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下周决赛540个团队参赛,北京占四分之一
5月23日,2024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系列大赛决赛新闻发布会在雄安新区召开。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组委会办公室主任、河北省委雄安办常务副主任吴海军发布,决赛以“汇未来技术 聚未来产业 建未来场景”为主题,从5月27日启动首场决赛到6月19日全部结束。
决赛设3个赛场,在雄安电建智汇城雄安印象馆举办服务机器人、下一代网络(IPv6)、光储直柔、近零碳建筑4项大赛决赛,在雄安金湖未来城河北建投大厦举办安全应急、植物工厂和无人农场、智能网联充电4项大赛决赛,在雄安郊野公园举办北斗技术应用大赛决赛。决赛期间,还将组织数十场产业招引、场景打造、资本对接活动,9场专题参赛作品展,智能充电基础设施、IPv6两场主题论坛。
为推动大赛优秀成果在雄安新区落地转化、扩大应用,谋划提出打造场景汇科创产业园,由中电建在电建智汇城、河北建投在金湖未来城各安排10万平方米主题楼宇,作为场景汇产业和创新要素的承载空间,并提供系列大赛举办、成果展示、投资对接、产业落地等全方位、一站式服务。
遴选540个团队的597个参赛作品进入决赛,参赛团队覆盖27个省份,特别是来自北京的占到了1/4,基本囊括了相关细分领域的大部分先进技术和创新创意。
数百项参赛新技术新产品集中展示。在雄安·容东智慧体验中心周边1000平方米的展区,将展出服务机器人、近零碳建筑、光储直柔等领域的100多项参赛作品,包括配送、清扫、安防、焊接等服务机器人,高性能节能门窗、发电玻璃以及IPv6数字人等一批先进技术产品将精彩亮相;在河北建投大厦周边1000平方米的展示空间,布设100多个展位,展出安全应急、智能网联充电和植物工厂、无人农场等领域的近200项参赛作品,包括灭火侦察机器人、排水清淤装备、密闭空间无人机等智能安全应急装备,自动充、超级快充、双向充等充电桩,采摘机器人、智慧农业大模型等将一并展出。
启动近百项未来城市场景牵引大赛成果落地。机器人应用领域,推出7万平方米智慧生活广场、9万平方米雄安奥特莱斯等11个场景。安全应急领域,推出55万平方米地下空间安全应急智能监测、77万平方米地下空间定位导航、森林防火监测预警等14个场景。近零碳建筑和光储直柔领域,推出6万平方米中绿里商业综合体零碳建筑、国家电网光储直柔微电网系统、疏解高校低碳校园等17个场景。植物工厂和无人农场领域,推出15个场景。智能网联充电领域,推出雄安铁塔公司多网融合、容西综合加能站超级快充等7个场景。下一代网络(IPv6)领域,推出“IPv6+生产生活”11个场景。北斗领域,推出地下空间室内外定位导航、桥梁隧道形变监测、“两客一危”运输车辆监管等19个场景。
马上就访
北斗最新技术成果将实战呈现
“雄安新区未来之城场景汇大赛决赛期间,北斗最新技术成果将在雄安郊野公园实战呈现。目前41个参赛项目正在准备参赛,基本涵盖了我国北斗领域各类核心器件和解决方案。”中国雄安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李振伏介绍,所有场景完成布设后,将实现北斗设备的真实数据接入赛场,进行现场竞技比拼。
方圆18平方公里的雄安郊野公园拥有丰富的地形地貌、水系林草、堤坝浮桥以及完善的场馆和基础设施,为赛事举办、场景展示、实物展览提供了优越的基础条件。
为确保本次大赛赛出先进技术、前沿产品和创新性解决方案,进入决赛的单位在郊野公园及周边水系布设了实战场景,实时采集的数据将作为大赛评比的重要参考依据。
在郊野公园千年秀林,布设基于北斗技术的林草防火设备及系统,模拟火情发生的状况,结合精密算法和系统平台做出整体态势感知展示、火情预警及应急处置;在郊野公园内宽阔空间和水系,布设无人机安全追踪与反制、北斗无人船水质监测、北斗无人环卫车自动清扫等场景;在郊野公园集中展示南拒马河附近布设北斗位移监测终端及部分传感器等提供的桥梁形变、大坝形变、水利防洪等实时数据,以及津雄高速北斗自由流、城市级无人机管控等场景。
此外,雄安郊野公园内还将设立为期3个月的北斗技术产品展,布展面积1000平方米,设四十余个展位,展示“北斗+交通”“北斗+水利”“北斗+林草防火”“北斗+智慧城市”等9大场景全领域前沿技术、高端产品以及综合解决方案,北斗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将在这里全面呈现。(记者 韩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