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到有,从静默到崛起,这是一条不断蝶变的路。很长的时间默默无闻,很短的时间一鸣惊人。现在,它是北京驱动发展的“新引擎”,科技创新的“钻石地段”,这就是北清路,承载着许许多多人有关未来的梦想。今天,《“创”见北京》和你一起走进它。

银杏林美成了诗,一秒让人置身莫奈画中。

(⬆️北清路集体生态林)

北清路是北五环和北六环之间的东西向主要交通干道,如果你驶入这条路,笔直的双向六车道让人感觉视野开阔、风景悦目。

这条路连接了西山的美好风光。踏上这条路,你会邂逅——大觉寺的静谧,千年银杏落叶如瀑;凤凰岭的瑰奇,奇峰怪石千姿百态;鹫峰的秀丽,白云出岫姿态翩翩。

这条路连接了创新的澎湃脉动。交通为脉、产业为本,仅用短短几十年,北清路几度蝶变,从一条乡村路到一条主干道,再到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主平台之一中关村科学城的主横轴,路延展到哪里,产业就会生长到哪里,繁华就在哪里绽放。

随着北清路的蝶变,北清路与众多的创新创业者成为“同路人”。很多人把这条路走成了风雨人生路、攀登奋斗路、逐梦拼搏路、跋涉逆袭路。

20世纪70年代,海淀姑娘们口中流传一句顺口溜:“远看玉渊潭、近看四季青、打死不嫁穷永丰……”永丰屯是这条路上重要的村落,可见此时,这条路的关键词还是“郊区、穷、城中村”。

现在有人这样总结北清路的变迁:曾经阡陌纵横,如今车水马龙;曾经小桥流水,如今楼宇林立;曾经男耕女织,如今精英荟萃。斗转星移间,这条路拿到了一个怎样跌宕起伏的“命运”剧本?让我们通过时间轴线细细探寻。

1975年,北清路诞生的原点

在那个大搞农田建设的年代,沿线乡镇齐心协力,如同传递希望的火炬一般,“接力”修筑出了一条宽 7 米多的道路,这便是北清路的前身,它宛如一颗刚刚萌芽的种子,蕴含着无限的可能。

1988年,北清路蝶变的起点

永丰产业新技术开发区的成立,如同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为它开启了科技创新的璀璨征程,让它从此踏上了一条充满希望的发展之路。

2000年左右,北清路发展的转折点

航天城、生命科学园等一系列重大项目相继拔地而起,如同璀璨星辰点缀在这条道路两旁,为它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潜力。

2010年,北清路蜕变的关键节点

2010年北京市批复中关村科学城北区的街区控规,形成了以北清路为科创发展轴,打造高精尖产业集群的发展格局。

2015年,北清路又一高光时刻

中关村壹号如同一颗耀眼的明星,在这条路上迅速崛起,成为科技地标,吸引着无数目光,也标志着北清路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地位愈发重要……

北清路的“进化史”还将继续向前!

从中关村大街到北清路,科技发展一路向北延伸,这不仅是政府高瞻远瞩的规划成果,更是众多企业心有灵犀的共同选择。因为这里,有更广阔的空间,承载更宏伟的梦想。北清路与创业者们携手共进,命运交织,一同实现了令人瞩目的跃升。

北清路68号 用友

1988年,24岁的王文京告别铁饭碗,自己开办公司做软件,于是用友软件服务社诞生了。王文京在中关村大街海淀南路(租下一间9平方米、能打电话的小平房,过起“白天跑推销、晚上敲代码、在办公室倒头就睡”的日子。在创业之初,用友享受了改革开放带来的“机会窗”。

1989年12月,用友开发出中国第一款财务报表,很快打开市场。1993年,北京市科委颁发给用友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编号为SY0001(SY为“私营”两个字拼音的首字母),这意味着用友是政府部门认可的第一家自主研发的民营高科技企业。

