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形机器人不仅能踢足球、弹钢琴,还能在手术台上精准“拆弹”;当太空旅行从科幻片走进现实,普通人也能触摸星辰;当AI芯片成为“新石油”,驱动大模型时代奔腾向前——这不是预言,而是此刻中关村展示中心触手可及的未来。
北京创新的“硬核答卷”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重装亮相的中关村常设展,用350多家单位的490多项“黑科技”交出了一份“新质生产力”的北京答卷。这里没有枯燥的展板,只有沸腾的未来——
“钢铁侠”走进现实:能负重50公斤跳高的人形机器人、会拉花的咖啡师机器人、甚至能组队踢世界杯的仿生运动员,用钛合金手指重新定义“灵活”。
太空旅行触手可及:中科宇航的亚轨道飞行器已进入投产阶段,2028年普通人有望以“十万级”票价冲上100公里高空,俯瞰地球弧线。
生命健康“拆弹专家”:艾柯医疗的血流导向密网支架,用创新技术攻克颅内动脉瘤,让“脑内炸弹”无处藏身;术锐手术机器人以单孔微创技术,让患者告别“大切口时代”。
解码北京创新“五新密码”
与去年相比,今年展览的“五个新”藏着怎样的破局之道?
新主题:改革如何“点燃”未来
从“改革赋能新质生产力”开篇,途经“加大高质量科技供给、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板块,到“开放创新生态”收尾,展览用一条主线串联北京实践,点燃科技创新的“中国引擎”。
新技术:全球前沿的“北京突破”
AI For Science平台、极高场高温超导磁体、大型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天工”具身智能机器人、新型基因编辑工具......这些名词背后,是中国科技“向上冲天”的倔强。
新产业:从实验室到百姓家的“创新一跃”
手术机器人走进三甲医院,远海风电机组点亮万家灯火,氢能储能技术重塑能源版图——展览用“落地成果”回答:创新不是空中楼阁,而是你我生活的真实改变。
新设计:沉浸式一览“未来已来”
对展区布置、搭建风格进行优化提升,在展项选择上突出国家级、国际化和前沿性,在规划设计上既充分体现科技感、未来感,又呈现出庄重大气、绿色环保的风格。
新体验:当科技成为“生活导演”
用意念发送脑电波情书、让AI诗人定制专属微电影、集齐未来产业印章兑换数字藏品……展览用沉浸式智能导览互动证明:科技的温度,在于让人人成为“未来主角”。
为什么说这是一场“不能错过的未来预演”?
看趋势:全球60%以上人工智能顶尖论文出自北京,这里藏着下一个十年的产业风向标。
看底气:350余家参展单位中,多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中国科技正以蓬勃之姿向上生长。
看初心:从“百万级”到“十万级”的太空旅行降价承诺,背后是中国科技“让普惠照进现实”的初心。
常设展将于四月中旬开放参观,请查收——
【观展指南】
地点——中关村展示中心(海淀区新建宫门路2号)
时间——
个人参观:
每周六:9:00-11:30,14:00-16:30;(11:30-14:00为清场时间)
公益定时讲解时间:9:30、10:30、14:30、15:30。
团体参观:
每周一至周五,请致电 (010)-82557820,预约并详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