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 持续领跑全国,为北京“独角兽之城”注入强劲活力(1).png

  北京独角兽企业始终保持稳定发展,硬科技独角兽企业数量不断增多。本年度共有7家独角兽企业上市。截至2024年12月31日,北京独角兽企业115家,估值5949亿美元,数量和估值持续保持全国第一。

  首次举办“全球独角兽企业大会”

  作为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的平行论坛,以“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经济新动能”为主题,首届全球独角兽企业大会于4月28日举办。会上,近150家国内外独角兽企业和近100家投资机构、金融机构、专业服务机构齐聚一堂,共商创新发展,探讨独角兽企业发展之道,并发布《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2024)》。大会还安排了近30家国内外顶尖资本与独角兽企业对接,提供相关融资服务。

  扩充北京独角兽企业“后备力量”

  从“成立年限、融资估值、市场空间符合要求,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创新能力突出,有望在1至3年内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未上市企业中发掘新增量,积极培育北京市硬科技潜在独角兽企业。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会同市发展改革委通过“服务包”“服务管家”机制,为硬科技潜在独角兽企业配备专职服务管家,对企业进行现场走访“送政策、送服务”。

  强化政策支持与“管家式”服务保障

  依托北京市重点企业“服务包”机制,开展一对一管家服务,2024年全年为独角兽企业解决诉求217项。统筹全市各部门资源,在政策宣讲、技术对接、海外上市和海外布局等方面,举办中关村创新型企业助航活动20场,惠及企业达800余家次。为独角兽企业和潜在独角兽企业组织融资路演5场,邀请30余家国资背景产业基金与企业现场对接融资需求。

  独角兽是北京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

  人工智能领域领跑全国。北京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数量位列全国首位,占国内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超1/3,大模型领域爆发力强,涌现智谱AI、百川智能等独角兽企业,零一万物正式发布大模型Yi-Lightning,在国际权威盲测榜单LMSYS上排名世界第六,中国第一;推想医疗AI肝脏与肾脏手术规划三类证获批,成为相应适应证领域首个获批NMPA三类证的人工智能应用。

  商业航天领域势头强劲。全国11家商业航天独角兽企业中北京独占6家,蓝箭航天“朱雀二号”全球首型液氧甲烷运载火箭连续2次成功入轨,“朱雀三号”试验箭成功完成十公里级垂直起降飞行试验。银河航天在泰国开展我国低轨宽带卫星互联网的首次海外试验验证。

  自动驾驶领域走在前列。该领域北京有独角兽企业7家,他们推进L2-L4级落地产品和大模型的开发,在高阶智能驾驶芯片、算法、智能系统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