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序号 任务内容 主责单位 2023年三季度工作进展 备注
29 着力做强科技创新功能,建设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通州园)、元宇宙应用创新中心,加快打造“副中心设计之心”等科技创新标志性场景。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城市副中心管委会,通州区政府 l.支持通州园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发展,制定一园一方案。
   
      2.研究编制分园三年提升行动方案,将打造国家级网络安全产业园和张家湾设计小镇建设列入通州圆重点任务加快推进。引导企业在通州圆落地集聚,支持北京网藤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建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入驻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通州园)、未来设计园区,支撑通州园主导产业集群发展。
   
    3.支持通州圆设计小镇创新中心改造提升存量空间,通过转换空间功能,建设元宇宙展厅、区块链技术及应用展示中心等产业服务平台,升级改造地下车库、员工食堂等配套设施,进一步提升园区品质和承载能力。
   
    4.继续支持于家务种业园建设农作物育种加速器和种业专业孵化器,打造高品质科技园区,提升现代种业创新发展的承载能力。
   
      5.聚焦张家湾设计小镇设计产业建设需求,会同通州区科委、住建委、张家湾设计小镇专班等有关部门、设计领域专家研讨凝练2023年设计领域课题。实地调研走访张家湾设计小镇,进一步挖掘工业设计在张家湾小镇的应用场景。
   
    6.积极对接通州区科委,了解元宇宙创新中心建设进展和发展需求,积极向领域优势企业宣讲元宇宙创新中心落地政策,吸引企业来通州落地发展;会同通州区政府开展互联网3.0典型应用场景案例和需求征集工作,其中通州大运河5A数字游线等入选《北京市互联网3.0应用场景研究报告(2023年)》优秀场景案例。

34 深化京西地区转型发展,做好新首钢工业遗存和冬奥遗产可持续利用,推进首钢怡和合作项目、京西古道沉浸式生态小镇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打造首钢科幻产业集聚区、中关村(京西)人工智能科技园和“一线四矿”文旅康养休闲区,做精做优工业互联网、虚拟现实等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好京西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国资委,市体育局,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中心,石景山区政府,门头沟区政府 1.持续推进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标杆型孵化器建设,累计入驻企业66家,加快科幻企业集聚,促进科幻产业集聚区建设;
   

    2.推进“促进科幻产业聚集发展”项目通过主任办公室审议,支持科幻场景和平台建设。                                                                                                             

3.中关村(京西)人工智能科技园项目一期一标段(16、17、19、20地块)2月开始做施工准备,5月已获批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6月已完成土护降工程,现正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园区内算力中心(北京昇腾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已完成设备部署调试,100P算力正式对外开放服务。


39 大力支持雄安新区建设,为三所“交钥匙”学校开学做好保障,实现医院项目竣工交付,实现京雄高速全线建成通车,支持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建设。 市京津冀协同办,市教委,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交通委,市卫生健康委 1.8月30日,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举行揭牌运营启动活动。北京市副市长于英杰与河北省委常委,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国华为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揭牌,北京市副市长于英杰、河北省副省长董兆伟致辞。于英杰副市长代表北京市政府对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成功揭牌表示热烈祝贺,强调:一是要做好顶层设计,高起点谋划园区发展。聚焦市场化、专业化、特色化,积极探索园区运营模式、运营机制和服务管理创新;二是要抓好创新生态构建,制定出台专项支持政策,加快汇聚高层次人才、技术转移机构、投资机构、专业服务平台等创新要素;三是塑造良好品牌形象,通过中关村论坛、北京科技周等重大活动探索举办专场活动,加强对雄安新区发展建设的宣传推介,营造近悦远来的创新环境。
   
      2.活动现场围绕支持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打造一流创新生态,促进高精尖产业集聚发展,共享中关村科技资源,推广实施具备条件的中关村先行先试改革政策,推动建设人才高地,联合开展科技研发等8个方面,活动现场同时举行了共建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以及意向入驻企业和中关村集成服务机构集中签约活动,并举行了和“科创中国”京津冀青年百人会启动暨入驻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仪式。
   
    3.推动中关村信息谷公司完成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运营公司注册,开启“千企雄安行”系列活动,组织企业赴园区实地考察,推进招商对接。

40 着眼于打造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统筹落实通勤圈、功能圈、产业圈发展任务。加快打造一体化交通体系,推进城际铁路联络线一期、京哈高速拓宽改造、国道109新线高速、承平高速等工程建设,推动进京检查站优化布局,开通更多通勤定制快巴线路。 市京津冀协同办,市教委,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公安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委,市水务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国资委,市园林绿化局,市政务服务局,市医保局,市重大项目办 1.积极与天津市科技局沟通,完成了《共同推动京津科技创新合作协议》签订工作。
   
    2.组织召开我委与河北省科学技术厅主要领导座谈会,共同研究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主题事项。
   
    3.组织召开我委与中发展集团座谈会,研究推动在津冀共建园区建设,开展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创新赛事、协同路演等技术创新交流活动。
   
    4.陪同于英杰副市长赴天津、河北调研考察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工作,围绕建立健全互动机制、科技成果转化、共建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事宜达成共识。
   
      5.组织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科技创新协同专题工作组会议,成立由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天津市科技局、河北省科技厅主要领导担任副组长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科技创新协同专题工作组,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科技创新协同专题工作组工作机制》。
   
      6.推荐北京世维通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与河北长盈通光系统有限公司等7个合作签约项目,参加北京通州·河北廊坊北三县项目推介洽谈会,推进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有机融合,助力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发展,更好支撑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设。
   
      7.推介北京博昊云天科技有限公司等14家企业,参加“北京日”京津冀协同招商推介暨投资北京全球峰会”和“京津冀重点产业对接洽谈”,开展项目对接,强化产业协作,助力区域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
   
      8.发布《关于征集京外重点地区科技创新协作、支援合作项目、活动案例的通知》,加强与天津市、河北省科技部门对接,聚焦津冀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共同凝练应用场景示范建设项目,推动北京成熟适用科技成果在当地进行转移转化落地,带动合作地产业链供应链强链补链,推动当地传统产业智能化、数字化改造转型升级。

41 加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促进科技成果在津冀两地转化应用。落实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工业互联网示范区等重大项目发展。 市京津冀协同办,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 1.截至9月25日,协同津冀两地科技部门共同组织开展中关村“火花”系列活动9场,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涉及现代农业、节能环保、新材料、医药健康、科技金融等多产业领域,推介优质科技成果24项;为落实三地技术交易数据共享的合作协议,7月17日,北京同天津、河北两地科技部门开展第2季度技交易数据共享交换;7月20日,京津冀三地科技部门召开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交流会,研究落实三地党政主要领导工作会议精神,商讨下步落实工作措施;8月17日,京津冀三地科技部门主要领导召开科技创新协同工作组办公会,通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协同推动京津冀高精尖重点产业发展工作方案(2023年)》,进一步强化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协同联动。                                                                                                 2.推进液氢重卡技术创新,完成燃料电池发动机、储氢系统、底板等关键部件与整车的搭载,初步完成物理样车装配。
   
    3.《车载液氢储氢瓶》标准已向中国技术监督情报协会气瓶委员立项并完善立项申请;推进车载储氢瓶液氢介质相关试验,与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完成合作协议签订。

53 推动在京全国重点实验室体系化发展,加强12家在京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探索建立与在京国家实验室、中关村企业创新合作机制。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 按照科技部统一工作部署,指导我委主管2家全国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认定。深入贯彻中央大兴调查研究精神,组织开展医药、能源、工程等领域39家在京全国重点实验室调研。结合全重专业优势和各区重点产业定位,推动全重在“三城一区”和副中心等重点区域落地,服务地方发展。上半年,分领域组织了全国重点实验室与通州、顺义等区开展对接。截至目前,共有7家与相关区达成落地意向。同时,积极推动清华与昌平区共建全重聚集区,双方已签署合作协议。
    深入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工作,分领域召开重组新建工作推进会,一对一研究完善重组方案,协调解决重组难题。

55 出台实施北京市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促进应用基础和共性关键问题研究,支持联合建设,布局建设30家左右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 1.经过多轮征求意见及借鉴外省市重点实验室有益做法,草拟形成《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报审稿),待委专题会研究。下一步,根据委专题会意见完善办法,与市财政局沟通明确专项资金后,提请行政办公会审议。
   
      2.进一步完善形成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根据北京市“十四五”高精尖产业规划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规划,完善布局领域和方向;根据《办法》申报条件、建设方式、运行要求的变化,重新设计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申报书。下一步,拟征求相关处室、领域专家意见。

56 出台加强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统筹管理办法,拓展多元化投入渠道,力争在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信息、生命科学、网络安全等领域取得更多创新应用成果。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 1.8月18日,殷勇市长召开专题会,原则通过《北京市支持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实施办法》。目前,已会同市政府办公厅秘书二处完成支持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实施办法印发程序。
   
