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项目:城市循环经济发展共性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
主要完成人:李金惠,温宗国,金宜英,张进锋,林翎,吴静,聂永丰,张天柱,兰永辉,康俊峰
主要完成单位:清华大学,江苏维尔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东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苏州伟翔电子废弃物处理技术有限公司,中胶资源再生(苏州)有限公司,江苏仕德伟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教育部
获奖等级: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项目简介:
该项目以城市物质代谢为理论,物质流调控为手段、以量大面广的典型物质循环的共性和关键技术为突破,形成了“系统集成规划、智能分类回收、废物清洁再生、管理政策支撑”等为特征的城市循环经济共性技术发展模式。主要科技创新如下:
1、研发出区域物质代谢归一化核算及调控分析方法,拓展了国际区域物质代谢理论,建立了以资源产出率为目标的多层次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研发了跨经济社会部门、地理空间网格化的模拟优化算法及系统规划技术,推动城市物质代谢模式从线性提升为循环型,从传统黑箱向机理化、白箱化发展。
2、首次在国内构建了区域再生资源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系统技术和商业化运营系统,形成了线上信息匹配、线下物质交易的回收模式,信息匹配准确率>85%,解决了海量信息匹配速度慢和准确度低的问题;研究提出典型的城市再生资源市场机制与行政方法相结合分类分质回收政策和管理制度,显著减少资源回收环节和成本,提升了资源回收效率。
3、创造性地研发出典型“城市矿产”资源的机械物理多级拆解破碎技术及成套装备,攻克了常温态下电子废物、废旧轮胎等典型城市矿产资源材料分离难度大的难题;形成了绿色机械辅助人工拆解+高效分类分离+高价物质有效提取+拆分物产品化高值化利用技术模式;研发出破碎分离物分类分质高值化加工利用技术,有价材料再利用率高于欧盟和日本水平5-10%,投资和运行成本低50%。
4、创新性地研发出高含水有机废物湿热水解及多组分资源化新技术,解决了复杂介质中物质定向转化迁移的技术难点;研发出以湿热水解技术为核心,联合杂质高效分离、固形物生物转化、高中温两级厌氧消化形成高效资源化成套装备;开发出以淋滤水解过程为核心的固形物生物转化、高中温两级厌氧消化、有机物肥料化/饲料化的多组分高效资源化的有机废物成套装备。
5、创造性地研发出难处理残余物协同处置利用制备建材关键技术,在国际上最早建成水洗预处理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水泥窑煅烧协同处置的工程化项目;建立了建材资源化产品安全性评估与环境风险控制方法体系。
项目发表论文276篇,SCI收录111篇,专著13部。授权发明专利51项,实用新型64项,软件著作权26项。核心成果应用于国际、国家和8个城市循环经济推动工作,是41项国家重大政策和标准的核心科技支撑,引领了我国城市循环经济模式的推广和实施。近3年,新增销售额24.85亿,新增利润2.79亿,环境、社会效益显著,受到国内外高度关注和广泛认可。
全生命周期代谢理论规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