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项目:中草药DNA条形码物种鉴定体系

  主要完成人:陈士林,宋经元,姚辉,王一涛,韩建萍,庞晓慧,石林春,李西文,朱英杰,胡志刚

主要完成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湖北中医药大学,盛实百草药业有限公司,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澳门大学,四川新荷花中药饮片股份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教育部

  获奖等级: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项目简介:

中药材品种混乱及真伪鉴定方法欠缺严重影响中医药疗效与安全,该成果创建了全新“中草药DNA条形码物种鉴定体系”,获2014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中华中医药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并被评为“2014年世界中医药十大新闻”,推动中药鉴定学迈入规模化、标准化的基因鉴定时代。

项目组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验证ITS2序列作为植物通用DNA条形码,创建全新中草药DNA条形码鉴定技术体系并纳入《中国药典》,解决了千百年来中药材物种真伪鉴定难题,是中药材从主观性状鉴定到客观基因判定的技术革命,推动中药鉴定学迈入崭新的标准化基因鉴定时代,产生重大国际影响。历时十年完成11000余种4万余份实验样品的DNA条形码研究,160多篇论文发表在Biotechnol Adv、Nature Commun、Biol Rev等国内外期刊,多篇论文被Nature Asia、Nature China选为中国最佳研究亮点。首篇论文被引超过720次,三篇论文被评为“中国百篇最具影响优秀国内学术论文”。项目负责人2014年入选中国药学领域高被引学者榜单,被评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和首届“诺奖之星”,获得2015年吴阶平医药创新奖。

建立了全球最大的中药材DNA条形码鉴定数据库,中草药DNA条形码物种鉴定技术体系已被国内外广泛应用。DNA条形码技术检测揭示中国七大药市药材存在4.2%的伪品,应用该技术可避免经济损失以及混伪品对人民健康的危害。该数据库包含100余万条DNA序列,可实现对中国、美国、日本、欧盟、韩国和印度等国药典收载的几乎所有草药物种快速鉴定,同时该技术可对超微及破壁饮片基原物种进行准确鉴定。国际期刊Biotechnol Adv以题为“草药鉴定从形态到DNA的文艺复兴”介绍该项研究成果。出版《中国药典中药材DNA条形码标准序列》等专著,为中药材建立了“基因身份证”,为中草药产品提供原料鉴定保障服务。

中草药DNA条形码物种鉴定体系已被国际学术同行广泛应用和接受,英国、美国药典会等机构委派鉴定专家到项目组研修和交流,该鉴定体系已成为生药鉴定学科的国际关注亮点。研究结果被PNAS、Mol Biol Evol、PLoS Genet、Curr Opin Biotech等国际著名期刊引用。“中药材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法指导原则”被《中国药典》2010年版、2015年版收载。在Google Scholar中以DNA barcode搜索得到3万多条结果,前10 篇中有2篇为项目组研究论文。DNA条形码技术培训累积超过2000人次,国内食品药品检验所、企业、高等院校、海关等单位广泛介入和应用。

 

陈士林研究员与DNA条形码之父Paul Hebert教授交流


陈士林研究员与来自全国中药材DNA条形码鉴定研修班学员合影


宋经元研究员现场指导DNA条形码鉴定研修班学员学习DNA条形码相关软件



中药材DNA条形码鉴定系统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