带着中关村精神的血脉,用友翻越百望山来到北清路,在这条路旁安营扎寨,用36年的时间深耕软件领域,用友实现了跨越式成长,从1988年只有两人的“软件小作坊”成长为亚太最大的软件管理公司,从9平方米的出租屋出发,到现在坐拥600余亩的产业园。

这座花园式、环保型园区建筑密度不高于18%,绿化率超过35%,上百种花草树木在建筑群的掩映下肆意生长。走进园区,绿意盎然的庭院,波光粼粼的水景,错落有致的步道构筑了一个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用友员工的潜能得到激发,通过不断创新,一次次穿越周期,近年来,推出用友商业创新平台——用友BIP,帮助更多企业实现数智化转型升级。

北清路81号中关村壹号 微纳星空

2019年10月,微纳星空入驻中关村壹号A3座,之所以选址在这里,联合创始人郇一恒说:“中关村壹号周边聚集了航天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空材料研究院等航天产业,清华、北大、北航、北理工等全国顶尖高校也在附近,有着成熟的航天产业氛围、科技创新环境和人才优势。”确实,在北京市“南箭北星”的布局下,新的办公场所周边已成为全国航天产业基础最雄厚、最具创新活力的区域之一。因此,乔迁对于微纳星空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也预示着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到来。

“微纳星空完成10亿元融资”,今年6月,微纳星空在自己的官微上发布了这样一条信息,这也标志着北京又诞生了一只商业航天独角兽企业。这家企业颠覆了传统的高费用长制作周期的卫星制造模式,以自主研发的技术优势让卫星制造也可以“多、快、好、省”小批量生产,相信未来,它一定可以在万里长空更加闪耀。

北清路辅路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 地平线

2024年10 月 24 日,中关村迎来了一个重大喜讯,港股今年最大的科技 IPO 诞生了,它就是来自北清路上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IC PARK)的地平线。

2015 年,著名机器学习专家余凯博士怀揣着对未来科技的无限憧憬,踏上了这条充满荆棘却又通向未来的创业之路,地平线应运而生。

2020 年,已经成长为独角兽企业的地平线,将目光坚定地投向了北清路,从中关村西区乔迁到IC PARK,开启了一段全新的追梦之旅。在芯片创业的征程中,地平线聚焦自动驾驶场景,如同一位技艺精湛的工匠,精心构建自己的护城河。

余凯总结道:“科技公司其实核心要什么呢?就是通过一浪一浪的科技浪潮,你始终能在浪尖前行,但你沉淀下来其实不是技术,沉淀下来的应该是品牌、是客户关系、是行业标准、是生态,那些才是真正的护城河。”

如今,随着地平线的成功上市,它已经领悟了智能时代的生存法则,但依然保持着敏锐的洞察力,聆听着市场的“炮火”,随时准备调整步伐。在智驾这条长期竞技的赛道上,地平线不仅要赢一次,还想赢很多次。

昌平中关村生命科学园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北清路不仅“产出”信息技术、集成电路、商业航天这些硬科技,更连接着位于昌平的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是生命科学创新创业的大本营。位于科学园路七号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里有一个科学家“创业天团”。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王晓东既是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也是千亿级创新药企——百济神州共同创始人。

“百创新药,济世救民”,秉承这样的宏大愿景,2011年春天,“百济神州”注册成立。作为联合创始人,王晓东不参与企业管理,他的角色是为科研团队划定方向,让创新药的研发跑出加速度,并在重要的“分岔路口”上拍板定案。熬过最艰难的创业初期,百济神州逐渐赢得资本青睐,2016年,百济神州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现在已经成长为超过2000亿市值的创新药企。

在北生所里,王晓东的下场创业,还有着特殊意义。所长带头创业,最直接的效果是打消了很多人的顾虑。北生所研究员李文辉与黄嵩等同事一同创办了聚焦抗病毒药物的华辉安健。北生所研究员邵峰在2020年踏出实验室,创办了炎明生物。10余年间,北生所共有7名科学家先后创业,渐渐形成一支科学家“创业天团”。

