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档案

李玮,就职于北京科技创新促进中心科技服务业部,一直从事科技创新服务工作,工作中勇于创新、精益求精,不怕苦、不讲累,勇于自我突破,敢于接受新挑战。

人物事迹

李玮同志多次参与重大活动服务保障工作。其中,在推动科技冬奥成果有效转化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被评为北京2022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先进个人。

敢于挑战硬任务,推动科技冬奥成果落地应用

2020年,李玮被选调到北京冬奥组委从事科技冬奥协调工作。在北京冬奥会倒计时的一年里,她迅速适应新环境,在推动科技冬奥成果有效转化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北京冬奥会筹备期间,李玮成为了场馆、项目单位、项目主管单位的沟通桥梁,推动20余项科技冬奥成果落地测试,保障赛时应用。李玮还完成开闭幕式、手持火炬等重大科技冬奥需求凝练,策划国产化压雪车等冰雪装备研发,成功推动10余个项目立项,发挥出了创新主体与科研主管部门的沟通桥梁作用。其中,氢燃料手持火炬、主火炬,开幕式美轮美奂的超高清地面显示系统,成为了世界瞩目科技亮点,诠释了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精彩理念。

在分别于2021年4月和10月进行的两次北京冬奥会测试活动期间,李玮同时兼顾两个场馆的新业务经理,深入一线挖掘场馆方面的需求与应用场景,开展了大量科技冬奥成果推介与对接工作,高质量完成五棵松体育中心、国家速滑馆、首都体育馆等场馆新技术成果部署、测试的沟通协调工作。李玮还主动参与技术成果的场景策划和设备部署,并收到北京大学项目组等单位的感谢信。

赛时,李玮加入了北京冬奥村团队,搭建科技冬奥成果展示平台“北京小屋”,牵头成果展示内容策划工作,向各国运动员、随队官员浓缩展示基础设施、智慧观赛等24项新技术成果。“北京小屋”从四白落地到华丽转身,仅用了不到2个月时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总运行时长约600小时,接待运动员及随队官员千余人。

同时,李玮推动多项科技防疫的新技术成果在北京冬奥村、延庆冬奥村等场馆进行赛时保障,在科技助力满足“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为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随队官员和全球观众提供了一场奇妙的科技体验。

勤勉务实,对待工作认真负责。李玮以求精、求细、求优的服务精神完成了北京2022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服务保障工作,被评为北京2022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先进个人。

甘于奉献,积极参与重大活动服务保障

李玮积极主动参与新中国成立60周年、70周年庆祝活动的服务保障工作,加入到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游园活动市科委展览展示组专班,主动申请负责位置最远的通州区大运河森林公园策展工作,圆满完成各级领导交办的任务,被评为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国庆70周年保障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李玮主动向社区报道参与志愿服务工作,利用下班和周末时间参与社区门口测温、出入证办理、隔离人员送快递等多项志愿服务。同年3月,根据工作安排,李玮到昌平区参与直属企业的疫情防控,协助企业建立健全疫情防控工作制度要求,配合完成各项疫情防控要求的督促落实。

李玮还深度参与中关村论坛这一国家级开放共享平台的筹办工作,加入论坛专班综合小组,在综合协调工作中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学习掌握中关村论坛整体情况。李玮深度参与论坛开幕式、全体会议方案重要活动方案起草,对接科技部、外交部和中科协等部委单位做好沟通协调和服务保障工作。在论坛筹办工作中,李玮对待各项任务认真细致,完成任务的同时不断积累经验,锻炼提升自身应急处置能力。

思想感悟

成长在新时代,能够见证和亲历新中国成立60周年、70周年庆祝活动,沉浸式感受新中国的发展和强大,并有幸选调到北京冬奥组委从事科技冬奥协调工作,成为北京冬奥(冬残奥)会伟大盛事的亲历者和“双奥之城”的建设者,感到从未有过的自信、无比的自豪和骄傲。结束冬奥工作后,回到服务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设的千人队伍,深度参与了中关村论坛专班的筹办工作,进一步积累宝贵经验,提升了自身综合能力。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向深入,并转化为向上奋斗的实际行动,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砥砺攻坚克难的决心和勇气,在服务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实践中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奉献自身力量。

——李玮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