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年,1958年出生于广西南宁,后随父母下放到偏僻山村。1978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长春地质学院(现吉林大学),就读于应用地球物理系,完成本硕学业的他以优异成绩留校任教。他的同学毛翔南至今仍珍存着1982年黄大年写在本上的赠言“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

1992年黄大年获得“中英友好奖学金项目”的全额资助,赴英国攻读博士学位,成为当时30个公派出国留学生中的一员。出国前,黄大年坚定地对同学说:“我一定会把国外的先进技术带回来!”1996年,黄大年获英国利兹大学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

黄大年曾在英国剑桥一家航空地球物理公司进行地球物理探测领域的深入研究。他带领团队实现了在海洋和陆地复杂环境下通过快速移动方式实施对地穿透式精确探测的技术突破。

在海外的十多年间,他学医的妻子成立了自己的诊所,女儿也学业有成,一家人生活安逸。但黄大年从未忘记自己对祖国的承诺,他总是惦念着母校,经常回访交流,以拓展师生们的国际视野。

2009 年底,黄大年担任母校吉林大学全职教授,并被选为有关地球探测项目的首席科学家。这个项目以吉林大学为中心,组织全国400多位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秀科技人员,开展“高精度航空重力测量技术”和“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两个重大项目攻关研究。

2016年,由多位院士专家组成的验收会上,他带领的研究团队经过6年的刻苦攻关,取得的成果入选国家科技创新成就展。

回想一路艰辛,黄大年曾淡然地说:“我是国家培养出来的,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

骄人成果的背后是艰辛的付出。回国7年,他像陀螺一样不知疲倦地旋转,常常忘了睡觉、忘了吃饭。2016年11月29日凌晨,黄大年又晕倒在出差途中。回到长春,单位强制安排他做了检查,可还没出结果,他又跑去北京出差。

回到长春还没喘口气儿,黄大年就拿到了住院通知:胆管癌,住院治疗。2017年1月8日,黄大年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春去世,年仅58岁。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