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怀柔科学城管委会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开展“城聚星火”学生社会实践培养计划启动仪式。本次活动以深化校城融合、推动实践育人为目标,旨在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产业一体化融合发展高地,引导青年学子投身科技服务与乡村振兴一线,为怀柔科学城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兼统战部部长谭红军,怀柔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怀柔科学城党工委委员刘敏华出席活动,中国科学院大学相关部门领导,怀柔区相关部门及属地镇乡负责人,怀柔科学城各处室及平台公司负责人,中国科学院大学学生代表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兼统战部部长谭红军在致辞中指出,搭建社会实践平台有三重深意,一是构建顶天立地的育人新范式,以双导师制为纽带,让科学家和实践导师共同指导,推动实验室成果在科学城的二次裂变。二是打造双向赋能的创新共同体,采用课题项目加实践项目的双轮驱动模式,学生带着和自身研究方向紧密相关的课题项目进入培养单位,运用专业知识开展实践项目,为用人单位带来切实的智力支持和解决方案,实现双向赋能。三是培育乡村振兴的科技生力军,鼓励和引导同学们探索如何将乡村的生态优势转为经济优势,以科技兴农,加强农业农村青年人才和科技领军人才的培养。
怀柔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怀柔科学城党工委委员刘敏华表示,启动“城聚星火”项目是深化“校地协同育人”的创新探索,更是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实践。要以实践为桥梁,肩负使命踏上新征程,中国科学院大学学生要走进科学城、融入科学城,在参与科研攻关、成果转化、基层治理等实践中,感受国家战略与个人成长的同频共振,让青春在解决“卡脖子”难题中绽放光彩。要以协同为纽带,助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探索“双导师制”“项目共研”等创新模式,让高校的智力资源与地方的应用场景碰撞出更多火花。要以奋斗为底色,在怀柔科学城建设中彰显担当,学生们要以“科技服务者”“乡村建设者”的身份参与真问题、真项目、真攻关,在实践锻炼中提升科技素养、夯实能力本领,在服务国家战略中涵养情怀!
活动现场,与会领导为“科技服务团队”“乡村振兴团队”两支实践队伍授旗。旗帜象征着责任与担当,宣告青年学子正式踏上服务国家战略的新征程。
同时,首家怀柔区“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在怀柔科学城公司揭牌成立。该基地将聚焦以服务怀柔科学城建设和国科大学生发展为核心,双向发力,通过搭建就业创业桥梁、完善政策指导等措施,为打造校地融合的创新创业生态赋能,助力科学城统领“1+3”融合发展。
两名实践导师代表发言,结合怀柔科学城发展需要,呼吁学生要厚植家国情怀、永葆好奇心、敢啃硬骨头,用脚步丈量科学城,以创新赋能新发展。中国科学院大学首批学生社会实践团队庄严承诺,将秉持“博学笃志、格物明德”的校训精神,在实践中锤炼本领、服务社会,争做科技报国的“先锋队”,在怀柔科学城奋力书写青春答卷!
“城聚星火”学生社会实践培养计划是怀柔科学城管委会与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化校地合作的重要抓手,项目采用“课题导向、导师引领、一线锤炼”“三维驱动”创新培养模式,通过建立“1个枢纽平台”“2支先锋纵队”“3项战略目标”“4大行动支点”“5方协同网络”,积极搭建科学城实习实践场景,构建“科研、实践、成长”全链条培养体系,促进学科建设与科学城发展深度融合。
学习实践活动按照批次推进,首批次共遴选优秀博士、硕士研究生28名,选派至科学城管委会、科学城公司和怀北镇,开启科技服务、乡村振兴新征程。未来,将围绕科技服务、乡村振兴等领域,组织学生团队开展课题调研、技术攻关、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