     2.推动发布并开源“悟道3.0”大模型系列、发布新一代量子计算云平台“QUAFU”、国际领先的新一代256核区块链专用加速芯片等创新成果

57 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依托世界顶级学术期刊举办北京国际学术交流季,支持各类创新主体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并与世界先进创新区域合作,实施外资研发中心激励计划,围绕重点发展领域设立联合实验室或实施联合研发计划,加强开放科学联盟建设,高水平办好中意创新合作周、北京-特拉维夫创新大会等活动。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 1.按计划筹备北京国际学术交流季,与自然、科学、细胞三大顶级期刊合作,完成北京国际学术交流季会议方案、宣传方案设计和国内外嘉宾邀请工作,拟于12月举办物质科学(凝聚态物理)、脑科学(神经科学与类脑)、生命科学(细胞与基因治疗)3个方向国际学术会议。
   
      2.落实《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提升国际化发展水平支持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新支持34个国际(港澳台)科技合作项目。其中,支持12家企业技术(服务)“走出去”,支持13家企业在国(境)外设立研发中心,积极参与阿联酋、新加坡、俄罗斯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建设,加强与美国、英国等世界先进创新区域合作。
   
      3.出台《北京市关于进一步支持外资研发中心发展的若干措施》(京政办发〔2023〕19号),并完成北京市第二批、第三批外资研发中心认定工作。第二批认定微软、西门子、宝洁等20家外资企业,并在2023中关村论坛上由市领导授牌;第三批认定施耐德电气、爱立信等24家外资企业。目前,累计认定73家外资研发中心。新支持4家企业参与外资研发中心激励计划,资金支持共计791万元,在医药健康、智能制造等领域带动研发投入近4亿元,同比增长87%。
   
      4.支持中关村开放科学国际创新联盟在2023中关村论坛举办“科学数据与开放科学”平行论坛,交流探讨开放科学背景下科学数据政策、国际合作、应用实践等热点难点话题,传播开放科学理念,促进联盟伙伴合作与交流,推动开放科学生态建设。
   
      5.完成2023北京-特拉维夫大会会议方案设计制定、会议场地初步考察比选等准备工作,拟定于2023年12月6日-7日在北京昌平以“线上(直播)+线下(会议)”形式举办,由开幕式、中以引领国际专家创新合作论坛、中以创新孵化专题研讨会、第七届中以创新创业大赛北京决赛和以色列优选创新技术项目路演、中以企业B2B对接等活动组成。

58 拓展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新范式,构建科技企业全周期支持与服务体系,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5家创新联合体,布局建设6家左右共性技术平台,激励企业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 1.创新联合体相关工作:探索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新范式,支持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基础前沿技术联合攻关。一是开展创新联合体建设工作指引政策宣讲4次,线上线下受众1400余人次。二是持续跟进2022年支持的16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工作进展情况,跟进重点平台企业牵头建设的技术创新中心进展。蓝箭自主研制的朱雀二号火箭,系全球首款成功入轨飞行的液氧甲烷火箭;银河航天自主研制的灵犀03星发射升空,顺利进入预定轨道,系我国首款使用柔性太阳翼的卫星。三是完成首批立项支持的16家技术创新中心第一年度建设情况绩效评估和验收,16个技术创新中心申请或授权专利共计519项,其中PCT专利10项;牵头或参与编制标准19项;16家牵头企业与50余家高校签订合作协议,与70余家企业开展协同攻关,首年度带动企业总投入6.3亿元以上,实现营收超2500亿元。四是持续开展企业调研,深度对接北斗星通、360等细分领域龙头企业,挖掘遴选技术创新中心储备项目。
   
    2.构建科技企业全周期支持与服务体系:持续开展科技企业全周期支持与服务体系研究,研究制定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服务办法(试行)、培育服务独角兽企业发展的政策举措,均已通过相关审议程序并印发实施。                                                                                推进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支持3D云引擎生态共性技术平台、光场共性技术平台,在医药健康领域支持工业级核酸类药物设计研发和生产共性技术平台、细胞与基因药物慢病毒载体CDMO共性技术平台,在集成电路领域支持工业芯片核心软硬件共性技术平台,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支持基于真实数据的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服务平台等6个共性技术平台。部分平台已完成第一阶段建设,形成一定服务能力,本年度继续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进一步向行业内企业开放服务。

59 出台基础研究领先行动方案,强化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前沿项目布局,推动解决前沿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物质与关键新材料等领域重大科学问题。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 1.7月21日,提请科技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审议《北京市基础研究领先行动方案(2023-2030年)》(报审稿),7月23日,于英杰副市长圈阅同意。
   
      2.已通过市政府常务会审议。7月28日,将《北京市基础研究领先行动方案(2023-2030年)》(报审稿)及相关材料呈文市政府,提请市政府常务会审议。8月29日,通过第28次市政府常务会审议。
   
    3.8月31日,将《北京市基础研究领先行动方案(2023-2030年)》(报审稿)及相关材料报送市政府,提请以市政府党组名义报市委常委会审议。
   
      4.9月1日,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向市委办公厅报送《关于提请市委常委会审议〈北京市基础研究领先行动方案(2023-2030年)〉(报审稿)的请示》。9月7日,按要求向市委办公厅报送《关于制定〈北京市基础研究领先行动方案(2023-2030年)〉发文必要性的请示》。
   
    5.细化提请市委常委会审议《北京市基础研究领先行动方案(2023-2030年)》的相关材料,并准备好宣传及政策解读等工作。
   
    6.细化任务分工,做好目标分解,确认每项任务负责单位和完成主体责任,整理形成《统筹推进北京市基础研究领先行动方案落实分工表》(讨论稿)。

60 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行动计划,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新材料、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布局重大科技项目群,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1.已编制形成本市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行动计划(报审稿),将聚焦卡脖子、薄弱环节、抢占制高点等,布局实施一批重大专项行动。正在按照市领导指示意见修改,完善后将上报市政府。
   
      2.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围绕人工智能聚焦全栈国产化人工智能技术体系建设需求,组织百度联合国产芯片企业、人工智能企业、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主体,明确创新联合体组织合作方式,推动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机制,形成创新联合体筹建方案和管理方案,已通过市政府专题会议审议,正在按照市领导要求完善飞桨开源开放机制。

61 优化科研项目组织形式,组织“链主”等领军企业提出攻关榜单,推行“揭榜挂帅”“赛马”等新型管理制度,扩大科研经费“包干制”试点范围,进一步简化科研项目验收管理。 市发展改革委,市教委,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 2023年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发布榜单任务6项,已有20家医疗机构、企业、大学等组建创新联合体成功揭榜。
62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创新与实践探索,支持高校院所、医疗卫生机构建立从项目发现、概念验证到培育转化的创新机制和要素配置平台,推广先使用后付费等政策措施,建设全市科技成果转化资源库,推动高校院所建立职务科技成果披露制度,着力打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通道。 市教委,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卫生健康委 1.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创新与实践探索方面:持续推进试点单位开展试点工作,已会同市教委、市财政局、市卫生健康委等完成各试点单位试点工作方案批复工作;针对建立考核体系、保值增值考核规则等方面,梳理试点单位工作进展情况;调研10家央属试点单位、11家市属试点单位,梳理试点工作进展和典型案例,研究分析重难点问题。
   
    2.支持高校院所、医疗卫生机构建立从项目发现、概念验证到培育转化的创新机制和要素配置平台方面:
   
    一是完成2023年度概念验证任务征集、评审工作,共征集到380项任务,经形式审查,完成362项会议评审,择优进入指南,发布概念验证任务承接单位征集通知,启动征集工作。
   
      二是制定2023年概念验证平台建设专项工作方案,梳理2023年概念验证平台建设项目重点推荐清单,采取座谈、调研、线上对接等形式对接平台建设基础和方案,梳理相关情况。
   
    三是梳理2022年度在京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医疗卫生机构技术合同交易情况,形成2023年度技术转移机构专项工作方案,明确专项组织实施工作思路及方向。
   
      3.推广先使用后付费等政策措施方面:开展8场“先使用后付费”等先行先试改革政策宣讲、供需对接活动。调研北京工业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安定医院、北京理工大学等13家先使用后付费试点单位,研究梳理拟转化科技成果,协调遴选拟承接科技成果的中小微企业。持续总结梳理典型案例,目前已形成9个案例。
   
      4.建设全市科技成果转化资源库,推动高校院所建立职务科技成果披露制度方面:推进高校院所开展科技成果汇交工作,构建科技成果库,截至2023年9月25日,成果系统共汇交项目3875项,本年度新增864项。

65 推动中关村24条先行先试改革政策扩大到示范区全域,研究提出下一批先行先试改革政策建议,争取新的突破。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 1.持续推动改革措施落深落细,累计出台配套政策50余项,部分领域、关键环节实现重大突破,取得显著成效。会同科技部全面梳理总结改革实施效果,由部市联合报送中央领导同志并获得重要批示。
   
      2.研究形成《关于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措施向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域推广的工作方案》,已经市委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后以北京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名义印发实施。与科技部共同组织召开了中关村先行先试改革专项小组专题会暨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措施推广动员部署会。
   
