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基础,但城镇体系不合理、核心城市辐射不够、产业链延伸仍存在障碍等问题仍然存在。未来应提升京津双城辐射带动作用,建立不同层次的合作机制,缩小河北各市与京津的发展差距,规划建设现代化首都都市圈,进一步提高京津冀一体化水平。
规划建设现代化都市圈。都市圈一般跨行政区,所以都市圈也是区域合作区。加快建设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在强化首都核心功能和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同时辐射带动区域发展,形成带动国家经济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战略区域。
从“通州+北三县”到“廊大武”,推进京津冀核心区深度合作。2020年3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省三河、大厂、香河三县市协同发展规划》,对通州区与廊坊北三县从空间格局、文化保护、生态环境、综合交通、产业经济、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防灾减灾等领域提出协同发展的要求,为深入推进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廊坊市、大兴区、武清区三地虽分属三省市,但地缘相接,加强合作的必要性显而易见。其中,廊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位置居中,加强合作最为必要且必需。“廊大武”合作也可对“通州+北三县合作”提供重要支撑,下一个阶段势必将合作区扩大到通州和宝坻。
三地共建产业园区,推进京津冀实质性合作。共建园区是产业跨区域转移过程中常见的合作平台,也是当前我国各级政府正在积极推进的一种区域合作模式。共建产业园区的各参与主体能够充分发挥人才、资金、土地、科技创新等方面的优势,促进区域产业合作,通过园区集聚效应和示范效应,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实现互利共赢。创新园区合作共建机制,加快产业平台打造。一是发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引领作用,加快高端要素和创新资源向高能级平台集聚,共同打造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园区;二是围绕疏解和承接功能,推动北京、天津经开区和高新区与河北省各地市的开发区共建产业园区,全方位拓展合作广度和深度;三是建立利益共享长效机制,减少制度性摩擦,合作主体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确定合作方式,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参与主体共享园区共建的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