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下午,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举行记者会,委员们围绕“聚焦‘五子’联动建言资政 助推首都高质量发展”主题接受媒体记者采访。

“十四五”期间,北京将以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新引擎,驱动首都新发展。在坚持“五子”联动、一体推进的过程中,如何落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这个“五子”中的关键一子?

市政协委员、龙信数据研究院院长屈庆超说,今天上午陈吉宁市长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推进国际科创中心建设,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路径。我结合学习体会,谈几点建议:

国际科创中心建设要紧扣国家重大战略,面向科技前沿,面向国际竞争,聚焦“卡脖子”技术攻关,提升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实现更多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从0到1”的突破;要以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构建政、产、学、研各类主体共同参与、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体系,为高精尖产业的发展提供创新沃土。

屈庆超说,国际科创中心建设要发挥有为政府的作用,政府要推动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建设,通过体制机制创新驱动原始创新和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创新驱动应用创新,通过应用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在重大科技创新领域,要发挥举国体制优势,把创新要素和资源集中起来,打赢核心技术攻坚战。

屈庆超说,国际科创中心建设还要发挥有效市场的作用,企业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主体和微观基础,企业的创新更多是面向市场需求的创新,是更接地气的创新,更具有生命力、更可持续。要建设法制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激发企业的创新潜力。

屈庆超还建议,要打造高水平的人才高地。人是科技创新的基础,没有人才就无法实现国际科创中心建设。要围绕创新链、产业链,加快聚集科学家、企业家等各领域的专业人才以及领军人才,形成多层次的人才梯队,助力国际科创中心建设。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