“北生所里创业的科学家已经有7位,而且创业全部是基于自己的原始创新成果。”王晓东语气里透着骄傲。在他看来,科学家从实验室迈向企业的这一步,角色没有变,变的是对科研的理解。做科学家创业背后的推手,为科学家提供一流创业生态,这将吸引越来越多科学家一展创业拳脚,让科学家创业渐成风潮。

北清路如同一条耀眼的“科创丝带”,将中关村壹号、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IC PARK)、永丰产业基地、中关村环保园、翠湖科技园、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串联起来,延续着中关村的光荣与梦想。

中关村壹号,全力打造硬科技创新中心,宛如一座科技的灯塔,聚焦人工智能、商业航天、金融科技三大硬科技产业方向。这里汇聚了一万多名精英人才,他们如同夜空中闪烁的繁星,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园区里追逐着自己的梦想,为科技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如同“中国芯”走向世界的坚固桥头堡,精心构筑起了涵盖区块链、人工智能、无人驾驶、存算一体化、物联网、工业芯片等泛 IC 设计领域六大方向的强大产业集群。它占据着北京集成电路设计行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是国家芯片自主创新的重要战略阵地,为我国的芯片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永丰产业基地,作为全国第一代产业园区的杰出代表,孕育出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导航与位置服务三大产业集群,宛如一座产业的摇篮,为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源源不断地为社会输送着创新的力量。

中关村环保园,是科技与生态融合的典范。这里拥有古色古香的生态艺术景观,“让创新在山水中萌发”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生动的现实。作为自动驾驶示范区,这里充满了科技的魅力:地面脏了,有智能的无人清扫车默默打理;下午茶时间,无人配送车会贴心地将美食送达;逛累了,还有自动驾驶车带你悠然地逛逛园区。在这里,随时都能与无人驾驶汽车来一场浪漫的邂逅,科技与自然在这里和谐共生。

翠湖科技园,也有独特的魅力。这里建有全国首个以“研发创新”为特色、以“保税研发”为主要功能的综合保税区—中关村综合保税区,它如同一块强大的磁石,吸引了大批科技研发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汇聚于此。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与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并肩而立,共同奏响科技创新的交响曲。

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在北清路上,这里是生命科学发展“最火爆的地方”。园区里聚集着研发机构“国家队”,汇聚了一批全球顶尖科学家,形成了基础研究、中试研发、生产流通、终端医疗的全产业链聚集态势,是北京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创新引擎。

每天清晨,如潮的人流沿北京地铁16号线一路向北,过百望山、西北旺,北清路沿线因为这些年轻人的到来变得生机勃勃,创新与发展的“剧目”随着太阳的升起再次展开。

如今这里有“生态科技绿心”,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宛如一处绿色秘境,栖息和过境的鸟类达到200余种,这里有“跌宕芦苇鸟深藏”的野趣,也有“小舟轻漾惊白鹭”的惊喜,一帧帧画面充满着勃勃生机。水清岸绿、草长莺飞,这里逐渐变身森林里的“中关村”,公园里的“科学城”。正是绿色生态的基底和宜居宜业的环境,促进了北清路上技术革新创意的不断萌发。

这里不乏“时尚潮流”,大悦城、万象汇为科技人带来新的生活方式。这里一批公共服务设施接连落地,公共空间品质和国际交往氛围持续提升。这条路可望、可行、可游、可居、可创,推开窗户就能拥抱诗和远方,也是更多人梦想与家园的安放之地。

这条连接海淀、昌平的北清路,从曾经的“发展洼地”变身科技创新的“钻石地段”,连接起了中关村的现在和未来。北清路是创新之路、智慧之路、形象之路,也是一条通往世界科技创新高地的未来之路。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