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大赛即将迎来全球总决赛,从全球3000多个项目中遴选出的优胜项目将同台竞技。作为中关村论坛的赛事板块,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大赛已发展成为对外交流的高水平国际前沿科技竞技平台。
据悉,本届大赛以“开辟前沿新赛道 培育发展新动能”为主题,在全球8大赛区共征集项目3164项,按照“全球邀约、同场竞技”的原则,经过59场区域赛和领域赛,遴选出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云计算等10个领域的“中关村前沿科技TOP10”,其中22个优胜项目进入全球总决赛。
今年,大赛的全球参与度进一步提升,首次设立北美洲、欧洲、亚洲、港澳台等4大境外赛区,覆盖了全球主要高水平科技创新区域,共征集境外74个国家和地区的1280个项目,数量是上届境外项目的4倍,境外项目占比超过40%。
作为引领前沿技术与未来产业方向的比赛,大赛今年围绕新质生产力设置了10个新兴产业领域,其中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领域创新活力最强,参赛项目占比超25%。参赛项目涵盖大模型、具身智能、量子信息、光子计算、脑机接口、合成生物、可信AI等将近120多个细分赛道,涌现出一大批国际领先的高水平创新成果。
前沿科技创业者们将获得的奖励扶持也进一步升级。中关村高科技产业促进中心主任徐剑透露,今年大赛奖金总额近400万元,36家次获得各领域前三名以上荣誉的企业均获得奖金,奖金额、奖金发放范围相比去年均实现翻倍。除了现金奖励,大赛优秀企业将获得的财政补贴力度和方式也更加丰富多样。例如本市将通过中小微研发补贴、前沿技术企业专项补贴、空间落地补贴等多种方式,对有意愿来京发展的获奖企业进行支持。此外,今年本市还与龙头企业、重点实验室等设立了1000万元创新基金,拟在获奖企业里挑选10家企业支持其进行技术探索。
肉眼看似长势不错的农作物,光谱照相机“咔嚓”给它拍一张照片,就能看出哪里存在潜在的病虫害隐患。站在20米开外,对着火花四溅的炼钢炉拍个照,炉内温度一目了然,一千多摄氏度的温度范围内判断误差仅有正负10摄氏度。光谱,如同物质的指纹,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信息载体。“视觉技术一直在追赶人类的眼睛,而光谱成像技术可以超越人眼。”与光科技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CEO王宇说。
2020年,由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领衔,一家名叫与光科技的清华大学科研成果转化高科技公司在海淀成立,并在2021年获得了总决赛亚军。“参加前沿大赛提升了我们企业的知名度,让我们获得了更多投资界及政府等机构的青睐。除资金支持外,我们在企业人才招聘、税务、法务,以及人才引进政策、奖励政策等多方面也获得了及时、细致的辅导,帮我们少走弯路、快速发展。”王宇透露,公司的技术、产品正在智能手机、医疗器械、机器视觉、增强现实、自动驾驶、智慧城市等领域加速落地应用。截至目前,公司已累计融资数亿元,估值十余亿元,今年营业收入预计将达数千万元。
自2017年启动以来,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大赛已经累计为219家优质前沿技术企业提供8亿多元资金支持,并精准提供场景需求对接、投融资、空间落地、创业辅导等系列配套服务。目前,已有15家参赛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61家企业成长为全球独角兽企业。(记者 孙奇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