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中关村朝阳园管委会(区科信局)与北京邮电大学专家团队召开6G产业研讨会,围绕6G技术发展趋势、6G创新应用场景、朝阳区6G产业发展路径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探索地校合作,推动6G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6G作为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在传输速率、延迟、覆盖范围以及连接设备容量等方面都有显著提升,是空天地海一体化通信网络构建的关键技术底座,对国家安全的保障和数字产业生态的发展有重大意义。6G产业目前正处于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的关键阶段,中国移动等行业龙头企业和央国企已启动布局。业界预计,6G将于2030年前后实现商业化应用。

  会上,北京邮电大学专家团队对6G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2025年是6G产业进行通信标准制定和推广的关键年,是布局6G产业的重要窗口期。6G技术产业链涵盖从基站、卫星、终端设备到应用服务的各个环节,主要应用场景包括通感算一体化、XR、元宇宙、人工智能、空天地海超大规模链接和物联网等领域,其传输速度快、低延时、覆盖范围广的特点可以大幅度提升下游用户体验,是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升级的核心推力。

  当前,朝阳区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持续聚焦“3+X”产业方向,在以6G技术赋能新兴产业发展、以场景牵引6G技术进步方面具有独特优势。6G技术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需要产学研用各方的紧密合作,朝阳区前瞻布局6G产业发展,做好技术成果储备,紧密联合北京邮电大学开展创新合作,共同推动朝阳区6G产业发展。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