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沛,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全国胰腺外科学组组长。在国际外科界拥有广泛的声誉和影响力,获得国际外科学院、北美外科学院、英格兰皇家外科学院和香港外科学院“Honorary Fellowship”等称号,担任第十六届亚洲外科学会主席。先后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20余项,发表论著200余篇,培养硕士、博士及博士后60余名。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二等奖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首届“周光召临床医师奖”、中国医师奖、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担任《中华外科杂志》总编及十余种外科杂志的名誉总编和副总编。研究团队在赵玉沛教授带领下,继承传统,开拓创新,在胰腺外科领域辛勤耕耘,为提高我国胰腺外科技术水平而贡献青春和汗水。

张太平,男,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5年获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外科学博士学位,2002年4月在美国匹兹堡大学Starzl器官移植研究所做访问学者,2002年5月至2004年12月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基因治疗中心做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胰腺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现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委员兼秘书、外科手术学组委员兼秘书;中国医师学会普外科分会委员;《中华普通外科杂志》、《中华消化外科杂志》、《中华肝胆外科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外科理论与实践》、《临床肝胆病杂志》、《中华普通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中华疝与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国际外科杂志》等杂志编委。参加完成了国家九五、十五科技攻关、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卫生部重点项目等任务。发表论文及综述100余篇,参加专著和教材编写20余部。

廖泉,男,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学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获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外科学博士学位,2000.3-2001.6在瑞士伯尔尼大学附属医院外科做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胰腺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胰腺癌免疫微环境的研究。现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学组委员兼秘书;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学分会常委;《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副主编及多本专业杂志编委。近年来牵头完成了863项目、国自然等科研项目。

 

北京协和医院胰腺外科是由我国著名的外科学家、中国现代基本外科奠基人曾宪九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创立,是国内最早的胰腺疾病专科。胰腺外科依托于北京协和医院强大的综合实力和全国疑难病诊治中心的地位,联合消化内科、病理科、超声科和放射科成立了胰腺疾病协作组,创建了胰腺疾病专业病房和胰腺实验室,在国内最早开展了胰腺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主要涉及急性胰腺炎、胰岛素瘤、胰头肿瘤的综合研究。尤其在胰腺内分泌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面,联合内分泌科对胰岛素瘤的定性、定位诊断,以及手术治疗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胰腺癌方面,成立了ERCP讨论会,每周联合消化内科、放射科及病理科对壶腹周围疾病共同进行讨论,使很多疑难疾病得到了正确诊断和及时治疗。

经过30年的发展,尤其是在曾宪九教授的继任者,老一辈胰腺外科学家朱预教授和蔡力行教授的领导下,北京协和医院胰腺外科团队在胰腺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方面不断完善,开拓创新,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培养了专业队伍,2002年3月正式成立了“北京协和医院胰腺外科中心”,也迎来了新的学术带头人--我国著名胰腺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院长赵玉沛教授, 在他的领导下中心发扬传统,锐意进取,在基础研究方面,继续发扬在胰腺癌基础研究领域的优势,并与国外知名胰腺中心强强联合,派出多名青年学者到国外进修学习,在胰腺癌发生、胰腺癌化疗、化疗耐药、胰腺放射治疗和物理治疗等方面展开了多层次的研究,2008年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及中华医学奖一等奖等多项学术荣誉,打造了协和医院胰腺外科的金字招牌。同时投入力量在胰腺移植、胰岛移植、胰腺干细胞移植等方面也作了大胆的尝试。努力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为今后应用于临床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临床方面近30年来,诊治胰腺癌4000余例,诊治胰腺内分泌肿瘤1000余例,其中胰岛素瘤600余例,为目前亚洲病例数最多的一组病例,并完成了复杂的、多发的、多次术后的难治性胰岛素瘤的切除。在胰腺良性肿瘤方面,我们积极探索新的手术方式,开展胰腺节段切除术、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减少手术创伤,更好的保留器官功能。同时也开展了慢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包括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胰管减压等手术。近年来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经腹腔镜胰岛素瘤摘除、腹腔镜胰体尾切除、腹腔镜胰腺假性囊肿-胃吻合术或与空肠Roux-en-Y吻合术、腹腔镜胆肠和胃肠吻合术、机器人手术等新术式,使胰腺外科诊治手段不断丰富,更好的为病人服务。近年来先后国家十二五、十一五科技支撑课题、863、973课题、卫生部公益性行业专项项目、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研项目共50余项,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

近十年来,在赵玉沛教授的带领下,整个团队在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尤其是胰腺癌及胰腺内分泌肿瘤的临床诊治和基础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一直致力于从临床常见问题中提炼出科学问题,促进转化医学事业的发展。目前整个团队有10余名高级职称以上工作人员,技术骨干40岁左右,年龄比例比较合理,平均年龄小于45岁。建立在基本外科实验室、协和医院基本外科中心实验室及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研究平台及雄厚的资源基础之上,已经培养博士后、科研型/临床型博士、协和医大八年制博士生及硕士生近100名,目前在读科研型博士9名、硕士2名,在国内外知名杂志、会议上发表文章200余篇。同时在赵玉沛教授的积极倡导下,在国内最早成立了专门的胰腺疑难疾病会诊中心。该中心以10个科室、18位专家的强大专家阵容为基础建立多学科协作组,规范了胰腺癌诊治流程,注重多学科综合诊治,为患者提供最快速的检查平台和最佳的综合治疗方案,使多数患者在一周内得到确诊,明显缩短了确诊时间,赢得了手术切除机会,使胰腺癌手术切除率由原来的29%提高到35.5%,高于国际同期水平15~20%,同时也提高了协和医院对胰腺疾病的综合诊治水平,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400余例胰腺疑难疾病的诊治。

 

获奖项目:胰岛素瘤诊治体系的建立及临床应用

主要完成人:赵玉沛,张太平,廖泉,戴梦华,邢小平,金征宇,李方,杨爱明,刘子文,蔡力行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