    3.加强改革措施向示范区全域推广工作,建立各区政府联系人机制,积极与各区对接指导区级承接方案编制工作,并赴重点园区开展实地调研。
   
      4.研究提出一批新的先行先试改革政策建议,并按市领导要求已纳入部市正在编制的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方案。该方案经多轮征求意见并修改完善,已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66 出台实施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方案,着力推进各分园管理体制改革和空间布局优化,引入专业化、市场化园区运营团队,市区联动打造20个标杆孵化器及加速器,引进一批科技领军企业和重大科技项目。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 1.8月29日、9月13日分别通过市政府常务会、市委常委会审议,已配合科技部以中央科技办名义征求完中央和国家部门意见并沟通修改完善,拟近期提交中央科技委审定。                                                                                            2.推进分园改革提升。主动对接16个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指导各区研究制定分园改革提升方案并推动落实,目前石景山区已印发实施分园改革提升方案。各区均已编制形成改革提升方案并推动落实,在管理体制改革、空间范围调整、产业优化布局取得了初步进展。印发实施《关于加快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分园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向各分园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分园改革提升工作的通知》,持续指导分园提升创新能级,打造高质量产业承载空间,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加快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
   
    3.重点聚焦31个发展组团,将分园发展组团纳入中关村示范区政策支持范围和示范区统计范围,并以示范区领导小组名义向各成员单位正式发文。着眼于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空间要求,基于各分园地块现状底数和分析,统筹考虑中心城区、多点地区、生态涵养区等不同圈层的差异性,充分参考空间集中连片、用地功能结构、产业效益、创新效益等相关指标,建立地块调入调出和边界优化标准。委托北规院、长城所等专业机构,充分考虑空间当前的发展效益、承载能力、集中连片程度以及发展潜力,已对17个分园拟调入面积和拟调出面积开展评估,初步提出17个分园调整建议
   
    4.赴顺义园、西城园、丰台园、东城园、延庆园、大兴园、亦庄园、房山园等8个分园开展实地踏勘与空间调研梳理,组织收集汇总各分园空间调整需求。根据各分园提供的矢量数据,合并形成各分园空间调整情况全市一张图,直观展示各分园空间调整情况,以及跨行政区的区块布局和整合情况。
   
      5.一是梳理调研新一批孵化资源优势明显、孵化成效显著的孵化器,拟作为本年度标杆孵化器专项申报项目储备。二是完成2022年度标杆孵化器支持项目情况摸底统计,正在组织首年标杆孵化器项目验收评估。三是完善2023年培育类标杆孵化器和孵化器绩效后补贴支持项目组织方案,正在完成方案汇报审批。四是研究完善有关推动孵化器升级发展的指导意见,已经委办公会通过,正在按照领导意见完善。 

67 健全“三城一区”融合发展机制,着力推动政策体系、创新平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协同配套,以重大科技攻关为牵引,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海淀区政府,顺义区政府,昌平区政府,怀柔区政府,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1.协调推动市基金联合基金向“三城一区”拓展,设立“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昌平创新联合基金”,市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实现了“三城一区”全覆盖。
   
    2.会同中关村科学城、中关村企业家顾问委员会开展“三城一区”联动需求调研,研究草拟北京“三城一区”融合发展促进联盟筹备方案。
   
      3.市领导召开“三城一区”统筹联动与融合发展专题会议,研究“三城一区”统筹联动与融合发展若干措施等工作事项,部署“三城一区”定期会商和联席轮值等重点工作。

68 中关村科学城加强创新发展源头布局,统筹南北区均衡发展,建立颠覆性技术培育和发现机制,在大信息、大健康领域布局一批重点项目和产业平台,产出一批重大原始创新成果。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海淀区政府 1.持续推进2022年度立项的集成电路设计园等高品质科技园区工作,在充分考虑验收评估结果的基础上,延续性支持东升科技园、中关村壹号、集成电路设计园等3家园区建设,新立项支持大北农农业科技创新园,重点支持园区建设专业服务平台,为园区企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开放性的研发测试验证中试服务。
   
      2.完成芯海择优工业芯片核心软硬件共性技术平台的阶段性验收工作,启动平台第二阶段支持,进一步支持平台提升软硬件建设,推动国产芯片更好的进入相关场景,实现国产替代。
   
    3.支持康迈迪森、志道生物等33家企业在贝伦产业园等11个特色产业园落地集聚,支撑中关村科学城主导产业集群发展,带动提升分园产业集聚度。

69 怀柔科学城推动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迁入,设立北京怀柔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组建工程研究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推进科学仪器设备和关键零部件技术攻关,打造北京怀柔国家高端科学仪器装备产业集聚区和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 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怀柔区政府,密云区政府 1.完成怀柔科学城成果落地专项的征集、形式审查及专家评审工作,8月通过综合评议,凝炼拟支持课题,形成报主任办公会请示;9月份通过行政办公会审议,完成支持课题二合一专家论证,签订任务书,完成拨款前审批手续。  
   
      2.拟报主任办公会审议。首批分子泵样机零件加工完毕,开始装配、调试;研制出第二代六自由度压电位移台原型机;初步组建了准直器的装配平台;元相机进行了成像镜头组与中继镜头组的联合仿真验证;超高精度微牛级弱力检测仪器研制出新型径向线性电磁力产生装置,并开展了标准弱力产生装置的测试与标定工作;小批量生产试制出性能一致的光电倍增管碱源材料;油液光谱仪基本完成仪器整机及部件的硬件技术设计。

70 未来科学城深化央地合作、校城融合,加紧建设“两谷一园”,加快北京市疫苗检测中心等项目建设,推动基因与细胞治疗创新中心、国际研究型医院等平台开放共享,构建专业化的生命科学转化体系,打造医药健康和国际先进能源产业集群。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昌平区政府 1.液氢重卡样车试制方面,完成液氢重卡底盘研制,初步完成新一代车载液氢瓶样品研制工作。组织相关单位在已有整车、零部件样机基础上,讨论形成研发攻关作战图,各环节协同支撑未来车型公告申报。
   
      2.推进未来科学城央企开展CCUS等技术研究及示范。华能清能院开展新型复合捕集溶剂的降解研究与烟气再循环工艺模拟,完成燃气烟气2000吨/年CO2捕集装置的消缺及联动调试,开展燃气烟气CO2捕集技术运行测试。低碳院通过优化“液化残渣碳基吸附材料”制备工艺以及废液的循环使用,有效降低废液产生量和成本。探索开发出实验结果优异的催化剂,并完成变温、变空速、变压力的工艺实验。

71 创新型产业集群示范区积极承接三大科学城成果外溢。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聚焦四大主导产业,承接150项以上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推进生物医药研发生产、高端制剂研发生产等平台建设,做优做强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细分关键领域。顺义区深入实施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加快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集聚,推动理想汽车北京绿色智能工厂建设。 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顺义区政府,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1.按照“三城”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一区”工作要求,围绕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四大主导产业,根据区内企业技术需求匹配科技成果13项,针对经开区智能制造领域相关企业技术需求,对接中科院自动化所相关技术团队组织开展精准对接活动1场;结合委内科技成果转化相关专项政策落实等工作,面向经开区科技企业等创新主体,组织召开中关村“火花”活动2023年科技政策宣讲会暨经开区专场活动1场。
   
    2.针对经开区生物医药领域、机器人和制造领域等热点问题和技术需求,截至目前,面向区内企业发布中关村“火花”系列活动及其他科技成果转化供需对接对活动24场,主要包括2023年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专项政策及技术合同登记税收优惠政策宣讲会、中科院自动化所专场、北京工商大学专场、国家纳米中心专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专场、北京潞河医院项目专场、“科技+医疗”沙龙以及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先使用后付费”备案专利医疗器械领域和智能制造与装备领域项目路演等活动,推介科技成果108项。
   
    3.中技所顺义技术交易服务工作站积极服务儿研所药厂技术(专利)采购,帮助其梳理技术需求;积极推进友谊医院项目在顺义落地转化;中技所顺义工作站开展美国专利检索服务。
   
      4.围绕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的双“1+1”工程重大需求,紧抓产线建设“窗口期”,梳理先进工艺产线亟需攻克的基础IP清单,基于基础性、必要性、紧迫性原则,围绕SRAM   Compiler IP(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编译器IP)、器件建模PDK(工艺设计套件)等2项任务开展揭榜挂帅,已完成立项,推动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建设。

72 实施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方案,分领域制定人才专项规划,在人才高地核心区研究出台一批专项支持措施和政策,加快建设结构合理的多层次创新人才梯队,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 市人才局,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 配合市人才局做好相关工作
73 优化提升人才计划,深化工程硕士博士培养改革,推出科技领军人才培养项目,通过国际小同行评审方式,对中青年创新拔尖人才及其团队,在科研经费等方面予以高强度、长周期支持。围绕重大科研成果转化需求,培养一批满足产业化需求、服务科学家创业的企业优秀首席执行官(CEO)。 市人才局,市教委,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 1.工程硕博士:已累计开展三批招生工作。2022级学生陆续进入企业开展学习实践(2022级招收145名学生,其中工程硕士92人、工程博士53人);2023级学生已进入高校进行课程学习(2023级招收114名学生,其中工程硕士82人、工程博士32人);目前正在开展2024年招生工作(2024级批复招生指标169个,其中工程硕士126个、工程博士43个)。9月21日,会同市人才局召开首批工程硕博士入企实践仪式暨动员部署会,合作高校、试点企业、企业所在区有关负责同志和首批入企学生参加了会议,会上对2024年招生工作进行了部署。
   
