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宣部对外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寿小丽: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六场,我们邀请到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先生,中科院院长侯建国先生,工程院院长李晓红先生,中国科协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张玉卓先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李静海先生,请他们为大家介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建设科技强国”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

下面,我们首先请王志刚先生作介绍。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大家好。首先,感谢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关心关注、理解和支持科技创新事业,今天很高兴我和科字口的各位同事一起和媒体朋友见面,与大家一起交流科技创新十年来的情况。我们很乐意就大家关心的问题一起探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摆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立足中国特色,着眼全球发展大势,把握阶段性特征,对新时代科技创新谋篇布局。在目标上,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在摆位上,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在战略上,我们持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路径上,我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我国科技事业的蓝图已经画就,我们的科技创新事业在不断向前发展。

十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科技界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科技事业发生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成功进入创新国家行列,走出了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道路。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12年的1.03万亿增长到2021年的2.79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1.91%增长到2.44%,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国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1年的第12位。中国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新的变化。中国既是国际前沿创新的重要参与者,也是共同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重要贡献者。

十年来,全国各地方、各部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战略部署,中央和地方协调联动,东中西部协同创新,科技产业金融融通发展,支撑发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统筹推进,汇聚形成了全国上下勠力同心、锐意创新的磅礴力量。

我们坚持“四个面向”,形成了支撑发展和保障安全的科技创新发展新的战略格局。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我们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在量子信息、干细胞、脑科学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成果。面向经济主战场,以高质量的科技供给带动产业迈向中高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超级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加快应用,推动数字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战略必争领域补短板、强能力,支撑港珠澳大桥、川藏铁路等一批重大工程建设顺利实施。深海油气、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型核电技术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组织全国精锐力量开展疫情防控应急科研攻关,在疫苗、药物、检测试剂等方面取得一批科技创新成果,有力支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创新药物、国产高端医疗器械、先进诊疗技术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高质量的创新成果。

我们坚持以改革促创新,最大限度激发各类创新主体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十年科技体制改革都是围绕人来进行的,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引进体制机制更趋完善。科技计划和科研经费管理改革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科研诚信建设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创新主体能力建设得到强化,中国特色的国家实验室体系加快构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研院所的科研能力持续提升,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型企业成长壮大,国家创新体系更加高效顺畅。

我们坚持扩大开放,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新格局。开放合作是科技支撑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应对全球挑战的必然要求。十年来,我们实施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与161个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合作关系持续发展。“一带一路”创新之路加快铺就。在应对气候变化、粮食安全、人类生命健康等领域,与世界各国的联合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未来,中国科技开放的大门将会越开越大,我们愿与更多国家科技同行交流合作,并努力为世界科技进步和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多中国科技的贡献。

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国科技创新在原创能力、高端人才、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还有不少短板弱项,既要抓住重要发展机遇,也要应对一系列风险挑战。我们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科技界将进一步坚定创新自信,奋力攻坚克难,勇攀科技高峰,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在建设科技强国的新征程中展现新作为、取得新成就,以实际行动迎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谢谢大家。

寿小丽:

谢谢王志刚部长的介绍。下面进入答问环节,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新华社记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驱动作用日益凸显,请问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面向”支撑我国高质量发展中,科技创新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未来还有哪些部署和考虑?谢谢。

王志刚:

谢谢新华社记者。刚才你提的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这是高质量发展最主要的特征之一。第二,科技如何支撑高质量发展?科技要在产业、企业、区域、重大工程、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着力发挥作用。要发挥科技的渗透性、扩散性、颠覆性作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的源头供给、科技支撑和新的成长空间。科技有“无中生有”的作用,新的技术出来就会带动新的产业。

一是科技引领新兴产业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量子通信等新兴技术加快应用,培育了智能终端、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等新产品、新业态。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居世界第二,技术突破打通了我国新兴产业的一些堵点,太阳能光伏、风电、新型显示、半导体照明、先进储能等产业规模也居世界前列。

二是科技助推传统产业升级。持续20多年“三横三纵”技术研发,形成了我国新能源汽车较为完备的创新布局,产销量连续7年位居全球首位。立足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禀赋,加快煤炭高效清洁利用研发攻关。连续15年布局研发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高效发电技术,供电煤耗最低可达到264克每千瓦时,大大低于全国平均值,也处于全球先进水平。目前,该技术和示范工程已经在全国推广,占煤电总装机容量的26%。

