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作为京津环渤海区域集成电路设计方面的领头羊,以打造世界一流集成电路设计园为目标,正在强劲蓄能,勾勒全“芯”蓝图。
IC PARK(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是北京市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重点落实项目,为双创主体提供“空间+投资+服务”的系统化支持和专业化服务,目前已集聚形成涵盖CPU/GPU、区块链、人工智能、无人驾驶、存算一体化、工业芯片等泛IC设计领域六大方向的产业集群。正瞄准最新的前沿方向和国家战略目标,积极加强集聚RISC-V、深空深地技术、量子计算等领域攻关,助力自主创新。
以“一平台,三节点”基础 谋划“一基两翼”新蓝图
短短三年半时间,IC PARK如何从一片荒芜之地,建设成为一个开放、融合、共享的现代化高科技产业园区?IC PARK执行总经理许正文认为,这得益于园区推出的“一平台、三节点”产业服务体系,打通企业与企业以及政策、人才、资本的沟通壁垒,为企业提供了全方位、专业化、精细化的垂直服务。
“一平台”是指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站式企业服务中心,构建面向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价值链。“三节点”则分别指的是人才节点、孵化节点和投融资节点。“中关村芯学院”作为园区人才节点,深化产教融合,实现定制化的人才培养;牵头成立“芯创空间”孵化器,实现泛IC领域高精尖特色孵化器的运营及基于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双创全链条服务的网络化输出;投融资服务中心则推出“科技金融+认股权池+基金投资”覆盖企业早中晚期全生命周期的资本服务体系。
IC PARK还提出十四五“一基两翼”发展战略。许正文对此进行解释,“一基”是指精耕细作,做好现有产业生态的升级,提供垂直化的精准服务。“两翼”一是指园区的产业投资,要把‘科技金融+认股权池+基金投资’持续做深做透;二是园区要坚持轻资产运营,要向外扩展生态服务体系,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赋能更多的优质科技型企业,为中国高科技园区和新型孵化器的加速发展探索新模式、新路径,把产业服务做大做强。
IC PARK成果转化及自主创新产品展示
目前,IC PARK已汇聚包括比特大陆、地平线、兆易创新、兆芯等100余家以集成电路设计为核心的泛IC高新企业。其中资产过亿的龙头企业20余家、上市企业10余家、筹备上市的企业20余家,园区总产值已占北京市IC设计行业总产值的50%左右,是国家芯片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之一。
正在工作的华峰测控相关研究人员
北京华峰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园区内的科创板上市企业,已成长为国内最大的半导体测试系统本土供应商,也是为数不多向国内外知名芯片设计公司、晶圆厂、IDM和封测厂商供应半导体测试设备的中国企业。在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中,公司多次创造了我国行业内里程碑式的技术突破,产品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产业链从设计到封测的主要环节。截至目前,公司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总装机量已突破5000台。
双管齐下 技术支持与资金保障并进
科技创新研发需要巨量的资金投入,企业投资自建实验室,面临企业经营发展成本与实验技术高要求的矛盾,受时间、资金、规模、使用频率的限制。
为了更好地解决国内半导体行业研发投入不足,科研设备利用率不高、设备共享不足,系统化服务体系缺乏的问题,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有限责任公司联合高校院所、行业企业、第三方检验认证机构共同成立IC PARK联合技术服务中心。
模拟混合IC测试系统—STS8300模型
IC PARK联合技术服务中心聚焦IC产业链上的集成电路设计、晶圆、封装、系统级芯片、设备以及检测认证等环节,提升闲置科研资源使用效率,共享已有的高端科研检测仪器,为创新研发主体和创新资源搭建共享服务平台,并建立了一套线上线下联动的服务机制,即企业可以线上纵览实验室和共享仪器信息,实现在线预约;实验室根据预约信息,进行一对一企业对接,提供设备租赁、检验检测等技术和设备服务,实现了缩短企业产品研发周期,减少沟通步骤,降低企业研发和验证成本,促进技术交流与合作。
企业发展需要技术支持,也离不开资金保障。许正文介绍说,IC PARK积极构建“认股权+基金”的产投联动发展模式,一方面通过与入园企业签订认股权协议建立认股权池,锁定优质项目源;另一方面,成立由园区主导的产业基金——芯创基金,实现对优质项目的股权投资。通过股权方式建立起与园区更加紧密的“血缘”关系助力企业发展,实现与园区企业的共成长。
同源微(北京)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既是IC PARK的首批入园企业,也是首批纳入认股权池的企业。该公司是探测器研发领域龙头企业,核心技术团队具有20年行业经验,掌握探测器研发核心技术,2020年成为IC PARK“认股权+基金投资”的首个成功案例。2021年,在国内集成电路产能极度紧缺的情况下,IC PARK为同源微锁定晶圆产能,帮助对接同源微产品和技术下游应用的大客户,成功达成订单。
芯创基金一期已于2022年上半年封闭,累计投资项目9个,其中4个项目为园区认股权池项目,5个项目与园区及园区企业相关。目前,IC PARK正在加快推进芯创基金二期,旨在加强与IC PARK以及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等运营园区的产投联动,带动优质项目、人才、资本、产业向园区聚集,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推动园区产业生态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主动服务 精准帮扶小微企业纾困解难
近年来,从“小而多”到“精而强”,一批以“专精特新”见长的中小企业正快速成长为IC PARK高速发展的动力“引擎”。为服务好这些细分领域的领跑者,IC PARK创新性推出“服务管家”——从董事长到所有部门经理,每个服务管家至少要一对一服务3-4家企业。
“企业管家”们主动联系园区内小微企业,上门宣传减免政策,协助企业进行相关申报,及时跟进受理和办理流程,提供一对一个性化解决方案。“服务管家”有全面的考核指标,每个月进行评估,包括为企业做了什么,解决了哪些问题,企业还有什么需求等。许正文介绍道。
通过置换办公面积、减免租金等方式,园区帮助企业解决疫情期间流动紧张的问题,先后为园区符合条件的106家小微企业减免租金合计3300余万元,减轻了园区小微企业的经营和生存压力。同时,对确实有困难的企业,园区还制定了疫情期间延期缴纳租金等纾困措施,并举办高质量发展资金补贴在线政策宣讲会,为企业提供咨询及申报办理等精准服务。
同源微(北京)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洪波,在谈及园区给予初创企业的帮助时深有体会,他表示,IC PARK的“一平台三节点”服务,为创业者提供了全面的保障,让创业者能够规避短板,降低风险,专注于自己擅长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