    2.就科技领军人才项目实施办法再次征求市人才局、市财政局等7个单位意见,目前6个单位已回复意见,正在与市人才局进一步沟通。
   
      3.研究制定科学家创业CEO人才特训班实施方案,并报送市政府批准实施。4月,召开科学家创业CEO人才特训班启动会,发布特训班工作方案。9月份,我委2023年第13次行政办公会、第15次党组会审定通过了科学家创业CEO人才特训的预算安排,将按程序追加相关经费预算800万元,支持北大针对生物医药、清华针对前沿信息技术各开设1个特训班,每班40人左右,共特训约80人。下一步将与实施单位签订合同,并共同做好学员筛选工作。

74 深入实施“科技新星”计划,强化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加大青年科技人才和工程人才支持力度。继续实施“朱雀计划”,提升高端科技项目经理人引才质量。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科协 1.开展2023年科技新星计划评审工作,通过初审、复审,产生了拟入选创新新星150人,创业新星10人,交叉合作课题92项。拟资助创新新星,每人40万元,培养期为2-3年;创业新星,每人60万元,培养期为1-2年;交叉合作课题,每个50万元,培养期为1-2年。目前,支持方案已经我委行政办公会审议通过,正在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官网进行公示。
   
    2.朱雀计划:收到简历30余份,对候选人进行初筛后,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方向共有8名候选人达到初步要求,组织朱雀人才复试1次;组织6次朱雀人才沙龙活动,邀请集成电路Chiplet领域有关专家、北京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中关村产业研究院、中金公司、华为2012实验室、元宇宙领域专家与朱雀经理人开展深入交流,探讨协同合作;为4位朱雀人才分别招聘1位助理,并按期考核转正;各朱雀经理人正有序推进前沿科技项目的组织凝练以及在京转化落地。

75 推进外籍人才工作许可审批权下放,深化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居留许可“两证联办”改革,探索海外人才来京短期试岗试聘、落地即支持政策,支持外籍人才到新型研发机构担任法定代表人、承担科技计划项目,吸引更多海外顶尖创新人才来京发展。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公安局,北京海外学人中心 1.与海学中心就审批权下放工作进行对接,组织经开区填报工作人员备案表,年底前完成下放工作。
   
    2.“两证联办”任务已全部完成。
   
      3.试岗试聘工作:2023年5月,印发项目管理办法并召开项目启动会,邀请国家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高校院所等试点用人单位的负责同志参会。启动会后,我委成立项目工作组,持续组织开展近20次政策宣讲活动,实现了试点单位宣讲全覆盖。近期,三家实体分站分别向人才中心申请该项目,共涉及5名申请人员。其中,副教授(副研究员)及以上的高级研究人员3人,QS世界大学排名前200的博士后青年人才2人,并均已由实体分站对接推荐至北京大学、北京工业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以及中科院化学研究所。预计将在资金到账后逐月向入池人才补发相关补贴。

76 支持企业与在京高校院所共建产教融合基地、特色研究院、交叉学科实验室,建立面向产业急需的培养标准、课程体系,加快培养高精尖产业急需紧缺人才。支持领军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建工程学院及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健全完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指导有条件的企业开展新八级工制度试点。高标准举办HICOOL全球创业者峰会暨创业大赛。 市人才局,市教委,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组织参加HICOOL2023全球创业者峰会,邀请国家实验室、新研机构和部分科技龙头企业负责人参加首届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论坛。
77 深化科技激励改革,支持科研人员依法依规到企业和其他科研机构兼职并取得合理报酬。加快建设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和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推广向用人主体下放人才评价自主权改革经验,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 市人才局,市教委,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 启动自然科学研究系列和工程技术系列(技术经纪)专业职称评审工作,目前正在开展形式审核。
78 广泛开展科普活动,组织开展好科技周、科普日等活动,加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虚拟展厅等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沉浸式、场景式科普,构建社会化协同、数字化传播的大科普格局,推动“科技馆之城”建设,不断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科协 1.科普中央厨房方面:截至2023年9月,科普中央厨房运行平稳,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入驻机构46家;视频、图文、数字化展项等内容更新345条(视频173条,音频93条,文章79篇);科普资源内容更新45条(专家资源24项,活动资源14项,直播资源4项,展览资源2项,展板资源1项);各类展项、资源仍在持续更新中;
   
      2.虚拟展厅方面:搭建2023年科技周云上展厅于5月20日同步线下启动仪式上线。2023年设置“自立自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遇见科学、遇见生活、遇见阅读”六个厅,以曲面环屏呈现,通过全景式弧幕大屏营造逼真的视觉观感,共布置数字化展现近260个;通过技术升级,提高了加载效率50%,访问速度较2022年提高43%;
   
      3.科技周方面:截至2023年8月,科技周活动官网在科创网络服务平台上以通栏图的形式持续挂网,形成长尾效应。在此期间按照重点安全保障期标准认真执行,安全可用率达到100%。

79 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突出做好稳增长各项工作。 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城市管理委,市交通委,市水务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国资委,市体育局,市园林绿化局,市重大项目办 1.加强调度。一是每个季度组织召开全市指标调度工作会,压实各区任务目标,以目标导向统筹调度全市企业研发促进工作,4月召开的半年调度会和7月召开的三季度调度会请主管市领导亲自调度。二是落实于英杰副市长在三季度调度会上的指示精神,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分解三、四季度各区任务目标,并让各区签订“责任状”。三是建立双周反馈机制,通过政策和措施清单、企业调研台账推动任务落实。四是与海淀、朝阳、经开、石景山等重点区每个季度开展多轮调研座谈,加强调度指导。
   
    2.加强调研分析。一是剖析大中型重点企业研发费用增速放缓的深层次原因,明确下一步施策重点方向。二是落实英杰副市长关于“大中型企业研发投入要采取些针对性举措”的批示精神召开委内研讨会,联合相关业务处室研究大中型企业研发促进政策和举措。三是组织召开重点企业研发促进工作座谈会,听取各行业企业困难需求,针对典型问题分类研究促进措施。四是组织召开专家研讨会,听取促进企业研发工作的意见建议。
   
    3.加强企业服务。一是会同朝阳区召开外资企业研发座谈会,指导研发费指标统计数据归集,宣讲相关支持资金政策。二是通过人工智能产业工作专班、医药健康联席会等方式统筹全市资源加强重点企业跟踪服务。通过医药健康统筹联席会、人工智能产业专班、“服务包”等机制,在人才落户、厂房空间、产品审批与落地等方面帮助100多家企业解决了近300项问题。
   
      4.政策引导,环境营造。一是出台互联网3.0工作方案等方案,引导互联网平台头部企业加快人工智能方向布局。二是加速培育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市区协同共建产业集群。三是进一步支持外资研发中心在京发展,出台进一步支持外资研发中心发展的若干措施,四是提早实施科技型小微企业研发补贴政策,开展2023年度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报备即批准”政策试点工作。
   
      5.加强资金支持。一是通过“揭榜挂帅”支持方式,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二是发挥市基金在撬动社会资本、鼓励企业加强研发创新方面的作用。三是开展科技计划项目征集,加大科技经费对企业研发的支持和引导作用。

84 推动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等消费新业态健康发展。通过科技赋能打造新消费场景,支持智能家居、移动智能终端、可穿戴设备等新型数字消费产品研发应用,拓展沉浸式、互动式消费新场景。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 1.按照市领导有关全市应用场景整体统筹发布要求,印发《北京市进一步统筹应用场景完善全流程创新体系工作方案》。工作方案进一步加强全市应用场景统筹力度,完善应用场景全流程工作要素。同时,将市商务局增加为全市应用场景联席会主责单位,统筹将包括国际消费城市场景建设等工作纳入全市应用场景重点领域,更好支持消费类应用场景建设。
   
      2.为深入推动国产车规级芯片产业发展,完成2023年9个车规级芯片科技攻关“揭榜挂帅”的拨款工作,推动两家外地揭榜团队在京落地。目前,南京芯驰在北京完成注册落地,广东希荻微将于9月初完成在京注册。