三是科技支撑重大工程建设。特高压输电工程、北斗导航卫星全球组网,复兴号高速列车投入运行,这一系列重大工程都是由重大技术突破带动形成。研制成功“深海一号”钻井平台并正式投产,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进入1500米超深水时代。

四是科技提升企业竞争力。企业科技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例达到76%以上,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从2012年的50%、2018年的75%,提升到目前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制造业企业的100%。全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十多年前的4.9万家,增加到2021年的33万家,研发投入占全国企业投入的70%,上交税额由2012年的0.8万亿,增加到2021年的2.3万亿。在上海证交所科创板、北京证交所上市的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过90%。

五是科技促进区域创新发展。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引领辐射作用不断增强,三地研发投入占全国30%以上,北京、上海技术交易合同额中,分别有70%和50%输出到外地,这就是中心辐射带动示范作用。169家高新区聚集了全国1/3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人均劳动生产力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7倍,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人数占全国比重9.2%。今年1-4月份,国家高新区营业收入13.7万亿元,同比增长7.8%,表现出较好的增长势头。

六是培养高水平科技人才。人才强、科技强,是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前提,是高质量发展最持久的动力和最重要的引领力。我们更加重视人才第一资源作用,在创新实践中发现、培养、造就人才,一大批优秀科技工作者矢志不渝,协力攻坚,突破了载人航天、卫星导航、深海探测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刚刚神舟十四号也发射成功,我们空间站建设又将开启一个新的时代。还创办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型领军企业,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和瓶颈制约作出了重要贡献。

下一步,我们将加快强化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和技术创新一体化布局,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塑造更多发展新优势,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请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果?还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和方向是什么?谢谢。

中国科协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张玉卓:

谢谢你的提问。过去十年里,得益于科学普及的推广,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大幅提升。“十三五”期间,2015年那一年的数字是6.2%,具备全民科学素质的比例。到2020年,是提高到了10.56%。这主要得益于科学普及的组织力不断提高,构建了一个科学普及的组织体系,这个组织体系就是省域统筹政策和机制,市域构建资源集散中心,县域组织落实。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作为阵地,以科技志愿服务为手段的基层科普组织动员体系,打造一个“六位一体”的工作体系,包括品牌、平台、机制、队伍、改革和阵地。科普有一个品牌叫“科普中国”,“科普中国”品牌为线上线下的科普服务,全面开展了一些拓展工作,“科普中国”平台资源总量超53TB,各类传播渠道有715家,传播量416亿人次。目前,已经成为国内最权威的科普平台,这在疫情防控当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再一个,中国特色的现代科技馆体系发展迅速,实体科技馆在2012年的时候只有118座,增长到目前有408座,特别是有中国特色的流动科技馆体系,流动科技馆累计巡展4944站,科普大篷车行程里程超过5000万公里,农村中学科技馆累计建了1112所,中国数字科技馆的用户达到1500多万,体系服务线下公众超过8.5亿人次。还联合有关部委共同打造了一个科学辟谣平台,动员125家国内知名机构发起成立“中国公众科学素质促进联合体”,发动213万科技工作者实名注册科技志愿者。国际合作持续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时给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贺信的精神,这个大会已经连续举办了4届,推动筹建世界公众科学素质组织,还有“一带一路”青少年创客营等活动不断深入。

但是,你刚才也谈到确实公民科学素质还是不平衡的,城乡区域发展差别还比较大,需要我们持续推进,久久为功。一是要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作为主线,强化部委协同,全社会参与,着力营造“人人科普、科普人人”的良好氛围。二是引导科普资源和服务向欠发达地区倾斜,尤其是向西部地区倾斜。大力开展科技援疆援藏以及兴边富民行动,努力缩小地区差距。三是持续推进科普助力乡村振兴,以村两委成员还有高素质农民为抓手,带动农民科学素质普遍提升,深化“智惠行动·百会百县乡村行”等,着力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谢谢。

科技日报记者:

过去十年间,我们从载人航天到嫦娥探月,从杂交水稻到核电建设,中国一系列大国工程以及大国重器举世瞩目。请介绍一下工程科技是怎样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请问一下中国工程院又在里面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谢谢。

工程院院长李晓红:

