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阳光洒在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的幕墙上,
“人机共舞”的科技交响曲
回荡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
开幕式暨全体会议现场。
这场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
为主题的全球科技盛会,
不仅是一场前沿技术的集中展演,
更成为解码北京科技创新密码的窗口,
向世界昭示着这座城市的
产业雄心与未来图景。
站上具身智能风口
步入主会场,
迎面而来的是人形机器人
组成的“智愿者”方阵。
迎宾机器人妮娅对各类问题都能给予耐心解答。机器人给你充好咖啡,还有另一个机器人搭档送到你手中……跑步跳舞、吹拉弹唱、写诗作画、服务陪伴,这里每个机器人都身怀绝技。
相信吧,
这里可以超前
“点映”人机共生的未来!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一起搭建了24小时的无人药店,下单后店里头是人形机器人从货架上给你取药交给快递员,这样的24小时药店夜间不用让一个人不睡觉在那里值班了,人形机器人当家作主。”银河通用创始人王鹤表示,实现自主工作、泛化操作的能力真正让人形机器人成为人类的帮手,即将开展人形机器人最激动人心的时代。
这一幕幕是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各行各业的真实写照。
今年开年以来,“籍贯”北京的“天工”机器人能力不断升级,全国首家具身智能创新产业园落地中关村……北京具身智能领域喜讯不断。今年2月,更发布具身智能发展行动计划,描绘未来三年产业发展施工图:“北京将利用三年时间,力争突破百余项关键技术,推动万台具身机器人规模落地,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
“三年、万台、千亿级”
显示了北京发展
具身智能产业的决心和魄力。
引领科技创新跃升
来到这里,
“标志性成果”万花筒自动打开。
怀柔科学城的“放大镜”亮了——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成功发出“第一束光”,新型光敏蛋白让盲人“看”到希望,基于脱氨酶的转录因子印记技术为解码人类基因组功能信息安装一台“超清显微镜”……重大科技成果的发布让人惊喜也惊叹!
当具身机器人重塑产业图景,当自动驾驶走向更辽阔的天地,当生物医药持续攻克人类健康的难题,这座城市的发展动能满格,创新信心如磐。这是北京“研发投入强度连续六年保持在6%以上”的生动注脚,也是北京多年来,累计出台40多项支持政策,不断浇灌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成效,目前,北京已产生3个万亿级和7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建设全球开源之都
这里还有北京引领开源潮流,
打造开放创新生态的最新成果。
“汽车操作系统是汽车行业智能化下半场的中枢,也是通往高阶智能体的基座。理想星环OS进行开源,理想汽车将成为全球首家将汽车操作系统开源的车企。”李想透露,理想星环OS预计可以让供应商和主机厂每年节省千万甚至上亿的操作系统授权费用,将于4月上线开源社区。
从理想开源首个整车操作系统,到开源基座模型、开源全球首个区块链软硬件技术体系长安链……论坛年会系统展示了北京开源成果矩阵,通过开源生态建设减少“重复造轮子”的浪费。
身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现场,我们看见技术创新波澜起伏,科技成果源源不断,创新发展生生不息,更被现场的科技之思、创新之志击中。科学创新最动人的不是对成功的预期,
而是对信念的坚守。
一座城市,
不仅要有“量产”成果的能力,
更要有挑战 “不可能”的胆魄。
我们看见绿色可回收纸椅在休憩区绽放如手风琴,AI同传系统让跨国对话宛若母语交流,AI“科技树”艺术装置收纳了每个人最美好的一面……
一座城市既有硬核实力也有人文温度,写就科技与文化交织的北京范式。
此刻,夜幕降临,
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
与四环路的霓虹交相辉映。
这场科技盛宴不仅展示着北京的现在,
更勾勒出未来产业的星辰大海。
当全球创新要素于此汇聚,
北京正以“新质生产力”为笔,
在世界科技版图上书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