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各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已结出累累硕果。记者昨日从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获悉,今年一季度,本市认定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2090.9亿元,同比增长10.3%。同期,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190.7亿元,同比增长106.5%。
一季度北京技术合同成交2090亿
2023年,北京技术交易顺利实现“双突破”,全市认定登记技术合同突破十万项,达106552项,比上年增长12.1%;成交额突破8000亿元大关,达8536.9亿元,增长7.4%。
本市流向津冀技术合同6758项,同比增长14.9%,成交额748.7亿元,增长109.8%;“三城”流向“一区”技术合同成交额24.3亿元,同比增长9.6%。
在2024年一季度,北京市认定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达2090.9亿元,同比增长10.3%。“三城”落地“一区”技术合同成交额9.7亿元,同比增长93.8%;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190.7亿元,同比增长106.5%。
值得一提的是,本市不断推动京津冀协同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京、津、冀科技部门已印发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协同推动京津冀高精尖重点产业发展工作方案(2023年)》。2023年,三地共同培育技术转移机构20家,打造概念验证、中试熟化服务平台28家;科技成果共享库汇集成果4.89万条;50余家在京高校院所与津、冀签订技术交易合同500余项,合同金额达7.4亿元。
医卫转化项目金额双双创下新高
新时代,新形势,对做好首都医学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出更高要求。本市正全力以赴促进医学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提升首都医疗水平和质量,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推动首都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度,北京地区医疗卫生机构实现科技成果转化409项,合同金额为15.4亿元,成果转化项目数及合同金额均创历史新高。相关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路径进一步清晰,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效率进一步提升。
不仅如此,本市还提升了卫生健康系统成果转化能力。2023年启动了首都医学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优促计划”。首轮“优促计划”征集到405个成果转化类项目,先后开展10场精准辅导、3场产业和知识产权主题辅导、6场集中推介,促成25个项目合作意向签约,正协助41个项目对接意向企业、199个项目对接意向落户产业园及优惠政策。
作为北京创新药企业转化典型案例之一,北京生物医药高科技公司诺诚健华的创新成果同步在2024中关村论坛上亮相,以高质量创新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在这次中关村论坛上,诺诚健华自研创新药奥布替尼核心专利获颁第七届北京市发明专利奖一等奖。作为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成果,奥布替尼已在中国和新加坡获批上市。奥布替尼在国内获批三项适应症:既往至少接受过一次治疗的CLL/SLL、套细胞淋巴瘤以及边缘区淋巴瘤,成为国内首个且唯一获批针对MZL的BTK抑制剂,这三项适应症均已纳入国家医保。
诺诚健华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崔霁松博士表示,新质生产力是一种以创新为主导的先进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生物医药则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诺诚健华将持续深耕创新,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昨日,经有关部门批准,北京诺诚健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协会揭牌仪式也在这次中关村论坛上举办。今后,诺诚健华科协欢迎学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技工作者广泛参与,促进科技人才的成长、科技工作者之间的交流、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科技的普及和转化,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主任张泽民院士担任诺诚健华科协常务副主席。(记者 赵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