感谢你的提问,我是中国工程院的李晓红。2014年6月3号,习近平主席出席国际工程科技大会时指出,“工程造福人类,科技创造未来。”我想,这句话对于工程科技是非常深刻的诠释,也充分强调了工程科技在经济发展当中的重要性。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十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工程科技事业确实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可以说这十年是我国工程科技进步最大、科技实力提高最快的十年。我想讲三点:

第一,这十年建成了一大批世界级的工程。上天的,大家知道有“天问”“天和”“嫦娥奔月”。下海的,有“深海一号”,钻探千米海底。陆地上的工程,中国高铁、中国大坝、中国桥梁、中国港口,这四方面都是中国在世界上响亮的名片。高铁大家是知道的,举世瞩目,桥梁很有名的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跨海大桥最长的,大坝大家可能知道三峡大坝,还有向家坝、溪洛渡、白鹤滩等水利工程。这些应该说都是这十年来中国科技铸就的大国工程,其中都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贡献,但是最重要的我认为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发挥了中国独特的新型举国体制优势。

第二,助力突破重大科技攻关方面,工程院的院士也发挥了作用。不管是中国制造,或者未来车、数据港,还有产业链供应、5G、北斗导航,新能源、先进核能、特高压等等,这些都有我们院士们的身影。

第三,工程科技更好造福人民。大家知道,粮食安全离不开袁隆平,健康中国,这次抗击疫情,有钟南山、张伯礼、陈薇等院士的贡献。工程技术助力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有力地支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还有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川藏铁路、东数西算,科技助力脱贫攻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等等,工程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巴西环球报记者:

最近国务院宣布提振经济的措施,突出了对科技行业的激励。请问,在新冠肺炎疫情后的经济复苏中,哪一个科技产业能够扮演最大的角色?这一系列激励是否也意味着去年对科技行业的监管限制有所放松?

王志刚:

谢谢你的提问。科技在经济产业发展顺利的时候发挥重要作用,在经济产业发展遇到问题或者挑战的时候,科技也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在这方面,刚才你说哪一类领域,或者哪一个学科的成就能够对经济发展提供更大支撑或者解决更大的问题,实际上从科学本身来讲,各学科之间是相互交叉的,真正形成经济活动、产业规模、产品形态,需要不同学科、不同领域有机结合,才能够支撑整个经济的发展。就经济领域或者产业领域来讲,也是多个经济或者产业领域共同发力。当然,各个产业结构不一定相同,有的会占比高一些,有的占比低一些,背后的结构上还有更深层原因,要用系统论的方法和思维来看待如何推动经济发展中的科技要素。

关于你讲的科技方面的约束或者监管,实际上任何一个政府的管理都是激励和约束两个方面,没有单方面的激励也没有单方面的约束,而是该激励的时候激励,该约束的时候约束。最重要的是,要看它对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向效益到底有多大,是否符合科技的规律,符合企业发展的规律,符合法律政策,任何国家都是如此。我们国家更多的是把激励放在更重要的位置,相信我们的企业家、我们的企业能够规范发展企业的同时,对整个经济社会、民生等方面作出更多积极正向的贡献,这是最主要的标准。在这个标准下,剩下就是因时因势来调整,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场合、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调节方式,从而作出正确的选择。

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中心记者:

在各项改革中,科技体制改革一直是锐意进取、勇于争先、敢于面对挑战的。请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哪些突出进展?未来改革重点方向是什么?有哪些硬举措?谢谢。

王志刚:

谢谢你的提问,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体制改革在各项改革中是重要的领域,同时始终是走在前面的。科技的发展既要支撑科技活动本身,也要提供发展动力。我们坚持两个轮子一起转,一个轮子是科技创新,一个轮子是体制机制创新。所谓体制机制创新,实际上就是改革。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服从并且能动于生产力。科技是生产力,改革主要是改进生产关系。通过改革,我们的创新主体、创新活动、创新环境能有更好的改善,能够让更多的人愿意投身科技,激发创新的积极性创造性,具体体现在法律、政策、文化、科学家精神等方面。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部署的143项改革任务全面完成。最近我们又出台了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也就是在143项之外,还有一些深层次的改革,有一些硬骨头需要啃。我们通过新的改革,一环扣着一环,一轮连着一轮,把改革不断深入下去。改革只有进行时,发展的形势变化要求我们通过深化改革,使我们的体制机制、社会文化氛围能够更加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更加适应科技人员本身的诉求。

