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2024年度部门预算信息公开

发布时间: 2024-02-29 10:00

目   录

第一部分 2024年度部门预算情况说明

一、部门情况说明

二、收入预算情况说明

三、支出预算情况说明

四、财政拨款“三公”经费预算情况说明

五、其他情况说明

六、名词解释

第二部分 2024年度部门预算报表

一、收支总表

二、收入总表    

三、支出总表

四、项目支出表

五、政府采购预算明细表

六、财政拨款收支总表

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表

八、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表

九、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支出表

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支出表

十一、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表

十二、政府购买服务预算财政拨款明细表

十三、项目支出绩效目标表

十四、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表

第一部分  2024年度部门预算情况说明

目前,原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正在根据《北京市机构改革方案》要求,做好机构职能调整、人员转隶等相关工作,并将机构改革任务及时落实到位。相关预算收支数据、“三公”经费预算、政府采购预算、国有资产占用等内容,将根据机构改革情况,在预算执行中依法依规作相应调整。

一、部门情况说明

(一)本部门性质、职责等情况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简称市科委)是市政府组成部门,挂北京市外国专家局(简称市外专局)牌子;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简称中关村管委会)是市政府派出机构。市科委与中关村管委会合署办公,为正局级。

市科委与中关村管委会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科技创新工作的方针政策、决策部署和市委有关工作要求,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原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部门职责是:

1.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科技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起草本市相关地方性法规草案、政府规章草案,组织拟订相关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

2.牵头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承担北京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秘书处职能,组织拟订相关工作方案及年度计划,并开展监督落实。

3.统筹推进首都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体制改革,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统筹推进“三城一区”和“一区十六园”科技创新方面的规划建设发展。优化科研体系建设,指导科研机构改革发展。负责新型研发机构的筹建、管理及服务。牵头推动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承担推进科技军民融合发展相关工作。

4.推进本市重大科技决策咨询制度建设。负责提出科技发展战略建议。提出科技发展布局和优先发展领域。拟订促进科技文化融合发展、科学普及、科学传播规划政策并组织实施。

5.拟订本市基础研究规划、政策并组织实施,组织协调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参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提出科研条件保障规划和政策建议,推进科研条件保障建设和科技资源开放共享。

6.组织开展本市重点领域技术发展需求分析,提出重大任务。统筹推进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研发和创新,牵头组织重大技术攻关和成果应用示范,组织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

7.负责本市科技管理工作。牵头建立本市科技管理平台和科研项目资金协调、评估、监管机制。提出优化配置科技资源的政策措施建议。推动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建设。统筹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实施。拟订科技金融相关政策,开展科技金融促进工作。

8.组织拟订本市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科技服务业、科技促进城市和农业农村发展的规划、政策及措施。

9.牵头本市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拟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相关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负责应用场景建设相关工作。拟订促进技术市场发展的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促进各类科技中介及协会组织发展。

10.拟订本市科技项目管理的政策措施。负责科学技术奖励组织实施及自然科学基金管理。承担科技信息、科技统计、创新调查和科研成果报告工作。依据市政府授权,履行所监管企业出资人职责,依法对所监管企业国有资产进行监督管理,并加强业务指导。指导科技保密工作。

11.负责本市科技监督评价体系建设和相关科技评估管理,统筹开展全市科研诚信建设工作。开展科技评估评价和监督检查工作。

12.负责本市引进国外智力工作。拟订引进外国专家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建立外国顶尖科学家及其团队、外国科技人才吸引集聚机制和重点外国专家联系服务机制。拟订出国(境)培训规划、年度计划和政策,并组织实施。

13.拟订本市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和政策,建立健全科技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组织实施科技人才计划,推动高端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统筹推进中关村科技园区人才工作。

14.指导各区科技创新工作,联系市有关部门科技创新工作。统筹推进本市与各省区市的科技领域交流合作、科技协作和支援合作工作。

15.拟订本市科技对外交流与创新能力开放合作的规划、政策和措施。组织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中关村科技园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进国际技术转移。牵头组织技术出口和技术引进工作。负责涉港澳台科技合作交流。负责科技外事工作和中关村科技园区外事、宣传、联络等工作。承担中关村论坛筹办相关工作。

