术及红外热成像方面的优势和资源,在整体解决方案、产品协同开发及适配、试点示范、市场拓展、项目推进、实施交付等方面进行合作,推进矿山等场景下的无人驾驶技术突破,共同打造国内乃至全球智慧矿山场景的典范。

经开区企业自研新药临床试验获批

近日,加科思药业自主研发的CD73单克隆抗体JAB-BX102收到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新药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并将在中国启动针对晚期实体瘤患者的临床一期临床试验。

据介绍,CD73是肿瘤腺苷通路上的重要靶点,目前全球尚未有该靶点药物获批准或上市,而JAB-BX102是抑制CD73酶活性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具有剂量活性优势,有潜力使实体瘤患者获益。此前,JAB-BX102的I/IIa期临床试验申请已于去年10月在美国获批。新药研发国内外同时推进的布局,也为加科思药业实现“核心项目全球前三”的战略目标安上助推器。

加科思药业董事长兼CEO王印祥表示,去年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增长83%,今年将继续增加研发投入。目前,加科思的管线围绕六大肿瘤信号通路(RAS、MYC、RB、I/O、肿瘤代谢、P53)布局,有多个项目处于临床前阶段。此外,在经开区支持下,加科思药业新建总部研发大楼及GMP生产车间,预计将于2022年末启用。(记者 孙艳平 卢金曦 何欣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