第一,深化科技评价和激励制度改革。评价是指挥棒,我们可以通过表扬批评来评价,可以通过奖励处罚来评价,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评价。在评价的指挥棒里,怎么样分类是关键。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高科技产业的评价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一个主体的目标不同,但是他们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的。国家科技管理部门要有统筹、有分类,既要注意各类创新主体相互之间的联系,也要注意他们之间的区别,这是科技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评价的目的还是要调动积极性,让大家潜心地去钻研,甘坐十年冷板凳,在科研一线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的重大需求,把科技问题找得更准,解决我们国家发展中一些短板弱项。

第二,深化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改革。经费是为人服务的,项目管理要按照“四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科技项目管理要使经费使用更加高效、规范。我们国家绝大多数科技人员是非常好的,值得信赖的。要以信任为基础,相信他们会潜心科研、规范用钱,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肯定能出成果的,同时要用制度来把经费管好。有些科学家要让他们对科研负责,有些年轻科学家要给他们机会,这些都要通过项目经费管理来实现,真正使得科技经费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

第三,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题。我们修订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将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等,尽可能地赋予科技创新的主体和人员;形成了一批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链条、平台,包括众创空间、科技孵化器、加速器等。只要想做成果转化,政府在不同的环节都会有不同的服务和支持。2021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3.73万亿元,超过全社会研发投入2.79万亿元,是十年前的5.8倍。

第四,弘扬科学家精神。科学家精神是科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用精神引领科技发展,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在这方面专门出台了弘扬科学家精神文件。刚才晓红院长提到了,一大批科学家在抗疫中间、在重大工程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但是他们往往敏于行讷于言,埋头做事、贡献很大。我们要把这样的科学家精神代代相传,把这种精神谱系传下去,吸引一代又一代人加入到科研队伍中,这样中国的科技最有希望。

下一步,我们还是要坚持改革,以改革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不断地推动中国科技创新发展,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国家安全、人民健康等方面的提升和发展。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

近些年,我们经常在媒体上看到中科院产出了像“深海勇士”、量子计算原型机、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等在我国乃至世界上都令人瞩目的成果。能否请侯院长介绍一下,中科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过去十年中取得了哪些代表性成就?谢谢。

中科院院长侯建国: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科学院提出了“四个率先”,也就是“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以及“两加快一努力”,也就是“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的新要求,我们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十年来,全院科研人员坚守使命定位,攻坚克难、勇攀高峰,产出了一批具有标志性、引领性的重大创新成果。

一是紧扣国家战略需求,在保障国家重大工程、突破“卡脖子”技术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比如,在载人航天工程中,中科院牵头负责空间应用系统,研制了数百台套有效载荷。在探月工程中,主要承担地面应用系统有效载荷分系统等任务,为“嫦娥”开展科学探测提供关键的技术保障。在北斗三号全球导航定位系统建设中,承担了12颗卫星的研制任务。围绕深空、深海科技制高点,中科院研制的悟空、墨子、慧眼、太极、广目等一批科学卫星,使我国在空间科学国际竞争中占据了有利地位。成功研制了“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海斗一号”等谱系化的深海装备,引领我国的深海科考进入万米时代。围绕航空发动机叶片、超分辨光刻机、仿生合成橡胶、高端轴承、高性能特种材料等重大需求,发挥体系化、建制化优势,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为保障产业链安全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是瞄准科技前沿加强基础研究,持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产出了铁基高温超导、纳米限域催化、量子计算原型机、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等一批高水平的重大原创成果,引领我国的凝聚态物理、分子科学、纳米材料、干细胞等一批重要前沿方向进入世界第一方阵。在衡量基础研究水平的自然指数排名中,中科院已经连续9年位列全球科教机构的首位。中科院研制建设了大家比较熟悉的“中国天眼”、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人造太阳”等在国际上领先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成为基础研究和科技攻关的利器,支撑我们在脉冲星研究、中微子振荡、磁约束核聚变等方面取得一批原创重大成果。在这里我想特别说明的是,这些设施是向国内外科学家开放的,目前“中国天眼”已向来自全球14个国家、27个科学项目提供科学观测时间。