92 加强和规范政府投资基金管理,统筹发挥科创基金、京冀基金、中小基金、高精尖基金等投资带动作用。 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金融监管局 截至目前,本年度已累计审议子基金6只。
93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医药健康、智能装备、节能环保等领域构建新的增长引擎,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围绕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推动构建新增长引擎。人工智能领域,支持智源研究院持续完善大模型技术开源体系FlagOpen,对外开放数据、算法、模型等资源,模型开源数量超过60+,模型开源体系FlagAI与Llama.cpp、Vllm等多个大模型开源工具和框架无缝集成,加速构建高效开源生态圈;建设并开放首个大规模可商用的中文指令数据集COIG,已对外发布两期数据;发布天秤(FlagEval)大模型评测体系及开放平台,已开放语言大模型评测、多国语言文图大模型评测及文图生成评测等工具,截至目前,已发布3期测评榜单;AI硬件评测引擎FlagPerf已实现对昆仑芯、天数智芯、昇腾等国产硬件的支持,大大降低硬件企业评测的成本。区块链领域,加快长安链技术支持下的“京信链”业务开展,推进北京银行“京信链”与首钢及商银微芯供应链金融平台进行业务对接。积极推进“京津冀征信链”建设,第2款模型评分产品已完成测试和上链部署,已完成津城银行、百信银行接入,调用次数近百万笔。北京农商银行正在推进基于“长安链”的供应链金融体系建设,开展北京农商银行与商银微芯供应链金融平台的对接,以高性能区块链技术助力完善普惠金融业务。
94 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服务业融合等8大重点领域,支持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培育形成一批市级示范园区和试点企业,积极推进国家级两业融合试点园区和企业建设。 市委宣传部,市发展改革委,市教委,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民政局,市交通委,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文物局,市金融监管局 按照市领导指示精神,重点关注人形机器人的颠覆性影响,围绕人形机器人在3C制造、汽车制造等场景应用,推进小米机器人公司牵头开发满足柔性制造场景应用需求的人形机器人产品,已形成初步应用方案,并推进小米机器人与机器人中心等单位对接,开展应用拓展工作。
95 进一步完善促进高精尖产业发展的人才、土地、资金等配套政策,编制工业用地专项规划,用好城市更新政策,挖掘中心城区高精尖产业承载能力。 市人才局,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委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项目已提请办公会,拟于公示期满后拨付资金。
96 大力开展产业筑基工程和产业链强链补链工程,强化龙头企业标杆引领作用,组织企业开展高精尖产业关键产品技术攻关,支持龙头企业建立供应链“B计划”,引导整合京津冀范围内一批先进制造业企业入链进体系。 市京津冀协同办,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跟进梳理首批已支持“强链工程”项目工作进展,开展企业调研工作,引导企业围绕高精尖产业关键产品技术开展协同攻关。兆易创新和旷视2个“强链工程”项目已顺利完成验收,其中,兆易创新项目已完成对存储器版图有高效处理、分析及生产前各种数据处理的平台工具开发,并采用该工具设计3款存储器产品完成流片;旷视项目研发3款高性价比芯片并实现批量产品化,研发基于芯片的SE安全模块,完成ATSHA204A国产化替代方案,在面板机、存算一体机、智能分析盒等4款产品验证使用。7个“强链工程”项目中,4家“发榜”企业已采购“揭榜”方产品,有效缩短科技成果转化链条,有力促进科技成果产品化、产业化。
98 聚焦新型抗体、细胞和基因治疗等前沿领域,推进创新品种研发,加快布局不少于10个创新药及高端医疗器械研发,推动鼻喷减毒流感载体疫苗、重组多价蛋白疫苗等扩产达产。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管局 1.主动布局基因治疗与基因编辑、免疫细胞与干细胞、核酸药物等重点赛道。围绕北京市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前沿关键技术研究,通过向四个重点区征集,进行专家遴选,基本形成20个拟支持的研发项目,推动CGT品种研发,已完成委内立项流程。同时布局支持LNP、AAV载体和工业级核酸合成等CGT领域生产和服务平台建设。
   
    2.加快推进血管介入机器人、磁共振兼容脑神经穿刺机器人、经导管二尖瓣夹等8个课题的研究工作。

99 布局人工智能底层关键技术项目,加强前沿技术供给,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聚高地。建设机器人产业基地。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昌平区政府,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1.推动智源研究院发布“悟道3.0”大模型系列,包括首个具备中英双语知识、支持商用许可协议、符合国内数据合规需求的开源语言大模型“悟道·天鹰”,和实现了六项国际领先技术突破的“悟道·视界”视觉大模型系列,以及一系列多模态模型成果。发布最强开源可商用中英文语义向量模型BGE。创新性提出“生长策略”实现低成本训练千亿模型。持续推动“AI开放生态实验室”相关工作,在AI芯片测评方面,与昆仑芯、天数智芯、昇腾等硬件完成阶段性适配,并已产出ResNet50、Faster   R-CNN、BERT等模型测评结果;在AI编译器方面,开展天数等国产芯片与框架层的适配、验证和特定模型的试跑工作。
   
      2.推动通研院持续开展通用智能体关键技术研究并构建通用智能体原型系统,研发具有人类认知推理能力的通慧模型、“价值驱动”的具身智能机器人等成果在2023中关村论坛前沿科技与未来产业展上重点展示,率先推进机器人方向成果转化,与乐聚机器人企业就“双足机器人抓取操作”达成合作,成果已交付;通用智能体在限定场景下已初步实现对外来指令和问题的理解,自主推理、规划任务,相关交付内容已完成容器化部署。目前通用智能体自主意识进一步增强,掌握对陌生环境进行探索、照镜子等生活技能,可接入   VR   设备进行交互展示;开发通用人工智能操作系统完成V2.0版本核心功能,引入任务管理器和本能脑等概念,完成了基于无人小车的机器人操作系统驱动开发;通用人工智能编程语言持续对心智模型设计进行优化调试,在多场景下的心智理论模型应用上,实现了意图预测的模拟。

100 高标准建设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经开区信创园)、星箭工程、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园博数字经济产业园等信息科技标杆项目。研究制定北京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加快北京新型储能示范区建设,持续推动氢能多领域综合示范,完善氢能标准体系建设。积极布局卫星网络产业,加快商业航天基地建设,支持企业开展遥感、通信星座建设,推动无人机基地建设。 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管局,海淀区政府,丰台区政府,石景山区政府,房山区政府,昌平区政府,大兴区政府,延庆区政府,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1.走访调研本市商业航天优势企业,积极落实于市长调研商业卫星企业的要求,组织推动国内SAR卫星龙头企业在北京(大兴区)落地注册公司总部,支持在京相关优势单位在SAR(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天线高度集成化、商业卫星星座多目标测控等关键技术原理性验证等方向开展科技攻关,已完成专家论证,形成攻关方案开展研究工作。
   
    2.组织开展北京商业航天领域创新发展行动方案以及领域研究报告编写工作,深化推进“南箭北星”格局,已形成初稿。
   
    3.推动本市新型储能技术创新,组织北京市电力公司初步预测分析充换电站车网互动可调节范围;编制北京副中心车网互动激励机制调研报告;完成V2G平台功能优化方案;开展面向台区负荷调峰场景的虚拟电广聚合调度策略及数学模型研究。                                                                                                                                                                                   4.积极对接中国星网,结合国家卫星互联网系统建设节奏,聚焦终端关键芯片、星载关键部件等研制,形成2023年卫星互联网方向公开征集指南,并发布征集通知,完成评审,已提请委内上会审议。
   
      4.积极对接中国星网,结合国家卫星互联网系统建设节奏,聚焦终端关键芯片、星载关键部件等研制,支持北京荣耀、华力创通、中科院网络中心等单位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完成课题组织立项工作,加快布局卫星网络产业。

108 深化金融科技创新,开展监管工具应用、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完成测试出箱应用。加快金融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人民币全域全场景应用。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北京银保监局,北京证监局 1.开展金融科技应用创新发展趋势研究,组织开展金融科技课题凝练研究工作。
   
      2.走访调研海致星图、华控清交、瑞莱智慧、玻色量子、华翊量子等金融科技企业,对接量子院、建设银行、华夏银行、北京银行、中关村银行、北交所、人保财险,研究金融科技支持方向

109 着力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落实北京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推动北京数据特区建设,开展数据基础制度先行示范。加快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全产业链发展,创新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深化公共数据开放、数据交易流通,提升数据要素治理能力。 市委网信办,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市金融监管局,朝阳区政府,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推动微芯院基于长安链技术体系的北京市目录链2.0正式上线,全市80余个部门、16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及交通、金融、电信等各领域10余家社会机构的数据目录全部上“链”。研发长安链隐私数据分级治理系统,可提供数据分类分级、隐私数据识别、数据细粒度安全防护等方面的核心能力。隐私计算加速卡升级,实现隐私计算功能与硬件板卡的集成调试,实现多应用跨进程同时调用板卡资源。长安链通过信通院分级测评认证,实现与达梦数据库及TDSQL两种国产数据库的兼容性认证。
111 加强数据中心优化提升和算力中心统筹布局,加快区块链先进算力平台、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建设,推动“长安链”迭代升级和推广应用,推动国家区块链技术创新中心在京落地。制定出台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实施方案。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1.人工智能:一是京能集团和北京电信均按计划积极推进算力平台建设。已启动算力平台设备采购,算力机房、机柜和机电设备等基础设施设计和改造,节能审查申报等工作。二是支持智源研究院持续优化“九鼎”智算平台软件开发环境,不断完善FlagOpen大模型技术开源体系中对外开放的资源和工具,并对外持续开放全球最大的大模型训练中文数据集、“悟道”系列基础大模型等关键资源,提高产业基于大模型进行应用开发的效率。三是由我委牵头编制的《北京市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实施方案(2023-2025年)》于2023年5月30日正式印发。目前,我委正在围绕算法、算力、数据、人才、投资等方面落地一批支持措施,全面推动《实施方案》的贯彻落实。
   
