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石景山区“科普科幻创作培育活动”走进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石景山实验学校。活动由石景山园管委会区科委、区教委、区科协主办,北京元宇科幻未来技术研究院承办,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幻创作研究基地协办。
活动特别邀请到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姚利芬老师,带来“科幻读写的三部曲”主题讲座。 姚利芬老师以趣味互动开场,通过提问《哆啦A梦》和《小灵通漫游未来》相关情节,迅速拉近与同学们的距离,引出“科幻是什么”的探讨。同学们积极参与,纷纷分享自己对科幻的理解。为了让同学们掌握科幻写作技巧。
姚老师向同学们分享了“科幻读写三部曲”。第一步“看生活”,鼓励同学们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将生活里诸如学习困难、交通拥堵等烦恼转化为科幻创意,如发明智能讲解器、瞬间到达器等。第二步“找科学”,即选择科学支点打造幻想世界,可参考现实科技,也能大胆想象未来科技,像依据现有AI、太空探测等科技进行拓展,或设想记忆传输机、时间折叠器等新奇发明。同时,姚老师介绍了科幻常见主题,如时间旅行、机器人伙伴等,并讲解了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大定律”。第三步“讲故事”,强调故事包含时间、地点、主人公、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和故事反思这5个关键要素,好的故事应充满悬念与情感起伏。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提问,涉及编程与机器人设计游戏、身体植入芯片、放射性物质防护材料等前沿科技话题。姚老师耐心解答,让同学们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此次“科普科幻进校园”活动,在同学们心中种下了科幻的种子。正如姚老师所说,未来属于同学们,故事也属于同学们。相信在此次活动的启发下,同学们会运用想象力去构建属于自己的科幻世界,在科幻创作和科学探索的道路上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