三是推动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近十年累计向社会转化了约11万项科技成果,助力我国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比如中科院研发的“曙光”超级计算机、人工智能芯片、干细胞修复技术、碳离子治癌装置等,促进了相关新兴产业的发展。中科院煤制乙醇、煤制低碳烯烃等多项技术成功实现了商业化,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能源安全提供了科技解决方案。积极开展抗疫科研攻关,分离出世界上首个新冠病毒毒株,研制了多款疫苗、检测试剂、药物等,积极支持科技抗疫。为加强黑土地的保护利用,我们动员40多个研究所、千余名科学家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联合开展“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已取得初步的成效。更多的科技成果信息,请记者朋友关注发布会散发的材料。

谢谢。

光明日报记者:

近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入推进系统性改革,资助绩效不断提升,得到了科技界的广泛认可。请问,科学基金改革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近年来取得了哪些成效?谢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李静海:

谢谢光明日报记者对科学基金改革的关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当前应对全球挑战和科研范式的变革交织在一起,在这样一个关键的历史时期,自然科学基金委党组深刻认识到深化科学基金改革,不断提升资助效益,是我们必须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为此,我们坚持科学性是根本,公正性是生命的理念,确立了以“构建理念先进、制度规范、公正高效的新时代科学基金治理体系”为目标,以“明确资助导向、完善评审机制、优化学科布局”三项任务为核心的系统性改革方案。我要说明的是,对所有的科学资助机构而言,这三个方面都是大家持续努力的方向。

通过近五年的持续努力,改革成效逐步显现,我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在资助管理策略改革方面:一是明确资助导向。也就是根据科学问题的属性进行分类申请和评审。四类科学问题分别是:第一类,鼓励探索,突出原创,也就是大家经常说的0-1的科学突破。第二类,聚焦前沿,独辟蹊径。第三类,需求牵引,突破瓶颈。第四类共性导向,交叉融通。对这四类不同的科学属性进行分类评审,试点范围逐步扩大,去年总共有28万份申请,85%的项目采取这种方式进行评审,科研人员选题质量显著提升。

二是完善评审机制。也就是鼓励每一个评审人,不管是会评还是同行评审,都要负责任、讲信誉、计贡献。试点范围已经覆盖到61%的学科领域,涉及评审专家4.6万人,评审专家的责任意识与评审质量明显增加,这从申请人的反馈来看,申请人认为评审意见有帮助和很有帮助的占比达到85%以上。

三是优化学科布局。也就是试图解决学科划分越来越细,相互隔离又相互重复的问题。大幅简化申请代码,代码体系由三级调整为两级,数量由3500多压缩到1300多个,迈出了根据知识体系结构和逻辑优化资助布局的第一步。这项工作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所以我在此特别感谢科技界给予的大力理解和支持。

在资助管理机制改革方面:一是实施原创探索计划。建立随时受理申请、预申请、交互式评审等新的机制,及时支持极具创新性的思想。过去两年共资助了204项这样的申请。

二是实施人才资助体系升级计划。优化基础研究人才成长的资助体系。大家关注的“杰青”项目每年资助量由200项增加到315项,“优青”项目由400项增加到630项。青年项目过去4年间共资助了7.5万项,一大批年轻人在这个项目的支持下进入了基础研究领域,资助项目数逐年增长。

三是推进学科交叉研究资助管理改革。去年成立了交叉科学部,已经开始受理资助交叉领域的人才类项目,统筹组织重大类型项目的立项。

四是完善基础研究多元投入机制。改革联合基金,针对不同合作对象,明确出资比例。按对象的公益性质层次,与企业是1:4,与地方政府是1:3,与部门是1:2,引导各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提升基础研究支撑社会经济重大需求的能力。协议期内吸引外部资金投入123亿,今年联合基金吸引的外部经费已经相当于中央财政投入的近8%,这是相当大的比例。

五是优化资金和项目管理机制。率先在杰青项目中,给科研人员足够的自主权,开展了经费使用包干制试点,随后青年基金和优青项目也实施包干制。全面实行无纸化申请,简化项目申请流程,实施代表作评价制度。

在资助管理布局改革方面,根据源于知识体系逻辑结构,促进知识与应用融通,突出学科交叉融合的原则,将9个科学部整合为“基础科学、技术科学、生命与医学、交叉融合”四个板块,打破学科壁垒,实现多学科交叉融合,用宏观调控经费引导各个领域科研人员围绕重大的复杂问题协同攻关。

下一步,科学基金将以转变科研范式与提升凝练科学问题能力为抓手,因为我们认识到尤其是一些年轻人凝练科学问题的能力还不够,在努力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同时,更加主动开拓未来,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谢谢国家相关部门,科技界和媒体的朋友对自然科学基金的关注。谢谢大家!

