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是促进科技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金融资源综合配置与创新服务,是实现科技与金融更加紧密结合的一系列体制机制安排。科技金融创新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金融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要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大力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023年,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以服务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为目标,推进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系,促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让金融“活水”更好地润泽科技创新全链条。

120项举措助力中关村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

2023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5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九部委联合印发《北京市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为加快推动试验区建设,市金融监管局,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等部门研究起草了《北京市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从七个方面提出37项重点任务,力争通过5年时间,构建金融有效支持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形成全国领先的科创金融发展环境,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

加强政府投资基金引导,全市早期投资活跃度全国居首

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对于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各不相同。2023年,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进一步加强政府投资基金对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支持和引导。

推动设立人工智能、医药健康等领域政府投资基金,带动社会资本聚焦重点、前沿领域开展投资,支持相关产业发展。积极推动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与北京市合作设立社保基金中关村自主创新专项基金,是国内首个全部由社保基金出资的专户基金,首期规模50亿元。

与此同时,积极推动北京市科创基金加快投资。截至目前,科创基金累计合作子基金73支,科创基金认缴规模达153.22亿元,子基金总规模934.28亿元,资金平均放大倍数为6.1倍。子基金累计投资1176家,其中21家企业已实现上市。

全市早期投资活跃度居全国首位。2023年,北京市投资案例和投资金额继续保持全国前列,其中,早期投资案例数和投资金额分别为189起和25.41亿元,保持全国首位。

持续深化科技信贷创新

北京市科创企业贷款余额近1万亿元,近五年平均增长15%,有贷户数年均增长20%。全市创业担保贷款余额突破60亿元,同比增速超过60%。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配合人民银行中关村分行积极培育专注服务科技创新型企业的科技金融专营组织机构。目前,专营组织机构数量已达到70家,对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1439.1亿元,同比增长11.3%;有贷户数3956户,同比增长3%。

支持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创建“创信融”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累计帮助1.6万家中小微企业获得贷款超180亿元,首贷企业占比达80%;依托北京市银企对接系统,创新打造“中关村•科创金融产品超市”,已上架30家银行的61款科技信贷产品。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债融资3300多亿元,同比增长23.4%,发行科创票据552亿元,规模居全国首位。

持续开展企业挂牌上市培育,全市上市企业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建立并完善上市服务体系,加强与上海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服务北方基地、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关村创新创业企业上市培育基地、北京证券交易所北京服务基地的合作,持续实施“育英计划”,助力科创企业通过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截至2023年底,北京市上市企业总数达到735家(境内454家,境外281家),其中,科创板上市企业71家,占全国的12.5%,创业板上市企业130家,占全国的9.8%,北交所上市企业22家,占全国总数的10%。

2024年,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将继续做好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落地实施相关工作,加强相关政策宣传和培训,推动科创企业及时享受试验区改革红利。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带动作用,推动人工智能、医药健康产业投资基金加快开展投资,推动社保专项基金聚焦投资北京科技创新,为高精尖产业提供有效资金供给。继续做好科技企业上市服务,积极支持科技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快速做强做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