      2.区块链:一是优化长安链DPoS共识算法,提升泓引擎冷热分离数据存储效能,进一步提升长安链易用性。研究跨链互通技术,实现基于公证人的数据跨链和基于中继链的资产跨链模块。发布链下扩容方案,完成底链归档中心开发。发布新版跨链工具,支持用户方便、快捷实现跨链,研究数据跨层级背书技术,实现数据在不同层级区块链之间的跨层联动。二是国家区块国家区块链技术创新中心已落地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并正式投入运行,相关主体注册事宜基本完成。国家区块链技术(能源领域)创新中心正式揭牌成立。国家区块链技术(海洋经济)创新中心正式启动建设。

115 加快推进互联网3.0等新标杆工程,超前布局量子科技、算法创新等技术,推进6G技术研发,提升未来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打造更具优势的数字产业集群。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1.互联网3.0:统筹推动全市互联网3.0产业发展布局,印发实施《关于推动北京互联网3.0产业创新发展的工作方案(2023-2025年)》;推动凝聚产业共识,对外发布《北京市互联网3.0创新发展白皮书(2023年)》;加强应用场景建设,引领产业发展,对外印发《北京市互联网3.0应用场景研究报告(2023年)》;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聚焦3D数字内容制作技术、数字内容智能生成(AIGC)技术、典型行业应用系统与设备方向,完成2023年度互联网3.0领域科技攻关项目立项工作。
   
    2.量子:超导量子芯片样品成品率保持95%,中规模超导量子芯片平均相干时间已提升3倍,百比特超导芯片平均相干时间已提升3倍;在41比特超导量子芯片上实现了侯世达蝴蝶拓扑物态的模拟;在自主研发的30比特梯子型耦合超导量子芯片上实现了对量子多体系统拓扑物态性质的复现与观测,表明了该芯片的精确可控性;优化超导量子计算云平台性能,两比特逻辑门精度由94%提升至99%;2023中关村论坛发布新一代量子计算云平台“QUAFU”;量子直接通信节点间50公里光纤距离内平均通信速率达16kbps;城际量子密钥通信距离从404公里提高到508公里,密钥率创新纪录,400公里处密钥率相比之前提高了6个数量级。
   
      3.算法:聚焦大模型技术及应用、可信人工智能等前沿热点方向,已完成课题立项工作,围绕可控内容生成、分布式训练、神经网络压缩、高效数据处理、图计算等方向,进一步夯实人工智能算法基础,破解数据卡点,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4.6G:支持泛联院研发的下一代云化开放无线网络新型空口试验验证平台在中关村论坛发布,与大唐移动等单位开展联调;推进可见光通信等6G潜在关键技术研究,初步研制出基于激光照明的点对点可见光通信系统;积极与中关村泛联院对接,编制五年建设方案,探索包干制支持方式,进一步统筹在京移动通信创新资源。

125 高水平办好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关村论坛、金融街论坛,以“三平台”为引领深化各领域对内对外交流合作。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商务局,市金融监管局,市贸促会,西城区政府,海淀区政府 高标准举办2023中关村论坛。围绕“开放合作·共享未来”年度主题,设置论坛会议等6大板块,共举办150场活动,其中面向国家需求、围绕科技热点举办平行论坛55场。发布新一代256核区块链加速芯片、新一代量子计算云平台、新冠病毒体液免疫逃逸机制与突变进化特征等30余项原创性、颠覆性重大科研成果。展览聚焦量子信息、区块链、脑科学、基因与细胞治疗等前沿科技与未来产业,集中展出近千项最新技术进展和重大成果,其中首发首展项目100余项。论坛期间签约项目共计129项,签约金额超过810亿元;发布招商引资项目152个,投资金额1430多亿元。86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余名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创新创业者现场参加会议,1160余名国内外嘉宾发表演讲,近8万名社会公众参观展览,均创历史新高。近200家境内外媒体的1400余名记者对论坛进行了全方位宣传报道,网上阅读量突破12亿次。坚持常态化办会,2023年截至8月底,已常态化举办“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国际数字经济创新论坛”等16场系列活动。实现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亮点。做好论坛收尾工作,于6月上报2023中关村论坛总结报告至党中央国务院。启动2024中关村论坛筹办工作并制定完善工作倒排期表,初步形成2024中关村论坛框架性方案。下一步拟与各主办部委、市级有关部门等对接,全面启动2024中关村论坛筹办。召开2024中关村论坛部市会商会,提请研究中关村论坛总体方案、重要活动方案、场地使用方案、平行论坛准入标准及考评机制、筹办工作机制方案、市场化方案等,截止九月底共举办19场中关村论坛常态化系列活动。
130 推进“6+4”一体化综合监管改革,调整优化“一业一册”,加快“一业一单”规范化梳理,在全市推动“一码检查”。建设全国市场监管数字化试验区。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交通委,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应急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体育局,市邮政管理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1.会同海淀区科协重点做好海淀区科普知识培训机构监管试点工作,建立以风险监管和信用监管为基础的科普知识培训机构综合监管机制,开展分类分级实施差异化监管。
   
    2.市场办、动管办已按要求在日常检查中,开展“一码检查”,下一步将进一步提高使用率。

137 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解决一批民营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完善中小企业数据库和政策库,做好中小企业欠款化解工作。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三大工程”,新培育认定一批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按照国家法律要求推进建立个人破产制度。 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市金融监管局,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市工商联 1.持续推动高企“三大工程”政策落地,做好高企认定服务与梯度培育工作。在“筑基扩容”方面,充分释放近年新设科技企业持续增长的潜力,推动2023年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数量再上新台阶,截至目前,累计公示拟入库企业1.39万家。高企认定工作稳步推进,2023年度两批共受理6500余家企业高企申报材料,目前正在积极推动评审认定。
   
      2.在“小升规”方面,截至目前共给予1200余家企业超过2.4亿元资金支持,已会同相关区梳理形成今年第三批企业清单130余家,正在拨付支持资金。在“规升强”方面,会同各区梳理“规升强”企业纳入服务包机制,进一步做好跟踪和服务。

139 加大研发创新、场景应用、融资上市等支持力度,加快培育一批独角兽、专精特新“小巨人”、隐形冠军企业。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金融监管局,北京证监局 1.正式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培育和服务独角兽企业的若干措施》
   
    2.邀请国资基金公司举办银河航天投资闭门路演活动,会同相关部门推动解决银河航天融资诉求
   
      3.梳理前期已支持的首批独角兽企业牵头建设的市级技术创新中心进展,对符合条件的将给予延续性支持。从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筛选一批基本符合北交所上市财务标准的未挂牌、未上市企业。已累计推荐150家企业纳入新三板挂牌后备企业库。通过电话沟通等方式,了解企业挂牌上市意愿。已面向包括独角兽、专精特新“小巨人”、隐形冠军企业等征集北京市第五批市级重大应用场景能力清单。

153 出台实施博物馆之城建设发展规划,加强博物馆之城建设,新增10家以上备案博物馆向公众开放,推进26家“类博物馆”登记开放,促进非国有博物馆发展。加大元宇宙等技术应用,推进数字化赋能博物馆之城建设,加大对场馆展品数字化开发。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文物局 1.对北京国图创新文化服务有限公司承担的《典籍智媒体交互传播系统研发及应用》课题进行跟踪管理,课题任务持续开展中,进行永乐大典的IP场景创作,已完成初始古籍素材检索,确定第一场景文字脚本。交互管理软件方面,实现了全场景语音交互框架,确定了全息投影和全息屏两种环境的辅助屏幕处理方式。
   
      2.对中国国家博物馆承担的《基于区块链的博物馆体系数字文化资源可信共享技术研发及应用》课题进行跟踪管理,课题任务持续开展中,完成博物馆数字文化资源共享共享服务平台方案设计、概要设计、详细设计、代码编写等工作,正在进行平台集成和测试工作。                                                                                                                                  3.聚焦3D数字内容制作技术、数字内容智能生成(AIGC)技术等方向,完成2023年度“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创新”专项互联网3.0领域储备课题征集和评审,已提请委内上会审议。

159 深入实施“文化+”融合发展战略,制定实施《北京市推进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实施方案》。推进5G+8K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和创新应用,加快建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超高清示范园。开展数字艺术、新视听、沉浸式演出等数字文化场景建设,打造京津冀视听走廊。推动文化数字化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市委宣传部,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广电局,市文资中心 跟进新维畅想数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基于文博资源的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系统研发及在王府井地区的落地应用》课题实施进度,已形成800余件文化遗产信息模型(CHIM),已在王府井工美大厦3层落地“Myseum+传萃”线下数字文化体验场景,目前正在施工,预计十一开始试运营。
163 落实农业中关村建设行动计划,加快京瓦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创新港项目落地。围绕农业机器人、生物育种等6大领域开展农业核心技术攻关,推动智慧果园、无人农场、智能连栋温室等14个农业科技应用场景建设。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农业农村局,平谷区政府 1.落实《北京市推进农业中关村建设行动计划(2022-2026年》和北京市《加快推进平谷农业中关村建设的十条措施》,重点在生物育种、智慧农业、农业机器人等领域开展调研,梳理科技需求。
   