CNBC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第一,请问培养高素质人才有什么特别的计划?第二,请问建设科技强国的目标计划在哪一些领域投资?大概有多少投资?如何保证投资效益?谢谢。

王志刚: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一个是关于人才,另一个是关于科技资金的使用。高质量发展是从要素驱动更多地转向创新驱动,创新活动本质上是人的活动,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所以人才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重要的方面。

在人才方面,政府要做的是创造更好的环境、更好的生态,让更多的人能够成为人才,特别是科技创新方面的人才,包括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青年骨干人才,也包括千千万万从事科研活动的各方面各领域人才。在政策、法律、服务、文化等方面,都要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和条件。对于从事基础研究的,从事技术创新的,从事成果转化以及从事高科技运用的人才,都要给他们创造相同的或者不同的环境,使他们能够更加适应,找准自己的位置,而不是“一刀切”对搞基础研究和搞企业的都用一个尺子衡量,用一个支持方式和服务方式。    我国人才在结构上、数量上都有了优化和提升,人才数量是全球第一,这与人口基数以及我国全方位全系统的科研安排格局是相一致的。同时高水平人才不断成长涌现,在开拓新的领域、承担领军项目,以及科学发现前沿预判等方面都涌现了一批高水平人才,这些人才是我们最宝贵的依靠力量。我们要建成创新型国家、成为科技强国,为世界科技进步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底气就在于有这么一批人才。

关于经费。经费要围绕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创新活动?我们有什么样的创新力量?他们有什么诉求?怎么样有利于他们从事科研创新?不管是搞基础研究的、应用基础研究的、技术创新的还是成果产业化的等等,我们都要加强资源配置。一个是政府投入明确导向,体现国家发展战略。一个是引导企业投入更多资金进行科技创新。同时,我们还在开展国际合作,我们的科学家在国际合作中,有些以项目为载体,有些以平台为载体,这些载体需要的服务和投入也是支持的方向。我们要重点加大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因为基础研究是从未知到已知,减少不确定性、增加确定性的过程,加强基础研究,就是要把其中的规律、方法、技术路径找到。同时还要把关系人民生命健康、关系人民生活的重大领域作为科研资源配置的重点。

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

请问,中科院在过去十年中,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做了哪些探索?以及有哪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呢?谢谢。

侯建国: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刚才志刚部长已经就全国的科技体制改革作了说明。中科院过去十年也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努力让机构、人才、装置、资金、项目等要素充分活跃起来,形成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

一是优化科研布局。强化科研布局的战略性、引领性、协同性,统筹区域、领域和创新平台的布局。贯彻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安徽合肥、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创新高地建设。围绕网络安全、空天信息、稀土资源、生态安全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新组建了一批科研机构。积极拓展国际科技合作网络,在海外布局建设了10个科教合作中心。

二是推进科研管理改革。中科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应该强化定向性、体系化的基础研究工作,也就是说我们的基础研究要从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中凝练科学问题。为此,我们出台了“基础研究十条”,对选题机制、管理方式、资源配置、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改革。

为保障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的顺利实施,我们制定了“攻关八条”,引导、保障骨干科研人员潜心攻关,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特别是像刚才志刚部长提到的,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解决“卡脖子”问题,需要科学家长期潜心研究,甘坐“冷板凳”,持续攻关。所以我们在制度上要对这些科学家予以保障,使他们能够长期潜心专注于科技攻关。

我们特别注重发挥科学院的建制化优势,加强多学科交叉和大兵团协同作战。比如,在制定“科技支撑双碳战略行动计划”中,统筹全院的优势力量,从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到综合示范进行了全链条布局。

三是打造创新人才高地。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人才强院”战略,通过“抓两头”带动全院人才队伍全面协调发展。持续深化院士制度改革,强化学术性、荣誉性定位,优化院士队伍结构,推动院士群体做好“四个表率”。为激励科研人员潜心科研,实施了特聘研究岗位制度,给予这些科学家相对稳定的支持。设立基础研究领域青年团队支持计划,鼓励拔尖青年人才敢于挑战科学难题,开展“从0到1”的原创研究。刚才静海主任介绍基金委的一些科研项目是科学家自主选题的,而科学院设立的青年团队支持计划,则是从科学界公开遴选一些大家公认的重要的科学难题,我们列出单子来,让青年科学家组成创新团队“揭榜挂帅”,让他们有组织地对科学难题开展长期研究。

