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项目:化学药物晶型关键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主要完成人:杜冠华,吕扬,张丽,于飞,李明华,汤立达,刘伟,高肇林,杨世颖,龚宁波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悦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罗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药物研究院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益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北京市
获奖等级: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项目简介:
晶型决定着固体化学药品质量,晶型技术属国际制药企业的核心机密。项目针对制约我国化学药物发展的晶型关键技术难题,历经17年研究,率先在我国创建了完整的“化学药物晶型研发关键技术体系”技术链。由此形成的指导原则被《中国药典》收载,为我国药品行业提供了技术指导法规文件,为创新药研发、仿制药突破国际技术壁垒和晶型药物生产提供了不可缺失的技术支撑。
1、创建了我国化学药物晶型研发关键技术体系,实现了我国晶型药物技术从无到有、到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匹敌的历史性跨越,提高药品晶型质量
在国外没有相关报道、国内技术空白情况下,通过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效学等学科联合,集成创新,首次构建了从药物晶型的发现、制备、鉴别、评价、标准、质控到生产的化学药物晶型研发关键技术体系,解决了晶型药物中多个关键技术瓶颈难题,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技术体系已在我国晶型药物的研发、生产、出口、监管、司法鉴定中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晶型药物水平落后的面貌。
2、创建新晶型设计及基于反向均匀设计的高效制备关键技术,解决了新晶型的发现和制备技术难题,有效提高了新晶型的发现和制备效率
创建了基于药物三维状态下分子结构、分子排列规律、空间位阻、分子间作用力等参数的计算机分析和模拟技术,设计新的晶型状态;并基于反向均匀设计理念,以已知晶型的形成条件为依据,建立了新晶型生成条件控制系统。
3、创建了“优势药物晶型评价”关键技术,为晶型药物研发提供核心技术支撑
发明了小动物晶型固体药物定量灌胃器,解决了生物学评价结果不准确的技术难题并创立了小动物晶型药物吸收评价模型。 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优势药物晶型”定义,解决了复杂晶型簇的药用晶型选择难题。创建了基于晶型性质、固体药生物学评价、规模生产可行性的优势晶型综合评价体系。
4、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化学药物“晶型纯度”新概念,创建“固体药物晶型定量分析”新技术,解决了晶型定量检测技术难题,促进国产药的国际化
项目创建了原料药的绝对和相对晶型含量与固体制剂复杂体系中药物晶型成分含量检测新技术,创造性地将X射线衍射技术应用于晶型成分定量分析,解决了复杂药物中微量晶型含量检测的行业性技术难题。
应用技术获授权发明专利78项,新药证书6个、注册批件63个,5个新药进入临床;培育26个上市晶型药品,2个品种年销售超10亿元,新增销售额114.71亿元,新增利润21.99亿元;片剂通过国际生产认证,实现制剂出口;头孢曲松钠为进口药1/60价格;为全国30个省市400余家单位300余品种提供了技术支撑;成功挑战国际晶型技术壁垒,实现国产药生产上市;促进我国晶型药研发,提升药品质量,取得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项目技术应用前景广阔,通过优势晶型药物研发新模式示范,对推动我国药品行业技术进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吕扬教授讲解仪器
杜冠华教授指导研究生实验
《晶型药物》书籍
小动物固体给药装置开展晶型药物生物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