16.负责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建设工作,承担统筹、规划、组织、协调、服务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与发展的有关具体工作。组织研究园区发展规划、政策及相关改革方案,并协调落实。

17.组织落实国家和本市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开展中关村科技园区创新创业、高新技术研发及其成果产业化、社会组织发展、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促进和服务工作,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

18.负责指导中关村科技园区各园工作,参与组织编制中关村科技园区有关空间规划,对各园空间规划、产业布局定位、动态监测、项目准入标准等重要业务实行统一管理,优化空间布局和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开展园区发展考核评价工作,促进各园高端化、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服务区域协调发展。

19.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20.职能转变。

(1)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科技自立自强,瞄准世界科技前沿,优化创新资源布局,制定实施战略行动计划,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科技强国建设提供支撑。

(2)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科技管理职能转变,加强宏观统筹,减少微观管理。建立公开统一的科技管理平台。优化科技规划体系和运行机制,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实行“揭榜挂帅”等制度。完善科技评价机制,优化科技奖励项目。扩大创新主体科研管理自主权。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弘扬科学家精神。实行更加开放的科技人才政策。

(3)加快形成战略科技力量。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承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建设,参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支持力度,优化研发布局。推进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

(4)全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对创新主体的支持,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中关村科技园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推动关键技术的示范应用,支撑高精尖产业高质量发展。

(5)持续优化创新生态。完善科技治理体系,提高创新体系效能,增强创新策源功能。发挥政府制度创新的能动作用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加强科技合作交流和智力引进,加快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提升科技创新影响力。

21.与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有关职责分工。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与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要加强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协同联动,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负责组织和服务企业技术创新和科研攻关,牵头负责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工作,拟订本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负责组织推进产业布局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协调解决产业运行和发展中有关问题,重点组织产业规划发展、市场要素配置和产品推广应用,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二)机构设置情况

原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部门内设机构30个,分别是:办公室、科创中心建设综合协调处、发展规划处、政策法规处(研究室)、资源配置与管理处、科技监督与诚信建设处、重大专项处、科技成果转化处、科研机构管理处、科技金融处、国际合作处(港澳台科技合作办公室)、科技协作与支援合作处、外国专家服务与科技人才处(港澳台专家服务处)、科技统计分析处、信息科技处、新材料与智能制造科技处、医药健康科技处、社会发展科技处、文化科技处(科普处)、科技服务业处、园区发展建设处、创新创业服务处、中关村新技术新产品促进处、宣传处、财务处(资产监管处)、人事处、机关党委(党建工作处)、机关纪委、工会、离退休干部处。另设有市纪委市监委驻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纪检监察组。

下属预算单位有21家,分别为: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本级行政,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本级),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本级事业,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实验动物管理办公室(北京市人类遗传资源管理办公室),北京科技创新研究中心,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北京医药健康科技发展中心,北京国际科技合作中心(北京港澳台科技合作中心),北京软件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中心,北京新材料和新能源科技发展中心,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北京科技创新促进中心,北京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北京市实验室服务保障中心,北京科技审评中心,北京科技人才发展中心(北京海外学人中心中关村分中心),北京信息科技发展中心,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综合事务中心,中关村高科技产业促进中心和中关村政府采购促进中心。

(三)人员编制及实有情况

原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部门行政编制210人,实有人数200人;事业编制796人,实有人数665人;聘用人员(其他聘用人员--临时工)20人。

离退休人员351人,其中:离休4人,退休347人。

二、收入预算情况说明

原市科委2024年度收入预算1,013,811.41万元,比2023年年初预算数747,890.73万元增加265,920.68万元,增长35.56%。主要原因是根据工作安排,增加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其他科学技术支出等方面项目经费预算。

(一)本年财政拨款收入816,088.23万元

1.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816,088.23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收入0.00万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拨款收入0.00万元。

