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健康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7月6日,第42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和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学论坛开幕。活动以“探索生命 共创未来”主题,北京未来医药产业链研究院(筹)、生命科学重大项目校地共建、14个重大项目落地昌平等多项成果集中亮相。
  多元活动展示产业成果,促进交流合作
  本次活动采用“1+6+1+N”模式,即1场开幕式及主论坛,6场平行论坛,1场主题推介,多场闭门研讨会、行业招商推介及投资考察活动。
  主论坛上,国家医保局、国家药监局等医药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围绕医药政策与产业发展作主题发言;顶尖高校及科研院所专家聚焦人工智能与超限制造、免疫学与生命健康、新型药物递释系统等前沿领域作主旨报告;头部医药企业家围绕实践分享经验。
  聚焦细胞与基因治疗、脑科学与脑机接口、高端医疗器械、合成生物、美丽健康、AI+生物医药等赛道,主题推介集中呈现医药创新成果以及优秀企业案例;系列精彩配套活动涵盖活动期间及前后组织的多场研讨会、产融合作对接、昌平招商推介、投资考察等。
  北京未来医药产业链研究院(筹)揭牌
  主论坛上,北京未来医药产业链研究院(筹)揭牌仪式启动。据悉,该研究院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指导下,在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昌平区政府的支持下,国内二十余家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科研机构合作下共同组建,开展医药产业链发展研究,支撑关键技术协同攻关,组织政产学研医金合作,推动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服务医药产业区域协同发展,打造我国医药领域高水平智库和产业服务平台。
  主论坛揭晓了2024年度中国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前100位企业(下文简称“前100位企业”),其中,2024年北京市共有12家企业入选。这些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规模2149.5亿元,同比增长4.4%,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占整体的21.4%和23.6%,均位居全国首位;资产总额9723.7亿元,占整体资产总额的35.7%,稳居全国首位。
  会上进行了“生物医药领域创新成果展示”,含创新药共20款,创新医疗器械共15款。其中北京市创新药品7款,创新医疗器械10款。
  生命科学重大项目校地共建启动仪式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昌平区主要领导共同揭幕。这标志着高校原始创新势能向产业转化的关键一步。未来,四校合力,推动生物医药、合成生物、高端仪器装备等前沿领域实现“从0到1”突破,筑牢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根基,点燃创新策源引擎,驱动中国医药健康产业从“跟跑”向全球价值链核心“领跑”跃升。
  14个重大项目签约落地昌平区
  进一步支持药健康产业发展,《中国(北京)自贸试验区科技创新片区昌平组团促进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支持办法》同时发布。据悉,该政策是昌平区响应党中央“健全创新药械发展机制”要求、落实北京市“创新医药32条”部署的关键举措,以自贸试验区制度型开放为突破口,推动跨境研发合作与国际标准接轨,加速填补脑机接口、AI制药、细胞基因治疗等前沿领域技术空白,为破解我国医药领域“卡脖子”问题提供“北京方案”。
  会上举行了重大项目签约仪式。昌平区聚焦医药研发布局与原创成果转化,14个重大项目涵盖迈瑞医疗器械、大医集团、优锐生物、佰仁医疗、神基制药、修正药业、汉禾生物、京城里合成生物食品等产业投资类项目,以及安达生物、格来赛、高性能医疗器械国家研究院、汕头大学、春风化雨医疗等创新合作类项目。
  去年,2024年昌平医药健康产业达1040亿元
  据悉,北京市强化“南北联动”,北部依托中关村的生命科学园,连通海淀区与昌平区,深耕国际医疗器械城、合成生物制造集聚区和美丽健康产业园,加速科学家原创成果转化,建设原始创新与未来产业的“策源地”。南部在经开区新推出了国际医药创新公园BioPark,打造全球医药人才在华创业的第一站,与大兴区共同打造医药产业的“新引擎”。
  昌平区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构建“一核一带三片区”的产业布局,在医药健康领域持续发力,形成了涵盖基础研究到终端医疗的完整产业链,过去三年全区医药健康产业收入年均增速9.3%,2024年达到1040亿元,同比增长14.3%,已成为北京乃至全国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创新引擎。
  双会联动,搭建高端平台
  北京·昌平生命科学论坛自2022年起已成功举办三届,是昌平区精心打造的高水平生命科学与医药健康品牌活动。由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主办的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自1959年至今已成果举办了41届,作为医药行业发展的风向标,每年汇集政策解读、生态链企业合作、顶尖专家前沿研讨。本次论坛开创了“学术峰会+产业盛会”协同新模式,构建“政产学研医金”医药健康创新集群,搭建高端研讨平台,凝聚行业共识。
  本次活动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和北京未来科学城管理委员会承办。(记者 潘俊强)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