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刘碧波,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长聘副教授、院长助理,曾主持建设全国首个技术转移专业硕士项目,推动科创金融人才培养。长期从事科技成果转化与科创金融领域研究,形成多项政策建议与应用型成果。推动教育经验推广,促进行业交流,参与政策标准制定,促进高质量技术转移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一、个人简介
刘碧波现任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长聘副教授、院长助理,兼任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科创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务,负责学院技术转移专业硕士项目和科创金融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以及科创金融相关学术与政策研究。
二、教育经历与业绩荣誉
本人于2005年获得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学学士学位,2010年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在学术研究方面,长期专注于科技金融与公司金融领域,研究成果发表于《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Management Science》等多个一流学术期刊,政策建议也多次得到政府部门与监管机构的采纳。此外,还荣获孙冶方金融创新奖、Carlye PE Fellowship 等奖项,并担任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50人论坛首批成员。
在教育教学方面,主导建设了全国首个技术转移专业硕士项目,建设形成的系列教学项目“科创金融人才培养体系:为金融赋能科技创新贡献清华力量”荣获2021年度清华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在科创金融研究领域,围绕科技成果转化投融资、科技企业成长金融支持机制、创新中介发展等主题开展研究,形成多项应用型研究成果,支撑政策制定与教学实践。
三、实践经验与工作成效
在科技成果转化与科创金融领域具有丰富的人才培养与研究经验。自2020年技术转移专业硕士项目启动以来,牵头设计项目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组织多轮课程迭代优化,建设跨学科师资队伍,推动形成系统化、模块化培养体系。同时,积极参与授课、学生实践项目组织、奖助体系设立等各项工作,促进“课堂—项目—成果”闭环式能力训练。项目培养的学生已广泛参与创新项目孵化、成果转化服务,促进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
在科研方面,主持和参与多项科技成果转化与科创金融领域研究课题,形成系列具有行业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发布《全球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研究》《央企创业投资基金服务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探索》等,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提升与投融资机制创新。提出“创新中介”概念,强调技术与金融的深度融合,积极促进政策创新与市场实践。同时,积极参与技术转移相关政策标准建设,推动技术经理人职业体系建设与完善。
四、职业素养与行业认知
长期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注重跨学科协同育人理念在技术转移相关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中的应用。作为技术转移专业硕士项目和科创金融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主要推动者,参与体系设计与教学实践,并积极总结教育经验,推动经验共享与行业交流。
在推动科技经济融合方面,参与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研究与行业标准建设,关注创新中介体系建设和技术交易市场发展。作为“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50人论坛”成员,推动行业交流与政策研讨,促进成果转化生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