(二)本年其他资金收入30,360.00万元

4.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0.00万元。

5.事业收入21,800.00万元。

6.上级补助收入0.00万元。

7.附属单位上缴收入0.00万元。

8.事业单位经营收入3,550.00万元。

9.其他收入5,010.00万元。

(三)上年结转结余167,363.18万元

10.上年结转结余167,363.18万元。

图1:收入预算

三、支出预算情况说明

原市科委2024年支出预算1,013,811.41万元,比2023年年初预算数747,890.73万元增加265,920.68万元,增长35.56%。主要原因是(1)基本支出:职务职级调整、工龄增加、社保基数调整导致人员经费增长;(2)项目支出:根据工作安排,加大对基础研究等方面的预算安排,增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京落地服务保障任务等项目经费投入,继续消化使用上年结转资金。

(一)基本支出。基本支出预算34,479.85万元,占总支出预算3.40%,比2023年年初预算数34,011.06万元增加468.79万元,增长1.38%。

(二)项目支出。项目支出预算979,331.56万元,比2023年年初预算数713,866.58万元增加265,464.98万元,增长37.19%。其中:

1.事业单位经营支出3,400.00万元。

2.上缴上级支出0.00万元。

3.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0.00万元。

图2: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情况

(三)年终结转结余资金0.00万元。

四、财政拨款“三公”经费预算情况说明

(一)“三公”经费的单位范围

原市科委因公出国(境)费用、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维护费开支单位包括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本级行政,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北京科技创新研究中心,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北京医药健康科技发展中心,北京新材料和新能源科技发展中心,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北京科技创新促进中心,北京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北京市实验室服务保障中心,北京科技审评中心,北京科技人才发展中心(北京海外学人中心中关村分中心),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综合事务中心等,13个所属单位。其他所属单位2024年无财政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预算。

(二)财政拨款“三公”经费预算情况说明

原市科委2024年财政拨款“三公”经费预算277.07万元,比2023年财政拨款“三公”经费预算减少40.08万元。其中:

1.因公出国(境)费用。2024年预算数173.14万元,与2023年年初预算数持平。2024年因公出国(境)费用主要支持我委系统开展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工作,用于支付我委系统人员因公出国、赴港澳、赴台开展交流合作工作的出访费用,包括国际旅费、在外的食宿费、公杂费、城市间交通费、境外保险费、因公证件及签证或签注费用及相关手续费等方面。

2.公务接待费。2024年预算数6.65万元,比2023年年初预算数7.17万元减少0.52万元,主要原因:根据“过紧日子、厉行节约”的预算总体要求,对“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进行压减。2024年公务接待费主要用于接待相关单位考察调研、学习交流等公务活动。

3.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维护费。2024年预算数97.29万元,包括:公务用车购置费2024年预算数17.98万元,比2023年年初预算数54.36万元减少36.38万元,主要原因:本年较上年减少公务用车更新数量。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2024年预算数79.31万元,其中:公务用车燃油41.11万元,公务用车维修13.89万元,公务用车保险13.85万元,其他支出10.45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2024年预算数比2023年年初预算数82.48万元减少3.18万元。主要原因:根据“过紧日子、厉行节约”的预算总体要求,对“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进行压减。

五、其他情况说明

(一)政府采购预算说明

2024年原市科委政府采购预算总额21,010.18万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预算504.78万元,政府采购工程预算0.00万元,政府采购服务预算20,505.40万元。

(二)政府购买服务预算说明

2024年原市科委政府购买服务预算总额11,188.72万元。

(三)机关运行经费说明

2024年原市科委的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本级行政等1家行政单位以及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实验动物管理办公室(北京市人类遗传资源管理办公室),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等4家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的机关运行经费财政拨款预算725.74万元。

(四)项目支出绩效目标情况说明

2024年,原市科委填报绩效目标的预算项目138个,占本部门本年预算项目138个的100%。填报绩效目标的项目支出预算812,732.25万元,占本部门本年项目支出预算的100%。

(五)重点行政事业性收费情况说明

本部门2024年无重点行政事业性收费

(六)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情况说明

本部门2024年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预算

(七)国有资产占用情况说明

截至2023年底,原市科委共有车辆23台,共计490.03万元;单位价值50万元以上的设备174台(套)、共计20,895.43万元。2024年预算安排中,购置单位价值50万元以上的设备2台(套),共计260.00万元。

(八)重点支出和重大投资项目情况说明

1.项目名称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政策依据 

2011年,市政府发布《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办法》(政府令〔2011〕235号),设立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自然科学和与自然科学相交叉的学科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及其相关的环境条件促进活动。

