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2024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非暴露空间国际学术论坛举办。活动由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创新局等共同主办,以“探索看不见的领域——揭示卫星导航系统中非暴露空间的挑战和解决”为主题,旨在推进北斗跨界融合。论坛聚焦卫星导航领域发展及相关产业深度融合,探讨基于卫星导航系统的非暴露空间定位技术解决方案,400余名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参会。
2024中关村论坛非暴露空间国际学术论坛会场
活动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2023非暴露空间产业发展白皮书》,从上中下游产业结构、产业集群化发展、学术交流和行业应用等方面,深入解读非暴露空间产业发展情况、技术创新进展等,在加强产业集聚、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建设标准技术体系、提高国际合作水平等方面提出建议。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协会标准委员会发布《非暴露空间数据采集处理技术》等三项团体标准,涵盖建立数据采集等级划分标准、明确数据精度影响因素、建立详细测绘流程和方法等多个方面,并针对轨道电子地图的特殊性,设立安全限制层以及成果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标准,推动空间数字化采集技术与建筑信息模型生产技术的发展,促进轨道交通电子地图标准化建设。
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沈振江、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院长陈艳艳、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院长耿长良等专家学者,深入剖析了应用智能化手段提升地下交通空间的运营效率与安全性,要充分利用数据信息实现交通系统的精准感知和智能调控,融合不同来源的勘测数据,为城市交通规划、设计与运营提供更为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持。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副主任卢晓春、香港理工大学教授陈武、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邓中亮等专家学者分别围绕“基于手机的非暴露空间定位技术”“通信导航深度融合研究进展”等议题,展望了定位导航技术发展为人类社会带来的便捷高效体验。
2024中关村论坛非暴露空间国际学术论坛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
活动现场,全图通位置网络有限公司、创星汇(香港)有限公司和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进行了签约仪式,三方将在卫星通信、高精度位置服务、导航、遥感、智能交通等领域进一步合作,将非暴露空间数据收集和智能导航技术等引入香港地铁、高铁、机场等非暴露空间环境,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非暴露空间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