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距离从20米升至100米——前不久,国内首颗国产自主可控的高速串行接口集成电路CTN1062系列芯片,诞生在北京经开区通明湖畔的国家信创园里。

信创产业,即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是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的基础,也是“新基建”的重要内容。国家信创园已建成起步区,并聚集了200多家信创领域企业、全国90%以上的信息技术头部企业,形成全产业链信创产业集群生态。记者近日探访获悉,在起步区基础上建设的信创园一期即将在年底建成投用,逐渐成为融合国际化、创新力、体验感和生态范儿的多功能复合式产城综合体。

几年前,从中关村科学城起步的国科天迅创业团队走出“梦想实验室”,到经开区落地转化成果。CTN1062系列芯片正是成果之一。

CTN1062系列芯片的关键就在于传输距离。“过去,传输距离一般只有20米,但我们理论上可以达到100米。”国科天迅联合创始人白晓杨说,在航天航空等重大装备领域,特殊工况和环境下需要选择同轴电缆作为传输介质,如果芯片传输距离短,就需要布设更多设备。“该芯片还采用了专有均衡、基准电流、变压器驱动、动态电容等专利技术,使其误码率更低。”

这只是国家信创园加速诞生成果的缩影之一。国家信创园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经开区国家信创园已落地200余家信创领域企业,集聚起全国90%以上的信息技术头部企业,形成覆盖高性能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整机终端、系统集成、网络安全服务等全产业链的信创产业生态。(记者曹政 实习生付臣欢)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