我们还加强青年科技人才的储备,已经选聘12000多名以博士后为主体的特别研究助理,深挖人才的“蓄水池”。过去十年,院属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累计向社会培养和输送了近15万毕业生。同时,我们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充分发挥老一辈科学家爱国奉献、求真务实的优良传统,持续加强学风作风建设,不断涵养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

下一步,中科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实现“四个率先”和“两加快一努力”为目标,聚焦主责主业,进一步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作用,努力取得更多重大创新成果,为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的贡献。谢谢。

中国青年报记者:

中国工程院提出要建设顶天立地国家高端智库,请问具体是如何规划布局的?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等方面有哪些具体的举措?谢谢。

李晓红:

谢谢你的提问。中国工程院最近提出建设顶天立地的国家高端智库,这是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对工程院赋予的职能提出来的。我们提的“顶天”是要为党中央和国务院作出重大决定时建言献策,其中包括很多院士建议供党中央、国务院做决策参考。我们提出的“立地”是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地方提供战略咨询。

工程院在未来的发展当中如何建设好这支队伍,如何建设好高质量智库,我们有一些考虑。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两院院士大会上所讲到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这是给我们的定位,赋予我们的使命。

我们有几个考虑:一是持续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要不断深化院士制度改革,对院士队伍的结构、学科进一步优化,促进院士队伍在国家重大工程、核心关键技术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是建设顶天立地的高端智库,我们提出建设国内一流,而且要建设世界知名的中国工程科技高端智库。在国家这个层面为党中央和国务院更加积极地建言献策,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当中要贡献我们更多更大的智慧和力量,这个我们都有具体的规划。

三是在解决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方面打好攻坚战,我们的院士遍布在全国各地,在各自的单位,工程院可以把他们凝聚起来。工程院九个学部几乎涵盖了工程科技所有领域的领军人物,我们可以组织跨学科、跨领域的院士专家进行联合攻关、服务国家战略,这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的优势。

四是在全球工程科技治理当中要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工程科技的故事。我们今后要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来推进国际工程科技的创新开放合作,提高我国工程科技的国际化水平和影响力。

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我们将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战略布局作出更大的贡献。谢谢。

中国新闻社记者:

这十年来,我们国家科技硬实力的发展非常迅猛,刚才侯院长和李院长都介绍了一些大国重器、大国工程,在国际上都很有影响力。相对而言,以科技期刊为代表的科技软实力,可能发展的要相对缓慢一些。很多科研人员有科技成果论文要发表,第一时间都想到要投《自然》《科学》等欧美国际期刊。请问科技界的领导对此怎么看?还有近几年我国科技期刊建设取得了哪些进展?未来在提高科技软实力方面我们有没有自己具体的举措和规划?谢谢。

张玉卓: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谢谢你提了一个非常专业的问题。这些年,我们国家科技工作者发表论文,可以说是井喷,统计我们只在英文刊上发的论文,2021年就有68万篇。相比而言,我们在自己国家的英文刊上发的偏少,这确实是个问题。党中央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深改委的会,审议通过了一个文件,文件叫《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这个文出来以后,最近行动的比较迅速,可以说,这几年的发展还是比较快,国际重要期刊检索库目前收录我国科技期刊的数量翻了接近一番(从152种增至257种),刊均影响因子也由过去1.13升到4.42,增长了2.9倍。我们有一批优秀期刊已经跻身到国际前列,有25种期刊的影响因子学科排名进入到国际前5%,有20种期刊位列学科前三,还有三个刊是进入到全球百强。但是我们的英文刊虽然成长很快,从244种增到现在的436种,但是远远不能满足我们国家科技工作者要发高影响因子刊的需求。

下一步,我们实施了一个计划,叫做“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这个计划主要目标是要扩大领军期刊方阵,做强后备期刊梯队,推动更多优秀期刊进入世界一流行列。今年新增的刊要超过50种,有一部分在国外注册的英文刊符合标准的可以在国内登记注册。下一步,我们要加快科技期刊集群化改革和数字化发展,培育若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出版机构,建立有国际水平的数字出版服务平台,还有开放获取资源平台,吸纳更多的高水平科学家参与中国期刊建设,促进科研论文和科学数据的共享。谢谢。

