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由丝路规划研究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管理委员会联合组织的“金融赋能中小企业出海”主题活动及“中国中小企业出海发展联盟出海培训第一课暨中关村丰台园‘先丰企航’实训营第2期”顺利举行。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丝路规划研究中心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陈元出席并讲话。
  本次活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中小企业更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作用,探索构建金融助力企业高质量“走出去”的政策机制与服务体系。相关部委部门负责人和金融机构代表、专家学者、企业界代表、“先丰企航”实训营学员共 300 余人参加活动。
  陈元指出,当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为我国中小企业“走出去”拓展了广阔空间,也带来了更多发展机遇。他强调,金融赋能是破解企业出海难题的关键,通过金融工具和机制创新,释放经济潜力,撬动更大规模的国际化发展。他表示,推动中小企业“走出去”,不仅需要金融机构增强跨境服务能力,也需要政府、企业及国际合作伙伴共同构建稳定、可持续的信用链与利益链,为企业扎根海外、做大做强提供坚实支撑。他希望通过本次会议集聚智慧、形成合力,助力企业更好走向国际市场。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翁啟文、中共北京市丰台区委书记王少峰、丝路规划研究中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颖冰分别致辞,从政策落实、区域支撑、平台服务等角度,认为要形成各方合力,为中小企业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拓展国际市场提供全链条服务。
  王少峰表示,丰台区始终坚持做企业出海的“护航者”,积极将法治思维嵌入金融服务链条,构建“24小时金融服务+1小时法律响应”的全天候护航体系和跨语言、跨时区、跨法域的企业出海综合服务体系,探索区域企业组团式、结队式、陪伴式出海,让更多企业借助“一带一路”金融生态,成为全球产业链重构的积极参与者、制度型开放的生动实践者。
  活动中,原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党委副书记周延礼,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一级巡视员李永军,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魏驰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中心副主任杨长湧,海南省工商联主席丁飞,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原一级巡视员叶燕斐,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栗峥等分别就政策协同、金融监管、国际化人才保障等议题发表了演讲。
  来自锱云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中通诚资产评估有限公司、上海经证科技有限公司、河北文安钢铁集团等企业的嘉宾则结合实践经验,就融资路径、法律合规、产业协同、科技支持等方面分享了中小企业出海过程中的典型做法与应对策略。
  丝路规划研究中心副理事长刘冠峰宣布了中心 2025 年度新聘专家名单及学术共建单位名单,陈元副主席为新聘专家和学术共建单位颁发证书并合影留念。
  由中关村丰台园企业出海发展联盟成员单位共同发起《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出海倡议书》,向全国基层金融机构发出倡议,倡导加强金融产品创新、提升服务能力、构建包容有序的金融服务环境,积极打造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支撑体系。
  活动同步举办了“中国中小企业出海发展联盟出海培训第一课暨中关村丰台园‘先丰企航’实训营第2期”,来自中国工商银行、中信证券、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的专家围绕专项融资、资本市场对接、法律支持等议题开展专题授课,帮助企业理清关键环节,增强海外拓展的系统认知与应对能力。
  后续,中关村丰台园将继续依托丰台区法务资源集聚优势,发挥法务先导区的引领示范作用,深化中关村丰台园法商融合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暨法治护航企业出海 “益企行动” 系列活动,进一步整合区域内现有的金融、人力、知识产权、仲裁等法务、泛法务机构资源,聚焦 “法商融合” 这一核心命题,在投资合作、风险防范、权益保护等关键领域,为企业提供跨地域、跨语言、跨文化、跨区域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和专业法律支持,助力企业“走出去”行稳致远。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