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老祖先从海洋中“上岸”;
动物有两条腿、四条腿、八条腿……
这些现象源于生命体中基因的产物——
蛋白质表达的差异性。
在生物学的迷你世界里,
蛋白质多样的立体结构
常常决定了它的不同功能,
比如抗体、激素、酶等蛋白质
在疾病治疗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人类能自己设计改造蛋白质,
在医疗领域会发生什么呢?
北京杰青、
北京大学药学院教授刘涛
开发蛋白质多功能修饰平台,
“武装”蛋白质,
为新一代靶向药物奠定基础。
“我要当科学家!”出身于科研世家的刘涛和大多数人小时候一样,拥有着这样的梦想。
2001年上大学时,他接触到生命科学领域,再加上从小就受到父亲在化学专业方面的悉心引导,留学美国后,刘涛开始用化学的手段去研究生命科学。
如果说小时候的刘涛并不懂“科学家”的真正含义,但是在求学与研究的过程中,他逐渐领悟了要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的同时兼具创新、求实精神。他发现很多疾病在现阶段并没有很好的药物去医治,于是他对药物研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这样,他一步步地朝着自己当初的梦想前行。
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对的,在医药健康领域,青年科研人员大有可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16年回国后,他便开始蛋白质修饰策略的研究,经过无数次的推翻与重建,他终于在药学基础研究领域有了重大突破。
他与团队开发出蛋白质多功能修饰平台,利用人工合成的非天然氨基酸,表达含有这种氨基酸的蛋白质,从而赋予蛋白质药物以全新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功能,改良药物的性质,极大地扩展了蛋白质构建的多样性,降低了重组蛋白生产成本。该技术为发展新一代的抗体药物偶联药物(ADC)及发展肿瘤诊疗一体化方案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这种技术相当于把蛋白质“武装”起来,赋予蛋白质更丰富的功能,比如在抗体上装载毒素,精准寻找肿瘤实现选择性杀伤,再比如可对蛋白质进行荧光标记,实现可视化成像与追踪等,促进了生物医药的升级换代与创新。
刘涛与团队也对细胞进行合成生物学的改造,将改造的细胞作为药物或表达蛋白质药物的载体。通过这些技术,不仅可以改善现有的蛋白质及抗体药物,而且可以开发新型蛋白质、病毒乃至细胞药物。现在,他们致力于克服药物的安全性问题,以期实现更安全、更有效的细胞药物。
2020年,刘涛主持的“基于基因密码子扩展技术的生物医药升级及创新”项目获得北京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该项目突破蛋白质药物只能由20种天然氨基酸组成的局限,将人工合成的非天然氨基酸引入蛋白质,应用于药物蛋白改造、疾病机理解析、基因编辑等生物技术制药相关领域,并拓展到细胞药物的改造与开发中。
“在北京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下,我的研究有了更多成果,2023年,我又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资助,通过这些经费的支持开展了很多工作,不论对我个人成长还是技术成长都有很大的帮助。”刘涛说。
近年来,北京市出台多项政策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科研活力,对此,刘涛也有直观的感受:“我回国8年时间,实验室搬迁了三次,面积扩大了数倍,现在所在的北京大学药学院和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有着顶尖的科研平台,这都是国家对我们的支持。北京市杰青项目培养了很多高科技中青年领军人才,为未来十年创立更多基于原始创新的高新技术企业奠定了技术基础和人才储备。”
“越是原始创新的科研越不容易立刻转化。”关于是选择快速创造价值还是沉下心深挖某个领域,刘涛有着自己的理解:“坚持自己选择的方向,坚持原始创新,多年后,结出的果实将会有无限可能的味道。”
“十年磨一剑”,
坚持原始创新。
这就是北京杰青的宣言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