      2.开展基因组选配新算法和基因组评估新算法相结合的高效分子设计育种技术体系的研发,对我国瘦肉型生猪品种进行高效选育,为培育出适应我国生猪高质量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性能国际领先的瘦肉型生猪新品种(品系)提供科技支撑。
   
    3.开展生物育种科技创新,支持峪口禽业等创新资源开展白羽肉鸡基因组选择技术、育种芯片的设计与研发等核心关键技术,加快国产白羽肉鸡品种培育进程。
   
      4.开展温室环境高性能测控传感器科技攻关,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连栋温室多参数、高精度、高可靠性环境传感器,并在平谷区、京瓦中心、海淀翠湖农业等农业科技场景开展示范应用,   推动设施温室农业高质量发展。

199 深入推进智慧城市“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码、空间计算操作系统等底层技术工具库研发,完善大数据平台。初步建立全市感知设施一套台账,搭建感知算法中心实验平台。建立时空标识数据服务系统设施,向全市提供统一的城市时空编码服务。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市城市管理委 1.支持数原中心围绕空间计算操作系统开展底层技术研发,城市感知原型系统在蓝润大厦开展部署验证,实现了已有设备在非合作条件下的人流感知和轨迹定位,延伸了空间计算操作系统的感知能力。城市元宇宙方面,完成实时扫描、提取物理空间尺寸及3D空间轮廓模型的手机应用研发,为空间计算操作系统提供空间尺寸数据及3D模型,并开展增量式NeRF算法研究,初步完成相关算法测试及验证,同时优化NeRF云渲染推理性能,实现对多用户的并发渲染支持。                                                                         2.搭建并开放了老年人智能康复中心,推动增强现实系统与康复机器人集成与联调优化,进行人机交互方案、精准康复方法的调试优化。
200 推动智慧城市应用场景开放,发展智慧交通、智慧水务、智慧税务、智慧应急、智慧消防、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文旅等,用好医疗大数据,深化数字化社区建设试点,推动数字服务适老化改造。 市教委,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民政局,市交通委,市水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应急局,市消防救援总队,北京市税务局 1.按照市领导有关全市应用场景整体统筹发布要求,印发《北京市进一步统筹应用场景完善全流程创新体系工作方案》。工作方案进一步加强全市应用场景统筹力度,完善应用场景全流程工作要素,统筹将全域智慧城市应用场景建设纳入全市应用场景重点领域,更好支持智慧城市应用场景建设。目前已面向全市联席会成员单位征集第五批市级重大应用场景。   
   
    2.围绕智慧水务、智慧应急等相关领域,深入了解科技研发和应用需求,谋划重点科技研发方向和应用场景。围绕智慧安全应急应用场景,推动视频图像信息处理与泄漏识别系统研发,在管道机器人结构设计的基础上,开展了关键部件和传感器的选型及微小泄漏视觉检测研究;推动泄漏和腐蚀点精准定位系统研发;搭建了燃气管道泄漏图片数据爬虫代码,采集了100张实际PVC管道内壁图像。为解决当前智慧物流普适性/柔性低、前置风险评估难、测试/效能优化成本高等痛点问题,组织北京优势单位,针对智慧物流与智能制造深度融合的迫切需求,研究智慧物流机器人系统与创新性物流机器人成套装备、智慧物流机器人数字孪生建模理论体系及关键技术、智慧物流机器人自适应优化算法等内容,研制一套面向工业互联网的智慧物流数字孪生系统。
   
      3.发布首批10个人工智能行业大模型典型应用案例,涵盖智慧医疗、智慧城市、自动驾驶等多个领域。通过公开征集方式,面向人工智能领域大模型关键技术及应用征集科研课题,推动行业大模型研发及规模化落地应用。持续征集场景案例及场景需求,筹办场景大赛。                                                                                                                  4.启动大模型应用大赛。研究行业大模型应用工作机制,会同医疗、文旅等行业主管部门,持续推动大模型行业落地试点工作。
   
      5.推动互联网3.0场景应用:会同朝阳区、海淀区、石景山区、通州区等,编制《北京市互联网3.0应用场景研究报告(2023年)》,遴选26个优秀互联网3.0应用场景建设案例,为行业开展应用场景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211 加强装备、电子、汽车等行业节能减排工作,改造高能耗老旧数据中心,促进各类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化改造升级。加大低碳试点示范力度,推动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等先进低碳技术应用,建设一批气候友好型的园区、社区、校园等。 市发展改革委,市教委,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民政局,市生态环境局 1.围绕二氧化碳再利用,推动含二氧化碳工业尾气生物合成乙醇关键技术研究。搭建菌株适应性进化装置。开展乙醇合成途径改造强化工作。重写乙醇合成代谢途径,进行了乙醇合成途径重塑实验。开展原料气组分调控及净化技术,测试了高氢比例原料气混配方案,开发不同组分比例原料气精准稳定控制技术。                                                                                                                                   2.编制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方案,积极对接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审核衔接,做好了报审相关准备工作。
   
      3.完成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节能降碳大数据系统架构设计、功能模块研发,完成能效数据压力、温度、电量和流量采集检测装置模块小样设计,启动节能降碳大数据系统上线部署测试工作。                                                                                                              4.推进工人体育场绿色低碳改造,完成大跨度拱壳屋盖的节材设计施工,形成体育场光伏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示范,在改造完成的基础上启动了面向场馆可持续运营的运行调适及柔性用能关键技术研究。推动高品质科技园区低碳循环,拟支持中关村壹号智能化升级改造等绿色低碳项目,促进园区低碳化。完成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智慧能源系统低碳项目验收,督导金隅智造工场低碳健康办公空间绿色低碳项目落地实施。
   
      5.推动高品质科技园区低碳循环,支持中关村壹号智能能源大脑升级,促进园区低碳化。完成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智慧能源系统低碳项目验收,督导金隅智造工场低碳健康办公空间绿色低碳项目落地实施。

239 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科学开展疫情监测评估,精准实施分级分类防控,着重做好老年人等重点群体防疫保障,加强药品储备和应急救护设施储备,全力加强重症防范救治,有效维护社会生产生活正常运转。强化科技支撑,加快推进新技术路线变异株疫苗附条件上市,加强广谱抗病毒药物和小分子化学药科研成果有效应用。进一步提高疫苗加强免疫接种覆盖率。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各区政府,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持续推进重点新冠品种研发,神州细胞新四价疫苗Ⅱ期临床试验,已于9月12日完成成年组受试者28天安全性随访。9月18日针对EG.5的真毒检测在中国CDC启动,随后进行中期揭盲。万泰生物鼻喷疫苗已申请附条件上市沟通交流,等待答复。华辉安健HH-120鼻喷雾剂正在开展暴露后预防三期临床研究,共入组800余例,正在开展中期分析。继续跟进新冠广谱中和抗体SA55鼻喷剂开展一期临床。
275 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上来。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加强政府自身能力建设,不断提升治理效能。 各部门,各区政府,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1.通过组织“月度学习日”、个人自学等形式,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科技创新的新指示新要求为重点内容,开展交流研讨。
   
    2.积极推动党建和业务融合,征集模范机关创建典型案例和党建特色品牌;
   
    3.组织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处级干部集中轮训。
   
    4.举办“科技创新与数字经济专题研讨班”。

276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定不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 各部门,各区政府,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1.认真抓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等指定书目和材料;
   
    2.召开委党组扩大会,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河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3.为党员干部购买了习近平同志《论科技自立自强》,并进行深入学习;
   
    4.组织召开委党组扩大会,传达学习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5.梳理更新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党组民主生活会查找问题整改情况;
   
    6.迎接市直机关工委对“创建模范机关”工作情况调研督查;
   
    7.召开十三届市委第二轮巡视第三巡视组向委党组反馈巡视情况会议,并报送反馈问题整改措施。

277 严格落实市委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实施意见,按照党中央和市委的统一部署,认真开展政府系统主题教育。 各部门,各区政府,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1.依据中央、市委有关要求,制定印发了《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关于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实施方案》;
   
    2.通过理论中心组学习、组织“月度学习日”、个人自学等形式,认真学习指定书目和材料,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
   
    3.《关于在全委大兴调查研究的实施方案》,并确定了委领导班子个人调研课题和计划;
   
    4.认真学习“千万工程”“浦江经验”等做法案例;
   
    5.按照个人调研计划,深入直属事业单位和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创业主体,以及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中关村论坛等重大任务一线调查研究;
   
    6.完善细化了专项整治方案、更新问题清单,分解梳理主题教育整改整治市级问题清单;
   
