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与北京维泰凯信新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维泰凯信”)是老朋友,合作过很多项目。
2019年,首都师范大学研发的“阶梯加热红外热波技术测量厚度的方法”获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授权,也得到维泰凯信的认可。由于该专利技术正处于实验室阶段,缺少中试实验和产业化测试开发,维泰凯信认为直接支付专利费用可能存在风险。为了打消顾虑,首都师范大学决定将该专利技术授权维泰凯信先行使用,一年后再支付第一笔专利许可费,所有专利许可费分两次支付完成。这也是北京首例“先使用后付费”的案例,成为破解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难题的新模式。
北京市一直在探索如何推动更多的专利从“书架”走向“货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各类创新主体松绑,最大限度激发创新热情,助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使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实现了量的跃升、质的突破。
2023年,北京市技术市场保持平稳增长态势,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实现“双突破”,认定登记技术合同总量首次突破十万项,达106552项,相比于2014年的67278项,增长58.4%;成交额突破8000亿元大关,达8536.9亿元,相比于2014年的3136亿元,增长172.2%。
释放“象牙塔”里的创新活力
近年来,高校院所纷纷拆除“围墙”,寻求向应用领域的转型发展,但对“转什么”“谁来转”“怎么转”等问题缺少成熟经验。
2014年,北京市先后出台《加快推进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协同创新若干意见(试行)》和《加快推进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若干意见(试行)》等文件,允许教师兼职参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努力释放“象牙塔”里的创新活力,同时赋予科研机构处置科研成果的更大自主权,全面盘活人、财、物。
2019年,北京市颁布了《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通过立法制度设计和突破,调动科研人员参与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2020年,为落实科技部等9部委《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施方案》的要求,北京市推动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积水潭医院3家市属单位及6家中央在京单位,先后完成36个项目赋权改革试点。试点实施以来,北京市进一步深化科技成果处置权、使用权、收益权改革,解决了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价值确定较难、转化手续较繁杂、相关利益分配不清等问题,增强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获得感。
2021年,北京市印发《关于打通高校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科技成果在京转化堵点若干措施》,推出深化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建立科技成果披露机制和勤勉尽责容错机制等17条举措,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专业岗位、人才引进和资金保障,助力消除成果转化堵点。
目前,通过“先使用后付费”方式,推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等16家单位的200余项专利许可给中小微企业使用。
一批推动成果转化的政策红利还在继续释放中——《北京市关于落实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2023年度北京市技术转移机构及技术经理人登记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改革试点实施方案》……
从“书架”走向“货架”
北京工业大学先后完成高功率半导体激光技术项目、氢敷料医美项目、抑郁情绪快速评价与灾后心理重建脑机接口项目等6项科技成果的赋权改革工作,意味着该校知识产权管理提升了从“书架”走向“货架”的效率。
北京工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院副院长闫健卓表示,在学校修订科技成果转化办法和专利管理实施细则中,明确了赋权的激励及管理制度。在长期使用权赋权方面,按照成果评估价值的90%赋予科技成果完成人长期使用权。在所有权赋权方面,成果所有权为学校和成果完成人共同所有,并按照成果评估价值的80%、85%、90%赋予成果完成人收益处置权。科研人员以“共同产权人”身份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同时创新性增加了对技术经纪人的奖励制度,最大程度地激发创新主体的转化热情。
首都医科大学科技成果转化部技术转移办公室主任郜文认为,高校院所和医疗机构的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改革涉及政府、高校院所、医疗卫生机构和企业四大主体。只有四大主体各司其职、各守本分,才能保障成果转化顺利实施。职务科技成果需要开展商业评估、技术验证等工作,让更多可行项目进入转化流程,从而降低转化风险,提高转化成功率。
北京大学积极推动金融资本与科技成果转化相结合,与北京科创基金合作组建北京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元培基金。基金规模10.02亿元,聚焦北京大学的重大原始创新项目,支持原始创新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截至2024年4月,元培基金先后审议通过50多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项目50余个,总投资金额近9亿元,60%左右的项目落地北京。其中27个项目为北京大学教职工及北京大学校友项目,占比达56%,投资总金额4.01亿元。
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以下简称“清华工研院”)是北京市政府和清华大学共同组建和管理的事业单位,承担清华大学科技成果在京转化和产业化的使命。围绕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清华工研院构建了从0到10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生态,打造了快研发、快生产、快验证的短流程科技成果转化模式。2018-2023年,由清华工研院发起的科技创新投资基金,围绕清华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和北京市科技创新企业培育,结合各基金的重点投资方向,在北京投资了74个硬科技项目,企业估值超过411亿元,有力支撑了北京高精尖产业发展。
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2018年以来,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支持技术转移机构100余家,技术转移机构从业人员近1000人,年平均增长14%。
为推动开展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在学历教育方面,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获北京市800万元资金支持,联合建立了技术转移学院,开设了技术转移方向专业,累计招生约440人,为提升技术经理人专业水平积蓄后备人才。在社会化培训方面,北京市推动北京技术市场协会等单位开展初级、中级、高级技术经理人培训,累计培训3000余名。此外,北京市还推动中关村技术经理人协会联合牛津大学津雅公司Oxentia、国际技术转移协作网开展技术转移经理人国际注册培训。北京市在国内率先启动技术经纪专业职称评价工作,2020年至今已有743人获得职称。
为激励更多人员投身成果转化工作,北京市研究制定了《北京市属高校绩效考核办法(试行)》,将科技成果转化及科研工作的实际社会贡献情况作为考核重点纳入绩效考核范围。
2023中关村论坛期间,北京市牵头全球技术经理人共同发起了常设、活跃并以公益性质为主的“技术经理人协作网络”,旨在为国内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合作、交流、对接、发展搭建有效平台。目前,该协作网络已有138名海内外知名技术经理人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