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读报告 | 如何推进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

北京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1月21日开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统筹推进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记者获悉,今年,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将推动机构逐步健全完善各项制度,持续提升机构科研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快产出更多原创科研成果。

北京市高度重视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早在2005年,北京市和科技部就联合推动成立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近年来,北京市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推动成立了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吸引集聚一批战略性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及其高水平创新团队来京发展。

据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机构处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 年,《北京市支持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实施办法》出台,进一步推动新型研发机构主动适应科研范式变革,实施有组织科研,为支撑国家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增添新动力。

新型研发机构已经取得了哪些成果?据悉,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在赋予新型研发机构充分自主权的前提下,推动机构围绕关键技术方向和问题,集中力量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相关机构探索实施“军令状”“里程碑考核”机制,相继涌现出一批原创科研成果。

比如,量子院发布全自主化的新一代量子计算云平台“Quafu(夸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和实现开放式架构双场量子密钥分发系统,通信距离突破615公里。智源研究院推动“悟道3.0”在语言、视觉、多模态等基础大模型上取得研究突破。北生所在破解GSDMB可变剪接调控细胞焦亡活性的分子机理、淋巴管清除功能分子机制、调控线粒体自噬的分子机制等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等顶级期刊,有望用于治疗老年疾病、淋巴管功能障碍、脑肌疾病等。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引进全职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及其创新团队、有潜力的科研人才,靶向吸引具有创新潜力的博士后人才。相关机构发挥引人用人灵活,以及经费匹配、人员配置等方面保障优势,集聚了一批国内外高水平人才。

同时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发挥平台能力、体系化程度优势,不断提升科研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相关机构搭建了一批高校院所难以独立建设、企业等市场化主体不愿投资建设的技术平台,为底层技术攻关提供有力支撑。例如,脑科学所建成光学影像、计算、实验动物、载体工程、基因组学等10个配套齐全、功能强大的高水平技术辅助中心,在覆盖领域、支撑能力等4方面超过国内其他脑科学研究机构。

2024年,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将深入宣传贯彻落实《北京市支持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实施办法》,组织第三方机构和专家,开展好相关新型研发机构阶段性评估和综合评估,推动机构逐步健全完善各项制度,吸引合作和社会资金投入,持续提升机构科研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快产出更多原创科研成果。(记者 张璐)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