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在由海淀区中关村街道与京东产发集团联合主办的“智启新元·数造未来——2025智能产业生态论坛”上,全国首部街道级人工智能产业生态蓝皮书——《中关村街道人工智能产业生态蓝皮书》亮相。中关村街道将以“街区即实验室”的模式,为人工智能产业种下生机勃勃的“雨林”。
蓝皮书以“街区视角”全景扫描中关村街道AI产业生态:86家人工智能企业汇聚,包括字节跳动、深度求索等人工智能领域领军创新企业,大模型“六小虎”中的月之暗面在这里发展壮大,还有中科软科、合众思壮、抖音等20多家大中型人工智能企业。以Deep-Seek、Kimi、豆包为代表的大模型技术产品也在引领着国产大模型行业的发展趋势。
街道内分布的53栋重点商务楼宇中,已有30栋重点承载了人工智能企业,形成银谷大厦、盈都大厦、世纪科贸大厦等一批高质量产业空间。
记者了解到,海淀区正在打造人工智能创新街区,五道口、大钟寺两个先导区都在中关村街道范围内。去年中关村街道实施成府路国际人才大道建设、联通京张重拾记忆、公共空间环境提升等一批改造项目,打造网红地标,释放广场功能活力,将东升园南侧绿地与京张遗址公园进行联通……通过城市空间品质焕新行动,串联起五道口和大钟寺两个先导区,让街区更有活力、更加智慧、更具温度。今年,还将实施大钟寺顺馨园、知春路公共空间等项目,打造大钟寺先导区综合环境提升的样板和示范。
中关村街道党工委书记董智杭介绍,将通过四大举措激活人工智能生态:加强“产业系”培育,壮大链主企业,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与高成长性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构建雨林式创新集群;搭建“算力朋友圈”,支持开源创新平台建设;统筹基层治理等场景资源,搭建场景征集平台,扩大技术产品市场应用;搭建服务桥梁,打造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孵化-加速”闭环。
“科技的真谛是让所有人共享创新红利。”董智杭介绍,深化场景赋能,中关村街道推出关芯智慧政务服务系统,为AI技术创新与提升城市管理、优化公共服务深度融合打造场景。(记者 孙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