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论坛作为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将围绕人工智能、生命健康、‘双碳’绿色、基础研究、人才智库、金融创投等热点议题举办60场论坛。其中,开放科学国际论坛、海洋科学与发展论坛等20场为首次举办。由12家部委主办21场,30余家国际组织与机构主办承办18场。”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政采中心副主任戴力在3月21日举行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平行论坛新闻通气会上介绍,今年的平行论坛主要呈现五个特点。
聚焦国际科技合作。围绕全球开放科学关键问题,举办开放科学国际论坛、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放共享论坛等,探索在数据基础平台、科学出版物等方面的开放共享机制。围绕基础研究和国际大科学计划,举办海洋科学与发展、环喜马拉雅地球科学国际合作等论坛,就生态保护利用、发展合作、人文交流等议题开展交流。围绕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举办“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术创新与国际合作、东盟创新合作发展等论坛,推进金砖国家在能源、制造、金融等领域科技交流合作。此外,还将举办科学与外交、中韩科技创新合作、新加坡前沿科技与创新、中国北欧可持续发展与创新等论坛,进一步扩大国际合作朋友圈。
聚焦新质生产力。围绕具身智能、量子科技、生物医药、6G、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举办多场平行论坛,邀请诺贝尔奖得主、领军企业家等,共享全球创新思想和发展理念。今年将继续推出人工智能主题日,采用“2+5+N”活动框架,包含未来人工智能先锋论坛等2场核心论坛、中国具身智能大会等5场专场论坛,以及四类10场其他特色活动。此外,还将举办碳达峰碳中和科技、世界绿色设计等论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聚焦科技治理。面向全球科学发展和应对共同挑战的需要,举办全球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数据跨境流动创新发展、科技与法治等论坛,通过构建多维度对话平台,共商全球创新规则和科技治理,共同推动科技更好造福人类。
聚焦教育科技人才。今年论坛年会将为各类科技人才创造交流合作机会。通过举办AIforScience青年、人工智能领军人才发展、留学人员创新创业、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发展、侨海创新发展、科技女性创新等论坛,吸引集聚国内外顶尖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为相关科学家群体搭建交流平台,共促全球人才合作新机遇。
聚焦开放创新生态。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是推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一环。通过举办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发展、全球独角兽企业、全球标杆孵化器、硬科技投资与发展、耐心资本服务新质生产力等论坛,为全球政、产、学、研、用、金各领域参会人士搭建交流平台,持续推动科技金融创新发展和创新创业生态建设。
在该新闻通气会上,多个平行论坛相关负责人也分别作了论坛筹备情况的介绍。
北京市委网信办网安处处长杨虎表示,数据跨境流动创新发展论坛将重磅发布北京市数据跨境流动便利化综合配套改革政策,见证北京国际数据跨境服务有限公司揭牌、北京数据跨境合规服务产业联盟成立,北京市有关部门还将在论坛上与相关国家和地区在华商会签署《促进数据跨境流通利用持续优化北京营商环境合作备忘录》,并汇聚各行业头部企业,发布数据跨境流动典型行业领域最佳实践案例、数据跨境流动通用技术应用工具、企业数据安全治理最佳实践案例等创新实践成果。
科技部八司综合处相关负责人在介绍海洋科学与发展论坛有关情况时表示,作为一个首次举办的论坛,海洋科学与发展论坛聚焦全球海洋科学的前沿动态和发展需求,围绕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深海探索与科技创新、全球海洋治理与合作等国内外广泛关注的核心议题,设置主旨报告、青年圆桌会谈两种形式。论坛汇聚多个国际组织和国家的顶尖学者。
据北京市欧美同学会办公室主任周效全介绍,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将首次发布《北京归国留学人员蓝皮书》,系统梳理北京地区海归人才流动的趋势和创新效能图谱,还基于调查样本总结出了一个反映北京市归国留学人员群体画像的“数字密码”:“122—6789—7753”。这三组数字分别代表北京归国留学人员的总量、群体特征及赋能首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具体表现。现场还将揭牌中国北京(望京)留学人员创业园海外联络站英国站和意大利站,联络站将深度链接意大利科创之城那不勒斯,英国剑桥、牛津等国际顶尖高校和区域科创资源,在人才、学术、产业、创新等方面加强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拓宽国际化招商引才渠道,打造更具国际影响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影响力共建负责人王奂然介绍,围绕人工智能技术研究现状、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与未来发展的核心方向等话题,未来人工智能先锋论坛邀请图灵奖著名学者约瑟夫·斯发基斯,以及国内知名院士学者,以科研基石与学术前沿为方向作主旨报告。李开复、王海峰、杨植麟等产业界专家围绕大模型产业发展作主题演讲。以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建设为主题,发布空间生态、模型应用、具身智能、算力资源、人才要素等各方面的举措与行动,包括人工智能创新街区2.0、具身智能研究院揭牌等多个成果。围绕“具身智能与AGI”这一主题,该领域知名学者及业界专家王鹤、卢策吾、王仲远等就技术、数据、场景以及安全挑战等分享最新研究与洞见。
在介绍硬科技投资与发展论坛有关情况时,北京中关村资本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周超表示,本次论坛将深入探讨硬科技领域的前沿技术趋势、投资机会以及国际化视野下的创新要素全生态,旨在为硬科技投资提供前瞻性指导。重点关注如何通过投资推动硬科技的突破与应用,打造“未来信息、未来健康、未来制造、未来能源、未来材料、未来空间”等前沿产业。同时,论坛将探讨硬科技发展的全球趋势,结合投资需求和痛点,深入剖析产业生态构建中的关键要素和难点。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技情报研究所所长张士运介绍,开放科学国际论坛将围绕全球开放科学治理关键问题,聚焦“全球开放科学合作战略、政策与机制”“大科研设施开放共享促进全球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数据技术平台推动科学数据和科学出版物国际合作”等前沿议题进行探讨。(记者 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