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将于3月27日至31日在北京举办。本届论坛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年度主题,设置论坛会议、技术交易、成果发布、前沿大赛、配套活动五大板块,旨在推动全球科技创新交流与合作,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记者从主办方了解到,作为中国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中关村论坛自2007年创办以来,始终以“创新与发展”为永久主题,致力于促进各国共享全球创新思想和发展理念,共议前沿科技和未来产业发展趋势。本届论坛年会的举办,正值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交汇期,科技创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产业格局,推动经济社会迈向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引领:重塑产业格局,注入发展新动能
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从人工智能到量子计算,从工业互联网到生物制造,科技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各个行业的运行模式。
以医疗行业为例,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使得医学影像诊断系统能够在短时间内精准识别病变部位,大幅提升诊断效率和准确性,为患者提供更及时的治疗方案。在工业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智能算法优化生产流程,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显著提升了产品质量。
在制造业,5G、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引入,推动了智能工厂的建设,实现了设备的互联互通和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管控。这种数字化转型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能源消耗,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路径。
与此同时,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也在新质生产力的驱动下蓬勃发展。例如,新能源领域电池技术的革新,使得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和充电速度大幅提升,推动了交通产业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
向“新”而行: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在这一背景下,中关村论坛年会的举办恰逢其时。
据悉,本届论坛特别设置了“人工智能主题日”系列活动,通过政策研讨、技术展示与产业对接,推动AI创新生态体系的建设。其中,“AI未来论坛:创新·投资·全球化”作为核心论坛之一,将聚焦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创新、商业化路径、创业投资等议题,邀请国内外顶级投资机构和优秀创企创始人展开深度对话,研判产业投资风向,锚定价值成长方向。
此外,论坛还将举行中关村科学城科技成长二期基金合作子基金签约仪式,推动资本与科技深度融合。海淀区作为科技创新的核心区域,通过设立科技成长基金,持续链接壮大产业耐心资本,完善投资服务生态圈,加速打造“最具投资价值之城”。这一系列举措将为区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汇聚全球力量:深化国际合作,共享创新成果
中关村论坛自创办以来,始终致力于促进全球科技合作。本届论坛年会将通过论坛会议、技术交易、成果发布等板块,为全球科技界搭建深度交流与合作的广阔舞台。在技术交易板块,各国企业可以实现技术的互通有无,促进技术的转移和应用;在成果发布板块,最新的科研成果得以展示,为全球科技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论坛还邀请了国内外顶尖嘉宾,包括启明创投邝子平、金沙江创投朱啸虎、英国Fuel Ventures创始人马克·皮尔逊等,共同探讨全球AI创新和投资趋势。此外,中国银行将发布《中国银行支持人工智能产业链发展行动方案》,构建“四维”金融服务模式和“四专”保障支持,全面推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值得一提的是,论坛还将联合投中信息发布“投中榜2024年度中国最具创投价值城区榜单”,为政府优化政策、企业选址布局、资本筛选投资标的提供权威参考。同时,脑机接口产业联盟“2025年标准化工作专题会”也将在论坛期间召开,进一步完善我国脑机接口产业标准体系。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的举办,不仅是中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展示窗口,更是全球科技合作的重要平台。通过这一契机,中国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关村论坛是中国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中关村论坛创办于2007年,以“创新与发展”为永久主题。(记者 蒋大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