李晓红:

我补充一点,刚才科协的张玉卓同志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回答得非常好。我想以工程院的期刊为例,这十年取得了迅猛发展。中国工程院的期刊叫做“1+9+1”,“1+9”是一个总刊、9个子刊,还有一个是中文刊。1就是“Engineering”,世界上有Science、Nature,所以我们打造的英文刊就是Engineering,9个子刊涵盖能源、机械、信息、环境、农业等等。我要说的是Engineering这个期刊,按照我们的构想,今后努力成为像Science和Nature那样有名的期刊,那是我们的目标,目前Engineering期刊从过去的影响因子零点几,今年上半年影响因子已接近12,在世界工程科技综合期刊中排名第一,已经是很了不起了,也得到了世界的认同,还有9个子刊,也在各自领域发挥了作用。所以我认为这几个方面还是取得了长足发展,并且我们也是积极响应刚才科协张玉卓先生所说的,建设一流的优质期刊。我作点补充,谢谢。

寿小丽:

时间关系,最后一个问题。

三沙卫视记者:

这些年,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科技为人民生活带来的变化,能否介绍一下科技促进民生的具体举措和进展?在保障粮食安全、支撑乡村振兴以及大家尤为关心的生命健康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的重点是什么?谢谢。

王志刚:

谢谢你的提问。科技为民是一个重要方向。总书记讲的“四个面向”中,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包括跟人相关的各个方面。科技为人的健康生活、高质量生活做些什么?我想大概有这几个方面。

第一,粮食安全。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土地。我们国家土地除了正常的耕地以外,还有一些开发空间。科技就是要变不可能为可能,聚焦干旱半干旱土地、盐碱地、红黄壤,以及黑土地的保护和利用,十几年甚至二十年持续下功夫,确实取得很大成绩。比如,针对干旱半干旱土地,杨凌示范区20多年来形成一些种植方法、品种,已在全国推广,推广面积达到上亿亩。再比如,针对盐碱地开发,黄河三角洲农高区,通过6、7年努力,研发出可在含盐量达到千分之三到千分之四条件下生长的稻米、大豆等农作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已超过10万亩。再比如,围绕黑土地保护,我们和中科院一起做了大量工作。刚才介绍的干旱半干旱土地全国范围内大概有10.5亿亩,盐碱地大概有15.5亿亩,这两种土地中的1/3或者1/4是可以通过科技改造成良田的。另一方面是种业。在小麦、玉米、蔬菜、猪、禽类等方面都研发了自己的品种,特别在主粮方面都是中国品种。有土地、有种子,种子适应土地、土地适应种子,两个方面相互适应,科技使粮食安全更有把握。

第二,能源安全。我们国家能源消费以煤为主,现在要达到双碳目标,需要通过科技使得能源安全更有保障、更加环保、更加节能。在超超临界发电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特高压输电处于先进水平。基于煤的能源禀赋,新的科技成果使我们对环境的影响能够更小一些。刚才建国院长还讲到煤制烯烃、煤制油等等,还有二氧化碳变成工业用淀粉。这些都是科技成果解决能源安全、解决减排减碳的重要产品。

第三,人民生命健康。2020年初,新冠肺炎一开始,我们在7天之内分离病毒毒株,知道这是新冠病毒,相较2003年抗击非典来讲,速度要快得多。再过7天,就研制出了检测试剂。如果没有检测试剂,我们就没有了有效筛查手段。所以习近平总书记讲战胜疫情历史上靠科学,今天我们更加要靠科学,向科学要方法,向科学要答案。正因为有检测试剂、有药物、有疫苗,所以我们能够构成坚固的科技防线。其中疫苗是一道防线,中医药也是一道防线,中和抗体药、小分子药也是一道防线。这三道防线是我们先后形成9版诊疗方案的科学基础。

第四,科技解决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北京、上海、深圳和一些欠发达地区科技工作结对子,就是通过科技手段解决区域不平衡、城乡不平衡的问题。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更加需要科技支撑。所以,科技为民是我们科技领域重要方向,要做的事情也是最多的,刚才选的这四个方面作为重点给大家介绍一下。谢谢。

寿小丽:

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的参与,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大家再见。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