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服贸会上,北京亦庄亮出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先行区建设成果
数据就像氧气,无处不在又非常重要。正因如此,经开区不仅布局四大主导产业,不断完善高端服务业及科文融合产业,也越来越注重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着力构建“4+2+1”产业体系,进一步推动全球高端资源要素聚集。
走进经开区,不仅有以京东为代表的数实融合头部企业引领行业发展,也有国家信创园等园区引聚企业提供自主可控的底层技术支撑,还有依托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的特色应用场景。顺应趋势,越来越多企业正融入数据要素产业链体系中。其中,尚亦城(北京)科技文化集团有限公司在数字资产流通领域前瞻布局,进一步提升数据要素市场对经开区生产效率的乘数作用;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与国际数据空间协会、全球IPv6论坛、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签订共建协议,成立北京国际数据实验室,让数据要素可以安全、高效地进行流通、整合和共享,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经开区还进一步引进更多数据要素企业。仅今年以来,经开区已引进落地开运平行空间、格兰德信用管理等企业,鼓励数据要素企业共同打造数据顶层设计、数据开放、数据流通、数据运维与安全等全流程的数据要素产业链条,激活数据要素潜能。
今年7月,北京市印发《关于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进一步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的实施意见》,提出支持北京经开区等开展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先试,打造政策高地、可信空间和数据工场。
其中,算力作为数字经济时代新的生产力,以政策为指引,经开区在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所行动,计划向区内中小型企业提供普惠算力。在2023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上,经开区组织北京亦庄智能城市研究院,与电信、京东、华为、阿里、曙光、腾讯等算力伙伴,共同举行了公共智能算力中心启动和算力调度服务平台上线发布仪式,率先推出国内首个“算力资源+运营服务+场景应用”一体化建设工程。
目前,算力调度服务平台已完成关键技术验证工作,完成大模型、生物医药、科学计算等场景应用的实例验证。同时,经开区公共智能算力中心也在筹划建设中,规模为1000P,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可为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建设提供前沿科技基础保障,该中心计划于2024年2月底前完成上线运营。今后,经开区企业只要线上下单、按需付费,就能像使用水电一样便捷地使用算力服务。
今年,经开区印发2023年数字经济工作要点,将通过实施技术创新攻关、基础设施“强基”、“数字+产业”能级提升、“产业+数字”智造引领、应用场景拓展、数字经济生态优化等六大行动,推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链条化、集群化、高端化发展,打造“核心技术-共性能力-数业融合-应用场景”数字经济全产业链,形成数字化转型发展“亦庄范式”,成为北京市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