2019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印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京科发〔2019〕10号),要求按照该办法开展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评审、立项、实施等工作。

2021年,中共北京市委 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北京市政府公报〔2022〕第7号),要求加强青年人才培养,扩大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支持规模,发现和培养一批创新思维活跃、敢闯“无人区”的青年人才。

2023年,北京实施基础研究领先行动,明确要求要坚持“四个面向”,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有组织推进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要加强对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构建多层次基础研究人才梯队。

3.绩效目标

一是拟支持青年项目、杰青项目、外籍学者项目、本科生“启研”等项目800个左右,持续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系统布局不同类型的青年人才项目,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提供人才储备。

二是拟支持面上项目600个左右,聚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集成电路等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开展前沿探索。

三是拟支持重点研究专题项目25个左右,聚焦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点领域和关键核心技术的基础研究问题,开展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等基础学科与其它学科的交叉研究。

四是吸引和调动社会资源投入基础研究,拟支持联合基金、京津冀基础合作专项项目350个左右,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行业领域的发展需求,凝练科学问题,促进项目团队与企业合作。

4.预算安排

2024年市财政资金预算安排5亿元。

5.实施方案

按照《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办法》和基础研究领先行动等要求,2024年组织对杰青项目、面上项目、联合基金项目等的资助工作。

一是加强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设置杰青项目、青年项目、本科生“启研”、外籍学者“汇智”四种青年人才创新能力提升类项目,促进科研人员快速成长。其中杰青项目资助强度为100万元/项,以服务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导向,以培养造就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为目标,鼓励北京地区40岁以下的青年学者,通过实质性国际合作开展前沿研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强度为20万元/项,支持35岁(女性38岁)以下青年,定位于发现和培养创新型科研人才,支持青年科研人员自主选题,培养青年科研人员独立主持科研项目的能力;本科生项目资助依托单位推荐的全日制在读本科生围绕北京市基础研究重点领域开展基础研究工作,为构建高质量基础研究人才队伍提供“源头活水”,平均资助强度为5万元/项;外籍项目资助强度为20万元/项,资助依托单位引进的毕业于QS世界排名前500名高校或国内外科研机构的外国籍科研人员,在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范围内自主选题,在京开展研究或科研合作,促进外籍学者与中国学者之间开展稳定的学术合作与交流。

二是鼓励科研人员开展前沿科学自由探索,通过面上项目,凝聚一批优秀人才,聚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四个基础学科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集成电路、新材料领域等重点领域,聚焦学术前沿,注重问题导向,开展前沿性、探索性研究,推动首都基础研究可持续发展。面上项目资助强度为20万元/项。

三是促进学科交叉,聚焦卡脖子问题,设置重点研究专题项目,支持45岁以下的科研人员,围绕数理化生基础学科及其交叉学科领域进行研究的重点项目,由院士牵头组织一线顶尖科学家围绕世界科技前沿和“卡脖子”关键科学问题系统长期布局,通过创新项目组织方式,鼓励跨单位、跨学科合作。重点研究专题项目“数学+”方向资助强度为150万元/项,其他均为300万元/项。

四是遵循“聚焦重点领域、提出产业需求、凝练科学问题”的总体思路,设置市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注重发挥企业“出题人”作用,引导科研人员从过去在前沿热点中找课题,转变为在企业难题中找项目。联合基金项目设前沿项目和重点项目,资助强度30万元/项-500万元/项不等;京津冀项目支持三地科研团队共同申报,引导三地科研团队围绕共同关注的基础问题开展研究,资助强度60万元/项。

六、名词解释

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数:指本部门当年部门预算中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用、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维护费预算数。

机关运行经费:指为保障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运行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的各项资金,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政府采购: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是规范财政支出管理和强化预算约束的有效措施。

政府购买服务:是指各级国家机关将属于自身职责范围且适合通过市场化方式提供的服务事项,按照政府采购方式和程序,交由符合条件的服务供应商承担,并根据服务数量和质量等因素向其支付费用的行为。

第二部分  2024年度部门预算报表

附件:原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2024 年度部门预算报表.xlsx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