    7.组织青年干部座谈会、主题演讲比赛等活动;
   
    8.于英杰副市长讲主题教育专题党课;
   
    9.委党组书记、主任张继红讲主题教育专题党课;
   
    10.更新市级、委本级问题清单,更新专项整治案例清单;
   
    11.梳理基层治理不良现象问题清单;
   
    12.与科技部直属机关团委、自然科学基金委机关团委共同举办“学用新思想、建功新时代、争做科技新青年”学习论坛;
   
    13.组织主题教育整改整治工作“回头看”,更新市级、委本级问题清单,更新专项整治案例清单,参加市委主题教育整治整改工作推进会;
   
    14.组织离退休干部开展“迎七一 颂党恩”主题系列活动,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领读领学党的二十大报告;
   
    15.委领导班子成员、基层党支部书记讲主题教育专题党课;
   
    16.组织召开委领导班子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和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会。
   
    17.组织召开委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总结会议。

278 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自觉接受市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市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市政协提案。 各部门,各区政府,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主办件开展办中沟通,积极与委员沟通,形成答复意见,于6月30日前办理完毕。
280 推进科技、教育、医疗、交通管理等重点领域立法,及时跟进研究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新兴领域立法。 市教委,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交通委,市卫生健康委 1.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司法局、市人大教科办、市人大法制办组成的立法起草专班,集中修改完善《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草案)》(简称《条例》),并研究吸收科技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等10个相关部委20余个相关委办局的意见建议。7月9日,起草专班形成《条例》立法工作报告,尹力同志、殷勇同志、李秀领同志圈阅同意。7月19日,我委第7次党组专题会集体讨论审议通过《条例》。7月23日,殷勇同志、于军同志、于英杰同志圈阅同意《条例》公开征求意见稿。目前,《条例》已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报送市司法局进行法律审查。
   
    2.积极跟进人工智能领域立法。积极参与清华大学、中国社科院组织的人工智能立法相关座谈会,汲取经验和思路。
   
    3.9月12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草案)》(简称《条例》)经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9月20日,《条例》(草案)提请市人大常委会进行一审。

281 全面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加强决策执行情况跟踪反馈和决策评估,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和责任倒查机制,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 各部门,各区政府,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修订“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制度、办公会、党组会议工作规则,截至目前,2023年度党组审议议题29个
292 深入开展“局处长走流程”,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各部门,各区政府,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研究制定《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2023年政务服务工作要点》,研究落实《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深入开展“领导干部走流程”工作纳入重要内容,拟于近期按程序报审后印发实施。
293 加强和改善政府绩效考核评价,树立真抓实干工作导向,完善正向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增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群众、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形成比学赶帮超、竞相抓落实的工作局面。注重在重大斗争一线、急难险重任务中锻炼干部,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 各部门,各区政府,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形成《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干部队伍分析研判报告》并向党组会报告;形成机关、直属单位绩效考评初步方案;完成参加2023年度援派挂职工作干部推荐,形成接收挂职干部岗位计划,推荐2名处级领导干部参加援疆、河北挂职;选派3名干部参加23批博士服务团;遴选3名干部参加北京市科技战略决策咨询委员会专班工作、18名干部参加中关村论坛专班。
294 践行新时代群众路线,多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提出更多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 各部门,各区政府,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2023年初以来,委领导围绕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国家实验室建设、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营造一流创新生态、安全生产等重点问题,深入创新主体开展调查研究、检查50余次。
295 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市委贯彻落实办法,持续深化纠治“四风”,进一步精文简会,精简政府系统“督检考”事项,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工作。 各部门,各区政府,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1.依据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市委贯彻落实办法,研究制定委党组了贯彻落实工作细则;
   
    2.开展五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节前提醒和监督检查;
   
    3.端午节期间,开展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节前提醒和监督检查,上半年累计开展监督检查37次;
   
    4.组织开展月度廉政课。                                                                                   5.元旦、春节、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国庆节前,开展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节前提醒和监督检查,开展监督检查37次。

296 深入推进经济责任审计问题整改,巩固深化中央第六轮巡视、两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成效。 各部门,各区政府,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生态环境局,市审计局 抓好整改成果运用,推动问题整改落地见效,防止问题反弹回潮。
297 始终坚持政府过“紧日子”,按照5%比例压减会议费、培训费、差旅费、办公费等一般性支出,从严从紧核定“三公”经费预算,总量原则上“零增长”,推动全成本预算绩效全覆盖。积极向中央争取资金政策支持,加强“四本预算”、债券资金的统筹衔接,优先用于保障全市大事要事。 市财政局,各部门,各区政府,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1.落实全市统一要求,根据部门预算批复,完成2023年预算信息公开工作;完成2022年部门决算草案编报工作(包含配合市财政局使用预算一体化系统开展2022年部门决算草案编报的试点工作);完成2022年财务报告编报工作。
   
      2.做好预算执行进度分析,稳步推进2023年部门预算执行进度。按照工作统一部署,定期完成《2023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表(机关及直属预算事业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并督促各有关单位稳步推进执行进度,达到市财政局时间进度要求。
   
      3.优化支出结构,进一步加快部门结余结转资金消化力度,盘活存量资金。截至4月底,我委结余结转资金执行率达到了98.83%,剩余经费已按统一要求,上缴市财政局,有效盘活了存量资金。
   
    4.落实全市统一要求,根据部门决算批复,完成2022年部门及二级预算单位决算信息公开工作。
   
    5.开展2023年部门绩效自评、成本绩效分析和绩效运行监控工作。做好项目绩效评价工作,全过程加强对我委项目资金绩效管理。一是完成2022年度项目支出单位自评。经汇总自评项目个数173个(含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资金),评价金额640,463.16万元。二是完成部门重点项目绩效评价。组织对2022年度“科技信贷支持项目”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并形成评价报告。三是完成部门整体绩效评价,并形成部门整体评价报告。四是组织开展成本绩效分析工作。依据北京市财政局关于2023年推进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预通知和《北京市市级财政支出成本预算绩效分析操作流程》(京财绩效〔2020〕893号)的有关要求,对“外国专家管理服务及评价”项目组织开展成本绩效分析工作,并形成北京市市级财政支出成本预算绩效分析报告。五是开展2023年绩效运行监控工作,对预算执行进度和绩效目标实现程度进行“双监控”。截至2023年8月底,完成了2023年项目支出绩效运行监控工作,经汇总监控项目个数149个(涉密项目除外),监控项目金额597,778.43万元。                                                                                    

299 严格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将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纵深推进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 各部门,各区政府,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1.印发了《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2022年全面从严治党(党建)工作考核暨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反馈问题整改方案》;
   
    2.委系统全员签订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细化个性化条款;
   
    3.会同驻委纪检监察组开展2022年度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情况检查指导;
   
    4.运用全面从严治党(党建)工作年度检查考核结果,组织“两优一先”评选表彰;
   
    5.安排部署2023年上半年全面从严治党(党建)工作检查考核;
   
    6.召开委党组与驻委纪检监察组工作会商会,围绕政治监督、“一把手”监督、重点工作监督等进行会商;
   
      7.由委领导带队,机关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和部分优秀党务工作者组成检查考核组,按照分组对各基层党组织2023年上半年全面从严治党(党建)工作进行检查考核;
   
    8.按照市委组织部和市直机关工委通知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党支部建设体检”;
   
    9.组织开展委党组落实党建主体责任自查和参加新党员培训。                                         (机关纪委)会同驻委纪检监察组开展2022年度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工作情况全覆盖检查指导。委党组与驻委纪检监察组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专题会商会,共同围绕科技项目资金专项治理、“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开展会商。结合上半年全面从严治党(党建)检查,对处室和直属单位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情况进行检查督导。组织了委系统处室和直属单位”一把手“到通州法院旁听职务犯罪庭审。

300 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深化整治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腐败,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加强干部队伍日常监督管理,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制度防线和思想堤坝,让清正廉洁成为干部的自觉追求,让干净干事在政府系统蔚然成风。 各部门,各区政府,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1.在重大科技项目招标、经费预算评审、科技奖励评审、职称评审、竞聘上岗等方面开展监督64次。
   
    2.年初召开全委“以案为鉴、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会,传达学习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及其教训警示的通报。委领导会前观看“月度廉政课”警示教育片。
   
      3.做好驻点监督检查整改,督促高促中心等3家事业单位严格落实整改,向驻委纪检监察组报送了整改情况报告和台账;对需委党组关注及解决的3个方面7个问题,编印整改工作方案。将市委书记点评会指出的“党员干部监督管理不够严格”问题纳入主题教育专项整治,研究制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细化制定3条整改措施。跟踪督查巡视进展情况,坚决抓好巡视问题整改落实。
   
    4.已印发《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任务清单》和《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关于规范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的意见》。
   
      5.开展科技项目资金领域专项治理工作,印发了工作方案,并专题进行动员部署;开展“一自查四梳理”,形成自查台账、审计财会监督发现问题台账、信访举报和问题线索台账,以及政策制度文件清单和汇编。抽取一定比例项目实地检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