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创产品往往面临进入市场难的问题。为推动首创产品市场应用迈出“第一步”,促进国际、国内首创技术产品研发和产业化,提升首创产品国内外市场竞争力,根据《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支持资金管理办法(试行)》(京科发〔2022〕5号),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开展了2023年“首创产品首次进入市场支持项目”。项目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等硬科技领域,为36项国际、国内首创技术产品提供了政策支持,助力中小企业推进供应链扩展,持续推动市场推广。

支持底层技术填补空白,促进实现首次应用

“首创产品首次进入市场”政策主要支持关键领域“补短板”、填补国内(国际)空白、技术水平国内(国际)首创的技术产品(统称为首创产品)实现首次应用。

其中,北京智束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液态金属轴承CT(计算机断层扫描)球管,率先打破国外厂商对液态金属轴承球管领域技术垄断,实现了液态金属轴承球管自主研发,填补了CT球管国内技术空白。

与传统滚轴轴承 CT 球管相比,液态金属轴承 CT 球管具有更静音、使用寿命更长、导热效率更高、冷却能力更好和零磨损等优势,目前已获批第一张国产液态金属轴承CT球管医疗器械注册证并实现量产。同时与国产CT整机配套取证,解决了进口CT球管“卡脖子”的问题,缩小了与国际上具有成熟CT球管研发能力企业的差距,通过自主创新实现了CT球管技术国产超越。

液态金属轴承 CT 球管

北京青檬艾柯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高性能矿场核磁共振扫描分析仪,首次实现了钻探类长地质样品快速、原位、连续、无损、微观的磁共振扫描测量,为页岩油勘探及定量评价提供强有力观测手段,并首次在国际上同步支持磁共振成像技术脉冲序列自主编译和跨平台远程遥测功能。

该设备基于我国页岩油储层勘探分析难度较大、亟需新的技术手段支撑的行业需求,融合了便携化、智能化技术,目前已在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20多个油田完成测试服务数千米,助力我国页岩油储层的勘探开发,填补了我国在高精度工业测量分析设备的空白,推动我国高端重大检测技术装备竞争力实现了重大提升。

高性能矿场核磁共振扫描分析仪

支持中小企业公平进入供应链,提升产业带动作用

北京国科天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新一代高速高可靠光纤通信交换组合,是国际首创的“总线式+交换式”拓扑解决方案,解决了多终端强实时条件的高速率数据交互难题,整体性能较上一代通信技术显著提高,通信速率提升了约4000倍,极大满足了国内重大装备领域高速高可靠通信方面的需求。

该产品在重大装备领域的应用推广,促使各方资源集聚,支持中小企业公平进入供应链,打造国产化产业链,增强自主创新产业协同发展能力。目前已带动超过百余家国产原材料、元器件企业共同发展,为持续提升中国芯片产业全球竞争力提供了助力。

新一代高速高可靠光纤通信交换组合

中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基于国产CPU和国产操作系统研发的自主安全风电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实现了PLC关键核心软硬件国产化。

该产品性能指标、环境适应性、抗电磁干扰能力优异,可提供风电专用函数库、复杂数据类型以及故障录波等功能,满足了风力发电系统处理能力高、响应时间快、运行环境恶劣的应用需求。

自主安全风电PLC产品应用后,不仅提升了电力、能源关键基础设施的自主保障能力,同时还带动上游国产芯片、国产操作系统进入了要求更高的工业控制领域,促进了行业良性发展。

自主安全风电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助力企业开拓市场,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双增长

北京北交新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高能量密度“接触网+储能单元”双源制转换轨道交通用轻量化钛酸锂电池系统,在国内首次实现高能效钛酸锂电池储能牵引一体化集成技术应用,并加载自主研发电池管理系统,实现轨道交通动力系统智能化升级。

该产品可独立为车辆动力系统、辅助电源系统和控制系统提供能源,突破了无网工况车辆的运行需求,引领整车摆脱了接触网“束缚”,运行过程中满功率转换,相比传统铅酸电池工程车减重50%,充电速度提升10倍以上,使用寿命提高3倍以上。推动绿色能源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落地的同时,深入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助力轨道交通高端装备走上了智能化、轻量化、节能化转型升级的绿色发展之路。

高能量密度“接触网+储能单元”双源制转换轨道交通用轻量化钛酸锂电池系统

北京航景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大载荷智能化无人直升机系统装备,实现了旋翼系统、传动系统、航电系统等关键部件的完全自主化研制生产,可实现自主起降、自主航线飞行与返航等全自主飞行和集群编队飞行,具备完善的智能检测及安全保障措施,复杂、恶劣和高原环境适应能力强。

无人直升机防灭火系统已应用于房山区森林防护任务以及参与市区级综合演练,森林查火效率比传统方式平均提高20至30倍,补充快速无人灭火航空装备空白。

通过搭载卫通、专网和公网基站设备等,发挥滞空时间长、覆盖范围广、通信容量大等特点,可实现“三断”(断路、断电、断网)场景下应急通讯保障。FWH-1500型号无人直升机曾参与北京“23·7”抗洪救灾,在暴雨、大雾、夜晚环境下紧急起飞,跨山空投,累计完成19个架次救援物资空投任务,为受困地区投送卫星电话、应急电源、急救药品以及食品物资近1吨,打通多个失联乡镇,有力保障了灾区群众生命安全。

大载荷智能化无人直升机系统装备(型号:FWH-1500)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